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钰听了这话, 知道是林如海已经得了这个消息,便也没多说什么,只教薛家那个人先回去候着消息, 自己便带了两个人,跟在管家的身后往林如海的书房而去。
林如海这段时日刚刚从废立太子的漩涡中脱身出来,正好借着太子重新上位, 皇帝同太子两个人正是如胶似漆地共享父子亲情的时候, 识趣儿地退出来。
当然, 对外头的理由是因着他“偶感风寒”, 承蒙皇帝厚爱,才准许他请假休沐在家的。
原本他也是的确想着借着这个机会好生休养一番,谁料到, 轻松的日子还没过上几日, 竟然就出了薛家这么一场事儿。
薛公同他有过昔日的同窗之谊倒是不假,到了都中之后这一两年里头,也的确有给过他几次可靠的消息,帮过他几回忙。
对此他很是感激, 也想着在能够帮忙的时候帮衬这个昔日同窗一把。
可是,这一回的事儿, 他的确是不好插手了。
不管在心中看好哪一位皇子继位, 然而他自始至终表现的都是个“纯臣”, 当然也就不能表现出对皇子中间的哪一个派别有所偏向。
然而薛公却是跟他们两家都有点儿姻亲关系的贾家和王家一样, 都站在了太子那一边儿。
说实话, 太子近来的势头的确很旺。
历朝历代, 被废掉的太子不是没有, 但是被废掉之后, 不到一两年的时间就又重新复位的几乎没有。
可见, 太子在皇帝的心目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原本,站在太子一派是并没有什么问题的。
若是早两年的他,说不定也会做出跟他们一样的选择。
即便没有舅兄贾政、堂舅兄家那一位大侄子贾珍那么激进,好歹也是会让太子那边儿知道,自己是站在他一派的。
不过,经历过江南的那一阵子烂事儿,再加上在金陵伴驾的那段跟皇帝朝夕相处的经历,早就让他明白了,这一位皇帝陛下,脾气秉性可是同寻常的人不大一样的。
他自己的能力固然是不错的,但是这疑心病也不是一般地大。
特别是,诸位皇子们已经纷纷长成,但是,他却仍然还是在壮年。
太子早年就颇有聪慧英武之名,这本是他一直引以为傲、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到现在,他还记得,当年琼林宴上,尚无半分老态的皇帝引着还是少年的太子过来见他们这些新科进士,一面同太子说着“天下英杰皆聚于此”,一面同他们称赞“此子颇有朕当年之风”。
那是何等的盛会,又是何等地父慈子孝。
那一份父子间的亲昵,竟完全没有天家父子该有的冰冷和防备,好似完全同寻常百姓人家的父子相处并无区别。
他当时也还年轻,觉得,这一对君王父子,竟真是性情中人,倒也算是难得的有人情味儿的君主。且,当时看着,为父者贤明慈爱、为子者聪慧孝悌,还自觉得遇了父子两代明君。
谁料接下来的几年里,现实让他大跌眼镜。
父慈子孝,或者曾经有过。
但终究是被那冰冷冷的皇位给消耗殆尽。
天家,到底是个没有亲情的地方。
他眼看着皇帝由信任爱护悉心培养太子,到慢慢忌惮打压他,太子由崇拜尊敬皇帝到慢慢起了戒心,有了自己的心思,除了暗自唏嘘之外,也完全做不了什么。
也是从那一天起,他便决定,只要皇帝在一日,他便做一日的“纯臣”。
只因,他已经看透,睿智又多疑如皇帝者,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会放弃那把椅子的。也是不会将那椅子让给任何一个儿子的。
非要到他已经坐不上去的时候,大约才会想着选一个听话的、完全受他掌控的儿子坐上去。
而太子,显然,不太会是这一个人。
退一万步说,就算最后真的是太子登上了那个御座,他这个做了一辈子的“纯臣”,也不会怎么样。
就算不会再被重用,也要让他“荣养”。怎么也不会让他头破血流、灭门抄家的。
然而,现在贸然站队的几家,恐怕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若是太子最后能够顺利登基还罢了,就算没有从龙之功,也有拥戴之劳,要再保一世的富贵显然是没有什么难的。
但,若万一太子又同万岁爷闹翻,再一次被废,那事情就不好说了。
送了人进去的舅兄家荣国府、偷偷收藏了太子未入名册亲眷的宁国府、出了个贵妃却因为贵妃无子而早早站队到了太子一派的遥远姻亲甄家,恐怕一个都跑不了。
