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认识到,青宁公主并不是在装腔作势,她是真的要对他们动手!
“阿煜,将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借给我几个。”
既然打算清查,就要连根一起拔出来。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会住在这里,可不希望自己身边有那些小虫子。
“好,我准备些盖好印玺的空白圣旨给你,阿月需要哪个官员,可以直接调用。”
元煜当然知道自己与青宁公主是一体的,并愿意和她分享所有的权柄,但是在外人眼中并非如此。
所以说,元煜想了想,还是决定给青宁公主多准备几份圣旨,省的他不在身边的时候,阿月需要什么一时找不到人。
青宁公主点头应是,对于元煜的做法有些习以为常的感觉。
但是,在其他人眼中可就不是这样了。
空白圣旨……
最开始说话的那个太监张大嘴,发出嗬嗬的声音,连求饶似乎都忘记了。
要是早知道这位燕王是真正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情种,他们何苦要去答应那边的要求呢?
“楚楼,你带人将王宫控制起来,有胆敢私通宫外者,杀无赦!”青宁公主吩咐了一句。
楚楼没有任何迟疑,直接领命而去。
“这个不错!”青宁公主看着那个挺拔的身影逐渐走远,眼中浮现出欣赏的意味。
“阿月的眼光当然好了。”元煜完全不介意青宁公主对他人的关注。
顺便,元煜还让身后的内侍总管记下他的想法,回头给楚楼升升职位。
“这次选出来的女官,阿月觉得怎么样?需不要要再多选一些?”
“不必了,这里面有几个不错的女孩。”
“能让阿月喜欢,想必一定是很好的。”
对话的声音渐渐的远了,留下有些空旷的西阁,其他的女官听到了外面的声音,但是她们看了看手上的账册,除了季伊兰,没有一个向外张望的。
季伊兰收回目光,想起刚刚那个阳光下似乎整个人都镀上了一层金光的青年,脸上却有些红晕。
后世燕武宗并没有留下画像,但史书上仍然留下了美姿仪的记载,如今亲眼看过,季伊兰才发现史书上的记载不及武宗本人样貌的三分。
入宫之前,季伊兰还有几分迟疑,但是现在光冲着这张脸,季伊兰也生出了势在必得的心思。
说起来,她这一批女官中也是有竞争对手的。
礼部尚书的女儿林嫣,从这次入宫到逝去,一生没有婚嫁,始终是西阁中的女官。
在季伊兰看来,燕王甚至后来的燕帝,能够让一个病秧子一辈子待在西阁之中,除了是看上她了,难道还能有别的解释吗?
其他人倒没有季伊兰想的这么多。
林嫣看着手上的账册,直到身着绿衣的小宫女过来掌灯了,才惊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她看了看周围,发现只剩下她与另一个女官了。
林嫣还记得,这个女官名叫元雅,和惠安县主一样算是宗室女,不过元雅与王室的关系隔的已经非常远了。
除了一个姓氏,元雅一家其实和普通没什么两样。
似乎是感觉到了林嫣的目光,元雅抬起头冲着林嫣笑了笑,又低头去计算账册了。
林嫣回了一个笑容,看着元雅打算继续埋头苦干,自己便先出去了。
她的身体虽然好了些,但是到现在也就到极限了。
这是她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不知道父亲母亲在府中怎么样了?
林府之中,林尚书和夫人正在用晚饭。
还是同样的厨子,但是两个人偏偏有些食不知味的感觉。
“嫣儿一个人在宫中,不知道能不能习惯。”林夫人吃了两口,想起已经进入宫中的女儿,还是没忍住叹了口气。
“放心吧,嫣儿知道宫里的规矩,不会有事的。”林尚书安慰着夫人,自己心中也有些不舍得。
“我还是担心嫣儿。”林夫人在林嫣入宫之前,一直表现的很正常,但是现在女儿不在身边了,她也就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这是林嫣第一次那么想要做一件事情,林夫人自然不舍得阻拦。
但是,等林嫣真的入宫之后,林夫人又放不下心中的担心,燕国的新王弑父杀兄夺得王位,这些日子又在朝中杀的人头滚滚,好几个家族满门被诛。
现在自己唯一的女儿要在这样的君主身边做事,这让林夫人怎么放心的下!
