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每个月有八个冰激凌和八个蛋糕的配额,靠刷掌纹领取,没有领取完的会被投入“幸运篮”供别人抽取。有时候会中奖,有时候不会。如果有人运气好抽到了蛋糕或者冰激凌,屏幕上会显示那是来自谁的未领取品,不过没有人会在乎这些,领取靠自己的运气获得的奖品直接离开。
有时候我的冰激凌和蛋糕会有剩余,有时候不会。不管怎么样,那个月是不会有剩余了。我刷了两个红花石蒜形冰激凌和两个黑森林蛋糕,还领取了两小杯赠送的冰水,与他/她在随便一张桌的两边坐了下来。
在这里我总是喜欢听《海边的祈祷者》,但耳边响起的常常是别的音乐,全是优雅的钢琴曲。
整个音乐厅只有我们两个人。
他/她说:“那也许是一颗黑矮星。”
我说:“它是气体星。”
如果是黑矮星,它的密度会非常大,整个星球就是一颗比钻石还坚硬的晶体。
他/她说:“没有人真正看见过太阳衰变的完整过程。”
黑矮星到底会不会是晶体没办法定论?
他/她说:“有那么几种可能。”
我说:“哪几种?”
他/她说:“第一种,它是一颗接近黑矮星的白矮星;第二种,它就是一颗黑矮星;第三种,它是一颗褐矮星;第四种,它是五彩星球的卫星;第五种,它是五彩星球的邻近星。”
那么大的辐射剂量,是颗脉冲星也说不定。他/她的思考很全面,至少没有完全只认定一种可能性。
从人类出现的时间看,哪怕从第一个人出现时开始到现在一直持续观察太阳,也没办法看到它从“主序星”变为“红巨星”再变为“白矮星”最终缩成“黑矮星”的完整过程,如果能有幸找寻到另一颗恒星,并且从它处于“主序星”的末期开始观测,到现在,运气好的话,也仅仅只能看到第二个阶段而已,何况一直没有人能真实观看到恒星的第二阶段,所以恒星会历经四个阶段的衰变最后灰飞烟灭,这只是一种猜想,而人类对未知世界和未知事物的猜想,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却是错的。哪怕对于可以近距离观看并触摸到的地球上真实存在的寿命很短的生物,人类都没办法完全研究透——比如,变色龙靠什么变色,人类刚开始是给出了错误解答的,后来经过摸索纠正了错误——何况是恒星乃至别的星体。人类没见过基因,但还是成功想象出了它的形状以及别的种种,所以我对很多原有的研究成果(包括猜想)抱尊重态度,持保留意见。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我会参考恒星衰变会经历四个阶段的说法,但在处理问题时,我会试着去想也许不一定经历四个阶段。也许它确实会经历四个阶段,可是那四个阶段就真的是这四个阶段吗?黑矮星真的会是一颗晶体而不是一颗普通星体?比如岩石星体或者气态星体乃至液态星体。恒星进入衰变第二阶段时,真的会膨胀吗?会不会只是冷却?进入第三个阶段时,体积真的会缩那么小吗?会不会只缩小很小的百分比?一颗恒星或者行星乃至别的星,在演变过程中会经历非常多的遭遇,比如被撞击,被拉扯,被抛离等,而每一次经历都为它将来变成什么奠定了基础,跟一个人的出生、成长与死亡过程一样。决定一颗星发展走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身的组成成分、密度、体积、质量、磁力,所处的位置,周围星体的种类、位置、体积、密度、质量、磁力、数量,不可预测的偶然(撞击、拉扯、抛离等),制造那些偶然的对象(彗星会带来水),以及一切发生的时间等。人类可以分类,人类又无法分类。星体也是。
一路上遇到的各类星体无数,对很多星体的定义也许不一定完全正确,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整理参考书而已,并非教科书。一切留待后人去判断和最终确定。我把一些气态星体也归类为白矮星。像恒星这样寿命长得让宇宙为之震惊的星体,它的演变过程会很复杂,因为漫长。我们认定白矮星还会发光发热且体积小质量大密度大,但是一颗不再发光但持续高温密度小质量小体积大的星体也可能是白矮星,万一它正处于白矮星的早期或中期呢?白矮星不是一个固定模式,它本身还分阶段。早期的白矮星,也许先失去光亮,因为表层会燃烧殆尽而冷却,但内部还在继续燃烧所以温度依然保持高温。中期白矮星,没有光亮也渐失温度。晚期白矮星,没光亮没温度。至于体积,早期白矮星也许被非常厚的云层所包裹,体积很大,外面密度小里面密度大,实体较小。中期白矮星,云层渐消散,实体的体积比早期大一些,因为云层中的尘埃会降落并堆积。晚期白矮星,没有云层,实体比中期大,尘埃已全部降落堆积。末期白矮星,会相对收缩一些,因为堆积的尘埃慢慢凝结成土地或岩石,体积变小,密度增大,但是不会缩到早期白矮星那么小,它会比晚期白矮星小一些,却比中期白矮星大一些。白矮星有可能表现出脉冲星的某些特性,比如具备强辐射,同时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不停伸缩。如果白矮星会忽大忽小,那恒星的衰变在“红巨星”阶段后就不会遵循越来越小的规律。
