“赚的绝对比我们多。”
“这还用说吗?听说她的唱片卖得特别好。”
“难怪她之前敢收男方那么多钱,她自己也是个有能耐的。”
……
很多人都羡慕苏玉茹,他们觉得苏玉茹赚钱特别快,钱是哗啦啦地进门来。还有亲戚去找苏父苏母借钱,苏父苏母哪里可能借钱给他们,那些人就是看到苏玉茹上电视了,一个个就觉得他们有钱。
之前,苏父要创业的时候,这些人都不愿意多借钱。还有一些亲戚,关系都非常远了,远得不得了。两边都很久没有来往,他们还过来。
苏母可不惯着他们,说没钱就是没有钱,她不可能借钱给他们。
苏玉茹大火了,她当然还是要读书,她基本在大三的时候就把要修的专业课院选课等课程都修了,等到大四,就是写写论文。
由于苏玉茹大火,她经常得去忙。好在她没有多少课程,中文系本身就是出了名的闲系。不过有的人前面不像是苏玉茹选择那么多课程,他们在大四的时候就还得选择一些课。
吴春花没有怀孕,但是吴家人欺骗张家人说吴春花怀孕,要让张家人拿钱。张家人哪里可能拿钱,吴家人都没有让吴春花出来,张家人又不蠢,就算吴春花到时候直接抱着一个孩子到张家人面前,张家人都不可能认那个孩子。
吴家人知道了张家人的态度,他们没有办法逼迫张敬豪娶吴春花。吴春花继续待在南城,只会让人笑话。吴春花大专毕业之后,便去了其他城市,她想着过几年再回来,到时候那些人也就不会一直说那些事情。
张敬豪还特意跟崔明泽说了吴家人的事情,崔明泽只道,“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崔明泽哪里可能去管张敬豪跟吴家人之间的恩怨,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跟崔明泽这边没有关系,跟苏玉茹也没有关系。
不过,崔明泽跟苏玉茹一起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崔明泽说到了吴家的事情。
“都这么久了,他们还在纠缠?”苏玉茹惊讶,她都读大四了,吴春花跟张敬豪相亲,那是她大二结束,快要读大三时候的事情。
“没纠缠了。”崔明泽道,“张敬豪是怕我们计较这些事情。”
“谁有空去跟他们计较这些事情?”苏玉茹可没有空,“今年,我的歌曲入选金曲奖了,我的想法是有入选有提名就行了,能不能获奖,那运气。”
很多厉害的歌手,就算苏玉茹的专辑售卖出的数量非常高,在前三名了。但是苏玉茹的资历太低,她这样的,顶多就是获得新人奖,有这个奖项给她就不错了。
这些奖项,要有实力,也要有人脉关系。
“不错了。”崔明泽道,“你已经飞得很快。”
“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苏玉茹道,“有的东西是可遇不可求,总不能想着出道就是巅峰,各种奖项也都得是最好的,这不切实际。”
正如同苏玉茹所想的那样,她最终获得了新人奖。金曲奖是给了更有资历的人,那个人唱片销售量是不如苏玉茹,但人家当歌手多年,粉丝基础牢固,之前那个人唱片销售量更好,也没有打过别人,没有获得金曲奖。
这一次,苏玉茹没有获得金曲奖,她没有不高兴。如果她获得金曲奖,反倒是可能引起众人的不满,一个新人就直接上去,她唱的歌基本都是一些情感的歌曲,也有国风歌曲。但在一些人的眼里,这些歌曲不是很大气的歌曲,纵然传唱度高,也不该让她一个新人上来就获得那么高的奖项,影响不大好。
综合各方面都考虑,苏玉茹得了新人奖。苏玉茹觉得挺好的,秀木于林必摧之,一步一个脚印,反而能长长久久的。
等苏玉茹大四毕业的时候,苏玉茹跟崔明泽领证了。在苏玉茹事业往上走的时候,她结婚了,她的听众倒也不觉得不好。苏玉茹又不是走玉女歌手路线,人家也不是只会唱甜美的情歌,有实力就不怕婚姻对事业的影响。
童雨清摆摊赚了钱,太辛苦了。赚的钱是多一点,童雨清也知道了辛苦,她忽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想着去体制内。体制内,旱涝保收,很多人在外面工作,不一定能有那么稳定的工资。比如童雨清怀孕期间,她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摆摊都不好摆摊,摆摊的时候还得注意,也不好晚回来,生意还是有受到一些影响。
童母见童雨清那么辛苦,她去找了女儿,问,“还当真要一直摆摊下去?”
