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纸你们自己拿好,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亲戚了。”
不是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只是偶尔回来一趟看望的亲戚。
整个过程其实速度并不快,但是等苏奶奶冷静下来的时候,事情都已经办完了。
“苏兰兰,你脸色不太好啊,莫不是后悔了?”苏晚晚可不想跟苏奶奶说这话,她要刺激的人,主要还是苏兰兰。
苏兰兰捏着指尖,看着苏晚晚的目光中掺杂这很浓的一股怨恨。
后悔?她为什么要后悔?
但是看着苏晚晚一家人恩恩爱爱,努力的将自己家独立出去,似乎一切都看起来很顺利的样子。
凭什么?
苏晚晚一家最终是分到了离后山最近的村尾,这里有之前苏家的地,只是这个地后来太偏了,也就没人要这个地。
大包小包的东西都放在大房的房间里,就等着明天拉过去了。
苏奶奶想让苏爸爸赶紧搬走,但是三叔公出面,制止了这事。
“连秀啊,我知道你年轻的时候火气爆,但是苏老大也不能过的太悲惨不是吗?”
就这一句话,打消了她将人丢在外面自生自灭的想法。
苏晚晚其实还是有点馋那十年的工资,毕竟还真不少,有那些工资,他们一家也不会过的那么苦。
但她也深知,从苏奶奶手里扣不出来这钱,所以她只能打消了这个想法。
但打消,并不代表着放弃。
第89章 不做对照组(9)
生活用品还有柴米油盐都分完了,接下来就到了分钱的时候。
苏奶奶直接拿出一个盒子,打开,把里面的钱都拿了出来。
除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剩下的钱加在一起,也不过三百来块钱。
她故作大方的拿出一百七十块钱递给大儿子,臭着一张脸说∶“你是老大,钱就多给你一点。”
苏爸爸脸色不是很好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这钱若是接了,那就代表这个家就这么分了,不会再有多余的财产了。
苏晚晚也看出他的犹豫,还有忌惮。
作为儿子,他不可能说出多过分的话,在场还有一位三叔公,他更不能当着长辈的面不孝。
既然如此的话,那这个坏人她来当好了。
“奶奶,账不是这样算的吧?”她又站了起来,迎着三叔公疑惑的目光,缓缓说道∶“当初若不是小叔将我爸的资格抢走,他也过不成这人上人的生活。既然他每个月都会把钱上交,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得平分啊?”
这种说法其实有点恶心,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那就是自己拼死拼活挣的辛苦钱,就因为你一句轻飘飘的话就得分走一半。
可站在大房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恶人做了又怎么样?如果不是当初小叔子不要脸,直接把名片给抢走了,哪里会有现在这潇洒日子?
十年过去让他当了这么久的工人,也没有把真相说出去,已经是对他仁至义尽了。
苏晚晚根本就没想在这个村子里当个好人,因为等录取通知书一到,她直接就可以去学校那边换个人设。信息不发达的如今,又怎么会知道她的过去?
也因此,她也越发的嚣张起来。
“奶奶,我是诚心跟你谈条件,你如果不诚心的话,那我也只能把这种气,撒在小叔身上了。”
三叔公一脸疑惑,但也有点生气,“苏晚晚,大人说话小孩子莫插嘴,该是怎么分,自然是有我看着。”
苏晚晚没有说话,只是一双眼睛阴沉沉的看着苏奶奶。
一旁的苏兰兰本来还安心的坐着,听到她觊觎家里的钱财之后,眼睛都瞪圆了。那是她爸挣来的,凭什么要给这个苏晚晚?
“奶奶,那是我爸爸给我的钱,还有弟弟读书的钱,不能给她!”
她怎么能让苏晚晚好过,就活该一辈子烂在泥土里。
“安静!苏兰兰,你也不要仗着你奶奶宠你,你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苏兰兰被吓到了,整个人缩在苏奶奶身后。
三叔公感觉自己受到了挑衅,虽然不知道在说什么,但也隐隐感觉到了不公平的意思。
他这些年帮忙分家,最讲究的就是公平两个字,尽量保证每家每户能够得到相等的东西,不惹人嫉妒就行了。
当下他瞪着眼睛看向苏奶奶,说∶“连秀,孩子们都看着你呢,你怎么说?”
苏奶奶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意思,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去把另一个盒子拿了出来。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沓钱,满满当当的。
为什么不存进折子里?按苏奶奶的看法,钱永远放在自己身上才安心,存进银行里万一哪天没了呢?
这也就导致,每次苏小叔带回来的钱,她都往这里面塞。
那苏爸爸就真的不挣钱了吗?
