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18

我,快穿,大佬!——云弎

时间:2018-11-02 09:16:05  作者:云弎
  现在每天都待在家乐呵呵的,原先空荡荡的院子里现在种上了各式各样的应季蔬菜,还圈了块地专门养鸡。
  她现在也是每天乐得团团转,除了做些家庭主妇的事,奇异的是跟周围的邻居也不错。
  时不时这家送道菜,那家送点蔬菜瓜果,这么热情还会往来,本人又是退休教师的,邻居自然也都愿意和她来往。
  京市老胡同里的家庭主妇能干些啥?那能干的可多了!
  街道办的妇联,申请个不要钱的义工,没事就去家家户户调解纠纷,耍耍嘴皮子,那叫为人民服务!
  周末的时候几个家庭妇女大妈们组了个乐鼓队,敲敲打打扭扭腰身的,比啥都自在!
  每逢这时候,闻母便爱用上女儿送的口红,这么一涂,可不比周围的人精神漂亮多了?
  总之这让担心母亲提前退会无聊的闻子吟彻底放下心来,有些人到哪都能找着生活价值就是这样的。
  闻子吟情不自禁的想着,如果上一世原主没出意外,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家三口,哪怕日子没有现在好过,也是不会差的。
  想到这,就好久没想起那几个渣渣了,手有些痒了。
  闻子吟挑了挑眉,决定今天去找戴姗玩,两人各自入了学,便渐渐地都各忙各的,少有时间能凑一块聚聚。
  闻子吟是要看书写稿,渠教授家的书还没看完,写的长篇中短篇都在还在构思和草稿中。
  而戴姗则是因为学医的太忙了,专业课多,想要不落后跟上进度,得附上百分之三百的努力,有些东西不是那么好学的,她上课都上晕了,哪还有时间和小伙伴聚一块了。
  这还是上一次见面闻子吟听她诉苦才知道的学医这么痛苦,啧啧,闻者伤心!
  她决定了可怜可怜这只小可爱,打包一点闻母新研究的菜式,让她享享口福。
  “唔,好次好次好次!子吟,问问你妈,还缺不缺女儿,能打能骂的那种。”
  闻子吟瞧好友那狼吞虎咽的模样,有些好笑,顺手给倒了杯水放她手边。
  “我妈哪次不是给你连吃带打包的啊,对你比对我这个女儿要亲多了,你还不满足啊?”
  她抬手捏了捏戴姗因为吃东西鼓起来的两腮。
  “对了,最近贾方方还有没有去找你?”
  戴姗抽空抬起头来,坏笑地挤眉弄眼。
  说起这个贾方方,那是经常来京大找车君,她跟车君不算太熟,但好歹是一辆火车上的交情,偶尔也会一块在食堂吃个饭,见了面也会互相点头打招呼。
  贾方方开学后的一个月就经常来,起初闻子吟还没察觉,几次之后,贾方方视线总是流连在她身上,看她的眼神也都亮晶晶的像只小奶狗似的。
  闻子吟这才反应过来,但人没明说,闻子吟不好说些啥,只得借口躲了起来。
  “有段时间没见着了,别说他了,咱们好好去溜达下,我刚还看见附近开了家卖饮料的,去喝杯甜甜嘴儿。”
  闻子吟的第三篇文章,也是第一篇散文,在回味刊登了。
  这次散文是以系列发表的,每十天一篇,闻子吟趁着上次得奖的人文热写的,文体不同,中心呼吁思想是一样的,但是阅读起来感受不大相同。
  上次那篇是以类似论文形式,更具资料性,分析性,感染性,这次的散文则阅读起来比较轻松优雅,像是午后陪着咖啡的那块甜点。
  散文受众度不高,基本上高知识分子才会去看,但是闻子吟不同,首先她已经算是一个文学家了,身上得过一个世界级的大奖,写出来的水平有目共睹,就是冲着这个名头,那些死忠粉和凑热闹的也会去看。
  尤其是被上篇洗脑的群众们,纷纷省了一顿午餐的钱,掏了钱买回来津津有味的品读。
  杂志社主编原以为这次因为文体限制的原因,应该不会有多少销量,他也是因为不想得罪一个有潜力的大师,才无论文体和题材都不用审稿,直接答应刊登,倒没想到,这次的销量即使没有上篇高,但也相差无几。
  甚至在后面几天,销量蓬勃上升,这说明什么?
