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庭外红梅

时间:2018-02-16 09:04:46  作者:庭外红梅

  “的确该跟王家大爷说一声谢的,”平儿端着两杯茶走过来,轻轻地将茶盏放在桌子上,笑着道:“那幅送子观音图一直在旁边的房里供着呢,她一年也不记得上一回香,哪天也不知怎么想的非要去上柱香,下午时过来诊脉的大夫就说她有孕了,这可不是娘娘保佑吗?”
  平儿说着便屈膝对着王玥行了一礼,道:“多谢大爷你呢!”
  王玥慌忙站起来侧身回避,口里只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我那图画的再好也不过是个死物罢了,还是凤姑姑和平儿姑姑平日供奉虔心,娘娘的图像有灵,这才能保佑凤姑姑。”
  王熙凤听了这话大笑着扶起平儿,又拉住王玥的手,道:“你们两个都有功劳,我都该道声谢,待我这腹中的孩儿出生,我必让他给你们行个礼,说声谢!”
  萍儿和王玥都赶紧推辞,一时间,屋内气氛十分融洽,正说着话就听到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娇悄的声音:“妈妈,平姨,你们在说什么呢?”
  屋内伺候的丫鬟,忙打起帘子,一道袅娜的身影便走了进来,王玥站了起来,拱手行礼问道:“巧妹妹好。”
  巧姐也忙低头行了一礼,道:“玥哥哥好,我听人说玥哥哥过几日就要去参加乡试了,这次心里来实在有些唐突,会不会打扰你考试呀?”
  王玥笑着摇头道:“不过一日功夫,有什么可耽搁的?”
  王熙凤看着他们二人盈盈对立,又与平儿相视一眼,不由得都笑了,她又见两人转过来看她,便道:“听说你们组了个诗社?今日又大费周章的去园里的老老少少们吃酒,你们年轻人很该热闹热闹,不过我是个大字不识的粗鲁人,身上又实在不方便,便不去凑热闹了,你们便陪着老太太,太太太一起热闹去吧。”
  两人心中颇觉得王熙凤与平儿笑得怪,不知为何脸上突然有些羞得绯红,慌忙行礼告辞而去。
  王熙凤目送着他们两人出门,忍不住与平儿感叹道:“这样一看,倒像是一对璧人,越发相称了。”
  “可不是,郎君俊女儿俏,又是男才女貌,如今玥哥儿才十四岁就去考乡试,我听王家太太说国子监里的老师说这次考试有七八分准的,说不得再过几年玥哥儿就能考个状元回来,到时候咱们家姑娘做个状元夫人,你啊,也能捞个状元岳母做一做了!”
  王熙凤听了撑不住笑了出来,笑过之后她又忍不住生出些疑虑来:“玥哥儿相貌好,才也好,品格更好,又是一处处到大的,对他我是十分放心的,可就是门第太低了些!”
  平儿对她的反复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同身受,毕竟她这辈子也不知还能不能有幸有自己的孩子,她早就将巧姐当做了自己的女儿,她固然十分满意玥哥儿,但偶尔想一想总能从他身上挑出不少毛病。
  她和小姐的心是一样的,生怕自己没有挑好人,日后让她嫁了人受了委屈。
  王熙凤说完这话,见平儿没有回应,他便又道:“倒不是我嫌弃他,也不是我非要看重门第,只是怕巧姐嫁过去之后受委屈。”
  平儿想了想,笑了,她从一边端来一个小踏子来,坐在了王熙凤身边,道:“要我说这一点倒不用你担心的,不说你日后给巧姐添的嫁妆,便是老太太,也不会让她受委屈的,更何况乔姐是贾家的嫡长孙女,谁受委屈也不会让她受委屈的,王家的家底是薄了些,到时候多赔几件嫁妆,会让乔姐受委屈了,而且这般反倒让王家人不敢欺负她。”
  这话最能打动王熙凤,要说嫁妆她绝对是舍得的,王熙凤这人虽然贪婪,但对于唯一的女儿她绝对是舍得钱财的。
  更何况王熙凤是知道娘家权势的重要性的,譬如现在,她能掌控贾家后者的权利,能够压制住贾琏,靠的不正是娘家的势力吗?
  他们家与王家相差太大,虽然有些不般配,却也给了巧姐强大的娘家助力,而且王家的刘姥姥跟王玥的母亲刘氏她是接触过的,虽然有些小家子气,却都是老实人,不会随便欺负人的。
  巧姐打小在她身边长大,现在更是接过了后宅的管家权,心计手腕无一不缺,若真嫁到了王家,绝对能把王家上上下下收拾的服服帖帖,那里像她这般,面上看着光鲜,内里吃了不知多少苦头。要让女儿再尝一遍他的苦楚,王熙凤是十二分不愿意的。
  见她脸上露出沉思的表情,平儿又道:“其实叫我说最重要的是巧姐儿日后能不能管的住房里,你看宝玉和林姑娘,打小一块长大的情分,便是后来宝姑娘来了,也比不上林姑娘,可就是这般,宝玉不还是有了袭人吗?除了袭人,又有晴雯、麝月,那一个是好相与的。林姑娘心眼子比针尖还小,袭人又是个有主意的,晴雯等人牙尖嘴利,最是桀骜不驯的,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气淘的呢。更何况玥哥儿如今已经十四岁了,房里一个伺候的都没有,我叫旺儿去打听过,国子监的同窗请客吃饭,但凡是去那些烟花之地的,他从来都是推辞了的。”
  “若果然如此,他便是个极好的人了,不过你打听清楚了,这倒不是我不信你,只是你也见了咱们家的那些爷们,那个不是粘三惹四的呢,便是最正经不过的二老爷房里还有个赵姨娘和周姨娘呢!”