“没有。”童雨清道。
“那就去当老师。”童母还是觉得当老师稳妥。
“不。”童雨清摇头,“我打算开一个店铺,有个店铺,不用担心风吹日晒。”
最重要的是以后的房价是上涨的,童雨清没有打算继续去当老师。
“家里有一个人当老师就行了。”童雨清的丈夫还在当老师,她去做生意,相互互补一下,“妈,您不用担心我。您看,苏玉茹,她南城大学毕业的,不还是……”
“她不一样,她现在是大明星,一个月赚的钱多。”童母道,“她轻轻松松就能赚几千上万的,你能跟她比吗?就算她不唱歌了,她还是南城大学毕业的,还是很好找工作。她爸办的工厂,生意也好起来了,听说她爸还给她股份了。”
童母真心觉得苏玉茹的命很好,这边有几个人能跟苏玉茹的命那么好的。
“做人还是得踏实一点。”童母道,“不要去想别人获得什么。别人能得到那些东西,你得不到,那些东西就是跟你没有缘分。”
“妈,我知道,知道的。”童雨清哪里可能不懂得这些,“我没有跟苏玉茹比,我就是跟我自己比。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有时候累是累一点,但是还可以的。”
童雨清只是不想过一层不变地生活,她想要有所变化的生活,而不是成天都是教导那些学生。
桃李满天下,那些学生还会去看她,是,这很不错。可是也有辛苦的一面,不是说都是快乐的。
“我们的日子能过得下去。”童雨清道,“妈,你就放心吧。”
“你……算了,你的日子是还可以,比那个万丽好。”童母道,“万丽生了一个女儿,孙家那边都很不满意。万丽还是早产的,她跟他男人吵架,早产了。”
“她……”童雨清想万丽前世过的日子不好,今生还是这样。
童雨清跟万丽也算是邻居,有说过一些话。童雨清没有去劝说万丽离婚,别人的婚姻跟她有什么关系,要是她去劝说万丽,别人就要说她的不是。
孙家那些人都等着吸万丽的血,万丽从小到大就是缺爱,她那么喜欢孙华,不可能离婚的。
别人在万丽的面前说孙华的不是,万丽都是帮着孙华说话,还说别人不了解孙华。这样的人没有救了,也没有必要去搭救。
“她自己把日子过成那样子的,她有得选择,不是没得选择。”童雨清道。
有的人张嘴就是说没有办法,没有选择,巴拉巴拉的,意思就是他们就只能那么继续受苦,没有办法去做别的事情。
童雨清不觉得万丽没有其他选择,只是万丽不想去做其他选择而已。
万丽、童雨清、苏玉茹,还有其他街坊邻居,他们都有选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路。好走也罢,不好走也罢,都是个人的选择。
选错路,也不是非得一条路走到黑,还是能走别的路。
就像童雨清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一样,辛苦是辛苦一点,但是没有多大的损失,能体会到新的生活,她愿意继续下去。要是她坚持不住,她也会想着重新回到讲坛。好的路,可以继续选择,差的路,那就放弃。
“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做选择的,都是能过下去就过下去。”童母道,“万丽的日子也就是这样了。”
童母想想,童雨清的日子算是不错了,比万丽好很多。
“你要这样过,就这样过,我也不说你。”童母道。
童雨清没有继续说下去,当妈的就喜欢说几句。
苏玉茹和崔明泽要举办婚宴,两家决定在南城举办一场婚宴,在首都那边举办一场婚宴。苏玉茹当了歌手,不是所有时候都在南城的,崔明泽和苏玉茹还在首都买了房子,他们有时候还住在首都。
两个人结婚后,过了一年多时间,苏玉茹怀孕生下一个女儿。两个人没有生二胎,有一个女儿就够了。
时间很快到了二零零五年,这个时候的互联网比较发达了,能上网的人更多,拥有手机的人多了非常多。
葡萄电视台筹备了歌手比赛,男生和女生歌手分开,不像是苏玉茹早年参加比赛的时候,都是混战。这个时候分开比赛,很多人参加,不断淘汰,还有复活赛。
“让我去当评委?”苏玉茹从经纪人那边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些惊讶。
“对。”经纪人点头,“你是歌手比赛出来的,也算是我们国家最早举办的大型歌手比赛。这些年,你的知名度很高,他们就想请你过去当评委,也算是造势。”
“就不怕我当不好这个评委吗?”苏玉茹道,“自己唱歌,跟当评委,这中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不用怕。”经纪人道,“他们要的是你的知名度。”
“行吧。”苏玉茹答应下来。
