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大帝姬——希行

时间:2018-05-09 14:42:10  作者:希行
  果然是仙人!
  晨光下乡间小路错综复杂,少年的脚步却没有丝毫的生涩,如同生长于此的村人一般,轻松随意而行,他偶尔会停下,看着路边田中的庄稼,会伸手抚过盛开的野花,神情好奇但又平静
  一匹黑马从远处奔来,乖巧的停在他身边。
  “山是这样的山,村子是这样的村子,我是走在画中,还是真实中?”少年对马儿说道。
  马儿并不能回答他,晃动头尾打个响鼻。
  少年继续负手前行,黑马在旁得得的跟随,听着那少年自言自语。
  “我小时候应该也是见过这些的吧,但我忘了这些又有什么好记着的,你却时时刻刻记在心里,记着又怎么样,忘了又如何”
  “我如今带你走一遍,你可欢喜?我没觉得有什么欢喜的这里,不是我的家。”
  他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远山青黛,有炊烟袅袅,他收回视线,顺手从马鞍旁的皮袋中抽出一卷轴,抬手一扬,卷轴垂落展开是一张画,其上黄沙茫茫一片荒芜,纸窄但画面却似遥无边际,一瞬间将前方遮盖,青山绿水全不见,卷轴恍若一扇门,踏入便是另一天地。
  少年看着这荒漠。
  “这里,也不是我的家。”
  手一抖将画收起,人也翻身上马。
  “走吧,我送你回家。”
  日光渐斜,秦太后踏入值房,换了新衣衫重新装扮,光线昏暗的室内整个人流光溢彩。
  “怎么还没来?应该到了啊?”她急急问道,又抚了抚脸,“哥哥,我这样子跟以前还一样吧?他见了会不会不认得了”
  秦潭公道:“娘娘不要急,路途不熟走得慢。”
  秦太后怔了怔:“他竟然一人独行吗?西凉人呢?黑甲卫呢?哥哥你的蝙蝠令不是给他了吗?天下兵马皆听令天下城池皆可入啊,怎能不护送?”
  秦潭公道:“既然给了他,就随他自愿。”看了看一旁的滴漏,喊了声来人。
  有人疾步进来俯身听命。
  “七娘到哪里了?进城了吧?”秦潭公问道。
  那人抬头迟疑道:“没有,人去往溪谷镇了。”
  溪谷镇?秦太后不解:“那是哪里?”
  秦潭公笑了笑,道:“一个小山村,离京城不远。”
  哦秦太后又忙摇头,道:“我管它是哪里,七娘去哪里做什么?”
  秦潭公道:“大概,去借个宿吧。”
  借宿?此时还未天黑,就算天黑关了城门他又不是进不来,怎么不进城?秦太后更不解了。
  山村总比城镇天要黑的早,暮色沉沉路上行人已经几乎绝迹,樵夫背着高高的柴堆急急的赶路,身后有马蹄声传来,樵夫回头看去见一人骑马而来。
  马上的人斗篷遮盖头脸,看不清样子。
  “苦丁,又这么晚回来啊。”
  马上的人说道,声音清脆。
  樵夫不由嘿嘿一笑:“多打些柴嘛咿?”他声音一顿,那人已经从身边骑马而过,带起一阵疾风,让他不由眯起眼。
  这人是谁啊?虽然看不清样子,但他从小就生长在这溪谷镇,闭上眼也能认得村里的乡亲,这个人绝对不是他认识的人啊怎么知道他的名字?还知道他打柴总是晚归?
  樵夫看着马儿进了前方村镇,伸手挠了挠头,谁家的亲戚?
