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李荣和赵氏,王氏脸上的笑容都没有落下过。
她连忙将里屋的炕给收拾干净,铺上被褥,李梁轻轻将怀中的李栓子放到了床上。
王氏摸了摸李栓子的额头,见没有发烫。就顺了顺李栓子的毛,麻利地收拾了起来。
李梁去打水劈柴,李莲华则拿着陶罐放在茅草房外的一个小坑上,开始做晌午饭。
李栓子开始打量起了这个茅草房。
这个茅草房有三间卧房,一间堂屋,一间厨房。杂草丛生又破败的院子里有一间茅房,惊喜的是院子里居然有口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茅草屋听说是很久以前老李头和老吴氏住过的,后来攒了钱才修建了现在的老李家。
现在这个茅草房很久没有人打理,有些地方需要修补,房顶的茅草也需要更换。
窗户也得换一下,还需要重新将院子打理好。要拔杂草还要修院墙。
一家人吃了晌午饭,大概已经是下午13:00左右了。
王氏还在擦洗,李莲华在旁边帮忙。
为了不让老李家发现上当受骗了,李梁暂时将修补房屋的事情放下,跟着王氏一起拾掇房屋。
在都收拾地差不多了,正准备歇一下。
就听外面的李莲华喊道:“曹婶子好。”
王氏放下卷起的衣袖,出了房门。
便见曹婶子提着一个篮子,笑着过来了。
见王氏出来,立马笑着道:“哎哟,恭喜啊清欢,终于搬出来了,自己当家做主,以后的日子呀,一定会好的。”
王氏的名字叫王清欢,她的爹爹以前常念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王氏快速迎过去,曹婶子将篮子递给王氏道:“想来你们暂时没有什么吃的,我给你们拿些,贺你们乔迁之喜!”
曹婶子笑容满满,一听老李家二房搬出来了,恨不得立马过来看看。但转念一想,人家现在刚搬过去,铁定很忙。她在家里左等右等,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在自家菜园子里摘了些菜,再拿上十个鸡蛋,就奔村尾来了。
她在这李家村,最是讨厌老吴氏。
成天拿着婆婆款儿,从她家过,十次有八次听到她在骂儿媳,还有两次骂孙女。
现在他们老李家将最能干的二房分出来了,别看二房家里有个常年生病的栓子,但这二房里能赚钱的也多啊。
李梁经常去做短工,听说每月都能拿到五百个铜钱,更别说耕地也是个好手。
王氏呢,织布刺绣手艺好,你没看到人家就靠这个没让栓子断药吗?
再说下面的李耀明,他听他老头子说,以后很可能也会是个大夫。
李莲华,人虽然还小,却长得好看,人也机灵。听说现在才五岁就已经能洗衣做饭了,更不用说还跟着王氏学刺绣织布。
所以这老李家的二房,迟早得起来。
再看看老吴氏偏疼的大房和六房,她都不惜得说了。
大房的李栋,自小脾气就不大好,容易冲动,除了在田里能找到饭吃,出去找短工都是日常得罪人,赚的还没有赔的多。
那高氏也是个目光短浅的刻薄人,成天在村子里炫耀她家的耀祖。
那李耀祖也是个气傲的,虽然她也没法断定李耀祖往后如何,但就是没有二房的李耀明看着顺眼。
那李雪华被养得畏畏缩缩的,成天被高氏丫头片子的喊,偶尔老吴氏喊两句赔钱货。
曹婶子也是服了,那老吴氏自己生的李娇娇咋当个掌上明珠。
想当年,她儿子看上李娇娇,她上门刚透了那么一点意思,就被老吴氏撵出去了。
还说她儿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确实那李娇娇长得好看,但这样瞧不上她家儿子,她就不干了,此后一有空就给老吴氏添堵。
第12章 新家的第一夜
曹婶子将东西给了,就走了。
后面陆陆续续来了几个相交比较好的人家,都送了些东西过来。
等人都走完了,王氏就喊了李莲华去村口玩一会儿,等李耀明回来,免得他回老李家。
她自己就开始做晚饭,让李梁烧火。
傍晚,太阳还有些余晖。
李耀明牵着李莲华的手笑着回了茅草房。
一进门,便见,一张四方桌,摆在堂屋。
桌上有一盘小葱煎蛋,一盘清炒野菜,还有一盆子冬瓜肉片汤。
这样的菜色,在老李家只有逢年过节或者李耀祖回家的时候才能看到,但他们二房顶多能分点肉汤。想到待会儿就能吃,李耀明和李莲华一起咽了咽口水。
这时王氏从厨房端了饭盆出来:“你们回来了,就赶紧去洗洗手,将栓子抱出来,今天咱们一起吃个团圆饭!”
李耀明见王氏脸上一直带着轻松的笑意,自己心里也升腾出一种喜悦。
在老李家,他看到的娘,一直是面带苦意惶惶不安的,整日因为栓子和二房遭遇的不公而流泪。
现在笑着的娘真好看!
