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陪你成为光——千山月明【完结】

时间:2025-01-25 14:38:53  作者:千山月明【完结】
  沈庭谦是个清醒人:“现在去估计只能拿剩下的了。三百人,十一款,每种颜色也就不到三十件。”
  张柯摸摸下巴:“说不定大家都想拿红的呢,图个吉利。”
  吴升啧啧摇头,说他还是年轻了,近年大数据统计一贯都是蓝色最抢手,因为谐音是深藏blue。林珑差点笑出声,一行人边瞎聊边往J大走,一路见到不少已经换上参赛服的队伍,和他们往同样的方向赶。那阵势,像极了林珑记忆中两年前的这里,也是如此人山人海,全国各地的选手汇聚一堂。
  中午的盒饭五荤五素自选,味道还行,吃完饭沈庭谦三人匆匆去签到,吴升带林珑和窦凯航来到比赛场馆门前。
  用于这次国赛场地的J大体育馆坐落在学校西广场上,馆外是漫天漫地倾洒的盛夏阳光,不远处是长桌前排队签到的人群,而在正门西北处,立着好几处拍照墙。
  离他们最近的一座是拱门式,其上系着的数只气球在阳光下飘动,气球上的字母连起来是“I LOVE ACM”。
  旁边是铺满云朵式标语的超大立牌,在中间做了镂空,人可以站在那儿拍照,而四周标语五花八门,包括但不限于“扶我起来我还能AC”、“人生如戏,全靠暴力”、“确认过眼神,是卖气球的人”……
  也有最正经的,温柔的浅蓝色铺开一片四方背景,最上方的大赛LOGO用的是国画水墨,旁边用正楷印着“第二十四届全国大学生ACM程序设计竞赛”全称。
  这是国赛一项著名的传统。
  一个人的竞赛生涯就那么长,大部分选手能打进国赛的年份少之又少,今天在这里的许多人或许直到退役也仅仅只有这一次机会。从第十五届国赛开始,主办方提供场地给选手拍照打卡,让大家可以留作纪念。
  沿袭至今。
  这些拍照墙会一直保留到明天正赛结束后,但大家基本都选择开幕式前过来,谁知道等明天成绩出来后还有没有心思,要趁一切还没开始留下最好的瞬间。此刻各色立牌前人影攒动,不少人和队友站在一起冲着镜头咧嘴,快门按下,定格这些满怀兴奋和期待的青春面孔,在未来的回忆里都将闪闪发光。吴升举着相机招呼林珑:“来,我帮你们拍。”
  林珑有点手足无措的紧张,虽然早知道有这个环节,真到现场还是没那么淡定。周围所有队伍都在热热闹闹地摆pose,有人在大声呼喊着同伴看镜头,天气很好,蓝天白云下所有秘密都温柔,就像是拍毕业照一样的感受。她站到那幕浅蓝色的墙前,窦凯航站到她旁边,两个人一起看向镜头,他的气息在她很近的身侧。
  吴升在喊:“三、二、一,茄子!”