  村落不大,房屋散布,一人一马穿行很快来到最里的一间宅院,暮色沉沉中宅院老旧,显然久无人居住,但并没有倒塌败落,低矮的墙头还有刚刚修葺过的痕迹。
  院门上一把大锁,锈迹斑斑,隔绝了里外。
  马上的人跳下来熟络的走到门边大树下,蹲下来翻开树下一块青苔遍布的石头,拿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
  咯咯吱吱门关合,不远处一座草房内有妇人正走出来,下意识的看过来,神情疑惑,旋即瞪圆眼惊讶,转身急急的返回屋中。
  “他爹,好奇怪啊,我好像看到许侯家门开了。”她颤声说道。
  蹲在饭桌前的男人撇嘴:“说什么胡话,许侯死了十几年了又是那些读书人慕名来探访故居了吧。”说着想到什么放下碗筷,“说起来前几日下雨不知道屋子里漏雨了没,明日我翻进去看看。”
  妇人哦了声,嘀咕一声:“就算是探访的也没有大晚上来的黑灯瞎火的能看什么。”
  如果此时她再走出来,就会看到那边的院子亮起了灯光。
  砰的一声,破败四方桌上一个黑色的陶罐摆了上去,桌子微微摇晃咯咯吱吱险险未倒散。
  火捻子放在了干涸蛛网尘土的油灯盏上,来人将斗篷摘下,露出面容。
  少年秦梅昏灯破屋中撇撇嘴。
  “先生,你到家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物
  灯盏里的火捻子跳跃,照着这间不大的屋子,墙壁灰扑扑裂痕交错,屋中摆设简单,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墙角有青苔蔓延但并没有野草丛生,看得出有人时常照看的痕迹,但再照看也不是居住,屋子里没有人气破败无可阻挡。
  火光下受惊的蛛网颤动,少年秦梅嫌弃的瞥了眼。
  “这里脏死了。”他说道,“怎么住人。”
  看了看屋子看了看椅子,椅子上亦是蒙上厚厚的尘土。
  “我可不会给你打扫屋子,别人爱怎么做怎么做,我可不会做这种事。”
  他席地坐下来看着桌上摆着的陶罐,火光照耀着漂亮眉眼,看不出喜怒也没有什么情绪起伏。
  “非要回这里来,这里有什么好的,人死还不都一样,在哪里都一样,没有人能看到你,你还是孤魂一个。”
  少年低头看着自己的膝头。
  “那以后我也不陪你啦,你也见不到我啦。咱们师徒就到这里了,你忘了我,我也忘了你吧。记着也没什么用。”
  似乎不屑又似乎生气,但不管生气还是不屑,声音都是一般的清脆悦耳。
  “你以前打我的事我就不计较了,我以前欺负你的事你也看开吧,反正就这样了,我们谁也见不到谁了。”
  少年抬起头看着桌上,火光照的陶罐黝黑,秦梅抬起手在眼前对着陶罐比了比
  “这么小先生,你真是太瘦了,你烧完了,就那么一点骨灰活着没气势,死了也没有你这一辈子活的真是窝囊啊”
  少年没有再说话,两个手指比这靠近眼前又拉开,又靠近又拉开,透过窄窄的两根手指间的距离看着陶罐忽远忽近变大变小,似乎这是很好玩的游戏,他乐此不疲又麻木寂寥
  “一个人最终只是两根手指的大小”
  清脆的声音喃喃,在说到这句话时忽的停下来,两根手指也停在眼前不动了。
  “两根手指!”
  秦梅眉头皱起,眼前的两根手指从横着变成竖起呸,他重重的啐了口,漂亮面容如同篝火点燃。
  “薛青!”
  他半跪起身,手扶住桌子看着陶罐。
  “先生,这个叫薛青的家伙我一定不会放过,我可不像你被人欺负了就欺负了。”
  桌子陡然被他双手一搭摇晃发出咯吱声,陶罐也随之摆动,少年的手没有离开,反而几分故意用了用力,桌子嘎吱一声再承受不住断裂散落
  陶罐落入一双手里,屋中响起少年清脆的笑声。
  “吓死你现在你知道当初把我从沙丘上扔下去是我是什么感觉了吧很害怕。”
  笑声散去脆声低低。
  “很害怕很害怕。”
  半跪在碎裂桌子间的少年低下头,将手中的陶罐慢慢的抱在怀里,人也卷缩起来,油灯盏里的火捻子在这时候跳跃两下熄灭,室内顿时被夜色淹没。
  “不过那是以前现在我没有什么可怕的你也死了我一个人有什么可怕的”
  “他爹,我听许侯家有声音。”
  妇人从床上坐起来,声音微微颤。
  “是不是”
  夜半不敢说鬼啊。
  半睡半醒的男人哼哼两声:“许侯哪里敢出来吓人,活着的时候都躲着人。”
  妇人抱着被子角怔怔喃喃:“是啊,要不然也不会连媳妇也没娶,明明那么多人家都抢着要把女儿嫁给他,更有那么多会读书会识字好看的小娘子跑来拜师的拜师伺候的伺候结果吓的他钻进山里不敢回家。”
  想到当时的情形妇人噗嗤笑了,笑着笑着又叹口气。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没了?”
  抬头看向窗外夜色浓墨中似乎有似哭丝笑的呢喃传来。
  “要不,就是进贼了?”
  妇人再次捅了捅男人。
  男人不耐烦道:“那里有什么偷的”但到底被妇人闹醒,翻个身道,“我一早就去看看,就算破桌子烂椅子也别给人偷了,当年他对咱们村里人多有照顾,借钱借物要什么给什么别的帮不了他,家就给他看好了吧。”
  妇人嗯了声这才躺下嘀咕几声什么睡去了。
  天蒙蒙亮,男人果然依言扛着梯子出了门,搭在许侯家的矮墙上,有早起的村人见了打个招呼。
  “看看许侯家的屋子漏雨没。”男人说道。
  村人便停下脚帮着他递梯子看着男人翻进去,不多时听得里面哎呀声。
  “怎么了?”村人在外忙问。
  内里传来男人的声音:“桌子坏了。”
  村人嗨了声,隔着墙头喊:“早该坏了,你把它堆墙角好了别的呢?”
