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三位之外,她们身边儿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正好奇地东看西看,这却是代钰没见过的。
听见通传说林家夫人和姑娘到了,那群人便转过头来,其中的谢夫人和另外一个锦衣的夫人更是起身相迎,唯有最盛装的那位贵妇仅是在位子上欠了欠身。
大家客套了几句,这才坐下相互介绍。
原来,那盛装的贵妇乃是北静王妃余氏,品级在诸夫人之上很多,按理是要贾敏带着代钰行大礼的。
不过她却很是和蔼地免了她们的礼,只说今儿是陪着嫂子来妹妹家随意看看,大家都是亲戚,不用拘泥于这些俗礼。
另一位锦衣的夫人,便就是余太傅的夫人程氏了。
虽然说余太傅现在已经跟着林如海一起被贬斥到了翰林院,但是他好歹也是个掌院学士级别的,还是林如海的上司。贾敏见了程氏夫人,本来也是要行礼的。
然则代钰和余泽有了婚约,她们便就是亲家了,自然也就是不用再行礼的了。
那小女孩儿却是程氏娘家的侄女儿,名唤锦心。因着程氏的娘家嫂子正巧带着侄儿侄女借住在余家,又因着余家没有女儿,因恐这一次见面只有代钰一个女孩儿有些说不上话,故此,这个勉强同代钰年纪仿佛的小女孩儿便就被程氏夫人给一道儿带来了。
相互介绍了之后,因着到底不怎么熟悉,故此气氛便有些尴尬。
谢夫人笑道:“因着这几日风和日丽的,我这宅子里头也并没有别的好看,便就借着这枫叶之丹红,贺一贺玉儿同三郎的好事罢。”
她这一说,贾敏和余夫人便就有些不好意思。北静王妃却很是高兴地道:“妹妹说的正是这个理儿。我看黛玉这姑娘便就很好,是三郎得了个好大的运道,才能配的如此佳人。”
贾敏忙谦虚不敢,又夸了程家小姑娘几句,程家小姑娘倒是个爽利的性子,脆生生地跟贾敏道谢,又来找代钰说话。
她年纪尚小,又似乎被教养的极好,故此说的话不但得体,而且十分有趣。
几个女性长辈都被她天真娇憨的语言逗乐了,便是代钰也觉得这孩子不管是真的还是装的、说出来的话实在是傻的可爱,也捧场配合了她两句,这才总算是把气氛活跃起来了一点儿。
因着气氛活跃了不少,代钰便就被几个女性长辈“和蔼”地问上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
这么简单的问题,要得体地回答出来,对她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只不过,就因着太简单了,她反而觉出一种不简单的意味儿来了。
不单是她了,便是贾敏在旁边看着,也是觉得怎么如此简单敷衍,这真的是来“相看”的么?
她哪里知道,这几位女眷早就得了丈夫或是兄弟的叮嘱,今日务必要做的好看,若是能拉近些关系最好——余太傅都看中了的人,她们又怎么会故意为难。
故此,这种情形之下,大家的气氛自然是愈发和睦了起来。
不一时,饭菜已经备好,众人便就都入了席。
席面也如谢家宅子一般,精细雅致,但却颇有些清冷的感觉。
林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北静王妃身子本就不好,更是极其重视养生。谢夫人、余夫人也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姑娘,在就餐礼仪上更是十分完美。故此这一顿饭下来,基本没有什么人说话。
既然是这样,那么餐后便就要补上吃饭的时候应该要有的交流了。
因着是来赏枫叶的,饭后的闲聊地点就放在了枫林中的亭子里。
谢夫人出身言情书网的余家,这几年闲在家中无事,最是有雅趣,将一个宅院布置得别具匠心。
不过几株枫树,偏偏半依着山势做出了层次,还在中间修了个小亭子,取得正是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
配的也是黄酒、菊花点心、菖蒲茶。大家团团围坐下来,倒是比此前在席上更加自由了不少。
看这个架势,那几位夫人定然是要有什么私己有话要说的。
而且可能会说些不想她们小孩子听的东西。
意识到自己戳在这里有些不大合适,代钰方才想着要不要找个什么借口回避回避。
那程家小姑娘便就跑来拉着代钰道:“林姐姐,谢家姑母这里的枫林最好看了,不如咱们去那边捡枫叶戏耍,你说好不好啊?”
