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宫女在她身后鱼贯而出,厚重的大殿宫门也被轻轻地合上……
此时再见到豆蔻年华的潘玉儿,正是青春少艾天真烂漫的年纪,还没有后来久居上位而生成的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仪和气度,冯淑嘉瞧着她,只觉得前世入宫觐见的事情恍若一梦。
姚珂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又出身于言情书网,气度沉稳,气质娴雅柔顺,闻言微微一笑,携了冯淑嘉的手道:“冯妹妹出落得愈发可人了!”
可其实之前她只知道武安侯冯异有个女儿,名讳淑嘉,年约十岁,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性子是柔顺还是活泼,一无所知。
姚家是诗礼传家的言情书网,家中累世官宦,底蕴深厚;而冯家是战场拼杀的新晋功勋,刚搬入京城没几个年头,若不是她恰好许给了李崇文,而未来公爹李达又恰好是武安侯冯异的副将,姚冯两家只怕没有这么快就往来起来。
冯淑嘉也熟知这些客气话,当即笑嘻嘻地回道:“姚姐姐也愈发地亭亭玉立、端庄娴雅了!”
姚珂见冯淑嘉一本正经地学着她的话来应酬,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样粉雕玉琢的一个小女孩儿,一本正经地说着这些应酬的话,实在逗人可乐。
一旁的潘玉儿温言也掩唇直笑,两只眼睛弯成了新月。
冯淑嘉便顺势问道:“这位姐姐也好漂亮,以前都没有见过。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姚珂便笑着为两人引见:“这位是我姑母家的表妹,你称呼她一句‘潘姐姐’就是了。”
若不是潘玉儿,她今日也不会亲自登门为武安侯夫人贺寿。毕竟她才刚及笄,又紧接着定了和李崇文的亲事,此时她再着急忙慌地来武安侯府给白氏庆生,未免显得轻浮,容易惹人诟病。
可耐不住潘玉儿的一味请求,只得同意了。
要说潘玉儿的母亲,她的那位庶姑姑也个温顺老实的人,相貌平平,才情寥寥,要不然当年祖父也不会把她许给一个尚未得官身的举子,如今也只能在偏远的西南做一个小小的知县。
第四十七章 不一般
可谁知“歹竹出好笋”,那么温顺不起眼的庶姑母和老实平庸的姑父竟然会生出潘玉儿这样钟灵毓秀的女儿!
姚珂犹然记得自己初见潘玉儿时的震惊,荆钗布裙风尘仆仆也难掩其清丽明秀优雅端庄,长于乡野的天真烂漫和双眸间沉掩的璀璨芳华在她身上浑然交融,竟然丝毫不逊色于她才德风雅端庄明丽的长姐,令人见之倾折!
若不是潘玉儿寄居于外祖家,心思灵巧,知道藏拙退让,只怕整个姚家年岁相当的女孩子都比不过她……
所以,面对潘玉儿的软语央求,她无法拒绝。
有谁能拒绝比自己还要出色的人的示好呢?
就当是提前熟悉婆家的人情往来了吧。
姚珂忆往昔的时候,潘玉儿已经上前拉住冯淑嘉的手,明快爽直地笑道:“我叫潘玉儿,痴长你两三岁,你也可以叫我‘玉儿姐姐’!”
潘玉儿的热情示好让冯淑嘉受宠若惊,她知道眼前的潘玉儿还不是今后那个辅佐幼帝尊崇华贵的太后娘娘,然而心底的感激和尊敬让她做不出手帕交之间的随意来。
傻笑了片刻,冯淑嘉才从善如流地甜称一句“玉儿姐姐”。
姚珂在一旁微笑,心底却暗自诧异,这个潘玉儿真是奇怪,在姚家时处处谦卑退让,温柔和顺得很,怎么到了武安侯府,反而欢快豪气自适起来?
难不成,是要学习武将之家的做派,好收拢人心?
也未必没有这个可能。
姚珂想到安南县的贫瘠偏僻,想到姑父和姑母二人的老实平庸,又想到潘玉儿在姚家时的知书达理谦逊温和,了然颔首。
是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吧。不得不说,潘玉儿于人情往来上,真是个天生的高手!
姚家和李家是姻亲,李达又是冯异的左膀右臂,更有潘玉儿这个未来尊崇华贵,又于武安侯府有恩的太后娘娘,冯淑嘉不敢怠慢,亲自接引两人,一路去了颐和堂。
至于垂花门处的迎客要务,则暂时交托给了腊梅。
反正,日近正午,估计也没有什么来客了。
三个年纪不一的女孩子,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便到了颐和堂。
还未进门,就听见里面热闹的恭贺声和答谢声。
冯淑嘉心里欢快,面上便忍不住浮现出笑意点点。
前世的第一桩祸事李景,她已经成功避开了,让白氏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举办自己的生辰宴会,将来,她也一定能改变武安侯府抄家灭族的惨剧的!
采露早一步上前知会白氏姚珂的到来。
白氏便在姚珂进门前站起身来,笑着伸手招呼道:“姚家侄女儿来了,快快过来给我瞧瞧!”