苏玉茹担任女生歌手比赛的评委,她还为比赛创作了主题曲,由那些女生去唱,这一首曲子一出来就爆火了。葡萄电视台的领导对苏玉茹特别满意,这一首曲子确实花了电视台不少钱,但是效果特别好。
导演组也有想法,有的歌手要留到最后的,导演组还跟几个评委说。导演组没有去要求苏玉茹,到时候又不是看一个人打分。苏玉茹不喜欢去作假,她知道别人会作假,却也没有办法。
这种比赛,本身就有资本的干预,哪里可能没有呢。
曾经,苏玉茹参加比赛的时候遇见资本干预,现在依旧遇见了。
晚上,苏玉茹跟崔明泽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说起这一件事情的时候,苏玉茹都挺无奈的。两个人的孩子在首都,没有跟着他们过来,苏玉茹在这边出差,崔明泽过来几天,他到时候还是得回去首都。
“有的人还没有比赛结束就签约唱片公司。”苏玉茹道,“这也没有法子,有了唱片公司,等于有了靠山,唱片公司也会帮着宣传。观众可以打电话给电视台投票,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投票。要是观众不知道她们,没有听过她们的歌,哪里可能给她们投票。她们自己也不懂得那么多宣传方式,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员。”
“没觉得不公?”崔明泽问。
“当初,我没有觉得不公,现在也不可能觉得。”苏玉茹道,“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大家出身就不一样。有的人一出生就拥有一个好的家庭,比如我们的女儿,她的出身比很多孩子都好。她有首都的户口,一口考首都的好学校也更容易。”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苏玉茹只能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没有办法去管别人的事情。
“这一次当了评委,我后面不当了。”苏玉茹真的受不住这个复杂的情况。
那些唱片公司在博弈,节目组也会跟评委说一些话。苏玉茹想要简单一点的,她还是去唱歌比较好,不是非得要当这个评委。
曾经,苏玉茹还觉得当评委可能有点好玩,等当了评委之后,她就觉得当评委不容易,甚至还得考虑人际关系,太难了。
“那就不当了。”崔明泽点点头,他支持妻子的做法,他们又不差这点钱,没有必要去折腾。
苏玉茹和崔明泽的感情很好,崔明泽是圈外人,苏玉茹在公众场合很少提起崔明泽。苏玉茹不是不喜欢崔明泽,她就觉得他们过好他们的日子就行,没有必要把事情都摆放在大家的面前。
日子过得好不好,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了。
苏家的房子要拆迁了,苏父苏母分拆迁款的时候,也给苏玉茹分了一份。苏玉茹是出嫁的姑娘不错,出嫁的姑娘也是苏家人,哪怕苏玉茹的户口没有在这边。
苏玉茹不缺那些钱,但是那是父母给她的,兄嫂都没有意见,她自然手下了。
有人还在苏大嫂苏二嫂的面前说苏玉茹的不是,说苏玉茹不应该分那些钱。苏大嫂和苏二嫂都没有意见,家里分的钱,够他们生活的了,家里还有工厂,他们何必去惦记这些钱呢。
苏母早些年停薪留职,她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帮衬一下苏大嫂的店铺。苏二嫂夫妻住在另外的房子里,妯娌之间少碰面,矛盾也就少了。
苏玉茹对苏家人都很好,她经常给这些人带礼物,倒也没有占家里什么便宜。
万丽去万家闹了,万家拆迁,怎么拆迁款就没有她的分。
“苏玉茹都能分到钱,我怎么分不到?”万丽道。
孙家也在拆迁的范围之内,但孙父孙母不只是孙华一个儿子,大家分一分,钱不算多。万丽想着她娘家拆迁,又来找娘家。
万丽的继母哪里可能分钱给万丽,“你的户口没有在家里,你婆家都拆迁了,你还不满意吗?告诉你,家里的钱没有你的份!”
“爸!”万丽看向她爸,她爸自然不可能分钱给她。
“你弟弟不容易。”万父道。
“她能有多不容易?”万丽道,“我才不容易!”
“……”万父没有说话。
“你们要是这样,以后别想我给你养老。”万丽道。
“这些年来,你送给家里多少东西了?”万母嗤笑,“逢年过节,你送多少东西,那些东西多少钱,你自己心里清楚。这个时候,你就好意思回来要钱了?”
29/30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