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0

[红楼同人]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无法忘记的遗憾

时间:2020-10-31 09:50:31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太子傻眼了:“当地官绅?”
  “是的,太子殿下。”妙玉好脾气地解释道,“百姓需要的身上衣裳口中食,而官绅需要的,则是应酬打点的银钱。两者的需求截然不同。而且官绅不纳粮,也就是说,从田赋到人丁税,他们一概全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百姓都会带着家业投到高门大户门下。”
  “也就是说,江南本来就收不上税?”
  “对比江南的耕地和人口数量,是的。江南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官绅豪强手中,朝廷本就收不上税。至于为什么税金会如此至少,只不过有人玩了点小手段,把其中的银钱藏了起来而已。”
  妙玉从衣袖里取出一道本章,看了看,道:“这是来自于户部的闵郎中的折子,闵郎中在户部江南司任职十六年,这是他利用户部鱼鳞册整理出来的江南土地变更图录。请皇祖父和父皇过目。”
  立刻就有太监将这道折子捧给太上皇。
  “另外,这是开海禁的这几年生丝等物市价变化统计。另外,去年江南布帛走私海外的数量为252万1784疋,是全国上缴国库的两倍;茶302万1474斤,是上缴国库的三倍。”
  “信口雌黄!”
  下面的大臣们都跳了起来。
  就连年幼的太子都看出来了,他们慌了。
  妙玉轻笑,拿出一物托在手里,道:“你们知道这什么吗?”
  诸人见那是一方四四方方的印,只有掌心大小,但是没有人认为,那是妙玉的私印。
  “这是纵横四海的靖海王印,也就是俗称的徽王印。同时在本宫手里的,还有十九年来中原跟海外贸易的全部账册。”妙玉道,“也别说什么海禁害民了。朝廷禁海,总有人利用手里的权势走私,不用纳税,最后得十倍的利润。朝廷开海,虽然国库丰盈了,可是这利润却下降到了六倍。因为本宫让某些人变相地把该交的税交了,因此你们才容不得本宫,就跟这位靖海王一样。对么?你们真当人家不知道你们在背地里设下了陷阱,要他的命吗?”
  如果不是因为清楚这样下去,朝廷最终会被糟糕的税制拖垮,这位靖海王也不会选择接受招安。
  只不过,没得选择的情况下,对方只能接受江南官绅的要挟,如今有了妙玉的橄榄枝,别说是这枚王印了,就是账本,人家都毫不犹豫地送了过来。
  靖海王能自封大宋徽王,靠的不是这枚王印,靠的是他自己。
  妙玉这才对着太上皇和皇帝跪下道:“启禀皇祖父,启禀父皇,这是端慧的海洋经略,以东洋丰沛的金矿银矿补充火耗不足,以吕宋丰沛的孔雀石铸造铜钱以稳定国内物价。请皇祖父和父皇过目。”
  太上皇怒道:“这些混账!”
  到了此刻,他哪里还不清楚的?这些大臣们又耍了他一通而已。
  妙玉道:“皇祖父,不是这些大臣们不够忠诚,也不是他们无能,他们只是太成功了。国朝想尽办法制约皇权,可是他们利用金钱形成了利益联盟,虽然相权之名,却有相权之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他们才会容不得她。因为她在加强皇权。
 
 
第128章 
  有道是天子一怒, 浮尸千里。
  商人和官绅吃肉喝汤却连骨头渣子都不给皇家留,甚至还愚弄太上皇!
  太上皇平生最恨被人愚弄!
  很快,继之前的勋贵清洗之后,江南官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清洗, 就连好几位致仕的大学士都被秋后算账, 抄家问罪。
  一时之间, 京师和江南, 血流成河。
  但是,这还不够。
  杀人固然能解太上皇的心头之恨,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天傍晚, 在勤政殿冬暖阁里, 太上皇气哼哼地坐在临窗大炕上, 皇帝曲着腿陪坐在一旁, 太子和妙玉坐在下面的靠背椅上, 商量着要怎么做。
  改革是肯定的, 不改革, 朝廷肯定会被拖垮。
  赋税收不上来, 导致财政危机,财政危机导致国家闹饥荒无钱赈灾、导致军备常年不足以致于国家常备军不足二十万。
  要知道, 国朝可是耕地面积超过十万万亩, 人口超过两万万的大国!
  太上皇和皇帝很清楚, 国家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国朝的历史不过百余年, 可国朝的敌人却是这片土地上经营了近千年的庶族地主, 甚至连皇帝都可以说, 他们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太上皇和皇帝相对无言。
  太子更加稚嫩。
  妙玉最后站起来道:“皇祖父,父皇,文武百官制约皇权, 靠的不过是一个仁道的名头罢了。但是,王道不是仁道,王道还需霸道辅。父皇,您若是信得过儿臣,就让儿臣来做这个背负皇族、背负天下的曹操吧。”
  王道不是仁道,王道还需霸道辅。
  太上皇听到这两句话,勃然大怒:“你闭嘴!”