不见得,就算不靠单位的工作,他闲暇的事情接点私活,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一千多块钱。但是基本上都交给了苏奶奶,导致大房的积蓄也就那么一百来块钱。
而苏奶奶给出来的盒子,仔细计算了一下,统共有三千五百八十六点五毛五分钱,有零有整的。
三叔公也被这钱的数量给震惊住了,虽然现在的万元户多了,但是他们这个村子的有钱人其实也不算多。
如果是分下去的话,统共三份,一人一份就有一千多块钱。
但是苏晚晚其实也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所有钱。
狡兔三窟,姜还是老的辣,这个小老太肯定还有别的私房钱。
但是不能继续再敲诈下去了,万一对方搞个鱼死网破,那他们什么也捞不着。
不记得从哪里看的,说是要给猎物留一条活路,要不然的话,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猎物可能会拼个鱼死网破。
想不到这个计谋,倒是用在了亲奶奶身上。
“奶奶,按正常来分,我们肯定是分到一千一百多块的,但是有个问题在于,我们这边的房子是不需要的,过两天就搬到山脚那边住。所以折合一下价格,两个房间的话,那就是两百块钱。”
苏晚晚“唔”了一声,“那就直接用整数把,奶奶你就给我们一千三百块钱整就行了。”
这种黄土培做的房子哪里需要那么多钱,更何况是以前做的。
但无论怎么说,这房子也有苏爸爸的心血,用来换两百块钱,挺好的。
“两百块钱?当初做这个房子的时候,我们都没有用到两百块钱,你在做梦呢?”苏奶奶直接拍了一把桌面,表示自己的气愤。
苏晚晚也不在乎的摇了摇头,“既然不肯折现成钱的话,那也行。改明儿我让我把把这两个房间隔离一下,就算我们不住,你们也不可以轻易进入。”
房子好好的被隔出几面墙,这搁谁身上谁受得了?
苏奶奶气的只是一个劲的等着苏爸爸,“看看你生的好女儿!”
苏爸爸憨厚的笑了,摸了摸头顶,“确实,我也觉得我闺女挺好的。”
苏晚晚的手指轻轻的敲在桌面上,就跟敲木鱼一样,有点魔音穿耳。
最终在她的劝(kong)说(he)下,苏奶奶最终答应了这个要求。
三句话句话,让一个女人给了她一千三百块。
在分家这件事情上,苏晚晚是庆幸原主的两个父母是开明的人,不是那种愚孝到愚蠢的人,否则她一定不带着这对夫妻过好日子。
拿到钱的那一刻,苏兰兰的眼镜都在冒火了。
却是发现苏晚晚正看向自己自己,并且抛了个媚眼。
吓得她立马收回了目光,躲在苏奶奶的后面。
第90章 不做对照组(10)
以前的那些钱注定是拿不回来的,现在能抠出来这么多,也是苏晚晚尽力了的。再继续的话,怕是得把人给逼急了。
三叔公不知道这苏家里有什么恩恩怨怨,但是现在家已经分好了,他拿着东西就离开了,没有多说什么。
而大房一家,也在几天后搬到了山脚的老房子里。
老房子里透着一股腐朽的味道,这种气味不好闻,有点反胃。但是如今分家的情况下,他们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苏妈妈利落的打了一盆水回来,把里面能用的东西都擦拭了一遍。
虽然房子破旧,但是有些东西还能用,比如洗干净的水缸,打扫干净的床铺,还有灶台可以用。
但其实,还是需要添置很多东西。
这一千块钱也支撑不了太久,相信一年的时间,也能花掉大半了。
这种情况下,赚钱才是当务之急。
可如今苏爸爸只是一个农民工,家里无权无势的,而且还一大把年纪了,哪里还会招他?
家里还有那么多的地等着他种,甚至还有点走不开。
过了好长时间,老房子才打扫的勉强能住人。
晚饭是苏妈妈做的,借的邻居的蔬菜,再炒了一份鸡蛋,就这么简单的吃两口。
饭后,苏晚晚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如今我们家也少了很多负担,以我们分到的地,花不了太多的时间,而且还挣不到多少钱。这种情况下,我建议爸爸去做生意,也是为了还舅舅他们借的钱,更是让这个家能好过起来。”
话说的挺简单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谁又能知道到底简不简单呢?
“闺女,咱们家只是个地道的农民工,哪里有那本事去做生意啊?不过你放心,爸爸绝对不会让你吃苦的。”苏爸爸揉了揉她的发顶。
如果没有这个闺女的话,他们现在恐怕还苦兮兮的给一大家子当牛做马,所以他说什么也要对这个闺女好。
苏晚晚叹了口气,这件事确实是他们的短板,确实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工。
但是如今这个世道,只要闻到了商机,就一定能赚钱。现如今还不是市场饱和的状态,只要能下点功夫,还是能挣钱的。
“爸,妈,你们知道煎饼果子吗?”