姚家的一个嫡幼女并不值得她亲自起身迎接,但是李达的次媳她就得好好招待了。
冯异在战场拼杀,刀枪箭雨,生死攸关,她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和他的部下家眷处好关系,免了冯异的后顾之忧。
姚珂便微笑着上前行礼问安,恭祝白氏福寿绵长,又从丫鬟手中接过贺礼,亲自奉上。
“母亲不得闲,长姐又忙着备嫁,就只能差遣我来了。”姚珂颇不好意思地说道,“还请夫人勿怪。”
姚家是累世大族,府中庶务繁多,姚大夫人戚氏作为姚家长媳宗妇,执掌府中中馈,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儿;姚珂的姐姐姚珏,年方十七,翻过年三月里就要嫁给礼部尚书刘献之的嫡长孙刘舒,每日都在自己院子里绣嫁妆。
当然了,就算是姚大夫人不忙,姚珏不需留在家中备嫁,她们也不会亲自来武安侯府为白氏祝寿庆生的。
白氏明白,冯姚两家本没有什么交情,她过个散生而已,不值得姚家上门道贺。姚珂此番前来,不过是因为刚刚和李崇文定了亲事而已。
冯李两家,关系一向亲厚。
“你这说的是哪里话!”白氏拍着姚珂的手笑道,“你能来,我就很高兴了呢!”
说着,余光瞥见姚珂身边还俏生生地立着一个小姑娘,眉眼含笑地看着她,便笑道:“这位就是府上的表姑娘?眉目入画,温柔可人,也是个秀外慧中的好姑娘!”
潘玉儿便上前一步,盈盈施礼道:“玉儿见过夫人,恭祝夫人青春永驻,福寿绵绵。”
白氏被潘玉儿“青春永驻”的祝词逗得眉眼带笑。
她不足三十,过的又是散生,按理说是无需宴客庆祝的,只不过是借机和冯异部下的女眷们欢聚罢了,也顺便拓展武安侯府在京城的人脉。
所以潘玉儿这句“青春永驻”的祝词虽然显得不够庄重得体,但是极得她的心意。
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容颜永驻,青春不老的?
其他人闻言也都忍不住笑,闹着恭贺白氏“青春永驻”起来。
冯淑嘉在一旁感叹,太后就是太后,不过是句祝词,就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姚珂却觉得,潘玉儿是有意如此,要讨得白氏的欢心,心中一哂之后,却不由生出几分羡慕佩服来。要是她,可拉不下这份脸面,放不下这份矜持。
因为是初次正式相见,白氏给了姚珂和潘玉儿两人各一份见面礼,都是一只质地上乘的碧玉镯,水波流动,沁人生凉。
姚珂和潘玉儿两人施礼谢过,心中均在想,白氏为人就是妥帖,一样的见面礼,绝不因为一个是姚家的姑娘,而另一个是姚家的表姑娘就厚此薄彼。
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目露赞意。
白氏问候完之后,便把姚珂和潘玉儿安排在李达的夫人王氏一行人身边。
一屋子的人几乎都知道她前不久刚许给了李崇文,见状都抿唇笑望了过来。
就是有那不知情由的,也悄声问了身边人,得知情由,恍然大悟,笑看过来。
姚珂到底还是个待字闺中的少女,面皮薄,见状不由地面色绯红,悄悄往李夫人身后藏了藏。
见她如此,众人笑意愈发地深了,有与李夫人相好的,低笑着打趣道:“王姐姐真是好福气,瞧这三个孩子跟你多亲近!”
第四十八章 出风头
李夫人此番前来道贺,带着长媳韩氏和幼女李娇容,和姚珂一样,两个女孩子都正是花朵儿一般的年纪,此时都偎在一处紧靠着她,说是母女四人只怕也有人相信。
李夫人笑呵呵地看着三个女孩子,连声说是自己好福气,才能有这样乖巧可人的孩子围绕膝下。
韩氏尚好,姚珂却还没有过门,被人当众谈及难免面皮薄,不好意思。
姚珂的祖父姚知礼是国子监祭酒,姚家又是累世官宦,诗礼传家,最是讲究名声。
李夫人说罢,便顺势将话题岔开了。
姚珂在一旁听了,心中欢喜羞涩不已,婆母这般维护体贴喜爱她,让她对于婚后的日子又多了一分信心。
潘玉儿在一旁看着,只管抿唇笑。
不一会儿,腊梅进来了,悄悄立在白氏身边伺候。
冯淑嘉便知是客人们已经到齐了。
白氏看看天色,是时候摆饭了,正要开口,却见一直侍立在她身边的冯淑颖起身上前,盈盈下拜,柔声细语:“颖儿祝婶娘福寿安康,顺心如意。”
白氏没提防冯淑颖此时突然出声祝寿,一愣之后,才忙起身笑着搀起她,连声道:“好好好,真是个好孩子!”