  皇帝道:“父皇,端慧此话说得并没有错。王道的确不是仁道,父皇行仁道,可是国库越见紧张。也许是时候用一用霸道了。”
  太上皇恨恨地转过头。
  皇帝道:“端慧,你认为改革需要多少年时间?”
  “儿臣以为,最少需要二十年。”
  皇帝年纪大了,未必能撑到二十年后。
  也就是说,这将是一件跨越两朝的改革,而且需要非常手段。皇帝自认,他是不怕妙玉架空他的,但是他有个万一,只怕妙玉就是另外一个太平公主。
  可皇帝也知道,如果再不进行改革,只怕朝廷也就只剩下不到百年的元气了。
  因为国朝的财政就在这里摆着。
  皇帝静静地坐在那里思考了两刻钟,最后道:“来人,拟旨!端慧公主摄政!即日起,太子与公主一起,陪同寡人上朝。另外,下国书,将来太子继位,二十五岁之前不得亲政。”
  年幼的太子傻眼了。
  同样,六宫震动。
  迎春人在深宫,不知道外头的事儿,却知道六宫嫔妃们都去跪宫阙了。
  毕竟连她知道,妙玉只是皇帝是养女,若是她掌权了,义忠亲王一脉是不是会东山再起甚至行谋朝篡位之事呢?
  如果不是太子送了信来,只怕迎春也会去跪宫阙。
  三位成年皇子更是坐立不安。
  他们去跪勤政殿了。
 
 
第129章 
  皇帝勃然大怒, 直接把这些宫妃打入冷宫,还让人把三个儿子押回王府圈禁。
  三位皇子当晚就反了。
  他们联合北静王府和平安州,凑了八千卫士攻打皇宫,还分了两千人攻打公主府, 企图捉拿义忠太妃和那位靖海王。
  为此, 他们甚至策反了京营节度使云光。
  京营节度使云光帮着贾家王家没少做包揽诉讼的事儿, 贾家被抄家问罪之后, 云光就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皇帝清算。如今三位皇子通过北静王给他送了消息,他不得不反。
  问题是, 云光愿意, 下面的校尉们却不愿意, 就连中层将领也有人不愿意。
  妙玉当年的两个大丫头白术和连翘一个嫁给来了京营游骑将军, 是正五品的敕命夫人, 一个嫁给了果毅校尉。不止她们俩, 当初跟着妙玉从南面进京的丫头们, 还有这几年庄子上的女人, 很多都嫁到了京营。
  京营中下层的将士们很清楚,国朝奇葩的税收制度导致了国家正税不足发不出粮饷, 还是公主府想办法贴补他们的。吃着公主府的肉脯, 穿着公主府的兔毛衣裳, 转头攻打公主府?这不是忘恩负义, 这是砸自己的饭碗!
  再说了, 跟着节度使造反, 他们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了?别逗?谁都不是傻子。
  虽然云光长了心眼,先杀了白术的丈夫谭游骑和连翘的丈夫乔校尉,可是下面的校尉们已经得了消息。所以等云光打着勤王的名义, 却用三皇子的令牌开了城门,带着他们往公主府来的时候,这些士兵们就在各自的校尉的带领下直接造了云光和诸位将军的反。
  他们把云光和几位一力主持“匡正”的将领连同包围公主府的王府卫士们杀了,然后向公主府投诚了。
  义忠太妃当机立断,收下他们人往皇宫赶。
  皇宫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三妃在宫里经营多年,皇帝将她们打入冷宫,她们直接就让人开了宫门,宫里乱成一团,龙禁尉伤亡惨重,只能困守宁寿宫。
  太上皇后一辈子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等惊吓?一叠声地劝太上皇把妙玉交出去,被太上皇砸了一头一脸的茶水。
  太上皇很明白,那几个皇子根本目的不是端慧,而是皇位!
  换而言之,宁寿宫若是真被他们打下路来了,先死的,绝对是他跟皇帝、太子!
  倒是皇后非常冷静,她与妙玉跟着皇帝一起,鼓舞宫人们倚仗着高大的宫墙死守,而年幼的太子则侍奉在祖父身边。
  一天一夜过去了,临近天亮的时候,忽闻外面杀声大作,可是对宁寿宫宫门的攻击却戛然而止。
  一个时辰后,义忠太妃一身甲胄押着三位皇子敲响了宁寿宫的宫门。
  太上皇和皇帝不忍杀孙子儿子,将三位皇子终身圈禁,可这三位皇子的母族、妻族被诛九族,侧妃庶妃家里也是抄家问罪,一个都没有跑。
  至此,妙玉的摄政公主之位无可动摇。
  妙玉很清楚,武天之后再无女皇,如果她想要天下共主的名分,肯定不行。但是如果只是摄政公主,在太上皇老迈、皇帝的身体江河日下而太子又年幼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以从权。
  她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清算之余保证国家的运转,而第二件是,也是她未来的长远工作则定在了三方面:正税制、发展经济、廉政。
  为了稳定朝局,妙玉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展报业。并在第一张邸报上颁布了她的摄政三大主张,第一条就是明确赋税,具体为明确正税具体内容,削减大量杂税和捐输,将商税并入正税之中。
  妙玉执掌海上贸易多年,手里孔雀石无数,调拨些出来做铜活字,没有问题。宫里有学堂,宫女太监基本都识字,所以校对的工作也有的是人做。
  接下来她要做的,把报纸贴在各城的城门口,京畿、中原和江南等地自有识字的百姓去读,根本就不需要她多费心。
  只要告知百姓朝廷不会加税,百姓自然就不会乱。而国朝的正税低,各地的杂税捐输却不少,只要在邸报里面加几句就可以把锅扣到士绅头上。
  事实也是,不让国家收商税导致国库银钱严重不足,自己却收受贿赂,家里良田万顷的士绅遍布全国。
  更别说邸报里直接将海禁和海寇的真相全部告知天下,百姓都怒了。
  要知道,江南的生丝价钱会随着年景波动,从七百钱到二两银子不等,禁海的年份江南百姓手里的生丝能一两银子出手就算好年景了。可是那些跟海商勾结的士绅呢?他们至少能挣九两!而开海,百姓手里的生丝能保证二两六百钱的均价,朝廷还能收到至少四两银子的税!