  她不知道她有没有下意识上扬唇角,还是紧张之下根本就忘记了微笑,吴升在那里咔嚓咔嚓按快门,她的思绪全空。
  那边沈庭谦几人签完到,一起走过来,吴升放下相机,翻着按键回看照片。张柯随意一瞥,目光正好落在第一张上,脱口而出:“……我靠。”
  相机捕光逐影,留住两个人看向镜头的瞬间。男生英俊出众,气场是明星选手特有的锋芒,女生温柔清纯,眉眼软软地弯起。两人都穿白上衣,配着身后的光和景,画面和谐得不可思议。
  张柯看向邱博,从他眼里看出了同样的感受。
  有点过于好看了。
  而且都是白衣,相性太好,真的有点……像结婚照。
  
第49章 一年中最重要的征途才真正开始
  下午的开幕式简短而隆重。
  这个环节本就是国赛这种规格的比赛才会有,选手们自然都提起了十二分注意,不管是之前参加过国赛的,还是第一次感受国内最高赛场氛围的,都凝神感到大幕从此刻已经拉开。众人坐在礼堂里,场面繁盛宏大。
  J大这次举办国赛的场地是体育馆改建,林珑进场的时候看到礼堂里安装了非常多摄像头。从国赛起会有现场直播,很多B站up主都会开播带看。这座赛用礼堂正如她曾经在照片中看到的每一年每一届那样高远辽阔,到明天这里就会有满场气球高高飘扬,那是童话般的盛景,在直播镜头下更添梦幻。
  她一直觉得,ACM的比赛录像就像是五光十色的斑斓电影。而明天,她也要成为其中的一环。
  她坐在满场选手中间,抬眼望向台上。
  开场是领导讲话,如韩泉说的一样是国家计协领导和J大校长,整体四平八稳,勉励参赛选手发挥优异实力,预祝本次国赛取得圆满成功。随后裁判老师宣读了比赛纪律,即使是早已听过千百次的规则,众人还是听得非常认真。大屏幕上紧接着开始滚动播放所有参赛队伍,配上旁边不断变化的校徽,就像是一道迤逦的烽火。这一切流程结束之后,主持人、也就是J大校队主教练终于宣布进行最后一项环节――请出奖杯。
  本届国赛的冠军奖杯被放置到场地中央,离得远看不清纹样,但那种吸引力仍然让全场屏住了呼吸。在接下来两天,它会一直放在这里,一直到明晚八点有一支队伍冲出重围将它纳为所有物。林珑的目光和大家一样紧紧追随着那一抹金色的光辉,它像是灯光下一个璀璨的梦。
  而后就是今天下午最重要的事,热身赛。
  三点到五点,两个小时五道题,按往年惯例不会太难,只是给各队一个适应场地的机会。林珑拆开桌上密封着的试题,跟窦凯航开始分头看。
  为了提高看题效率,他们都是一个正着读一个倒着读,林珑读完A觉得没什么想法,看上去是一个需要分析很久的动态树,窦凯航看完E倒是说可以试试,像是一道四边形不等式的水题。于是林珑接着去看B的题意,窦凯航上机去打代码,似乎确实是很顺,没一会儿返回个AC。
  林珑在纸上推B题群论的算法,窦凯航根据刚刚那份正确代码简单试了一下比赛环境的静态内存容量和栈的递归深度。她过了一会儿去跟他换位置,敲完代码调试过交上去同样也是AC。
  英文模式真的有点威力,A4纸上大篇大篇的英文第一眼看上去真有些生理性头疼。好在这学期平时训练赛几乎都是用英文题已经适应,手边也带着词典,万一真遇到生僻词可以查,不过热身赛基本不会出现什么看不懂的题意。
  其实今天下午除了选手,也是主办方进行服务器抗压能力检查,这直接决定了系统返还判定结果的速度,尤其是最后一小时大批量队伍同时疯狂交题,对后台评测程序来说是极大的压力。
  总体来说是很正常的测试热身,两个人合力把D题推出来,林珑大概又看了看C题,时间就到了。
  她调出Board看最终的结果,窦凯航在一边收拾东西。他们在过程中也有关注榜,不过不像正式赛那样看得那么勤,今天毕竟只有五道题没有太大的跟榜压力。这会儿看了一眼,主要队伍都只过了两三题,看来大家都在留力。
  有一种平静表面下的紧绷。
  走出礼堂之后见到迎上来的吴升,他第一句话是:“感觉怎么样?”
  这一上来主要是问邱博,沈庭谦和张柯都在去年亚预赛上见识过大场面,窦凯航每个月红名赛都是毫无疑问面对一众世界顶尖强手,至于林珑虽然也是新人,吴升却对她很放心。当然听完邱博说难度分布是两简单一中等两麻烦、问了他们AC了两题之后,也还是关心了一下:“林珑没问题吧?”
