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脸上的色斑,她实在是苦恼了挺久。
那些贵的便宜的护肤品用过一堆又一堆,西医说这不算疾病不用管,中药喝了又没用,她都快放弃了。
秋露点点头,“不骗人。”
钱夫人立马拍板,“给我来一个疗程!”
“还有你的情热期应该快到了,”秋露继续道,“钱先生的头痛治疗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次你的情热期我先帮你疏导一下,就不要有房事了。”
“下一次钱先生易感期,你们便可以恢复房事。”
钱夫人还是没法习惯秋露用好像未成年的脸蛋和她一本正经讨论这种事。
幸好,秋露说完便站了起来,“先针灸疏导情热期,失眠和色斑都是开药膏让你回去自己贴,很简单。”
“钱先生则是由李厉针灸,”秋露引着他们两人到诊室后方的床上,“李厉的针灸技术很厉害。”
虽然两人是夫妻,但这次针灸的穴位,需要脱掉上衣,因此两人安排的位置隔了几个床位,并且中间都拉上了床帘。
为了让患者有更好体验,秋露还点了艾香。
气味要比艾灸轻,是十分浅淡的味道,但可以让针灸的病人很好的放松心身。
秋露这几天都在研究情热期的针灸穴位和方式,在了解了这世界各种性别的区别,并结合激、脉络、腺体等知识后,成功创造了第一套疏导情热期和易感期的针灸技法。
这是她在之前误打误撞帮助竹芸乔和宇宸的针法上,对穴位进行了改良,见效会比之前的更好更快。
钱夫人其实有点怕打针,所以情热期她都很少用抑制针,除非自家丈夫实在没空,她才会叫他帮忙打。
所以她听到可以疏导情热期,是十分开心的。
毕竟为了丈夫的身体,以后那啥得节制,说明以后打抑制针频率得直线上升。
但等她看到秋露把针具包打开后,她就害怕了。
虽然那针十分细,和抑制针比起来十分无害,但也还是针啊。
只要想到它们要扎自己身上,钱夫人就忍不住瑟缩起来。
第35章
但很快,她的注意力就被艾香和舒缓的音乐吸引,再加上秋露和她轻声聊天,心里的害怕便逐渐淡了下来。
聊着聊着,后颈突然一阵酥麻,然后便似乎有一股暖流从腺体出发,顺着血液慢慢流向全身。
但她等细细感觉的时候,那股暖流又消失不见了。
钱夫人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不过这针的确好舒服,手脚和肩背都热了起来,整个人暖洋洋的。
这感觉很奇妙也很舒服,就连之前做spa都没办法达到这种感觉。
如果不是秋露说不能扎太长时间,钱夫人都想扎一下午了。
“这次的情热期,应该不会有很大反应。”秋露扔掉一次性针具,“待会我把调理失眠和色斑的药膏给你,你按照说明去做就行,很简单。”
这时候,钱夫人对秋露技术已经深信不疑,毕竟她从没见过用针就能让身体暖乎起来的医生。
她点点头,开始期待色斑治疗的结果。
钱建国那边结束得更早,两人走出来的时候,他早就在外面和何瑾平夫妇两人在聊得十分起劲,直把秋露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完全不见几十分钟前怀疑秋露的样子。
那架势,仿佛那天秋露救的人是他,而不是何瑾平。
何瑾平也不恼,在那笑呵呵地附和。
“秋医生出来了。”何夫人看到秋露后笑道,她拉过钱夫人,小声问道,“怎么样?你怎么那么久?是有哪里不舒服吗?”
这话不免让钱夫人又想起秋露的医嘱,她红着脸,小声道,“小问题,主要还是老钱。”
不过具体是什么问题,就不说了。
“我有点失眠,不过秋医生说是小问题,给我开了点治疗失眠和色斑的药膏。”
何夫人十分会看人,看到钱夫人这幅带着点期待的模样,便知道钱夫人也和她丈夫一样,对秋露十分满意。
这下,她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她丈夫什么德性她知道,好听一点就是善良容易相信人,不好听一点就是十分好骗。
他们家是做海鲜水产生意的,虽然有点钱,但和钱建国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两家能保持那么好的关系,纯粹是何瑾平和钱建国都喜欢钓鱼。
最主要是何瑾平这人野心不是很大,比起赚钱,更喜欢和家里人出去玩。
钱建国也是看中了他的品性,才会逐渐和他熟络起来,后来两家生意才有了一些往来。
当然,主要是钱建国介绍一点生意给他们。
钱建国自己是搞温泉酒店的,里面一些餐厅的食材,就是何瑾平提供的。
这次丈夫硬拉着人来这么偏僻的乡村看什么医生,她都怕给丈夫是给人骗了,到时候得罪了钱建国就不好。
这下看来,秋露的确是有真东西。
看完钱建国两夫妻,便轮到了何瑾平两夫妻。
和钱建国两夫妻不一样的是,何瑾平两夫妻身体十分健康,并没有什么问题。
秋露开了支气管哮喘的脐疗膏药给何瑾平,便结束了问诊。
四人从问诊治疗到结束,花了半小时不到。
这时间吃晚饭尚早,秋露便让他们在碧水村玩。
秋露这建议可是戳到了钱建国心里。
现在的有钱人都流行养生,专门到山里呼吸新鲜的空气,钱建国也不能免俗。
刚到这儿的时候,钱建国只觉得这里怎么那么偏僻。
但现在嘛,有了秋露的滤镜,只觉得秋医生选择这里果然不是没理由的,看远处那山,看近处那花草树木,只觉得这碧水村真的人杰地灵。
一旁的袁瑾欣上前,“我们这儿有个鱼塘,还有小溪,两位如果喜欢钓鱼的话,可以去那边玩。”
听到钓鱼,钱建国和何瑾平两人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在哪儿?”