  只这一项,就让江南的百姓生吃了那些豪绅的心都有!
  以前他们是没有人替他们做主,现在,连朝廷都摆明了态度,他们还会站在那些士绅那边?当然,百姓不在支持士绅,还有一重原因,那就是士绅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无上限的免税了。
  妙玉严格地限制了每个等级的士绅可以享受的田地免税数量:秀才为二十亩,举人五十亩,同进士二百亩,进士出身三百亩,三鼎甲五百亩。超过这个数目就要按照正常规定纳税。
  人头税也做了相应调整:秀才可以为父母、妻儿免税,兄弟不在其中;举人可以加上兄弟、兄弟媳妇,外加侄子侄女侄媳妇等等;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可以免三百人份的人头税;高门豪奴也要纳人头税。
  文武百官、勋爵贵族,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这是为了杜绝百姓带着家业投奔豪门做奴才。
  此外,女人也要纳税,女人的人头税为男人的一半。这是唐王朝之后,时隔千年中原再度向女人正税。
  老实说,换了别的时候,妙玉恐怕还没有这个信心,但是现在,之前勋爵贵族被皇帝收拾了一大波,现在老臣本太上皇收拾了一大波,江南和京畿的菜市口血透一尺,掣肘大大减少,她自然有这个底气颁布这样的法令。
  对于百姓而言,带着家业投奔豪门有相当大的风险,稍有不注意或者运气不好一点就会被人吞了家业。既然那些豪绅们那么可恶又没了好处,他们自然不会钻漏洞想办法逃税。更何况,杂税和捐输砍了,他们的负担也会轻很多,也就不用带着家业投人了。
  而商人们关心的,自然就是商税了。
  不是没有商人抵触商税,但是别忘记了,那位靖海王才是天下第一徽商!徽商们的别号百城,数得上号的大徽商,他们的店铺几乎遍布整个长江流域,因此徽商们去查账的时候基本是不住店的,因为沿途各城都有他们的店铺,他们直接住自家店铺里。
  交了商税,你可以有进入海贸的资格,不交,不但没有资格下海还会被抄家问罪!
  这条律令一出,徽商第一个响应,因为他们听说了,商税分两档,一为常税,二为奢侈品税。一般的茶叶、生丝,这些为常税,十税一;奢侈品税,按照具体的物件收,最低三成起,比方说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料,珍珠、宝石,等等等等。
  就连潮商们也积极响应。
  为什么?因为潮商们走的就是海运!因为走的是海运,他们基本是提着脑袋干活,一不小心,就要背负上勾结海寇的罪名。现在国家开海,他们只要纳税,就不用担心掉脑袋,为什么不接受商税?反正以前他们也是要向达官显贵缴纳保护费的,现在不过是拿着这笔钱交到国库里,更安全更安心而且还交得明明白白的,甚至还俭省了许多,为什么不交?
  山陕商人倒是犹豫了一下,不过听说徽商、潮商都交了,他们也交了。
  至于文武百官们关心的,自然是廉政了。
  他们很担心妙玉秋后算账,而妙玉却在这一份邸报上颁布了关于廉政的第一条法令,就是给官员加薪。
  妙玉规定,国朝之前定的俸禄为正俸,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品级,无论你有没有职位在身,都能领到这样的一份正俸,正六品的六部主事一年六十两银子外加六十斛米,正七品县令一年四十五两银子外加四十五斛米。
  正俸是无论是否候补官员,都有的。
  至于加薪,自然是加给在职、有差遣的官员。
  妙玉摄政之后直接给在职的官员加了两份薪水,一份是差遣费,跟正俸等同,一份是衣料钱,包括丝帛棉布以及银钱若干,总价值跟正俸相当。以县令为例,同样是正七品县令,实职的县令可以拿到至少一百三十五两银子,外加口粮九十斛、丝帛棉布若干。而候补县令只有四十五两银子和四十五斛米。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