毕竟,万岁爷的那几位已经成长起来了的儿子们,可是一个比一个难对付的。
跟着太子绑在一起的世家越是多,皇帝对太子的忌惮就越深,加上有心人的挑唆,太子一派就越容易出事。
上一次太子被废就是个警告了。
未料到,这些人仍然不知道收敛,仍然如此高调。
不知道等着万岁爷同太子这些年来剩下的最后一点儿父子情分完全消耗殆尽的时候,再遇到天子震怒、重新废了太子的时候,他们又要怎么办。
想必,这些世家一个都跑不掉。
这其中的道理,他林如海在江南受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甚至连妻子、孩子、整个林家一家子都差点儿赔进去,才总算窥见了一二。
虽然得来的辛苦,但他也并没有想着藏私的。等着他们一家到了京中,听说了舅兄等人做下的事儿之后,他心中暗暗着急,也曾经明着暗着提示了几回。
奈何,他来的稍嫌晚了些,舅兄他们已经入局太深,想要再抽身而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其实,林如海也已经看出,以这贾家、王家、薛家甚至是史家几家人这一代当家人的性子,想要不掺和这件事儿实在是太难了。
估计便是有机会要放手,他们也是不肯的。
既然如此,也只有长叹一声,请他们自求多福了。
原本,这事儿上薛家也是一样的。
虽然说是因着也同在南边儿,离着远,加上他们虽然有联姻关系,但薛公的身份又只是个皇商,不尴不尬的,即便是想插手也插不进去手去。
这好容易来了京中,也没有别的门路好走。
薛蟠那孩子是什么样子,这一两年,他早就看清楚了——亏得当时没有光看着昔日的情分,没有接薛家想给薛蟠同林家提亲的话头。若是一时间想差了,他的玉儿可就白瞎了。
虽然儿子不怎么成器,但是薛公教女儿倒是有一套,虽然已经猜到薛家大约也是要学着甄家、贾家一般,走后宫的路子,这原本也没有啥可多说的。
但,没想到的是,薛家明明是奔着太子一派的皇子们去的,谁料到,阴差阳错的,那薛家姑娘最后竟成了七皇子的侧妃。
这下子,薛家可是炸了锅了。
林如海这段时日虽然不是在宫里宫外满京城地跑、就是在衙门里头忙活卷宗,但也听闻自己闺女同薛家小姑娘过往有些密切的传闻。
听说那薛家的王氏夫人,因着有个姐姐做了自己闺女的舅母,又加上薛家和林家的关系素来不错,还想着认了自家闺女做干女儿的。
又听说自家闺女弄了些什么游方神医给的神奇的药酒,居然将已经快要不行了的薛家老爷给救回来了。
他早就想着好好同闺女谈谈了——早慧是好事,但,若是无法驾驭这种聪慧,反而不如平淡中庸的好了。
作为一个父亲,他既高兴又忧心,犹豫了几日,想着要怎么跟女儿说说这些事儿,都没有想到怎么说。
直到听说今日薛家又来了,他这才坐不住了,连忙叫人喊了女儿过来,准备好生同她谈谈。
谁料到,一见到女儿精致的小脸儿,看着她似模似样、任谁都挑不出来什么错儿的行礼,却又犯了难了。
对着这样的女儿,他实在是一句重话都说不出来的。
说起来,这一段时日光在外面瞎忙活,一晃,女儿又已经长高了一大截儿了,算算年纪,虚岁也快十岁了。
这也算是个大姑娘了呢。
有些事情,还是得说说了。
他心中纠结不已,正想着怎么开口,谁料道女儿却先开口了。
只听得代钰脆生生地道:“老爷可是在为薛家的事儿烦恼?”
林如海一愣,点了点头道:“不错,听说薛家派人来请你过府,玉儿打算如何做?”
代钰笑道:“老爷尽可放心,女儿不过就是过去,看看宝姐姐,问候问候薛家伯父和姨妈罢了。咱们家可是纯臣,老爷的话,女儿都记着呢。”
跟着,她也不等林如海发问,便将这段日子以来,她如何去薛家送药酒,陪薛姨妈和宝钗的事儿说了几句,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并没有要掺和到他们的党派之中的意思。
当然,巧妙而隐蔽地借着她自己昔年在宫里积累的人脉和信息资源,有意无意地引导宝钗往更符合七皇子口味的方向发展,甚至在小选当日给宝钗用了点魅力药剂的事儿,她就没有说了。
适当地打消父亲的疑虑、又不会让他太过惊诧,是她一贯的原则,而这一次,她仍然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
看到林如海放松了紧张的神色,微笑着放她出门,代钰也放下了心来。
不过,她没见到她出门之后,林如海重新蹙起的眉尖。
所谓知女莫若父、林如海哪里看不出来代钰是有所隐瞒的呢?
