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唐轻寒【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9 14:38:33  作者:唐轻寒【完结+番外】
  周夫子沉吟了一下道:“世人皆是看人外貌来论人的,你若是要卖画,得找个印章师傅,给自己做个印章,还不能说这是自己画的。”
  “首先,是怕人对你有轻视之已。其次,你也知道木秀于林的下场。”
  李耀安当然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所以,族长和童秀才不让自己去考童生。
  李耀安对着周秀才深深一礼,谢过了周秀才。
  他找了个雕刻师傅,给自己雕刻了一枚印章。
  名字叫“黄粱居士”。
  黄粱一梦,前世今生。
  在李耀安去交抄书的成果时,他带了一幅残荷图,盖了印章。
  书铺给李耀安结算了抄书的钱,有二两银子多一点点,毕竟这律法字多。
  结算后,李耀安拿出了自己的画,掌柜的一看,便觉得好看有意境。
  掌柜的问:“李公子,请问这是谁画的?可否在小店寄卖?”
  李耀安听了,心里一喜,面上却还是一副温和的样子道:“这是族中一老者所画,本就是拖小子寄卖的。”
  “不知,掌柜的,这寄卖如何算?”
  掌柜的笑着回道:“咱这里寄卖,本店得利三成,其余七成都归寄卖者所有。”
  李耀安觉得可行,借了下一份抄书的活,寄卖了画就走了。
  一个月后,李耀安又去交抄的书时,掌柜的笑着将他拉到后院。
  递给了他七十两银子的银票,这一幅画,就卖了一百两!
  掌柜的说是府城的一个贵商买走的,说是放荷花亭好看,就直接买走了,价都没有讲。
  拿着银票,又找了大昭游记来抄,承诺掌柜的下次还会让族里老人再画一幅过来寄卖。
  回书院的时候,李耀安交了两文坐后山的牛车回书院。
  等牛车快要到顶上的时候,李耀安喊停了赶车的师傅,自己下了牛车,进竹林找李耀明。
  李耀明自从得了药经,十有八九会到处找药材。
  今天就是有同窗的师兄说在竹林看见了一味药材,才让李耀安单独下山去交抄书的活。
  李耀安进了竹林没一会儿,就看见了正在挖药材的李耀明。
  李耀明的脸上带着谨慎,让李耀安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
  等李耀明将药材挖出来的时候,李耀安才敢凑上前去。
  李耀安轻声在李耀明耳朵旁说了自己收到了七十两银票,李耀明将药放进背篓中,高兴得连声说好。
  “哥,等我再多卖些,咱就在府城买套院子。到时候接了爹娘莲华过来,我们一家又可以天天在一起了!”李耀安帮李耀明拿了挖药材用的小锄头,一脸的向往。
  “好啊,但我想爹娘肯定会先买铺子。”
  “你这里卖画存些银子,爹娘手上也存着一些,我这里做些药丸在望春堂卖,也会有一笔收入。”
  “最好啊,就是铺子宅子都买!”李耀明这药经也没有白看,药材也没有白挖。弄了个药丸,专治上火的。
  最近正准备在望春堂寄卖。
  两兄弟都有了更好的收入来源,但都没有放弃能温习、练字、赚钱的活,
  抄书!
  李耀光和王朝被他们两个这种又赚钱又学习的样子刺激到了,几个人之间好似都没有人相被落下的。
  王朝每天被他们三个卷得没有力气,竟然还渐渐开始瘦下来了。
  有一次李耀安看到王朝给家里写家书的时候,眼泪都差点掉出来。
  家书一送回去,过几天他就收到了好多好吃的蜜饯、肉干和糕点。
  没过多久,王朝又肉眼可见的胖回去一些。
  他们四个人的卷,也影响了整个丁班,为了明年的升班考,也进入了疯狂模式。
  看得书院的夫子们,整天都是开开心心的。
第64章 院试案首
  六年后,这六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十七岁的李耀明在十四岁那年考上了秀才,族里的李泽李举人考上了进士。
  当李耀明考上秀才的时候,因为他自己研制的金疮药疗效好,被望春堂的王大夫宣传了出去,传到了辽远大师的耳中。
  辽远大师欣喜于李耀明的天资,收了他做俗家弟子,只传医术。
  所以在李耀明十四岁那年,他离开了云清书院,去了辽远大师身边,跟着辽远大师四处云游。
  起初,家里的李梁和王氏是不同意的。
  眼看一家人的银子差不多凑齐了,可以在府城买下铺子和住宅了。
  李耀明却要走!