  “你要是不信我,再叫人去仔细查查不就是了,更何况这话还早着呢,哪里就急了?你先把肚子里的哥儿生出来,好好教教他,日后他姐夫要是敢在外头不规矩,只管叫他上门揍他姐夫一顿,保管谁也说不出二话来。”
  这话又引得王熙凤大笑,平儿见她如此,也撑不住笑了,一时倒把两人担忧的问题岔了开来,说起来别的话头。
  却说王玥跟巧姐两人一路相伴往贾母的房间去,一路上却只是说些家常话,并没什么别的事说,一直走到贾母房中,史湘云正拉着贾母,请她到大观园中吃酒赏桂花。
  因众人都劝说道:“是她有兴头,须要扰她这雅兴。”贾母便带了王夫人和薛姨妈等进了园中。
  宴席摆在藕香榭,薛宝钗和史湘云昨夜早就计划好了,带了好几筐大闸蟹并十几坛子酒来,一时吃了起来,又说笑着,好不热闹。
  不多时,贾母一时不吃了,  大家方散了去,又游玩了一番,王夫人便奉着贾母回去休息了,这才令将残席收拾了另摆一桌。
  史湘云作为东道主,自然需要张罗,她又命人在坡下摆了几桌请了袭人,紫鹃,司棋,侍书、入画,莺儿,翠墨等一处共坐,又在山坡桂树底下铺下两条花毡,命答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等使唤再来。
  忙完这个,大家这才说起诗社的事。
  因今日王玥第一次来,李纨又难得带了贾兰也来了,因此便要说给二人起个名号来。
  王玥忙笑道:“我的诗才几位姑姑还不知道?跟你们一块儿作诗不过是自找打击罢了,我才不做呢,我只和兰弟在一旁说话就是了。”
  贾兰也说不做,众人不依,都说来都来了,必要做一首的。
  因王玥在外面的名号是逍遥子,贾家这几位女眷都是知道的,便叫他逍遥生,贾兰唤做稻香子,史湘云这才取了诗题,用针绾在墙上,众人看了,都说:“新奇固新奇,只太难了些。”
  史湘云又说了不限韵,众人这才罢了,便又散了去想诗了。
  王玥知道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三人写的极好,他是比不过的,又不想让那几首上好的诗词消失,便挑了软柿子捏,从贾宝玉手中夺了《种菊》来。
  贾兰见他勾选,想了想,也勾了《忆菊》一题,王玥随便从脑海里抽出一首清末咏菊诗,稍稍改动了些,便誊写在纸上。
  贾兰不甘示弱,也忙写了。
  王玥知道贾兰来的用意,见他也写完了,便拉着他到坡下,叫小丫鬟门铺了个毯子,取了两碟蟹并几盘点心,一壶酒,一边讨论功课,一边吃起大闸蟹来。
  那边几位姑娘也都猜到了李纨的心,便也不过来打扰他们,只等他们写完才叫两人过来。
  最后议定,自然是林黛玉夺得魁首,稍后便是薛宝钗和史湘云,贾宝玉和王玥贾兰三个男人垫底。
  众人又写了几首螃蟹诗,赞叹一番,正说笑着,平儿就来了。
  平儿进来不过是嘱咐大家少喝些酒,不承想被人拉住了,又劝他喝了几杯,众人又说了些闲话,便洗了手,大家约往贾母王夫人处问安。
  诗社过后没几日,便到了乡试之日。
  因为乡试是在京城,跟府试院试是一个地方,贾政被点了学差,往外地公干去了,却还是来信,嘱咐王夫人收拾好院子,叫王玥住下。
  不提王狗儿又是如何感谢贾政,一大早,天还未亮,父子二人便又相偕着往贡院而去。
  又是一番搜捡,方才入得考房,一进门,王玥上下打量了一下考房中的情况,见一切还好,稍稍收拾一下,倒头便睡。
  过了一个多时辰,便听到外边传来敲锣声,王玥一下子被惊醒了,拿凉水洗了洗脸,清醒过后,便端端正正的坐在窗口处,拿起笔准备记录考题。
  第一题题目是君子有大道,不难,原句是君子有大道
  ,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出自于《礼记·大学》,意思是君子所有的高尚品德,一定要忠诚踏实才可以获得,骄纵放肆便会失去。
  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忠诚踏实的态度,才会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盛气凌人、骄纵放肆只能失去高尚品德。
  这是送分题,无非是考生引述先贤之句,再表达一下自己的决心,自己将要如何践行圣人之言,空大假,无非如是。
  第二题只四个字,执其两端,如果对经文不熟怕是要懵圈,但如果对经文熟悉,就会觉得很简单。
  这是出自于《中庸》里的一句话,原文是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话重点在于中间两句,意思是舜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
  不过这只是表面意思,还有深刻的内涵,说的是既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第三题同样也是四个字,遂事不谏,王玥一眼看到它就反应出来它的出处,出自于《论语·八佾篇》
  原文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很有哲理的一句话,同样也很简单,后面的就越发难了。
  第一场是四书五经题和诗赋,因为要考三天,所以题目很多,一共有十五道题,前十二道是四书五经题,后面两道诗文题,一道诗赋题。
  看着很少,但除了诗文题,每道题都等于是五百字的小作文,既不能审错题,又要符合先贤之言,还要有文采,三者缺一不可,所以看似简单的考试几乎将大半读书人挡在门外。
  ……
  “上长长而民兴弟,这不是大学里的吗,我记得是原句是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啊!”
