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7

美人笑,良禽到(穿越)——青丘美人云

时间:2017-11-06 16:00:55  作者:青丘美人云

  “你个没心没肺的,我和你弟弟都愁的吃不下饭,你看,连蛐蛐都不叫了,也就是你,一把年纪了还咋咋呼呼,哪里像是当母亲的人。”
  “这可是您说的,我不像是当母亲的人?那阿娇是你肚里爬出来的,可不是我生的。”
  馆陶长公主拿着花枝满殿里转悠,喃喃自语:“放哪儿好呢?”
  太后笑骂道:“呸!你个嘴上没把门的,阿娇呢,有些时日不见她了,我病了也不来看望。”
  馆陶长公主把桃花插进太后最喜欢的水晶长瓶,笑呵呵的拿到太后面前,“阿娇可挂念着您呢,这丫头近日身子不爽利,就女人那事,您是知道的,疼的起不来榻,您闻闻,香不香?”
  一股淡淡桃花香弥漫在殿里,熏得人陶醉。
  太后深深吸了几口,“香,真是好闻,我这老眼不中用了,就看着一团一团的粉色,像阿娇一样的美人啊。”
  梁王见状也凑上前,嘻嘻道:“阿姐,给我也闻闻。”
  馆陶长公主一把拍上他的后脑勺,“不给,听闻你梁国后宫美人过万,比皇上还多几千,闻你的美人去,少来把母亲的花弄臭了。”
  梁王一脸讪讪,在长姐面前像个孩子般喏喏道:“别听旁人瞎说,哪有那么多。”
  “旁人?阿离是旁人么?”
  梁王瞪大眼睛,隐含怒气,“刘离说的?”
  太后拧着梁王的耳朵,“你瞧瞧你,也实在不像个样子,别怪你阿姐说你,我看也该打,这么大的人了,还让我和你阿姐跟着操心,把你皇兄气的吐血,你,你,你—”
  太后一口气没喘上来,身子一软,歪在榻上,急的梁王和馆陶公主变了脸色,赶紧叫太医。
  太后直到晚上还未清醒,馆陶长公主守在太后的榻边,看着梁王来来回回的在殿中转悠。
  “阿武,你别转了,看的我眼花,坐那里歇歇。”
  梁王蹲在阿姐跟前,“你说,母亲不会醒不过来吧。”
  馆陶公主用食指戳他的头,“别瞎说!都怪你,若不是你惹母亲生气,怎会这般!母亲说的没错,你多大人了?还敢下毒,害死那么多人,你怎么不上天呢你。”
  梁王要狡辩,馆陶公主又戳他的头,“别狡辩,母亲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愿意相信你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伤她的心,阿姐劝你还是给老二赔礼道歉,好好认个错,要不然你能在这里藏到什么时候?母亲重病,尚不知何时能醒,若是老二醒了,看他来拿你怎么办!”
  梁王猛地站起身,一脸凝重,“阿姐说得对,若是他来拿我可怎么办,不如我早走一步,免得落在他手里,阿姐保重,替我照顾好母亲,我回去了。”
  说罢转身出去。
  馆陶长公主看着刘武消失的背影,眼神变的哀伤,一滴泪水落在手背上,喃喃低语:“老三,别怪阿姐狠心,要怪,只能怪你自己。”
  太后这一睡就是三天。
  三天足以发生很多事。
  譬如梁王刘武骑马失足落下山崖。
  太后刚醒,惊闻最宠爱的小儿子刘武死了,受不住打击,终是再次陷入昏迷。
  馆陶长公主见母亲伤心至此,怕病情加重,自己日夜守在榻前伺候,喂药梳洗亲力亲为。
  梁王一死,太后昏迷,宫人见馆陶长公主常常一个人落泪,都说馆陶长公主乃是至情至孝之人。                       
  作者有话要说:  梁王:我对作者君很有意见,特么出来两章就骑着大白鹤摸星星去啦
  黄太守:你知足吧,我特么出来一章就骑着大白鹤摸星星去啦
  梁王:凭啥大狐狸和窦窦待的时间那么久?