代钰看了贾敏和几位夫人一眼,那几位夫人都笑道:“这小丫头真是一肚子鬼精灵,竟是一时半刻都坐不住的,倒似个小子的模样。”
贾敏却说:“我倒是觉得锦姐儿这性子活泼讨喜得紧。不像我家玉姐儿,小小年纪就这么不大爱笑闹,倒是显得沉闷无趣了儿。”
余夫人忙谦虚道:“我就喜欢黛玉这沉稳的性子,锦心这丫头,自小儿便被我那兄弟、兄弟媳妇娇养太过,加上她外祖母也是喜欢女孩儿的,愈发养的她个无法无天的性子。正是要同黛玉一处玩儿一玩儿才好呢。若是能学到黛玉一点儿半点儿的,我就替我兄弟一家子多谢你们娘儿俩了。”
贾敏也笑道:“正是呢,我也说要黛玉学学锦姐儿的活泼灵动,年纪轻轻的女儿家终归还是要多说多笑的好。”
谢夫人听得他们这话,便就笑道:“这感情好。以后你们多在一处玩儿便是了。现下黛玉已经是大嫂子家的了。若是林夫人实在喜欢锦心,也可以要了她家去啊。”
这句话一说,倒是触动了代钰和贾敏的神经了。
可不是,这程家小姑娘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可不是同林家小弟年纪没差两岁。
按着风俗,女大三岁之内,可都是没有什么妨碍的。
不是还有那个什么“女大三、抱金砖”么?
何况这程家小姑娘撑死了也就比林家小弟大个一岁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难道儿今儿来谢家,不是要“相看”她这个余家媳妇儿,而是要带着程家小姑娘来给贾敏相看的么?
若真是这样,那么,这一顿饭吃的,果然没有这么简单啊。
代钰和贾敏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见了相同的担忧。
不过,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北静王妃却忽然插了一句道:“都是小孩子,哪里就分是活泼还是稳重了。我看黛玉也是个机灵孩子,方才锦心说要出去,她的眼珠也立刻就亮了呢。可见内里也是个活泼的,只是她到底是年纪大上两岁,更醒事儿些罢了。既然两个孩子想去玩耍,咱们何必拘着她们呢。且别光顾着说话,快放她们去罢。”
谢夫人、余夫人自然一叠声地说好,便是贾敏自然也不能说不好。
于是程家小姑娘欢呼了一声,立刻跑过来拉着代钰的手便要走。
代钰无奈,只得勉强同几个夫人们简单施礼告辞,然后才跟着程家小姑娘一路小跑着往枫树林深处走去。
身后传来夫人们“可仔细着、别摔了”的叮嘱,又听见谢夫人、北静王妃吩咐“可看好了姑娘们”。
她便知道,后面是跟了人的。
故此也不担心这程家小姑娘是要拉着她往哪里跑,只跟在她身边便是了。
程家小姑娘体力不错,跑出去小一里地才停下来。
这时候夫人们派出来的丫头婆子们还在外头晃悠,她们却已经到了这枫树林的中心了。
平心而论,这枫树林的精致着实不错。
虽然说树木不少,但是完全不显得杂乱。
她们现下站立的便就是林中的一片空地,周遭景色最是漂亮。
恰有微风拂过、红叶翻飞、宛若红蝶、十分美好。
程家小姑娘在一片红叶中回过头来,朝着代钰露出一个微笑:“林姐姐,我想悄悄问你一句话,你和泽哥哥的婚约是不是闹着玩儿的?”
【作者有话要说】
再次精疲力尽。下一章,大家还是先别买了。明天再来看罢。挥挥,晚安。
第七十四章 非偶
代钰听得这话, 再看着程锦心依然天真娇憨的表情,倒是觉得这小姑娘有些意思。
合着,这位程家小姑娘那一派天真娇憨的外表下头, 倒是还装着这么颗玲珑心啊。
只不过,她这么问的意思,竟是知道了这一次他们两家婚约的真相么?
可是这种事情牵涉这么大, 大人们那边儿是怎么都不会露出口风来的。
那难道说, 这竟然是她的那一位泽哥哥亲自透露给她知道的么?
若是按照一般的狗血剧情猜测, 这就是说, 这小姑娘原本同她这一位表哥竟是还曾有过什么不成?
试想一个满腹野心和理想的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被迫答应了与别的女人的婚约,却又不忍心伤害青梅竹马的恋人, 所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恋人了么?
这种桥段本就是最常见的狗血剧情, 也是曾经很让代钰为之牵缠挂肚过的经典故事。
不过看着程家小姑娘那稚嫩的脸,再想想余泽那老气横秋的性子,她觉得他们俩同这个桥段实在不搭。
再怎么样,以余泽那个段位, 也要玩儿个高端点儿的套路罢?
就弄这种桥段来糊弄人,也实在太看不起人了。
代钰面不改色地又看了程家小姑娘一眼, 发现她却仍然浑然不觉, 仍是那么一副天真娇憨的模样, 倒也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姑娘。
看着她的那张过于稚嫩的脸, 代钰心中那点子不满瞬间便就消散了去。
是啊, 这件事儿本就是个闹着玩儿的事儿不是么?