  “没问题的。”
  “行,那咱先去吃晚饭,热身赛的题我刚在外面也看了,一会儿回去给你们简单复个盘。该测的数据都测了吧?你们同步一下结果。”
  林珑晃神了一下,她知道国赛会给教练们也安排一个地方看比赛直播。所有校队的教练坐在同一个大房间里,看谁的弟子过关斩将谁的弟子原地打转不前,那感觉估计也是刺激得没法言说。总觉得那边房间的故事是不输于他们赛场上的精彩,随着排行榜的无尽浮动每一秒都极为跌宕。
  至于吴升说的测数据,那是热身赛上比AC题更重要的任务指标。
  她看向沈庭谦:“J大的比赛机性能都正常,一秒钟的循环次数大概是一亿次,很标准。auto可以用,inline也可以,bits/stdc++.h不允许,关同步的cin比scanf略快,long long使用的是%l64d。然后凯神那边测了栈和内存。”
  沈庭谦点头,又跟窦凯航交换了一下全局和局部的一维二维数组最极限能开多大。这个环节就是这样,相当于高考前去踩考场探硬件设施。几人去J大食堂简单吃过晚饭,回宾馆在吴升的房间讨论下午的题,吴升把思路又给他们捋了一遍,其他也没再多说,该练的平常都已经练了,到了这会儿也不可能再临时学会新招。他主要叮嘱的还是心态:“五小时战线很长,最终结果不到最后一秒谁知道。卡题很正常,谁都会遇到,到国赛大家的差距都不会太大,稳住跟榜,签到题宁可慢一些,别为了一血搞得自己太紧张了。”
  张柯虔诚地从笔袋里摸出一张逢考高分符:“来之前我去庙里拜了,门口算命的和尚说我铁定能高升。”
  他说完自己都愣了一下,赶紧摸木头:“呸呸呸,什么铁定,必不能铁定,都给我金银铜。”
  林珑也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有点好笑又有点心酸,他们这群人有时候赛前真有点小迷信,什么十一色求好运都是最原始的基操。因为竞赛设金银铜,ACM圈就流行把奖牌区以外叫做打铁,导致有些选手在比赛前绝不出口“铁”字,就像高考生的家长,在孩子高三那一年什么文昌竹孔子像都可劲往房间放,只为了求好兆头。甚至今天热身赛有好些队伍一题没AC,她出来听到不知道谁说测试赛有意爆零就是为了攒人品,希望让明天能交所有的好运。
  总之大战当前,各有各的祈福方式。
  这算是个小插曲,不久众人也就各自散去,回自己房间养精蓄锐准备明天。林珑在走廊上跟窦凯航感叹了一句:“感觉国赛真的不一样。”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和大家一起住酒店,之前所有现场赛都是在北城。这样一种大家集体聚在外边过夜的感觉,总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像是下午礼堂空气中的大赛感蔓延到了宾馆内的氛围。她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未来的亚预赛、世界赛,都将在不同的城市甚至国家举行。
  从现在起,一年中最重要的征途才真正开始了。
  她回房之后没再刷论坛,洗漱了一下就关灯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二楼自助餐厅继续人满为患,几乎每张桌上都放着准备带去赛场的资料板子。林珑看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们以校队为单位聚在一起,有人凝重有人难掩兴奋紧张。到了出发去赛场的时候,更是放眼望去都是同款参赛服。一路沿昨天的路径走过去,教练和选手在入场通道前分开,吴升挨个跟每人击掌,笑着说加油。
  场馆门口排着长队,三百人放在现实中的体量好像比想象中多很多,好在进场的速度也快,裁判老师检查过没有携带违禁物品之后就予以放行。林珑进场后和窦凯航找到昨天18号的位置,桌子旁边的玻璃挡板上已经贴上了他们的信息,校名校徽印在长长的标牌纸上,一转头就能看到自己的来源。
  附近的队伍都不眼熟,但校名来自全国各地。
  不知道周羿薛阳和韩泉哥他们都坐在哪里。