不同类型的行星组成成分各不相同,所以自然死亡的过程和结局也会不同。恒星的组成成分也是相异的,不同的恒星死亡过程和最终结局也会不一样。有的恒星死了,变成固体星,有的恒星死了变成气体星。这一点非常肯定。至于它是否会变成液态星,就像是否会变成晶体那样完全没有确定性,所以白矮星究竟是什么?它变得飘渺起来。抛开质量不谈,“图伊”确实有五种情况。
我说:“它的质量不足太阳的8%,也许曾经也不曾达到过太阳质量的8%。”
他/她说:“要么是褐矮星,要么是普通行星。”
我吃下最后一口冰激凌,抬头看见他/她嘴角沾着少许冰激凌,看起来像一滴雪。我取出纸巾擦了擦自己的嘴,把纸折叠好放进上衣右口袋,在这里一切资源都会被重复使用。一张纸需要被利用三次,一次用来擦嘴,一次用来擦手,一次用来方便。我把冰激凌杯放进椅子旁的回收箱,打开黑森林蛋糕尝了一口,味道不错。
他/她也取出纸巾擦了擦嘴,然后把它折叠好放进上衣左口袋。
我说:“普通行星的可能性较大。”
他/她说:“那个三色星球很奇特。”
我说:“确实不同寻常。”
他/她说:“也许它曾是颗恒星,比如红矮星。”
我被蛋糕呛了一下,轻轻咳了咳。
我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他/她的想法太惊人了。这一切瞬间都说得通了,虽然还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种于万千不合理中总也不肯退让的一种合理,以它不堪一击却无法被忽略的姿态存在于那里。
我说:“恒星最终会降级成其它星的卫星?”
他/她说:“也许会也许不会。”
我说:“它在围绕那两个大星球公转?”
他/她说:“不是。发生了跌落与偏移。”
我说:“什么样的跌落与偏移?”
他/她说:“还有碰撞。”
我说:“偏移总是由碰撞引起。”
他/她说:“不是那两个星球相互碰撞产生了现在这样的局面,它们俩肯定碰撞过,但是这一切不是由那一次碰撞引起,而是另一次碰撞。”
我说:“来自外来星体的碰撞?”
他/她说:“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一些巧合就那么发生了。”
我说:“什么样的特殊情况下?”
他/她说:“这颗白矮星到了中年时期,引力在变小,体积急剧缩小,但是质量和密度很大。你没想到吗?”
我说:“想到什么?”
他/她说:“它们被困住了。”
我很震惊。
我说:“两颗星被一颗小行星困在自己的轨道内了?”
他/她说:“可以说是它的轨道也可以说不是。曾经发生的事应该是这样的,那颗三色星是颗体型较巨大的恒星,那两颗大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其中一颗是另一颗的卫星,另一种是它们是邻近星,都围绕那颗曾经是大彩星的三色星公转,而那颗三色星在衰变,它对它们的引力慢慢在减小。恒星的引力变小,那么邻近星的拉力就会显大,它们一边在共同远离那颗恒星,一边又彼此靠近,直到某个时刻巧合发生了,那颗恒星不再是恒星,它变成了一颗红巨星,然后又变成了一颗白矮星,也许白色气体星就是在三色星处于红巨星阶段时被它给烧的,这也证明了它们三者的位置——当时白色星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现在的这两颗星,如果曾经谁是谁的卫星的话,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白色星是五彩星的卫星。”
我说:“继续。”
他/她说:“如果没有那场巧合,也许这三颗星会各自朝着远方奔走,要么在撞击中消散,要么成为流浪星体,要么重新进入某个轨道,成为其他星的依附体,但是巧合发生了,一群体型巨大的彗星奔涌而来,就像成千上万的马,它们撞击了这三颗星乃至它们周围的一切,把它们各自撞离旧轨道,跌入新轨道。”
我说:“两颗行星被困在一颗白矮星的轨道内?”
他/她说:“不仅如此,两颗行星还各自被对方所困。”
我说:“于是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
他/她说:“嗯。”
我说:“了不起的思维。”
他/她说:“不过很难想象一颗巨大的恒星会缩那么小。它太小了,不是吗?”