不过要紧的几件事,她倒是一样都没有藏着,都同他说了,如此一来,事情大约还不是太棘手。
来日方长,早晚他会弄清楚,女儿那小小的脑袋瓜子里头,到底装着什么秘密的。
按下林如海这边的事儿不谈,且说代钰依约到了薛家,一进门,就看见宝钗正在仪门翘首等待。
一见了她来,宝钗的泪珠儿也下来了,忙赶上来拉住她的手道:“林妹妹,你可算来了,你可千万要救我一救。”
第四十五章 更新补全
四十五更新
即便来之前已经有了些心里准备, 但是代钰乍然听了宝钗这话,倒也是有些诧异了。
虽然说是被选中了去七皇子府上做侧妃,但怎么也不到要出人命的地步。
这样的事儿, 就让一贯稳重妥帖的宝钗说出这种话来,倒也真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说实话,因着代钰曾经在宫里头混迹了一两年, 也对这朝堂上的局势有了些了解——太子和七皇子虽然不对付, 但是, 好歹还是有身为皇子的骄傲, 对于他们这种并不算显赫的世家的女儿,便是真的是政敌家里的,又能怎么样呢?
左右做惨也不过就只是无宠, 被当成花瓶摆设罢了。
这可是皇帝亲自赐下来的姻缘, 他们身为人子的怎么也不敢随随便便违逆的。
便是再多不满,也不能人家前脚赐了婚,后脚就让新婚的侧妃给“病逝”了吧?
而再过上几年,胜败已分, 成功当然就从此飞黄腾达、享尽荣华富贵。
若是失败了,那么不管怎样, 下场都不会太好, 再管这些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当然, 这一切的前提是, 她要老老实实地、千万别弄出什么幺蛾子来才好。
若是想学着那些史书留名的奇女子, 玩儿些个“红线盗盒”之类的戏码, 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宝钗的性子, 代钰是知道的。她是绝对没有可能做出这种事儿来的。
不管是见面之前便知道的那个说她“安分随时”的评价, 还是见面之后自己亲眼所见到的她那个稳重温柔的模样, 都是跟着那些惊险的事儿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哪怕这一切她都是装出来的,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若是宝钗以这种状态入七皇子府,那么代钰几乎是可以肯定:她绝对能够顺利站稳脚跟——哪怕面对着聪慧又多疑、据说在诸皇子之中性格最肖似皇帝的七皇子,她这个出身薛家的女儿需要的时日可能会多一点,但,也绝对不会有什么事儿,更是没有什么生命之虞。
身为皇子,谁身边儿没被塞过几个来历尴尬些的女人呢?
何况,就薛家这样的,不过是扒着姻亲们勉强算是站在太子那一派而已。
说实话,他们家那点子能耐恐怕根本就没能入了七皇子一派的眼。
这种情况之下,又算什么政敌之女呢?
弄不好,七皇子还会因着宝钗的知情识趣而放下心来、甚至多宠爱她几分也说不定呢。
薛家人为了这个就慌了阵脚,还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些念头在代钰心头稍微一转,便就沉寂了下去。
她这回来是来探看情况的,若是因着先入为主的观念,提前想得太多,也反而不好,不如先听听宝钗怎么说吧。
想到了这里,她便安抚性质地拍了拍宝钗的手,柔声道:“宝姐姐这是怎么一说儿?外头这日头有些大,不如,咱们进你屋里说?”
宝钗这才慌忙拭了拭眼泪,勉强露出个笑影儿道:“你看我这是怎么了,竟然让妹妹在外头站了这半天,快快进屋里做,若是万一晒出来个什么好歹的,就更是我的不是了。”
代钰笑了笑,摇了摇头道:“宝姐姐见外了,虽则我身子弱,但哪里就能这么快给晒出什么来呢。”
两个人说笑了两句,总算是让气氛没有那么紧张了。
不过,进了仪门,到了正房的院子的时候,连代钰也轻松不起来了。
原来,薛公果然因着这个事儿急怒攻心,给气晕过去了。
薛姨妈这段时间帮着宝钗准备小选的事儿,本就劳累,见到自家老爷的身体刚刚有了些起色,这又病倒了,一时间又是着急又是害怕,头风也犯了,也躺倒在了房里。
当家的两个长辈都倒下了,薛蟠又是个靠不住的——这个时候,他还是没弄明白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还打算去找未来的“妹夫”七皇子喝酒呢。
依着他看,这七皇子也好,太子也好,都不是什么合适的妹夫人选。
他平时喜欢跟忠义老亲王家的几个小王爷厮混,再不然,几个侯府将军府的少爷们也不错。
若是嫁给他的这些朋友,不但都是他知根知底儿的人,兴许还能做正妻呢。
所以说,嫁入皇家又有什么好的,皇子侧妃说的好听,其实还不是给人家做小老婆。
他好好的这么一个妹妹,要给人家做小老婆去,他还真的有点儿不愿意。
不过这个念头刚一起来,就被及时发现了他苗头不大对的薛公给抽了一顿。
跟着薛公就气得病倒了。
这下薛蟠不敢再放肆,只有老老实实地蹲在正房给薛公侍疾。家里头愈发是连一个做主的都没有了。
偏偏这个时候,贾家、王家又派人来,说是来道贺,其实都是来“兴师问罪”的。
宝钗腹背受敌,又不好同长辈们争执,只有默默听着两家人的训话。
34/79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