李耀明连声应了王氏,就跟着李莲华进去里屋。
李莲华叽叽喳喳地和栓子说今天发生的一些琐事,李耀明整理了一下栓子的头发还有衣服,就把栓子抱了起来。
等来到堂屋,王氏和李梁已经在饭桌那里坐好等他们了。
四个位置,李梁坐在首位,王氏坐在他左边的位置,李耀明坐右边的位置,李莲华坐李梁对面。
而又有点风寒的李栓子,毫无疑问,被安置在他娘和他爹中间。
在古代有个规矩,就是长辈没有夹菜,吃饭,晚辈就不能先动。
所以几个小孩子的目光都看向王氏和李梁。
李梁笑着说道:“今天是我们二房搬出来的第一天,我们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家。等到秋收后,我就会去找工做。冬至的时候,栓子的病也有希望治好 。我们一定会越过越好!”
看着嘴皮子稍微有些利索的爹,李栓子觉得他爹可能有销售天赋也不一定。
等开饭了,一家人吃得头也不抬。
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吃干的白米饭,李栓子想哭。
夜幕降临,没有娱乐活动的李家,一家五口都坐在里屋的炕上。
窗外能看见渐渐布满天空的星辰,晚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
李梁道:“等以后啊,我们攒了钱,就自己建一座大房子。到时候耀明和栓子的孩子一人一间房,再给莲华留两间屋子,要是莲华以后嫁了,还可以回家来住!”
王氏听了直接给李梁胳膊来了一下:“莲华还小,你说这些做什么!”
李梁傻傻笑了笑,求饶道:“我错了,媳妇,我就是先想想。”
李耀明道:“等栓子病好了,我们一定要让族长爷爷好好给栓子取个名字!”
王氏道:“那是当然,天天喊着栓子,我们栓子啊,都不乐意了!”
王氏笑着捏了捏李栓子的脸。
李栓子挣扎开,坐到了李耀明的身后。
见状,几人都笑出了声。
夜渐渐深了,李栓子和李莲华还小,觉多。
李耀明抱起李栓子,回了他们两个的房间,王氏也把李莲华抱到了李莲华的房间。
回到自己屋里,上了炕,躺下,拉着李梁的手,就进入了梦乡。
第13章 李梁找工作
早上醒来,李栓子这是头一次感觉到无比安静,有一种这才是向往的生活的感觉。屋外林间鸟儿叽喳,微微打开的窗户,透进凉爽的清风。
有人打开屋门,带来的光束让屋里的光更加明亮,透着一种层次感。
来人是李耀明,今天王大夫放他的假,让他在家里好好休息一天。
“栓子醒了啊,今天咱们下一回地,好好锻炼锻炼啊。”李耀明笑着将李栓子扒拉起来。
见着李耀明要给自己穿衣服,李栓子连忙阻止,自己将衣服穿好。“大哥,我自己可以的,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李耀明转头笑了笑
李栓子小小一个,长得又可爱,这么一本正经的说话,不要太萌。
两个人来到院子里,李莲华撅着屁股,正在拔草。
院子里有很多杂草,清理了这些杂草,才能让院子干净起来。
李莲华一大早就自发地开始拔草了,可惜人小力微,汗水都流出来了,草还是那么多。
李耀明走到她的身后,见她正在拔地上一棵长得像开花一样的草,认出是牛筋草。
赶忙让李莲华先起来,自己拔出来。拔出来后,在院子里四下望了一望。好家伙,可以入药的还不少,这些年都把这些草当杂草给扔了。
李耀明叫来李栓子和李莲华道:“你们看,这是牛筋草,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莲华和栓子都要将这个给记住,等有空闲的时候,我们采集一些,晒干了,可以拿去卖的。”
李栓子点点头,李莲华却笑着说:“大哥你其他杂草认识不?要不我们把这些杂草都拔了,然后一样的放一起,把他们都晒干了,这样万一有大哥你不认识的,我们拿去药店,他们也收的话,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钱了!”
说着,李莲华就蹲下开始拔,迫不及待,好像马上就能有钱了一样。
李耀明无奈,但也觉得李莲华说的可以试一试。
见他们两个都低头拔草,李栓子也不敢去凑这个热闹。
他将他们拔的草,抱远一些,然后一点点区分,放好。还别说,有几样李栓子前世刷短视频的时候是真看到过。
他们三个忙得热火朝天,王氏和李梁都进来看过,见他们没有跑出去,李栓子也只是乖乖地玩草,就没有在意,又 忙自己的去了。
日上中天,在吃午饭的时候。李莲华说了自己打算采野草来晒,到时候万一有药材,就可以卖钱了。
两个大人,见这也不是什么玩泥巴之类的,就答应了,只是喊不要去山上。
李莲华点头,觉得搬出来的日子简直是太美好了。
一个月后,茅草屋房顶的茅草,已经被换了新的。坏的窗户、屋门也换成了结实的。
院子里有一块地上,晒了十几个竹筐的草。这是李莲华和李栓子一整个月的心血。
这一个月以来,李栓子似乎是好点了,能跟着李莲华到处走走。
然后他们就投入了赚钱的热情中,天天拔草......