我说:“确实很小。”
他/她说:“因此还有一种可能,那颗变成白矮星的恒星在那次碰撞中被撞碎,它的大部分碎渣飞走了,也许在某个地方毁灭了,也许还在宇宙中往前跑,而这一颗留了下来,因为密度和质量非常大,而且那两颗大星被撞到离它近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加上它正巧被撞进某个轨道,那两颗大星被圈在轨道内,所以变成了这样。”
我说:“很牵强,但很合理。”
他/她说:“晚安,塔提亚纳斯。”
我说:“晚安。”
他/她起身离开。
我一直盯着自己面前那个还剩下一半的黑森林蛋糕,没有回头看他/她的背影。有那么一瞬间我几乎要回头了,但我的头只是轻轻转动了一下,把视线集中到左肩对过去的某张椅子的后背上。十分钟后我为自己刷了一杯红玫瑰形冰激凌,心想应该先去“因卡尔那西恩”看看。
吃完冰激凌,我去了一趟左翼图书馆,里面寥寥数人。夜已深。我随便翻阅了几本书就离开了。
莎茶说:“再见,塔提亚纳斯。”
我对他/她点了点头。
我说:“晚安。”把那朵木芙蓉花送给了他/她。
“莎比娜”与众不同的自转方向就是在那次大撞击中形成的吗?似乎不太对。撞击过后它会恢复从右到左的自转,如果它曾经是那样自转的。在被撞击以前它就已经保持自上而下的自转方式了。
星体的自转方向隐含着什么秘密吗?与什么有关呢?宇宙真的在膨胀吗?可是,为什么仙女座星系会朝地球奔去,而不是像其他星系那样朝远离地球的方向奔逃。
第二天我在告别厅参加了莎茶的葬礼。穿着崭新的制服躺在长桌上的她,拥有小麦色皮肤,黑白相间的头发,浓密的眉毛,高挺的驼峰鼻,浅紫粉色唇,左脸上长着十七颗褐色雀斑,右脸颧骨上长着一颗黑痣,紧闭双眼。她的制服上,右胸绣着“卓耶什卡”,左胸绣着“91”。她叫卓耶什卡,终年九十一岁。
我在心中说:“再见,卓耶什卡。”为她献上一朵红玫瑰。
告别仪式结束后,卓耶什卡的遗体被送进外面的太空,它自由地朝着喜欢的方向永无止境漂流。
第6章
无论接任卓耶什卡的是谁,他/她是男是女,拥有什么样的血统,肤色是什么颜色,他/她都该叫特卡奎莎。于是在见到这个人之前他/她便已经拥有了一个名字,这一点也许连他/她自己都没想到。没有人能想到。
第一至一百号物资储备舰都没有空着,一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厨房、食品加工厂和服装制造厂,服装制造厂的展览厅展示着地球上所有民族的服装。二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医学科研实验室。三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物理研究实验室。四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化学研究实验室。五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天文观测室。六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鞋厂和宇航服制造厂。七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洗衣店和理发店。八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生活用品加工厂。九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一个体育馆和无数运动场,如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等。十至五十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材料储存室。五十一至九十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储水池,储存着被净化了的生活用水,目前仅装满二十艘。九十一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育婴室。九十二号物资储备舰、九十三号物资储备舰和九十四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学生宿舍。九十五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二号舰船工作人员的宿舍。九十六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三号舰船工作人员的宿舍。九十七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四号舰船工作人员的宿舍。九十八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五号舰船工作人员的宿舍。九十九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一号舰船工作人员的宿舍。一百号物资储备舰内分布着八号舰船工作人员的宿舍,中段正中有一片墓园。
我们一路上所采集的材料已经够多。七百年后也许还是会有人类继续前行。再过大约八百年后,我们将到达一个空洞区域,那里没有任何星体,甚至没有尘埃,要连续飞行五千年才能飞越。在这之前我们能够制造出持续飞行五千年的舰船吗?就算再制造一千艘舰船,并且让它们全都装上采集来的材料,也无法坚持五千年,何况我们不能把所有舰船都用来装材料,比起材料我们更需要水,可是水只够再喝一千多年。如果能够找到一颗装满水的星球,其他的问题也许能迎刃而解,我们可以用几百年时间慢慢制造出几十万艘星舰,然后在里面装满水和材料,去迎接那漫长的五千年。归根结底,水才是关键,有水,一切便有了可能,没有水,一切可能都将变成不可能。哪怕能捕捉到一颗由冰组成的彗星也好,可是并不罕见的彗星突然变得罕见起来,就像一个人等车的时候车不来,不等车的时候,一辆接一辆从眼前经过。我们等了三百二十五年,没有遇见过一颗由冰组成的彗星。
5/1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