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斗嘴中,眼睛却眨也没眨的使劲盯着,两人对持着走上一圈后,大汉直接出手跟抓小鸡似的,有种手到擒来的感觉。
围观的士兵顿时控制不住的惊呼,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下一瞬惊喜的一幕,只见赵云轻而易举跟泥鳅似的一滑,竟然闪过了大汉的攻击,众人尖叫大力拍着巴掌来发泄激动。
一回合后,大汉别说让赵云倒地,连衣角都没碰上。
顿时众人心里有底了,果然下一刻赵云直接一个二两拔千斤,生生的把大汉摔倒在地,赢了这场比斗。
“啊····”新兵蛋子们狂呼涌上前。
赵云却连连摆手,亲自把大汉从地上拉了起来,嘴上说着胜之不武,承让,承让。
这一幕更让朱远一行人不由露出笑意来,荀彧难得从旁边说道:“我看这赵云哪怕是硬碰硬都能战胜,故意藏拙呢。”
自从接到谢氏转交的信件,看着母亲、父亲、祖父亲笔写的信,荀彧整个人从死气沉沉,改变了一些,起码一天也能冒出个两三句话。
萧何跟大帅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一个意思,那就是今日份的话他已说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很想写诸葛亮啊,让他真的当整个天下的丞相,跟萧何一个左丞相,一个右丞相。
可是他被神话了,草民不敢写,亲们觉得呢?
哈哈,常山赵子龙来也。
第50章 大义 着急
“看来这批新兵蛋子是都服气这赵云了。”
看着远处下面扔着那两人哄闹, 男人间的友情就是来的这么简单。
两刻钟后,这赵云到底是被分派到了婷玉的手下,众人都是了然的板正脸, 心下却笑的直打滚。
此时荀彧自己都没发现,他的嘴角有一点点弯。
实在是这革命军内部相处的气氛太舒服了, 面上打骂犹如水火不相容, 给人的感觉却牢不可破,看着去死的话都是好笑的感觉。
跟在大帅身后不过两天, 他心里居然有些迷恋,对此他是无比烦躁痛苦。
按理说这怎么都论的上是贼,可是想起祖父信中所写:
200年前这陈朝不也是如此起来的吗?
车朝末代皇帝也是昏庸无能, 荒淫无道, 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民心怨愤。
正因如此, 天下群雄并起,只是这陈朝的开国皇帝笑到了最后,如今这不是又一个轮回。
哪有什么千千万万代的朝代,哎, 当初真不该没有发觉你这愚笨儒派思想。
*
的确,在世家的思想里都是家国天下,他知道家人的意思, 尽快效忠于革命军, 为朱大帅的建功立业增砖加瓦, 然后身居高位,让家族再创盛名。
可是他这天地君师亲的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啊,从小时候开蒙就是面朝京城磕头,这也是学的第一句话, 怎么能可能说变就变?
朱远看着荀彧眼中的纠结怅然,想着他心里动摇了,却高兴不起来。
本来他就对这古人的气节无比的佩服了,可是亲眼见着还是无比的震撼。
他想到文天祥所做的《过零丁洋》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如此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完全可以说是种花国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他想起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头皮发麻,眼泪不听自己的使唤,争先恐后的冒出来。
现在想来都是记忆深刻,他们对于自己心中的大义是如此的坚定、百折不挠,连死亡都是小儿科。
与岛国侵略时,很多很多人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可抛弃,哪怕是万人咒骂,祖祖辈辈抬不起头都无关紧要。
*
朱远突然轻松一笑道:“荀彧,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放你离开,可是现在却改变主意了。
等革命军解放整个龙南郡后,我亲自送你平平安安的回家。”
众人突然被这大帅的话惊的合不拢嘴,不是您说的温水煮青蛙,什么日久生情吗?
他们当时还想着荀彧肯定会对这里产生感情啊,完全的佩服不已。
结果怎么又整这一出啊,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哈哈···”萧何几人右手握拳放在嘴上,却还露出笑意来,心下同时想到:大帅,你果真不是能使阴谋诡计的人啊,哪怕是当初对荀彧“图谋不轨”都是坦坦荡荡的感觉。
只有你自己才觉得是用手段吧,恐怕这荀彧一开始就明白,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的确,当初在书房里荀彧就是明白以朋友的性命威胁,看本人的宴眼神却根本都做不出伤害他们的事。
现在看着好友们每天都忙忙碌碌,过得很是充实,虽然累却很是快乐,他就明白在革命军里,你的出身、来历等等都不重要,这里是唯才能论,只要你没做对百姓不好的事情,就是完美之地。
没有比这里更能施展心中抱负之地啊!