王氏无奈,却还是会记得给他们晒着的草翻面。
晚上,一家人吃了饭。坐在院子里聊天,说着明天的安排。
“明天我去县城看看,有什么短工可以做,趁着还有几个月才秋收,我们要弄些钱,以防冬日没有粮食。”李梁叹了一口气道。
“阿爹,不是秋收后就有粮食了吗?怎么冬天会没有吃的呢?”李莲华问道
“哎呀,我们虽然是分出来了,但是还要把粮食分一些给你们阿奶他们,这是我们家该给的孝敬。”王氏说了一半的理由,还有一半的理由当然是因为冬至那天的佛光寺之行。
虽然王大夫说这是义诊,但到底药钱还是要自己准备的。王氏和李梁从来不说冬至那天的事情,也要求李莲华和李耀明不准和李栓子说,怕加大李栓子的心里压力。
“那明天我要和爹爹一起去县城,我要去卖我和栓子采的草药!”李莲华哗地跳起来,转身就冲进屋,根本不给王氏拒绝的机会。
李栓子只得劝道:“阿娘,就让莲华姐姐去吧,她还没有去过县城呢。那些杂草,我和她采了那么久,她应该去看看成果。”
王氏犹豫了一会儿道:“那好吧,明天一早,耀明记得喊弟弟妹妹们起床,我们早点出发,不能耽搁你们爹找活干。”
李耀明只得答了声:“好。”
夜晚临睡觉前,王氏坐在炕上道:“明天我们带了栓子一起去县城,将就让王大夫帮忙看看,今天早上我听着栓子有点轻微的咳嗽。”
李梁“嗯”了一声,就睡过去了,入睡时间之快。
王氏有点心疼,这一个月以来,当家的成天忙活。莲华想要竹筐,明明自己不会,愣是在看见栓子玩就要跟着学,栓子编了个小的,他自己琢磨这编了好些大的。
闺女拿着竹筐就跑,说什么挣钱了就给买肉吃。一张小嘴儿,成天叭叭,害得她都馋肉了。
王氏也带着期待,进入了梦乡。
第14章 县城
这是李栓子头一回,在清醒的状态下去县城。
他被王氏抱着,李梁挑了两个大竹筐,竹筐里都是李莲华和李栓子拿麻袋分类装好的草。
刚开始出来的时候,李莲华还十分兴奋, 一个人走在队伍前面,蹦蹦跳跳的。结果没一会儿,小姑娘就走不动了。
为了能让自己能走到县城,她让李耀明拉着自己,走在李梁后面,紧紧盯着竹筐,以此获得动力。
李栓子还真是佩服他想要赚钱的小心心。
到了县城,只见城门写着“望远县”这三个繁体字。最近三字经上面的字都认完了,王氏那里外租王童生留下的书,没有历史相关的。王氏和李梁也只知道国家的名字叫大昭国,现在当今的名讳称号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但仅仅只是大昭国这三个字又无法判断,这个朝代是否是从哪个朝代那里有了断层,还是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城门前有四个牙差把守着,看见挑着箩筐的,都会检查一下才给进。
如果遇到拉着马车的,就会拉到一旁,检查货物,检查文书,还要到一旁的一个文书那里登记。
进县城的百姓是不收钱的,只收了商队的入城费。
轮到李栓子一行人时,也是打开袋子检查了一下,就放行了。
俗话说上行下效,看来他们望远县的知县,还是一个好的。
李耀明拉着李莲华,左拐右拐来到王大夫所在的望春堂。李耀明直接将栓子等人带到后院,叫来了王大夫。
李莲华连忙将袋子打开,有些忐忑地说:“王爷爷您看看这些草,能卖不?”
王大夫不想驳了小姑娘的面子,就上前一一查看。也想着万一真的有用得着的药草,买了他们的,也好给他们家添一笔进项。
嚯!这一看,还真是看到了好些处理好能入药的宝贝。
叫了李耀明去拿秤,将可以做药草的都划拉到一边,让李耀明称重。
李莲华见这些大多都能卖,立马高兴地看向李栓子。这些能卖的,有好些都是栓子让她采的呢!
李栓子也很高兴,不管这药草能卖多少钱,总之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也不是全然无用的。
最后算下来,给了一两银子。
王大夫蹲下,将一两银子交给李莲华道:“莲华真聪明,以后我们莲华会成为一个非常有钱的人。记得回家继续采药草给王爷爷拿过来哦,咱们莲华还小,记得不要去山上哦。”
4/6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