第178章 祸国妖妃?本宫当定了(28)
“不必太过担忧,”林尚书出言安慰道,“这些时日我见过了王上的行事,王上虽然手段稍显酷烈,但是只要按照王上的规矩做事,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林夫人还是放心不下,毕竟林嫣可是在王后的手底下。
除了封后大典那一次以外,宫外的人再也没有见到过王后的身影。
但是,王宫之中不时有消息传来,既彰显了王上对王后格外的恩宠,但就消息来看,这位王后也并不是什么好性情的。
“我给嫣儿相看好的那些人家……”,林夫人说着摇了摇头。
以林嫣的身体,嫁入门当户对的家族之中林氏夫妻自然是不放心的。
按照林夫人之前的想法,她是想着选一个出身普通的寒门子弟,倒也不强求,他娶了林嫣之后,林家自然会给他极大的支持,但是作为交易他必须要好好对待林嫣。
以林尚书的地位,拿捏一个刚刚入仕的年轻人还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林嫣没有同意,比起嫁给一个只见过几面的人,她更愿意孤身一人去走一条自己前世从未想过的路。
“嫣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林尚书叹了一口气,如果林嫣能够在西阁站稳脚步,他也能够稍稍放下心来了。
虽然选择一个出身普通的女婿,在林尚书活着的时候是能够拿捏得住。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不要说到老去之后了,就是接下来的时间内,谁敢保证自己的位置就一定能站得稳呢?
林尚书也不能保证。
他还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的,但是他不能拿自己唯一的女儿去赌,去赌哪怕失去了身后的支撑,林嫣的丈夫依旧能够善待她。
只不过,理智上这样想,但是感情上的担忧还是一点不会减少的。
林尚书夫妻二人在为林嫣担忧的时候,京城之中同样有人家也在谈论自己的女儿,只是氛围就没有这么友好了。
直到傍晚时分了,一个打扮的满身富丽堂皇的妇人才从马车上下来,走进了南侯府。
正堂之中,身披轻纱的舞女衣袖飘摇,丝竹管弦之声不绝如缕。
一个穿着便服的中年男子斜靠在榻上,吃了一口美人纤纤玉指送上来的葡萄,眼睛却在目不转睛的看着最中央的那个舞女。
南侯沉迷在歌舞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走进来的南侯夫人,直到南侯夫人面色难看的走到身边,他才摆了摆手示意歌舞停下来。
“侯爷,章儿今日新入宫,侯爷还有心情在这里看歌舞!”南侯夫人一张嘴就是带着刺的话。
“章儿?”南侯想了想,带着醉意的大脑运转速度比较慢,他思考了一下才想起来这是自己的嫡长女惠安县主。
“她是我元氏一族的血脉,又有爵位在身,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在宫中能出什么事?”
南侯不以为意的说道,元章儿身上有个县主的爵位,只要不是故意找死,在宫中怎么说也能比别人多出许多优势来。
“侯爷对章儿就没有一点儿担忧之情吗?”南侯夫人对于南侯的回答并不满意。
南侯拍了拍身边的美人,示意她退下去,正堂之中的舞女也都俯身退下,然后南侯才不悦的看向南侯夫人。
“你若是担心惠安,又何必让她入宫呢?”
南侯对于南侯夫人的话语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有些吵闹。
南侯府在燕国虽然不是地位最高的那一批宗亲,但是地位也不低。
至于和现在王室的血缘关系有些远了,那岂不是正好,省的每一次王位交替的时候被牵连进去。
所以南侯觉得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都是在瞎折腾,论及身份元章儿身上怎么说都有个县主的爵位,哪怕是王上对于惠安县主也不能随意处置。
结果这对母女非要计划着入宫,在南侯看来简直是脑子有问题。
要是像季侯那边也就算了,季侯并非元氏宗亲,将女儿送到宫中作为女官,也可以作为接近王上的阶梯。
但是,南侯府凑这个热闹做什么?
王上姓元,惠安县主也姓元,堂堂县主还要像其他女子一样去参与到这件事情中,南侯都觉得有些丢人。
看着南侯不思进取的样子,南侯夫人是气不打一处来。
要不是南侯胸无大志,整日里眠花宿柳、饮酒作乐,她何必如此汲汲营营,甚至牺牲自己的女儿去给侯府换一份滔天的富贵?
就在夫妻二人眼看要吵起来的时候,突然听到正堂外传来嘈杂的声音。
南侯夫人冷下脸,刚打算去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贱婢敢舞到正堂来,就看到一群身着黑色袍服,脸上带着银质面目的身影腿,破门而入。
“拿下,送入九寒台。”
南侯看到进来的人,已经被吓得两腿发软,站都站不起来了。
南侯夫人没注意到来人的身份,刚想开口斥责,就见两个黑衣人直接动手将人控制起来,顺便还卸了两人的下颌,防止自杀。
这个时候,南侯夫人才反应过来这群人的身份。
九寒台,一款燕国特有的机构,他们是每一代燕王手中最隐秘也最锋锐的一把刀。
而且,在燕国被打入天牢,被刑部和大理寺审判,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那想想办法说不定还能有一些活路。
但是,进入九寒台之后,几乎没有人能够活着出来。
九寒台在燕国都城之中,离王宫的距离不远,但是周围几百米内却没有人烟。
哪怕是要从九寒台前面的街道经过,绝大多数人宁愿绕远路也不愿意从那里走过。
正午艳阳高照的时候,九寒台附近依旧带着一股阴森森的感觉,仿佛越往这边走,越靠近幽冥地狱。
“这个南侯看起来好像挺无辜的呢!这一桩桩一件件,几乎都是他的妻女做的,南侯基本上都做到了置身事外。”
李灵月翻阅着九寒台呈上来的资料,发觉这位南侯似乎在整个资料中隐身了,所有的恶事似乎都与他没什么关联。
第179章 祸国妖妃?本宫当定了(29)
兼并土地、强取豪夺的事情是南侯府的管事做的。
私放利钱,逼得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这是南侯夫人私底下做的。
而意图挑拨王上与王后的关系,图谋不轨,这是南侯夫人定下的主意,惠安县主亲自实施的。
而南侯的记录大多是那些花天酒地的经历,不算什么好东西,但是比起南侯府中的其他人,似乎又像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了。
“阿月想要怎么处置他呢?”元煜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自己的王后。
“看似无辜啊!”燕国的王后轻轻笑了起来。
“如果他知道但默许,那自然该杀,如果他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样的蠢物,又有什么必要留在这个世上呢?”