  加上李耀明在科举一途上本就有几分天赋,族里还想着再出一个举人甚至进士。
  直到李耀安在同一年捧回了案首,李耀明这才能出去。
  李耀明基本将自己的少年时代奉献给了家里,这次要去追寻医术的精进,家里人也不是很难接受。
  毕竟是跟着德高望重的辽远大师,他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这样,他们只偶尔收到李耀明的伴手礼和来信。这三年时间,没有见他回来过。
  愁得王氏差点暴走,毕竟李耀明的年龄已经到了该娶妻的时候了。
  这六年,云清书院的宿舍里,李耀明走了,他的床铺位置就空出来了。
  王朝和李耀光都想在今年再战院试和李耀安一起!
  他们两个上次跟着李耀明去参加了院试,可惜都名落孙山。
  后来老实了下来,这次见只有十二岁的李耀安要去考秀才,他们又起了心思。
  “我这次再考不上,家里就要让我回去相看结婚了!”李耀光把书放到自己脸上,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李耀安知道,李耀光是有点不甘心的。
  上次跟着他哥一起考砸了之后,很是消沉。
  据他哥说,榜单一放,他就往最后一名看。
  气得李耀光他爹想打人。
  结果是整个榜单翻来覆去的看,愣是没有他的名字。
  回到族里就被童秀才给训斥了,说:“你以为运气在实力面前够看吗?”
  “一直抱着侥幸心理,你怎能考得上!”
  “你现在还太浮躁,不如跟在耀安旁边多看看!”
  “什么时候,耀安要去考秀才了,你再去!”
  李耀光心里不服气,但还是听了童秀才的话。
  直接跟在李耀安旁边,静心观察了起来,弄得王朝差点以为他有毛病。
  李耀光越仔细观察,越心惊,他和王朝还比谁观察到的细节多。
  王朝查出来的有:
  李耀安作息时间很规律,待人接物很有礼,一般来说,天才是会招人妒忌的,可是李耀安在云清书院混得很开。
  夫子、学兄学弟都没有过来挑衅他的。
  李耀光借着自家也搬来府城并同为族里打理资产的便利,知道了李耀光会在回家后在自家院子里记录作物的生长。
  还会时不时去集市看看各种物品的售价,整个人太有规划了。
  更别提他们家,明明就有钱了,他还是天天抄书。
  君子六艺中,骑马和射箭本来是他的弱项。
  偏偏他会花时间死磕,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后他就将时间收回,去完成别的。
  他这种人规律得可怕!
  今年李耀安年满了十二岁,就申请了去考秀才。
  李耀光和王朝就赶紧跟着一起报名,甚至还喊了李耀安拉着他们一起学一起讨论。
  他们考第一场经意的时候,差点累吐。
  经意就是在四书五经中的内容,题目只能在这个里面出。
  按理来说不难,字也不超过五百个字。
  但架不住经意的格式要求多啊,这可是响当当的八股文。
  多写一个字不行,少写一个字不行。
  有人写得废话连篇凑字数,有人却能写得漂亮。
  考官也难,出过的题不能再出,还必须是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以前四书五经没有标点符号,他们就随意截取一句。若是对四书五经不熟悉,那就真是悲剧了,或许题都没有看懂就出局了。
  后面的时务题要让写的策论,也是考验一个人具不具备处理一个问题的章程。
  为了训练,他们三个互相出题训练。
  怎么刁钻怎么来。
  这次李耀光的运气好,就有李耀安曾经出过的一道题。
  他写得信心满满。
  李耀安和李耀光去参加府试后,李梁就带着王氏和李莲华回李家村了。
  他们对李耀安十分有信心,所以就想着回李家村等喜报,将店铺交给其他人先看几天。
  李耀光他爹虽然不觉得自家儿子能行,还是带着李耀光他娘一起跟着李梁回了李家村。
  “咚!咚!咚!”
  “喜报!喜报!李耀安李秀才,考取府试第一名!”
  李家村还在地里忙活的人,看着官差吹吹打打着过来。
  一片笑声惊叹!
  有机灵的小子,已经放了手中的锄具到李耀安家报喜去了。
  王氏听了大喜,给了来提前通知的小子一百文。
  转身进了屋子赶忙将昨日准备的红封拿了出来。
  “当家的,你看我这身行头可会给咱耀安丢脸?”王氏抚了抚头发,发间的银簪也被擦拭过。
  李梁笑着说:“孩子他娘,你收拾得很妥帖。红封可准备好了?待会儿我去跟族里的老人们商量,等耀安一回来,咱就办席!”
  李莲华年已十四,初具少女窈窕之姿,长得如花朵一样美丽,令人心折。
  今日稍加打扮,穿了一身淡粉的衣服,越加明丽。
  “恭喜李秀才,考取院试第一名!夺得案首!”
  “恭喜李老爷,李夫人有此佳儿!”衙差一来就连声道喜,李莲华忙帮着王氏分发红封。
  李老头在人群后,看着衙差对着他的二儿子那般奉承,想着家里的大孙子李耀祖在听到李耀安夺得院试案首的时候,生气的表情。
  李老头第一次认为,自己把希望放在一个篮子里,做错了。
  老二家的耀明也是个可造之材,可惜一心向医,老二那个糊涂的,竟然也同意了。
  若是他还能管着二房,他今天是不是已经成为老太爷了?