  黄太守:梁大爷,人家是猪脚,猪脚懂不懂,把作者君潜规则了就可以当猪脚
  梁王:傻了吧,是作者君把他俩潜规则啦,还有,本大爷姓刘,不姓王,请叫我刘大爷!


☆、沈觅寻机会进宫

  魏其侯窦婴见梁王已死, 太后昏迷,怕皇上找他秋后算账,主动跳出来说梁王曾经拉拢他制造瘟疫一事,但被自己义正言辞的拒绝。
  窦宪也是个能干的,把不利的所有人证物证都处理了个干干净净。
  皇上虽是醒了,可精神不济, 见梁王已死, 太后还昏迷着, 不能给窦家下重手, 免得太后更过于伤心,便两眼一闭继续病着,没有对窦婴加以追究。
  且说下毒之事引得百姓众怒, 即使梁王死了,朝廷也没有对瘟疫之事给个交代。多少双死去的和活着的眼睛盯着这事呢, 瘟疫也好, 阴谋也罢, 死的百姓是冤屈的。
  怎能无声无息的过去?
  还有, 沈觅被众多百姓供奉了长生牌,因为解毒丸确确实实救活了许多人,可是这么好的大夫为何被太后当成骗子满城通缉?
  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百姓心里不舒坦, 不过是暗地里叽叽咕咕,可嵩山书院就不一样了,文人心气高,见窦家与梁王愚弄天下, 皇上又软弱心慈,袖子一甩,竹简一扔,跑到宫门前静坐抗议了。
  嵩山书院是天下文人的神圣之地,这一带头,满长安城的学子都跟着去了,连洛阳及周边也有学子陆续赶来。
  一名十四五岁的书生身着白衣长衫,面貌清秀,气质不凡,在众多书生前领头背诵《孟子.尽心上》。几千名书生同声诵读,声音朗朗,气势震天,传遍了偌大的皇宫。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齐王的儿子垫请教孟子“何为道”,孟子说:“使志行高尚。”王子垫不解:“使志行高尚指的是什么?”孟子解释道:“仁和义罢了。杀死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占有,是不义。居住的地方在哪里?仁便是;道路在哪里?义便是。居于仁而行于义,大人的事便齐备了。”
  这段话太子和皇上听着舒服,很多人都听着舒服,可太后听着就挠心了。
  刚失去心爱的小儿子。窦太后几乎失去理智,哭的原本视物模模糊糊的眼睛彻底失去光亮,缠绵病榻恨不得随着儿子去了。
  哼!
  杀死一个无罪的人不仁?
  这便是指自己要抓那个沈什么的江湖骗子。
  不是自己的东西却想占有,是不义?
  这便是指自己的武儿夺皇位了。
  太后怒火中烧,此刻只想杀人!
  “来人,速宣伯陵进宫,杀尽那些满口假仁假义的无用书生!”