  主编麻木地想到这也许就是闻子吟的吸引力和魅力了,优秀的人,总会有些无论你写什么都有会去捧场的感染力,他决定一定要不计代价哪怕让点分红,也不能让这么有影响力的人流失。
  与此同时,闻子吟开始参与古文化翻译工作,主要是针对文字部分,这次是文学系历史系考古系联合起来的项目,由渠教授坐组长,各个分院院长也在从旁协助帮忙。
  拯救文化遗产刻不容缓,因为国家在那段时期,无论是清末民国,还是在十年之间的混乱时期,都损失了太多历史文化的资料和瑰宝,因此整理和翻译这些资料就是重任了。
  上头大佬深刻意识到,国民不可没文化、盲目,而且国家建设的时候急需人才,人才的靠教育和培养,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的根。
  因此这个项目是上头盯着的重点项目,不然也不会让文学院的渠教授担任组长,其他院的院长协助了。
  闻子吟一个大一的,能参加那是托了他老师的福了,毕竟她老师是组长,带个人进来不算什么,但是闻子吟一出手,大家就知道有没有,感慨着不愧是第一名,做什么都牛逼!
  闻子吟的言文言,古言功夫极深,那是她的第一启蒙文化,因此翻译工作她一个人就承担了百分七八十,别人翻译三分一不到,她一本都翻完了,写起来跟玩着似的,信手捏来。
  整整一千多本的资料,史书野史史记生活随记等等一些乱七八糟的文言文资料,闻子吟仅仅花了不到两个月就搞定了。
  这些书都是要配上白话翻译刊印成书发行出去的,有一些是作为休闲读物,而有一些则是列入了教育书刊。
  因而每一本书的封面,都记录了一个名字,翻译:闻子吟。
  甚至有一些书是残缺不全的,闻子吟也靠着她强大的古言功力给补全了,这样的书,在著作者名后面,增加一个编著:闻子吟,这样的形式。
  当然这些都是得后期项目全部完成之后,书本正式投入刊印发行,才能真正面世。
 
 
第15章 下乡知青之迷途知返
  做完了翻译的项目,闻子吟提前申请了毕业和学位,凭借着老师渠教授和一贯以来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优秀的履历,她的申请很快被批准了。
  闻子吟没有读第二学位的打算,直接选择了继续读研,闻父闻母都在家,她拒绝了莉娜的提议,申请哈佛研究生,闻子吟来这个世界的目的并不是学习或者优秀的学历。
  现在对她来说,国内的事业和闻父闻母才是最重要的。
  继第一篇散文后,闻子吟又相继多篇文章,各种文体都尝试了一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她将得来的稿费的三分二都划出去,作为慈善教育基金,在渠教授和父母的支持下,她建立了一个私人的慈善基金会,名为吟光慈善基金会。
  家庭主妇闻母现在也加入了女儿的基金会,主要帮女儿一起打理一些基金会的事物,重新找到人生目标的她,比女儿还积极做这些事。
  吟光基金会主要是从事教育援助,例如给贫困偏远的地区建立中小学,让当地的小孩儿们有学上,有书读。
  从学校的建设到学校设备以及学习用品书本等,这些都包含在内,只要家庭条件符合,全部免费入学。
  学生们只需要负责各自的伙食就能直接入学,有的孩子自己带饭,有的则是在学校食堂享受低廉但营养均衡的三餐,甚至一些实在困难到吃都成问题的,学校也会批准一些这样的学生,免费在食堂吃饭。
  另外就是只要是有建立学校的地方,必定有一所孤儿收容所,里面大部分却是被抛弃的女童和婴孩。
  在这个年代,落后愚昧的农村,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只要是男娃就高高兴兴的养着,家里的女孩多了好一点的给口饭吃,但是得在家里做牛做马地干活伺候。
  狠心一点的直接把孩子溺死,或者直接丢弃的不在少数,闻子吟在参与建校和走访的过程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问题。
  这引起了她强烈的反感,闻子吟一直以来特别痛恨这样的行为,这是一件封建弊端下的男女歧视,因此她回去后特意写了一篇这样的文,“我生而为人”,是男是女有什么关系?