清早冯淑颖一到颐和堂,就给她祝过寿了,还不辞辛劳地帮着她一起接待客人,端庄温婉,柔顺得体,得了许多夸赞。
后来还是她不忍心冯淑颖双腿夹板刚拆除就如此劳碌,再耽误休养恢复,便在李魏紫过来之后,让她们两人凑在一起说话。
可眼下这是怎么回事?冯淑颖怎么又来给她祝寿了?
白氏心中疑惑,面上却不显,拉着冯淑颖的手,满脸带笑地夸赞她的温柔孝顺。
众人也没料到冯淑颖来这一场,都愣了一下,才都纷纷附和,夸赞冯淑颖的孝敬。
冯淑嘉冷眼看着冯淑颖面颊绯红,娇羞作态。
此时客人都至,正是冯淑颖表演的好时机,趁此机会扬名,也能在和李景的婚事上多一分胜算。
只见冯淑颖从袖间拿出那枚攒心梅花络子穿就的莲花玉坠,双手奉给白氏,恭敬认真地说道:“这些年来,多谢婶娘细心看顾,颖儿铭记于心,无以为报。知晓婶娘极爱荷花,我便亲自画了图样,托漱玉斋打制了这枚莲花玉坠,又自己打了攒心梅花络子,细细地穿起来,日夜摩挲以使其愈发地光洁莹润,潜心祝祷它能保佑婶娘平安喜乐,一生无忧!”
众人听得冯淑颖如此真诚动情的一番话,都去看那莲花玉坠是何等模样。
只见玉色通体莹润剔透,成色极好,更难得的是此玉通透晶莹中还透着一股子似有似无的粉色,变换角度,似能看到白莲和粉莲交换更迭的幻影。
花瓣雕琢得更是栩栩如生,乍一看,宛如六月莲花在眼前盛放,一看就是大师傅的手笔。
漱玉斋的大师傅寻常可不好请动,不说这莲花玉坠价钱几何,单是请大师傅打造雕琢就是一项不小的花费。
冯淑颖在武安侯府不过是客居,吃穿用度都由白氏供给,这样一份出彩的莲花玉坠,只怕得花费冯淑颖大半的积蓄吧,足见其孝心可嘉。
众人纷纷交口称赞。
白氏听得冯淑颖如此诚心有意,心里也很高兴,但是想到冯淑颖早先祝寿时不将这莲花玉坠拿出来,偏偏要等到所有客人都到齐了,才当众奉礼,潜心祝祷,未免有故意出风头博喝彩之嫌,心中的欣喜之意略淡。
任谁,都不愿意别人利用自己成名得利。
更何况冯淑颖还是小辈,还要靠她照养。
当着客人们的面,白氏不好开口劝诫,只能乐呵呵地接受了,又夸赞了冯淑颖好一通。
冯淑嘉却咽不下这口气,在一旁盈盈笑道:“堂姐真是孝顺,知恩感恩!大伯父和大伯母真是好福气,有堂姐这样孝顺的女儿!”
冯淑颖自打数年前从郴州乡下来投奔自家之后,可一直都没有再回乡探望过家中那一对思念她至深的生身父母,简直是将武安侯府当成了她自己的家一般,要长久客居,甚至是霸占。
和冯家熟识交好的人家,都知道这一点。
有人的脸上,开始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来,用眼神和身边的人示意。
原本喧嚷热闹的厅堂渐渐变得安静,夸赞冯淑颖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
冯淑颖心头大急,恨不能拿眼神狠狠地去剜冯淑嘉,在她身上戳七八个洞。
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她不能这样做,只能强忍怒意,在心底暗骂冯淑嘉蠢笨口无遮拦,面上却难掩戚然,似在强颜欢笑:“我哪里有嘉妹说得那样好……不过是知恩图报,为人本分罢了……”
竟是避开了自家父母不谈。
然而那面上思亲难归的惶然忧伤,众人却都看在眼里。
原本意味深长地笑着的那些客人,此时反而不好再笑了。
冯淑嘉心中嘲弄冯淑颖的惯会做戏,面上却笑意不改,真诚夸赞道:“堂姐你就不要谦虚了!你的‘孝顺’,我们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对于白氏,冯淑颖确实极为“孝顺”,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众宾客便纷纷附和。
气氛一时又热络起来。
冯淑颖松了口气,觉得冯淑嘉的蠢笨和口无遮拦,未必是一件坏事。这不,立刻就又在众人面前帮着她扬名了!
潘玉儿看看乖巧孝顺的冯淑颖,又看看一脸天真烂漫的冯淑嘉,暗自摇头,这样单纯好骗的性子,难免重蹈覆辙。
白氏被冯淑颖这一闹,兴致消了大半,又见天色不早,便吩咐在花厅里摆饭。
客人们自动分成两拨,一拨是冯异部下的家眷,一拨是武安侯府在京城新近建交的人家女眷。
两拨客人由武安侯府的丫鬟们引导着,分别入座。
花厅极大,明亮开阔,中间不设屏风阻隔,是以两拨人既泾渭分明地各自围坐在一桌,又桌桌交叉,浑然一处,和乐融融。
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都极佩服白氏的妥帖和心思。
第四十九章 道不同
21/174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