  男人在内应了声,站在屋中看着散落的桌子,咕哝着旧了塌了老了坏了将碎裂的桌子堆到墙角,再审视屋内,晨光投进来明明暗暗,地上深深浅浅似乎有脚印浮动男人不由瞪大眼,再看又不像
  男人松口气,眼花了吧,桌子坏了跌下溅起尘土打出的印记罢了,旧屋低矮破败无声,男人又向里屋走去,探头往内看。
  里屋更简单,一张床,蛛网结成帐子笼罩,地面青砖缝隙满是青苔床边的青苔似乎鼓起一块男人走进去,看那块青砖的确跟别的不同,但也仅仅是高了一点点,并无其他异样。
  “潮了裂开翻起吧。”男人嘀咕一声,这也没办法修整,修整了没人住早晚还得如此,他摇摇头走出去了。
  “没事,挺好的,没有漏雨。”
  男人从墙头翻出来。
  村人也松口气笑呵呵道了声那就好,又问:“今日你进城不?我收了一些山货拿去卖。”
  男人点点头:“要去的,鸡蛋攒了不少了换些油来。”
  二人说着柴米油盐而去,清晨的村落伴着鸡鸣牛叫渐渐嘈杂。
  京城,皇城,也已经苏醒,御街上一队队各色官袍的官员们正在鱼贯而行,因为尚未到正殿,大家举止随意,还有拿着御廊下采买的热腾腾的包子边走边吃吃的一日三餐说的却不是柴米油盐。
  “昨天的朝会可不顺利啊”
  “几个官员的调动,陛下竟然说了再议。”
  “不知是因为谁而再议”
  “能谁,昨日曲大人可是策对很积极呢”
  “陈相爷在皇陵的时候单独觐见了陛下呢”
  这边低低切切交谈,行进的队伍里官员有木然有高兴,更多的是神情肃穆阴沉。
  而此时的皇城内,一身红袍的宋元神情愉悦的走向一间宫殿,身边同样两个红袍官员相随。
  “那句话叫怎么说的?给我一个桃我给他一个梨曲大人在君子试上帮了我,我现在帮他说几句话,这才叫好兄弟嘛。”宋元说道,“王相爷也是的,至于如此大动肝火?”
  一个官员神情木然道:“宋大人说话适可而止,好好做事就行,说多错多。”
  宋元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恼怒,反而一脸诚恳的连声应是:“我什么都不懂,我少说一点,你们说什么我就跟着赞同公爷今日上朝吗?”抬眼看向前方,那边是皇帝寝宫。
  皇帝开始进学了,除了请了的几个先生,秦潭公也亲自教授皇帝,当然不在人前,因为不合规矩,文臣们也不会同意的,所以秦潭公会在早晚有空的时候对皇帝略做教导。
  宋元看向前方,咿了声。
  “那人是谁?”
  前方宫殿前有一人正迈步而行,黑斗篷裹身,随着走动露出其内白袍衣角,背影宽宽大大飘飘荡荡。
  不是官袍,也不是禁卫,更不是太监太奇怪了,能在皇宫中这样轻松随意行走的人可不多,他去的方向是皇帝的寝宫。
  宋元好奇的加快脚步要跟上一旁的官员伸手将他拦住。
  “不要去了。”他道。
  宋元道:“为什么?”
  话怎么这么多,那官员看他道:“公爷有客人。”
  客人?宋元仿若没有看到官员的神情,更加好奇:“什么客人?哪里来的客人?看起来年纪不大啊”
  官员皱眉道:“不要问了。”大约觉得这种态度有点太过,停顿下又补充道,“日后你会知道的。”
  宋元嘿嘿笑应声是,揣着手眯起眼看着那黑斗篷背影。
  “一定是个大人物。”他道,“那我们就不要去打扰公爷了。”
  也没有人敢打扰这位行走的大人物,他在这皇宫大殿缓步自如,巡视其间的禁卫充盈后宫的宫女太监似乎全部消失,整个皇宫似乎只有他一人存在,路上没有人,宫殿内有人。
  他走近一间宫殿站在了宫门前,宫门大开,晨光洒落其中,殿内一张几案前坐着二人。
  身穿龙袍的稚子低头书写,睡眼虽然惺忪,但并不敢懈怠。
  身穿红袍的男子肩宽体阔,面容沉静,专注看的稚子提笔书写。
  “这里不对。”他忽道,抬手环住稚子,握住他手里的笔,“这样写”
  笔晃动纸上的字一笔一笔而落。
  “陛下自己写一遍。”他道,松开手。
  皇帝依言认真的写了一遍,怯怯的转头看他。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