荀彧突然神清气爽,肆意大笑到直不起腰,对于时时刻刻维持自己做派的他来说,真的是第一次。
众人看此一幕,见鬼似的神情,今天真的是一出接着一出,都搞什么啊,难不成就是大帅曾说的什么愚人节一个道理?
“大帅,你派两个人跟着我,我想出去走走。”
说完,荀彧又恢复成了常态。
“啊,好。”朱远都惊悚了好吧。
*
走出郡守府,荀彧第一时间就去往王府,看着贴着封条,门口两个士兵站姿笔直的守着,尽管一个只有左手,一个只有右手,身上却散发出一股凛然之态。
一开始朱大帅跟萧何千叮咛万嘱咐,说这革命军的老兵就如同狼王,只要在战场上洗礼活着退下来,那就是宝。
他当时觉得不可思议,现如今这兵最好找了吧,死了再招就是了。
一块饼子就是几条人命,甚至一块棺材木板都能换个黄花大闺女。
后来他才知道,每逢上战场革命军队里都配着医疗队。
整个革命军内部遵循着,“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政策。
朱远特意把名字取为军用消毒液,底层士兵都不知道是酒精,只知道这是能活命的东西。
当初,这凌迟使用的膏药陈星还以为是比白药还厉害的东西,没想到施行的却说这根本无法对愈合伤口有效用,只是多大的伤口,撒上立马不流血。
他当时虽然失望却更大喜过望,直接想到在战场上每个士兵都必备的话,那该多美。
轻伤自己可就地消毒后包扎,重伤运往后方也不会耽误治疗,这两样好不夸张的说是救命神药。
于是直接给了钱财买下方子,让人大力研发,如今可以说是每个士兵的必带品。
*
离开王府后,荀彧去往主街上,热闹非凡的让人眼花缭乱,左顾右盼又不知看什么是好?
拥挤的一步一蹭,看着每个百姓都是精气神饱满的匆匆忙忙、骂骂咧咧,听着熟悉之人打招呼停下时的乐呵,眼神迷惘。
这样巨大的变化,让他很是头重脚轻,只不过短短一个月啊。
他这一个月来大多时候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为自己的志向悲痛,外面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也曾专门从王府出来观看百姓,看着那些死气沉沉躺在路边的百姓,他就重燃斗志、振作精神。
对呀,我荀彧要做的是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
可是这么看来,我真错了。
“一人无法救天下!一群志同道合,以国泰民安为己任的伙伴却可以。”这是大帅曾说的原话。
还记得大帅当时是为了劝他别庸人自扰、压垮自己,轻松的说出来。
这样安慰自己的话,或许从那时就更让他纠结了吧。
主辱臣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像朱大帅这样的却第一次见,会跟下属们玩乐、开玩笑,跟他们一起在一张桌上吃饭,每天穿着普通的衣服,鞋子都是买老百姓自己做的千层底,出门也不身着绫罗绸缎。
只是每天忙碌着,很多时候问大帅都是不一样的去处回答,按理说他这年纪怎么这么急?
过年才11岁,身高却蹭蹭的直往上,看来这八尺是轻而易举。
怪不得都说这北方人普遍人高马大,南方人却普遍要矮些。
只是没等他问,大帅就像先察觉了似的回答他,“怎么能不急呢,巨鹿郡以北的匈奴、北冰郡以北的突厥,还有老是袭扰边疆的漠北、漠南,这些都得统统平定。
然后也把巴蜀想方设法的划入我们自己的地盘,这些都得好几年吧。
还有我现在就愁着水军的事,这还是迫在眉睫啊。
尽管龙南郡和江南郡说是城池拱手相让,可是境内却处处烽烟、不太平,牛毛般的势力得平定吧。
要不然怎么能平安到达一郡之中心的城池,他们维护好就算不错了。”
这番话是如雷贯耳、让他振聋发聩,这就是天选之子吗?
朱远因为计算这黄河和长江的每处宽窄,是算的头昏脑涨,自然没发现荀彧又露出跟第一次见面时的表情。
他只以为荀彧也在思考这些,所以才没作声呢。
事实上,他心里可比说出来的还急,他做梦都想着,造出各式各样的大船来,出海去寻找热带大陆,带回梦寐以求的土豆、玉米、地瓜、花生等等高产量的农作物啊。
实在是如今的农作物产量都低下的令人发指。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
第51章 荷包 家破人亡
自从荀彧在外面咣当了一天临天黑才回来之后, 所有与他接触的人都惊讶于他的容光焕发。
明明还是同一个人,只是以前的荀彧身上总是带着些阴郁的感伤、恍惚,现在则是脚步轻快、嘴角微翘, 眼神温和又透着光亮,真的是与之前截然不同。
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 当晚荀彧就在书房郑重的对大帅宣誓效忠, 并且发誓:会尽毕生之力,穷尽一生辅佐实现大帅的理想!