九寒台的效率很快,很快就能让南侯府的人把一切事情都吐露出来。
但是燕国最尊贵的这对小夫妻,完全不在意南侯是否知情。
无论知情与否,这个南侯都有取死之道。
“王上,大宗令、董相、胡尚书等人在宫外求见。”
燕国的惯例是三日一朝,不过很显然听闻南侯府满门上下被抓入九寒台的消息,不管是宗室还是朝中重臣都有些坐不住了。
如果是有明确的罪行,抓住之后交由有司论处也就罢了,但是由九寒台出手,这就让很多人又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段时间。
“臣等参见王上。”
“参见王后。”
众臣在看到王后也在崇德殿的时候,有些惊讶,但这并不是他们现在需要关注的事情。
“王上,不知南侯身犯何罪,王上竟然命九寒台将南侯满门上下尽数捉拿?”
虽然大宗令也来了,但是行完礼之后,最先开口的反而是董相。
而且,这位一开口就让元煜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味道。
“这个性情,是怎么在上一任燕王手底下活下来的?”李灵月的目光在这位董相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这位董相大概五十来岁的样子,头发花白,身形消瘦,但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如同一株挺拔的青竹,带着凛然的风骨。
“二十年前上任燕王强夺儿媳的时候,这位董相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御史,就上书谏言,然后被燕王一怒之下打入天牢。”
“不过因为他本身一心为民又刚正不阿,朝中许多大臣出言求情,再加上当时正好赶上兰妃有孕,燕王就没有杀他,而是将他贬斥出燕都。”
这是小童整理好的资料,燕国的每一个臣子,在小童这里都能够找到最为详尽的资料。
这位董相哪怕被贬斥到穷山恶水的地方,依旧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数年时间将一地治理的路不拾遗。
最近这些年,大概是因为先任燕王年老了,开始想要注意自己的名声,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好的名声。
这些曾被燕王贬斥出都城的大臣才陆陆续续回到了都城。
“孤王既然命九寒台动手,自然说明南侯有取死之道,众卿此来到底有何用意,难道是想要逼宫吗?”
年轻的燕王端坐于桌案之后,黑色的华服衬托的整个人仿佛是一块从极北之地挖出来的寒玉。
“臣不敢。”元煜只是说了一句话,还没做些什么呢,大宗令先跪了。
大宗令过来也只是碍于情面,毕竟南侯也是宗室血脉,但是这也就是他能做的极限了,要让他为了一个南侯去触怒燕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大宗令服软速度之快,让元煜都有些惊讶。
董相却还是冷着一张脸,往前一步就打算继续进谏,但是王后注意到胡尚书在隐蔽的地方拉了董相一把。
胡尚书有些头疼,说实话南侯满府上下死就死了,他又不是不知道南侯府私底下做的那些事情。
但是董相不一样,他也不是来给南侯府求情的。
只是在董相看来哪怕南侯有诸多罪行,也应当交由刑部和大理寺审判,而不是燕王一言令下直接让九寒台的鹰犬动手。
这不合国法!
胡尚书知道董相的性格,是八匹马拉不回来,撞了南墙也不愿意回头的那种。
要不是最后几年先代燕王为了图一个好名声,对待大臣宽容了许多,董相怕是活不到这位燕王登基的时候。
元煜上位之后,胡尚书特意去往董府劝过董相,元煜年轻气盛,又没有接受过君王的教育,让董相不要和王上对着干。
但是现在看来,这点劝说要是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王上,不根据国法而肆意杀戮大臣,这是亡国的征兆啊!”
“臣等听闻南侯无故被抓,只是前来询问理由,王上就将臣等视作逼宫的逆贼,在此之后还有谁敢向王上提出谏言?”
董相一撩衣摆,俯身行了大礼,他的额头触及冰冷的地面,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
73/103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