“在刘老爷子家那边。”袁瑾欣笑道,“我们店可以用小三轮载你们过去。”
两人一听,便欢天喜地去收拾钓鱼工具。
秋露凑近袁瑾欣,好奇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钓鱼的?”
袁瑾欣小声道,“刚刚海生帮忙搬礼物的时候,看到他们后尾箱里有钓鱼工具。”
话没说两句,钱建国几人便收拾好东西。
“村里道路轿车走不了,几位可以选择坐电动三轮车,也可以选择走路去。”袁瑾欣把手里的地图递给四人。
这地图还是村书记找人弄的,只是放在他们这儿拜托他们摆上。
何瑾平拿过地图一看,还别说,这地图做得还挺详细。
地图上是用简笔画绘制而成的碧水村地图,一些可以游玩的点和可以住宿的地方都标了出来,例如陈奶奶家的草莓地和家、老刘家的鱼塘、老李家的鸡场等等。
鱼塘在碧水村的边缘,有一定距离。
这天气虽然不热,但拿着那么多东西走过去,还是挺累人的。
“我们坐三轮车吧。”钱建国道。
这次的三轮车,可不是上次陈老奶奶家那台沾满了泥土和草的小电动三轮了。
这批放在药膳馆后院的电动三轮车,是秋晓星知道村书记的想法后,让人给买来的。
三轮车专门找厂家订做,外表是简单的纯白色,后面车斗上放置了两块好看的木板充当座位,车斗壁加高,让乘客有地方靠背,又能防止意外掉下去。
车还加装了结实的斗篷,既可以遮阳,又能防雨。
整个车用绿植和花朵装饰,简约又上档次,和现下流行的复古简约风有几分相似。
总体来说,不但颜值上了一个档次,还舒服了很多。
这三轮车也不是免费用的,根据距离每次收费5至20元,车上最多可以坐4个人,平均下来每人就几块钱。
收来的钱,药膳馆收七成,村民收三成。
也没固定哪个村民来干,反正有空就可以来。
还别说,这活有些村民真愿意干.
毕竟就开个小三轮载人,不用什么体力就有一些收入,买车、充电等成本都不用他们给。
在他们看来,这钱就是白赚的。
几人上了三轮车,付了钱,袁奶奶就开着车滴滴滴出发了。
钱建国看着开车的老太太,那头发比他的还要白,心里有些不得劲。
“老太太,你这年纪还来干活啊?”