  王玥在心里嘀咕着,手里却不慢,他一边写一边回忆着课堂上老师讲的关于这句话的含义,也很简单,说的是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是国君敬重老人,人民就会崇尚孝道;国君尊敬长者,人民就会崇尚恭顺;国君怜抚孤儿,人民就不会背弃。
  其实就是讲国君在治理天下中的作用,又是一道赞扬国君、拍马屁的题目,王玥迅速的回忆起记忆里一篇拍马屁的文章,很快就选定了一篇。
  然后便将目光转移到了最后三道诗文题上,一道菊花诗,王玥想了想,化用了林黛玉的那首《咏菊》,另一道《孤雁》,王玥想了想,总算憋出了一首。
  而最后一道,便是王玥觉得最难下手的诗赋题了。
  “秋声赋,这可不简单啊!”王玥一边记下题目,一边低声感叹,前面的的四书五经题还好,对于王玥来说没什么难度,可是诗赋题就让他觉得难以下手了。
  《秋声赋》原作者是欧阳修,这是他于嘉佑四年所做的题目,当时欧阳修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所以秋声秋声,写的可不是真的秋声,而是改革!
  这就难了!
  这回来的主考官大家事先都打听过,高先生曾与他说过,这位是支持陛下改革的,所以这篇赋的立意自然也是要支持改革的。
  可是改革能写的可不止之处,处处可写,但王玥觉得还是选择一方面比较好,一来避免摊子铺的太大,还未深入,便受于字数限制草草收场,不但无法让主考官看到考生的立场如何,也没什么新意。
  再者选择一个新奇的方面也能让文章显得有新意,与一众考生不致重复,使得他的考卷从万千考卷中脱颖而出。
  只是到底该选择哪一方面却实实在在是个难题。
  作者有话要说:  话说女主终于出场了,不过还是在打酱油!!

   
第94章 阅卷
  这一回负责京城乡试的主考官名唤夏子舟,是翰林院的一名编修,他今年不过三十多岁,在一众翰林院学士当中只能算作年轻力壮,不过他能被皇帝点做京城的主考官,这与他大力支持改革,即便在朝堂或是私下从不避讳承认这一点,且自愿充做先锋,为改革之行摇旗呐喊不无关系。
  在听闻由他担任主考官时,早有人猜着考题必定与改革有关,因此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对于最后一题的出现并不觉得诧异。
  不过是因为前面几题出的中规中距,不少考生还以为他突然变了性子,待见到最后一题方才知道他不过是将重点放在了最后罢了。
  这道题目固然让王玥这等支持改革的考生们踌躇着难以下笔,却也让那些家中本就是保守派出身的考生更加进退两难。
  毕竟主考官已经是改革派的急先锋,而陛下将他派过来作为主考官,也有通过他的手为现在朝堂上已经略占优势的改革派增添人手的意思在,那么他录取考生时自然优先选择那些与他主张一致的考生。
  所以考生想要通过这次考试,榜上有名,肯定是要旗帜鲜明的表达出自己支持改革的观点的。
  但即便知道这一点,那些出生于保守派的考生们却不敢这么做。
  乡试的文章可是会被张贴出来供全城文人观看的,了解他们出身,知道他们家中政见的人可不少,他们可以保证,上午这些文章被贴出来,下午他们背叛家族,持有与家族截然相反政见的消息就能传得满城皆知。
  更甚者,若是主考官再狠心一些,故意将这个消息散播的天下皆知,以此来挑拨他们与家族中的关系,然后使保守派内部互相攻歼,保守派诺大的势力便会从内部开始瓦解,便可让改革派不费一兵一卒便压过政敌。
  即便主考官想不到这个法子,他背后的那些老狐狸们也能够轻而易举的利用这一点做出锦绣文章来。
  所以才知道皇帝将京城的主考官定为夏子舟的时候,他们早就心生了退意,只是那时候他们已经报了名,而科举考试乃是事关朝堂稳定的大事,又备受朝廷百官和天子的瞩目,凡是报名的考生除非发生天大的事情,否则皆不可随意缺考,轻则会被责令取消考试资格,影响考生的前途,重则牵连家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