“煎饼果子?知道,以前我还吃过呢,味道还挺好的。”苏爸爸有些骄傲的说道。
煎饼果子并不是这边的美食,那个时候还是在外面玩的时候偶然吃过一次。现如今,其实不太记得当初的味道了。
苏晚晚点点头,继续说∶“既然别人可以利用美食来赚钱,我们为什么不行?这边学校门口的小吃大多也就那么两三样,煎饼果子我没有见过,所以我提议卖这个。”
这也算是一种创业,如果成功的话,后期靠着这个钱,也能够换来不错的生活方式。
以后如果是开个百货超市的话,就算不是大富大贵,那也是小康生活。
俩夫妻都是憨厚的性子,没有什么大聪明,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她主要的目的是让这个家衣食无忧,有多富贵,那就是以后该考虑的事情了。
“可是……我们都不会做煎饼果子啊。”苏妈妈说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如今他们家确实是不缺钱,但也不能坐吃山空。可即便是要去做生意,也得有能力才行。
苏晚晚笑了笑,说∶“放心吧,妈,我可是学霸。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做法,现在还记得,等到时候安顿好了,我们再开始做生意。”
话是这么说,但是从小到大,她都没有怎么下厨过,所以夫妻俩还是有些怀疑。
但是闺女都这么说了,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苏兰兰可以拿着钱肆无忌惮的去嚯嚯,他们也未尝不可以这么做,反正到最后他们会帮忙擦屁股就行了。
所以做生意前的事情,是先把这房子给修缮好,并且把有必要添置的东西给买了,让这个家能够有点样。
新家收拾出来不久,就听到了苏家要盖新房子的消息。
苏奶奶手里应该握着不少钱,能盖新房子的话,那就是比苏晚晚想象中的还多。
不过也不算意外,如今的房价还好,不算太贵。而且乡下的房子,确实不值几个钱。
但是新房子建成的话,一定会比以前的老房子好太多。
但是这种行为,有些耐人寻味了。
大儿子在家的时候,未曾说过建新房子,反而等大儿子分出去了,就开始建新房子。
这其中说是没有别的私心,谁都不相信。
听到消息的苏爸爸,情绪还是有点波动的。
小时候他是最受宠的,但是等弟弟出生后,那种宠爱就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消失不见。
如今时间长了,他也就放下了那些期待。
现在,他正在看他的宝贝闺女做饭,准确的说是做煎饼果子。
食材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是试着做一做,看看到底能不能做出来。
面糊并不稀,很有粘性,调料看着就很有味,调料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如果抓不住对方的味蕾,又怎么将客人给留住?
最灵魂的其实是薄脆,但是他们家的这个情况我不可能有,所以就用油条来代替了。只不过一个比较脆爽,后者会有点软。
苏晚晚按着小白给她发的制作过程一边一边的来,怕太过冒进,所以做的有点慢。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就像是已经做了十年厨师一样,一点没手生。
最后饼子中间切了一下,一分为二,给俩夫妻一人一半。
因为食材有限,所以煎饼果子里放的只有蔬菜和鸡蛋,也就没有了多余的配菜。
苏爸爸咬了好大一口,随后眼睛都亮了起来,“就是这个味!”
“爸爸,你既然觉得挺好吃的,那以后这个活就交给你了,怎么样?”苏晚晚撑着下巴,一脸期待的的看着他。
“既然能做出来,那我亲自去做生意又有什么可笑?”苏爸爸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他只要女儿开心就好。
第91章 不做对照组(11)
分家一事,一般老人都是应该跟着长子一起住的。但是因为苏奶奶嫌弃大房没有儿子,再加上自己最疼爱的孙子孙女在小儿子这里,她就更不可能跟着大儿子走。
而刚跟大儿子分家没多久,她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老房子给推了,建一栋小洋楼,得多气派啊!
其实这件事情憋在她心里很久了,但是一直碍于大儿子一家还在这里,所以一直就没有提出来。
在她眼里,大儿媳妇和苏晚晚根本就没有资格住新房子。
所以分家,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苏奶奶心里在想些什么,苏爸爸一点也不好奇,单单是从分家后立马开始了建新房子的举动,他就能看出点什么。
有些事情不必明说,藏在心里也是挺好。
在苏晚晚的指导下,最终他自己弄出来一个小摊子,有一个会转的铁板,下面烧的是炭,至于食材就当天自己制作了。
煎饼果子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多做多练,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做习惯。
苏妈妈是经常下厨的,所以上手了两下,也就学会了这门技术。
反观苏爸爸,种地可能是一把好手,但是做饭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天赋。不是把饼皮给弄破了,就是摊的不均匀。
还好食材调好了味道,就算做的不好看,只要熟了就能吃。
最终还是敲定,在苏爸爸没有完全学会做煎饼之前,让苏妈妈先做,而他则是帮忙收银,打包,准备食材。
农忙已经过去了,地里没有多少活,现如今的光景,也不用时时刻刻的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只要时不时打理一下,总是有收成的。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二天一早,苏爸爸推着这辆小推车往镇上赶,家里是有自行车的,所以自行车在前面拉,坐在自行车上的是苏妈妈。
36/70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