因为大帅所想, 就连荀彧自己都没有想过的强大,与之一比,犹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而荀彧察觉自己恰恰是那个被一叶障目的燕雀。
*
与萧何共事不过5、6天, 荀彧就自叹不如, 同大帅一样骨子里亦不喜奢侈、崇尚简约。
在他所知里, 北方人性格直爽办事急躁多, 大帅是特例不提,可是萧何却心思细腻,处处机警,又善于识人, 可谓是无论何人都不会对其产生恶感。
对着这样的人,纵使是没有好感,可却难掩钦佩。
天下纷乱、处处几经战事, 革命军占领之地大多满目疮痍、破败不堪, 可是他这些日子所知道, 都赖萧何颁布新法,安抚百姓、恢复生产,重新建立统治机构和管理机制,可谓是给革命军建立起稳固的后方, 连前线巨大的需求都亦仰仗与其。
荀彧本以为自己的加入会是无实权一些日子,谁知第二天一早就被萧何拉到政令房,不仅委托他参与筹谋粮草、军械一事,还把南面四郡的外交都交于他。
美其曰名,出身世家本擅长处理这种事定易尔。
荀彧看着给自己布置的新书桌与位置,看着上面的成摞的文件,再看整个政令房内部之文人从刚才正式打完招呼后,都是各忙什么忙什么的姿态,心下舒坦。
若是一开始热情异常,他肯定内心警惕,这官场上所谓笑里藏刀,处处谨慎些为好。
可情况却恰恰出乎他的预料,还是不如啊,这样想着,心下更添火焰。
*
自从在丹县诞生报纸后,很快这报纸的种类就繁多而出,你只需要提供一个创意,我会比你做的更好,这就是种花国一直以来的常态。
另商人们受宠若惊的是,革命军见此只严令关于政策、军事方面是禁止效仿。
至于其他的娱乐、美食、连载的各种故事、店铺开业、百姓一二事等等版块则是随便你,于是各家书坊本事齐出。
百姓们觉得谁制作的好看、有趣自然买的多,这就更让他们下功夫。
不过即使这样,《革命日报》也是老百姓们每日必买的报纸,上面虽然已没有娱乐版块,却都是军事和政事上的大小事件,正面是白话文,反面则是精简繁语版。
当然也有不少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们,就专门抽时间去茶馆听说书的讲解,每回听完嗓子都因太过激动而沙哑。
老百姓们于是都知道这政策为什么颁布,好处、坏处、益处统统都是对哪些人的,作用是何,军事上的胜利,公开公正,就好似自己也是这个朝廷的主人,参与了所有。
整个革命军内部及其治下都实现民主制度,每一个士兵、百姓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士兵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百姓知道自己为什么交税,甘愿舍生为死。
朱远知道六子优哉游哉的,收着他们每个店铺的销量利润千分之一,美其曰名创意股份。
他只是把现代的一些商业知识写出了个册子,本就对商机敏感的六子居然一步步的融会贯通。
可谓是用古代的知识运用现代的创意,于是专利以此诞生了。
在与萧何他们的研究下,律法增添了《专利法》。
这个政策一在日报上宣告,就引起了商业的巨大轰动,都是精明至极之人,尤其是有远大目标的大商人除了骇然与狂喜没有其他。
朱远知道这作为无形资产,是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商业价值,尤其是对于古代依靠这各种各样的秘方传承家业的商人来说。
的确,尽管这依靠专利不同,各有10年或20年左右的权限,可是大小商人都是足够感恩戴德。
再造之恩,恨无所报!
本来就是最低贱的商籍,在各朝代的眼里都只是肥羊的作用,连百姓都不如。
你做大了就是官员的肉饽饽,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差役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各种刁难也已成为习惯。
你不做大,一家老小的吃饭都指望你,那更不行,所以朱远真觉得这古时的商人们真是入这行都是毅力足够大者。
哪像现代都还各种扶持、各种好政策、各种另眼相待,还弄出了个什么“豪门”称号。
于是更诧异的事情发生了,自从这各地衙门记载完所有商人的专利后,商人的税收比之实际的赚钱数整整高出两到三成。
35/64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