第65章 到家了
  李耀光家里在他们以为自家没戏的时候,也收到了衙差的恭贺,李耀光府试过了,虽然还是最后一名,但好歹是个秀才了。
  考取秀才后能见到县官后不用行跪礼,也不用再自称草民,更能免家中徭役。
  甚至还可以在有公事的时候,直接去见知县。
  若是有人状告秀才,衙门也不能直接打秀才,这样就避免了屈打成招的可能。
  这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小命,在这样人命如草芥的世代,上了个保险。
  这六年间,族里如此大力培养,总算有了一个进士,三个秀才,一个童生(李耀祖)。
  族长也已经将族中的事务大部分移交给李梁处理,只因为李梁常在府城,所以村里的事情还是族长看顾。
  李梁为了让族长一家的落差不至于太大,一直有意让族长的儿子李占帮着看顾族里。
  目前来说没有大事。
  夜晚的李家村,万籁俱寂,偶尔能听见几声犬吠。
  李耀光率先跳下马车,接着转身扶着李耀安下了马车。
  李耀安虽然今年十二岁了,但一年到头总是有生病的时候。
  别人生病,吃几副药就能好,他就稍微麻烦一些。
  “咳!咳!咳!” 李耀安下了马车嗓子一痒没忍住咳出了声。
  自从李耀安出了考场,就有些发烧,整个人都没有什么精气神。
  在学政和知府办的宴席上都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生生错过了想要收徒的学政。
  本来在宴席上,看到是这么个黄口小儿得了案首,众人或多或少想要挖苦一下李耀安。
  谁知道,他去了宴席就要死不活的,其他人生怕招惹他落下话柄。
  整个宴席上,坐在前面的李耀安,愣是安安稳稳吃得饱饱的。
  苦了他,自从李耀明走了就被迫照顾李耀安。
  没有吃饱不说,还得费力气扶着他回书院。
  现在也是,病没有好全乎,喊他过几天再回,偏不干。
  害得他一路提心吊胆,李耀光现在只想赶紧把李耀安送回家,自己好回家吃饭睡觉!
  “耀光谢谢你。”李耀安冲扶着他的李耀光道谢,李耀光翻了个白眼,空着的手将两人的包袱套在身上。
  空着一只手拿着车夫递过来的火把。
  李耀光谢过车夫,叮嘱车夫小心一些,就搀着李耀安进村。
  嘴里还念叨着说:“我一定要写信告诉你哥,你真是不听话,有这么胡来的吗?你这样......”吧啦吧啦的碎碎念,使李耀安不自觉笑起来,有人关心的感觉是真好。
  李耀明走后,李耀光仿佛接过了李耀明照顾李耀安的习惯,虽然会傲娇地翻白眼给李耀安看,也喜欢碎碎念,但李耀光总是心软的。
  李耀光见李耀安不回他,就转头去看李耀安,见他带着浅浅笑意。就轻哼了一声,转头不看他了。
  李耀安这小子打小就长得好看,若非因为看起来病弱,会有更多人打他的注意。
  王朝可是说过的,有很多人明里暗里问过李耀安的婚事。
  不要想着还小,就没有人打听。那些人看到一些有资质往上爬的,恨不能是自己儿子呢。
  若不是院长压下去了,就连一些夫子都想打李耀安的注意。
  毕竟人长得好,学习好,人品好。
  王朝说,要不是家里没有嫡出的妹子,他也想李耀安做他家的妹夫呢。
  “你以后还是少笑吧,特别不要对着女孩子们笑!”李耀光嫌弃的说。
  “哦”李耀安乖乖哦了一声。
  李耀光听了这么个回答,想撒手,让李耀安摔个狗吃屎。
  好在还有理智,到了村尾,李耀安叩门,刚叩了一声,门就开了。
  李耀光嫌弃地撒手,弄得李耀安身形稍微有些不稳。
  李耀光又急忙将李耀安的包袱丢给李莲华道:“你好好管管你家弟弟。”
  又规规矩矩地给王氏和李梁行了礼,道了别,不等人说话,直接跑了。
  “耀光还是风风火火的,都十七了,他娘昨儿还说要给他相看媳妇呢。”王氏将院门关上,顺手摸了摸李耀安的额头,见不烫手,心里的石头才放了下来。
  “爹、娘,孩儿没有辜负你们的期待,考上秀才,咳!咳!咳!”李耀安话还没有说完就又咳嗽起来。
  “快进屋,大哥前些天就配了好些药丸寄来。就说你府试后容易生病,我去找找!”李莲华拿着李耀安的包袱,就跑进了屋。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