  四面八方的摄像头在礼堂灯光下。
  桌上的比赛电脑停留在登录界面,密码和题目一样封装在试题袋中,现场大屏幕上排行榜呈初始状态静立,所有队伍在上面一览无遗。
  裁判宣布一分钟准备的时候,林珑的手按在了桌面上。
  礼堂响铃的一瞬间,周围无数队伍同时撕开试题袋,在全场划开袋子的清脆声中,各队内部的快速交流声也在同一时刻响起,整座赛场顷刻进入白热化。比赛机器右下角的时钟开始走动,属于国内大学生最高水平程序设计者之间的较量,正式展开。
  
第50章 凯神,交给你了
  各直播间的画面在国赛开始走秒的一瞬间都摇了一个俯拍远景的长镜头。
  从礼堂穹顶,俯瞰偌大赛场众多赛台,有宏大旷远之感,各支队伍在紧张激烈地开题,一大束一大束的气球在场边轻轻飘荡,现场大屏幕上所有学校暂时并列第一名。
  镜头拉近,摇到某队选手的赛台特写,三个穿着蓝色参赛服的身影并肩坐在桌前。一个人早已输入密码登录比赛机器,正飞速敲着一会儿每个人都需要用到的头文件,另外两人各盯着一本赛题,已经全神贯注地快速在纸上写画。
  画面徐徐向前摇动,一个个来自不同省份的学校队伍出现在镜头里,而官方直播间的解说也已经开腔,正欲先简单说几句,直播镜头却正好切到一队的赛台,他眼睛一亮,到了嘴边的话瞬间一转:“Hello观众朋友们大家好,那么我们第二十四届国赛就在下午三点准时开始了――现在我们画面上看到的就是Y大的林珑窦凯航,也在夺冠呼声最高的几队之列!”
  屏幕中Y大的校名校徽一闪而过,镜头换了个机位更进一步地贴近两名选手,男生坐在电脑前,娴熟地敲着头文件,十指如飞的速度几乎让人以为他是在弹钢琴曲,女生坐在旁边,专心致志地低眸读题,温柔清丽的侧颜好看得不像话,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身处直播画面中。直播间几乎是瞬间就飘过十数条弹幕:
  [Annie也太好看……!我应该是来看ACM国赛不是看国风大片的吧?]
  [啊啊啊啊他们这队为什么实力又强颜值又高啊!]
  ……
  解说杨远当然可以看到弹幕,事实上他刚那一瞬间也是像看见王子公主的感觉,不过他是官方解说,一开口还是如常地在关注比赛内容:“是的,可以看到Y大的同学已经进入了比赛节奏,等一下我们看看他们是在开哪道题。刚才的镜头里能感觉两个人都很镇静,不过跟他们之前的策略有点小不同,我们知道队里第一个上机的人一般都要承担破首题的任务,据说以往都是林珑来开第一题,今天少见地是窦凯航开。”
  搭档卫海接过话:“应该是正好由窦凯航找到容易题了吧。”
  “是的,ACM有十一道题,为了快速找到开场方向,一般是一个人从前往后读,另一个人从后往前读,如果是三人队的话,第三个人就会从中间开始读,以这种方式来尽可能快地寻找突破点。”杨远娓娓道来,“十一道题,难度不一,究竟哪道是相对容易攻克的签到题,就看哪队能率先发现了。”
  镜头并没有在窦凯航林珑那桌停留太久,很快就继续向前移动,礼堂内千百个摄像头机位保证导播能随时切换到各种角度的画面来。杨远和卫海也继续给观众介绍了一下其他参赛队,包括62桌的韩泉三人,77桌的薛阳姚璐,81桌的周羿白棣沈步之,这些同样也是备受关注的冠军预备役选手。直播间右下角的时钟一直在走,左下角的交题展示区却安安静静,杨远也提到了这一点:“时间已经过去十分钟了,还没有出现第一个提交,看来今天没有一眼能看出破绽的水题啊。我们看看几个强校都在干什么――”
  比赛机器上的队伍工作区不会展示在前台,但官方解说有渠道可以看。杨远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切屏看了下A大的界面,看到他们是正在做J题,刚要把这个讯息同步给观众,直播间左下角忽然一跳,飞上一行字,在那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杨远脱口而出:“――噢!来自西省的西城大学,发起了全场第一个提交!!”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