  窦宪接到太后命令,一点也不意外,整整衣衫,亲自领着兵士去抓人。
  自打沈觅失踪,窦宪脾气越来越坏,把春园里有梨涡的美人睡了个遍,稍稍有不满,便把美人扔进山里喂狼。一时间,不管是美人、婢子还是侍卫,包括成一在内,无不战战兢兢。
  见宫门前莘莘学子个个打了鸡血的样子,窦宪冷笑,再一看领头的书生,窦宪阴测测的脸上难得勾起一抹笑,看的成一浑身冷飕飕的。
  “去,抓前面几排,尤其那个领头诵读的,不要放过。”
  几百名兵士冲进人堆,就像饿狼冲进羊群,场面混乱不堪。学子们手无缚鸡之力,上百名学子被军士们扭着胳膊扣上枷锁。
  领头背诵的学子被扭着胳膊押至窦宪跟前,衣衫已是扯的破破烂烂,清秀的面孔上满是倔强不屈,窦宪挥挥手,示意押进大牢。
  想起沈觅在身下怒视自己的眼神,窦宪嗤笑,自言自语道:“不愧是姐弟,倔起来真像。”
  被抓的这名学子正是阿远。
  窦宪记忆甚好,在青州曾见过阿远两次,刚才一眼便认了出来。
  “成一,去交待一声,那白脸书生单独关一间牢房,就关在刑房旁边,让他每日多观摩观摩。”
  “属下领命。”成一也见过阿远,自然懂得主子的意思。
  阿远被关进牢里已有两天,每日不断有学子被抓进来,牢房里已是满满当当。也不知为何,自己单独一间牢房,狱卒虽然凶狠,对自己倒也不曾随意打骂。
  只是旁边就是刑房,里面的刑具成百上千,大部分闻所未闻,更谈不上见了,光是看着就头皮发麻。
  偏偏每日都有犯人上刑,沾了盐水的皮鞭算是轻的,锯腿割肉的时时上演,甚至还有一个被活活煮死。尖厉的惨叫声充斥在耳边,阿远吃不下睡不着,不过短短两日便瘦的形销骨立。
  窦宪约摸着时候差不多了,便让人备了几样小菜小酒前往大牢。
  牢里一股子腥臭味,窦宪拿帕子捂住口鼻,牢头听闻窦宪亲自来此,忙从梦里爬起来迎接,这尊佛脾气不好是出了名的,太后宠信的很,谁也不敢惹。
  牢头笑的满脸褶子,亲自带着窦宪向里走,直至阿远牢房前。清晨的阳光透过小小的木栅栏照进牢房,瘦小的人缩在墙角,双手抱膝,头深深埋进胳膊里。
  没换牢服,还是那件被撕破的白衫。听见有声响,阿远慢慢抬起头,虽眼中有惊愕,却还是起身行了礼。
  “学生见过窦大人。”
  牢头亲自铺上块新草席,又将酒菜拿进来摆好,方才躬身退下。
  窦宪摆手,示意阿远坐下。
  “我们见过。”窦宪道。
  阿远抬头看他,不卑不亢,“是,学生曾在青州城楼上见过大人。”
  窦宪示意他吃东西,“记性不错,其实在那之前我见过你,你们姐弟俩在芙蓉街买包子。”
  阿远没动筷子,看着面前的酒菜猜想他的来意,“在那之前,我也见过你。”
  “哦?何处?竟这般有缘,”窦宪倒酒,递给他一杯,“能饮酒么?”
  阿远接过酒盏,一饮而尽,“家父善酿酒,我和阿姐都能喝一点。”
  窦宪轻扯嘴角,“你阿姐也能喝一点?”
  “是,阿姐酒量好,应是得了家父的真传,阿姐曾改良酿酒方法,把酒酿的极纯极香,家父曾喝了阿姐的酒大醉不醒,足足睡了两天,可是把我们急坏了。”
  窦宪脸上多了一抹自己尚且不知的笑意,给他添满酒,“你刚才说更早见过我,在哪里?”
  阿远微微一笑,看着他,“在阿姐的画上。”
  窦宪愣住。
  阿远继续道:“阿姐不只懂医术,也善丹青,从我记事起,不止一次见阿姐画一名男子,我问是谁,她只说是故人,可画上分明就是你的样子。”
  窦宪苦笑,那人可不是自己。
  “可知道你阿姐在哪里?”
  阿远摇头,“我已数月未见过阿姐,之前还有来信,后来断了联系,直到听闻太后要你捉拿阿姐,这才知道她出事了。”
  沈觅落下山崖,她弟弟竟然不知?
  “学生静坐,是谁领头?”
  “都是自发自愿,没人领头。”
  “没人领头?!”