  那些刚出生就被抛弃的孩子,不应该承受这种世俗和大人带给她们的偏见,因此这间吟光的收容所,应时而生。
  这篇文在国内褒贬不一,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并不那么容易改变,哪怕在一些城市家庭,富有和高知并不代表着先进,但它却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接连引起大范围的舆论和影响。
  这篇文被国际人权组织和女权倡导者所拥戴和频繁提起,影响力不弱于那些获得奖项的文章。
  这样的新闻回到国内,自然被媒体所报道,加上国家的公开支持里面的一些观点,例如男女平等,应该摒弃陋习,做到家庭和社会所有的人都能权益相等,无关性别。
  因此新闻报道时自然会偏向于闻子吟,一时间当所有方向都一样,却与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相勃时,人们才会去认真思考,会惶恐,会反省。
  有一些支持者,公开谴责那些抛弃女儿的家庭,社会甚至有自发组织了这样的检举监督,大部分来自闻子吟的粉丝和一些接受全新教育的大学生。
  虽然一时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往后几十年确实影响到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男女社会关系,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记者采访闻子吟的时候,她说:“并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或者其他一些情绪,吟光学校为什么存在?它的存在说明了了我们国家的落后和贫穷。”
  “吟光收容所这样的机构,也并不值得我去高兴,因为它代表了一些畸形的社会观念,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我会更高兴和期待于类。似这样的机构不必存在,那将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说明上述问题的不存在,我们都应该为这样的事而高兴。”
  闻子吟其实并不热衷于出名,但是想做点什么却绕不开影响力和名气,这让她有些无奈。
  为了躲开那些记者,闻子吟把自己关在家里,每天家中和渠教授家来回,在闭关两个月后,她重新出了名为“再见”的抒情式散文。
  以及“知己”,“未来”等多篇短篇小说,并在各个知名杂志上投稿,包括莉娜推荐的法国知名文学社“阿尔法”。
  闻子吟向来喜欢写一些有一些积极意义,和感染力的文章,就算是散文、小说也带上了这个风格。
  例如,“再见”,疼痛会过去,苦难会过去,但是那些陪伴自己的人,他们还会再相见的,黑夜会过去,那么我们,明天还能再见!
  例如“知己”,和失败成为知己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当失败有了具象的时候,当全世界只有他能看见的时候,当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疯子,是个失败者!
  跌倒,摔跤,挣扎,“失败”在诱惑他,也在嘲笑他。
  但是主人公从一开始的厌恶排斥“失败”,疯狂想要摆脱失败,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某种诅咒,做什么都会失败,他想逃离这个怪圈。
  终于有一天,他受不了,开始试图自杀。
  后来主人公从古文中学到一个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开始假意靠近“失败”,“失败”其实这个很单纯的孩子,很容易受到蛊惑,男主人公在这个过程中开始了解到它。
  当他觉得已经重新了解“失败”,并强忍内心的排斥和不忍,计划杀了他。
  但是,他发现世界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的,“失败”只是他的臆想,是他逃避的结果。
  主人公重新振作起来,历经三重四折,他和失败成为知己,失败却让他见了到成功。
  “未来”也是一篇短片小说,讲的是未来社会,一对夫妻南漂北流的故事,通过这对夫妻,映射延伸了社会的背景和家居安乐的和平景象。
  书里的背景是一个发达又和平,但是人人都在努力奋斗往上爬的社会,当然也有那些喜好玩乐的,但是他们无一不说明了这个世界的繁华和美丽,看得人心驰神往。
  就像是21世纪的人看到了未来星际的闪耀,为那些高空列车,人工智能,全息世界等等不可思议的东西陶醉一样。
  八十年代初的读者们,同样为那个和平上进的美好年代感到疯狂,他们被书里的景象深深陶醉了。
  这样的结果导致,几乎人人都有一本这样的书,能说出书里的任何一种神奇的东西,他们互相激励,发誓要为成为这样的社会的公民而努力,一时间被这些书本激励的何止能识字的人?
  那些看不懂字的也想听听这样的故事,家里识字的会捧着书为他们念。
  闻子吟低估了贫穷的社会环境,对精神粮食的需求,他们仿佛吃了精神药剂一样,都在往自己的领域里发展和阔步。
  就算是一无所长的,也会去报夜校,去学技术,当周围人都开始这样的时候,哪怕那些向来好吃懒做的,也不好意思颓废下去,更何况这个社会那样的人几乎很少。
  闻子吟的最新几篇文章,再次获得了提名和奖励。
  “再见”获得了国内的青年文学奖,在奖项刚拿到手的时候,“未来”被提名了国内最大的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
  然而,惊喜一重接着一重,这厢京大文学院的以及京大对闻子吟有所耳闻的,还没等他们消化完这两个消息。
  新闻上报道,知己获得世界最大的文学奖,国际联合文学奖!
  “本台消息,据悉京大高材生,国内著名的文学家京大才女闻子吟女士,在昨日获得国际联合文学奖提名。”
  “闻子吟1960年出生,目前20岁,现京大在读研究生,据她的导师文学大师渠教授透露,闻子吟已确认将在京大连读硕博,并且将来会留在母校任教。”
  “京大提前争取了这位惊才艳艳的文学家的青睐,那么闻子吟在未来会和母校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拭目以待!以下是本条消息的具体内容。”
  正在家里和父母吃着香喷喷的饭,喝着浓浓的鸡汤,看着播放的电视新闻的闻子吟,手心里传来了异样的刺痛感。
  她顿了顿,眉心几不可见的皱了下,把手上的汤一口喝完。
  “爸妈,我吃饱了,先去休息下,你们慢慢吃。”
  闻母瞪了她一眼,“今天怎么就吃这么点?早上也没吃,乖,再吃一碗,瞧你都不长肉的,我跟你爸都愁死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