那么她又何必那么认真呢。
其实他们怎么想的, 对她来说也根本就不重要。
就算他们真有过什么, 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他们能等得, 就等等看, 总会守得云开见明月。
实在等不到也不能怪她了。
因着,在这个事儿上,可不是她说了算的。
当然,程家小姑娘和她的表哥说的也不算。
计策已经生效,那么就算是假的,他们装也要装下去,还要装的真。
只不过,这其中的一切,倒是不必同这么个小姑娘多言。
原本,这事儿,是林家和余家两家老爷共同商量出来的计策。
当事人的双方固然关系不大,跟她这个小表妹就更是搭不上什么边儿了。
那么,无论她想什么都不重要了。
可是,虽然是这样。但这位程家小姑娘既然这么有意思地问到了她的头上,不陪她玩玩儿,好似也不太礼貌的样子。
就是不知道,一会儿她要上演什么桥段呢?
是大哭一场、还是撸袖子开撕呢?
代钰表示,她很期待。
故此,她便只微笑不语,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等着程家小姑娘继续。
只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却是她完全没有意料到的。
若是她之前就知道后续会有那样的发展,说不定她就陪着小姑娘把戏演完了。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她的性格也不是那种随便迁就人的性格,故此这事儿终究就还是只能如此了。
说到这个,就不能不先提一下程家小姑娘的性格了。
而说到她的性格,就不能不提她的家世。
程家小姑娘出自余家冢妇程氏夫人的娘家,算起来也是京城里头数得上名儿的清流世家。
不过程家这一两代并没有几个人在朝中任要职,大多都去了外地外放。
程家小姑娘的老爹程二老爷,就是外放了青州知府,近日才因着皇帝的一番大动作重新调回了京中述职的。
不过,程家小姑娘小的时候,的确是跟余家过往甚密,因着同余家的小公子余泽年纪不过相差三两岁,故此,也的确曾经有过一段青梅竹马的“美好”时光。
至于如何“美好”,那就要说说程家的家谱了。
程家老太爷有两子一女。程家大老爷还在外地任职。程家二老爷刚刚回京,程家长女便就是余家冢妇,余泽的妈程氏夫人。
这三位程家出来的人里,算起来一共有七八个儿子,却拢共只有程家小姑娘一个闺女,那自然是如珠似玉地捧着长大的。
只不过,这种捧着长大,却是与旁人家单纯的溺爱不同。
程家和余家的家教都很严苛,虽然疼爱子女,但是更是注重教养。故此虽然养的程家小姑娘天真娇憨,却也并没把她养成菟丝花一样的小白兔。
这其中,家长们的教育当然是分不开的,不过同这个小公主一般的程家小姑娘年纪最接近的、她的二表哥余泽却更是功不可没。
因着这一位余泽小哥儿,性格本也就与众不同。他认为对妹妹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她吃亏、受骗——余小哥儿的原话是,“她被我骗是好事,这样以后才不会被别人骗”。
让人悲伤的是,全家老小都认同他这个观点。
故此在长达几年的朝夕相处、和刻意培养下,程家小姑娘迅速成长,虽然看着还是那个天真的样子,但是她的战斗力还是很彪悍的。
而且,一旦是她认定的人,她也一定会回护到底。
只是,让代钰万万想不到的是,在余泽和代钰中间,程家小姑娘认定的,却不是余泽,而是代钰。
因着这一位泽哥哥,曾经是她童年挥之不去的噩梦,是怎么都比不过的“别人家的孩子”。
不只是这样,那些一起玩耍的时光,无数次被骗得欲哭无泪的经历,都无一不让她印象深刻,觉得受益匪浅。
简单一句话,就是,她和余泽这是历史遗留的仇恨,是不可调和的、完全对立的矛盾。
而她同代钰这边儿,却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程家小姑娘回到京城不过月余,还没有来的及由程家和余家的夫人们介绍融入京城的上流女眷圈儿。
故此,代钰是没有见过她的。
当然,她也没见过代钰。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对代钰的好感和好奇。
只因,虽然也出身世代书香的文化家庭,本人也是聪明伶俐、活泼讨喜得紧,但是这一位程小姑娘,生平最怕的却竟然便就是读书。
关键是若是光是读书也就算了,识文断字她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一到吟诗作对、联词造句这些文雅淑女必备才艺却是难到了她了。
再说什么攻心计、权谋术等等高阶的才艺,她就更是蒙圈了。
偏偏,这其中的每一样,跟她年纪仿佛的二表哥都做的完美无缺。
程小姑娘愤怒了,她同二表哥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但是同时也给了她寻求外援,想要干掉表哥的决心。
一听说了林家有个黛玉姐姐聪慧过人、甚至还进过宫、做过公主伴读的事迹,程家小姑娘便就对这个姐姐心中暗自倾慕,想着一定要拉拢过来一起对付表哥。
及至一见面,程家小姑娘便立刻被代钰通身的书卷气和清冷范儿给征服了。
55/79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