  谁信?反正窦宪不信,不过现在他不想追究这个。
  “说说你阿姐的事吧,从小说起。”
  阿远不解何意,但总归知道窦宪不是好意,想了想,便从阿姐捡到自己说起,小心翼翼的略去了薛温良,更不提阿姐青州山上救人之事。
  从太阳高挂说到落山,中间成一换过两次菜,添过四次酒。
  在窦宪眼里,阿远虽然聪明,但到底还是稚嫩,他的小九九儿窦宪怎会不明白,只是自己也不过想听听沈觅以前的事,便也不与他为难。
  临走时,窦宪告诉他,“太后十分恼怒,做个心理准备。”
  阿远只点点头,不再说话。
  窦宪走了两步,转身又问,“你阿姐,你阿姐喜欢什么样的男子?”
  阿远一愣,道:“阿姐喜欢鱼汤,许是喜欢愿意为她做鱼汤的男子吧。”
  男子下厨?
  窦宪摇头,转身离开。
  闹事前阿远便想好了,哪怕只能为阿姐出一点力也是值得的,若没有阿姐,自己便没有今日,也见不到亲人,总之,心甘情愿为阿姐做一切事。
  这几日沈觅不敢出门,里里外外全靠阿风传递消息。
  阿风平日里是个心直口快的,这日却嘟嘟囔囔的说不利落,沈觅起了疑。
  一逼问,差点晕倒。
  外边贴了告示,学子闹事闹大了,几十名挑头闹事的被判了死刑,秋后处斩,名单上面头一个便是张远。
  阿风原本还以为是重名重姓,后来专门去张家打探了一番,此张远正是沈觅的弟弟,一时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沈觅,在肚里憋了整日,终是被问了出来。
  沈觅正着急,金直带着觉醒和尚来了。
  觉醒和尚见沈觅好好的才放了心,说阿远的事虽然棘手,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中间尚有转圜的余地,莫过于太着急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金直也说会托朋友照看牢狱中的阿远。沈觅和李仲玉关系不一般,且救过金藿,金直托朋友照看阿远是情理之中,也不会引得窦家怀疑。
  沈觅别无他法,知道着急没用,只能再找机会。
  觉醒和尚要回蜀郡,薛泽那里事情太多,多个人便多双手,如今瘟疫之事暂告一段落,便要赶紧回去。走前交给沈觅一方锦盒,沈觅问是什么,觉醒和尚一副深不可测的模样,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天机不可泄露,不可泄啊不可泄,待我等离开,阿觅方可打开。”
  沈觅一笑,顿时明白过来,盒子里定是薛泽交于自己之物,待二人走后打开一看,满满一盒信件。
  “阿觅,甚是思念!”
  “阿觅,想念我们在山谷的日子,你躺在石头上,我打鱼,阳光很暖,你的笑容更暖!”
  “阿觅,阿觅,阿觅,我的阿觅......”
  “阿觅,等我,归期指日可待,回去我们便成亲。”
  “夫人,为夫又这般喊你了,可曾生气?你生气的样子为夫记在心里,日日念着。”
  “阿觅说素来不喜欠人情,深衣做好了么,为夫的深衣破了个洞。”
  “夫人,为夫手痒,十分想念你喝鱼汤的样子,可有想念我的手艺?”
  十数封信件,每封信里皆是各种思念,落款是“思念你的温良”,亦或者“阿觅的夫君”。
  沈觅把信放在胸口,暖暖的熨帖,仿佛听见薛泽在耳边喊“阿觅”,沈觅闭上眼睛,两行泪珠滚落下来。
  温良,你回来就有办法了是不是,一定要把阿远救出来。
  机会来得很快!
  王皇后病了,病得很严重,几日前太子下了求贤令,寻天下名医为母诊病,有能耐者封官拜爵,赏金万两。
  榜文就贴在宫门外,阿风把这事当闲话说,可沈觅没当闲话听,趁着阿风不在,扮成男子带着笊篱去揭了榜文,待阿风发现时,沈觅已经进宫了,急的阿风团团转。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