袁奶奶笑道,“我就60岁,还年轻着呢。这不是地里闲着么,来干这个挺好的,不辛苦。”
豁,60岁,比他们还大了十多岁。
“你们别看我这岁数,我身体说不定比你们还好呢。”
几人看过去,发现还真别说,袁奶奶身体结实,那胳膊上还有肌肉痕迹,整个人精神抖擞的,看起来比他们四个身体强壮多了。
老人十分健谈,一边开着小三轮,一边介绍沿途风景。
让钱建国意外的是,碧水村环境和其他农村不一样,十分干净整洁,路灯、垃圾桶、路边休息长椅等基础设施十分多。
说到这里,袁老奶奶骄傲道,“那是宋书记和秋医生做得好。”
自从上次富明月几人在这里玩了两天一夜后,调到这边两年多的碧水村书记——宋知微,受到了启发,立马动员村里的人把房子、田地收拾收拾。
一开始村里老人都懒得去弄,在他们看来,富明月那次只不过是偶然事件,只不过是几个城里人一时兴起,不会总是有城里人来住来玩。
就为了那么一个可能,而花大价钱和时间去捣鼓自己家里和田里,他们是万般不愿意的,不舍得钱,也没那个精力去做。
最后宋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加上有秋露的帮忙,总算有三家人同意先试试改造房屋,还有五家则是愿意把田地改造成游客游玩地。
改造房屋的分别是上次富明月她们住的陈奶奶家、一开始就十分支持秋露的于老爷子家,以及在药膳馆当骨干员工的黄海生家。
改造田地的,则是陈奶奶家的草莓地、于老爷子的蔬菜地、袁奶奶的水果地、李爷爷家的鸡场,以及这次要去的老刘家的鱼塘。
陈奶奶纯粹是喜欢热闹,听到村书记提出的设想后,第一个乐呵呵同意的。
她家里孩子有钱也孝顺,看见老人家喜欢,儿子和女儿二话不说直接同意,不但把资金包圆了,还选了一个十分靠谱的装修队伍,儿子甚至请了几天假带着装修队过来。
陈奶奶家里并不老旧,因此只花了很短时间就改造完了。
陈老奶奶在儿子女儿那边小住了一段时间,便着急忙慌地回来碧水村。
于老爷子家,则是在外打拼的孙女,听到自家父母讨论这事,连忙拍板让与老爷子做。
不但如此,她还直接辞职,带着刚毕业几年存下的积蓄和学习经验回到了碧水村,直接主导于老爷子家的改造。
因此,于老爷子家的变化也是最大的,从原来的农房摇身一变,成了现下最流行的简洁原木风格。
黄海生一家,则是因为资金和家里还有小孩问题,变动是最小的。
但因为原来装修不错,稍微收拾一下,倒也别具一番农村风味。
袁奶奶和刘老爷子是打理田地鱼塘已经很忙了,懒得搞那什么民宿,只让自家田地参加。
为了表达村里对这件事的支持,宋知微可是跑了好几趟镇里。
恰逢上面十分重视乡村建设,想要推进乡村多元化发展,丰富农村集体收入,因此对宋知微提交的请示十分重视。
很快,县里就划拨了一批资金,支持碧水村这个项目发展。
宋知微充分利用了这批资金,分别拨了一部分给这几家人表示对他们的支持。
余下的,则是全部投入到修路、设置路灯、垃圾桶、建设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去了。
宋知微也不是盲目建设,而是先后去拜访了秋露、宇宸两家,听了他们的建议才动手去做。
其他村里人大概不知道两家的来头,但碧水村书记可不一样。
能够把生意做得如此大,眼光和想法必然是比她更高更好的。
秋晓星和宇宸对这个村书记的印象都不错,因此给了很多建议。
最后,综合两人的建议,和村民的意见,最后只是把碧水村的基础设施重新修整一遍,该完善的完善,该增加的增加,该扔掉的扔掉。
因此,碧水村整体还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只是细节上更让人舒服。
这么聊着聊着,很快就到了刘老爷子的鱼塘。
第36章
刘老爷子早早就等在了门口,看到来人,生疏地打了声招呼,便领着人往里走。
“刘老爷子性格比较闷,他第一次接待游客呢,你们不要见怪。”袁奶奶笑道,“你有什么不清楚直接问就行,他脾气好着呢,我先走了啊。”
说完,就开着三轮车滴滴滴走了,动作十分干脆。
四人互相看了看,硬着头皮跟在老爷子身后。
幸好鱼塘离入口并不远,几人进到里面,顿时眼前一亮。
和他们想象里,四周光秃秃的不一样。
鱼塘入口处就摆有清楚的收费规则,上面把门票及时长、工具租用、现有鱼类品种、带鱼走等写得一清二楚。
再过去一点,一大块画着海浪的布景板,旁边放着软尺和一块还是空着的记录牌,明显是让人提着钓到的鱼拍照的打卡点。
那空着的记录牌只有十个位置,看来是要根据鱼的大小排名,这狠狠拿捏了钓鱼佬的心态。
钱建国和何瑾平两人恨不得现在就去钓。
鱼塘四周围一圈是垫高的栈道,干净整洁的露营椅和宽大的户外伞整齐排列,栈道上有自动售卖饮料零食机,十分方便。
这可是村集体有股份在里面的,鱼塘建设可以说下了重本。
钱建国没想到就这小小山村里的鱼塘,竟然和外面的比较高档的鱼塘不相上下。
而且价钱比那些钓鱼场便宜很多。
门票收费80元,不限时间。
如果钓上来的鱼想要带走,则按当天市场价低一点的价格付钱。
可以说是比较划算。
两人爽快付钱,兴致勃勃直冲鱼塘。
何夫人和钱夫人互相看了看,她们对钓鱼没什么兴趣,便决定去附近的袁奶奶地里看看。
“你这几天别去地里了,膝盖得休息几天,不然会更严重。”
秋露刚收起针,便看见钱建国四人乘着袁奶奶电动三轮车滴滴滴停在药膳馆门口。
去的时候,电动三轮车后面就只有四个人。
回来的时候,不但有人,还有几大袋蔬菜、桑葚,以及四只探头探脑的鸡。
24/68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