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1

七零年代女厂长——红叶似火

时间:2021-07-06 09:57:54  作者:红叶似火
  这怎么行,事情都还没谈妥呢!
  费书记立马走过去,笑呵呵地说:“现在还早,太阳这么大,梅书记,余总,坐一会儿,晚点我安排县里的车子送余总回省城。”
  梅书记讶异地掀起眼皮,打量着费书记,咋回事?就出去了十几分钟,这老费回来怎么跟换了个人一样?热情得不像话。
  当然也不是说费书记先前就不热情,只是先前的热情中透露着客套,流于表面。这会儿更像是发自内心的热情。
  余思雅笑盈盈地说:“这怎么行,七八十公里呢,一来一去,得浪费多少汽油啊,谢谢费书记的好意,我坐客车就行。”
  “余总真是太客气了。”费书记有点头痛,他先前拒绝得挺干脆的,这会儿要自己反悔打自己的脸,他作为一个书记还是要面子的,他不知道怎么开口。
  见他面色似乎有些为难,谷秘书跟了他好些年,马上明白了领导的难处,主动说道:“余总,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余思雅心里明镜似的,面上却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模样,配合地问道:“哦,是吗?谷秘书什么好消息?”
  谷秘书咳了一声,整张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梅书记跟费书记是老朋友了,你们这么远来一趟,费书记却没帮上忙,心里一直很过意不去。刚才费书记特意去找了粮站的同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算说通了,可以多给你们提供一批玉米。”
  余思雅嘴角往上一扬,欣喜地说:“真的?那真是太感谢费书记了,我代表咱们清河鸭饲料厂的几百号员工谢谢费书记帮忙。”
  梅书记瞪大眼,震惊地看着眼前一幕,还真被小余同志说准了,不过出去了十几分钟,费书记就改变了主意,变得异常好说话,粮食也大大方方地给了。
  他心里有很多疑问要问,不过这个地点不合适。梅书记赶紧配合地笑着说:“老费,谢谢了,我没看错你。真是难为你了,不知道你们粮站准备卖多少玉米给我们?”
  这可问住了费书记。
  多少数量,他还没想好,最关键的是,这个数量要让余思雅满意才行,别动不动就想带着厂子跑路,他们这当领导的心累啊。
  “余总,你们需要多少?回头我跟粮站商量商量,咱们两个县离这么近,两县的不少百姓都是亲戚,自家人,能帮的咱们平化县一定不含糊。”费书记聪明地将皮球踢回给了余思雅。
  余思雅估摸了一下平化县的储备,报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数字:“两三千吨吧,费书记还有你们县多余的玉米、大豆之类的卖给咱们,这个事你再……”
  她话还没说完,费书记立马打断了她:“小余同志,这个事情好商量,我们可以将这个消息放出去,让社员们自愿决定,你觉得呢?”
  “这样就很好,麻烦费书记了。”余思雅还是有信心的,他们的收购价比粮站高出了一分钱每斤,老百姓肯定更愿意将粮食卖给他们。
  费书记点头:“好,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至于开养殖场的事吗?这个还得跟各公社的干部开会,发动他们,这一时半会儿咱们恐怕没办法给你们准确的答复。”
  他顺势就提起了这件事,好似全然忘了先前自己还拒绝了。
  余思雅自然也不会提,顺着费书记的话说:“这是当然。费书记,你们先做前期的准备工作,等统计好了养殖场数量和规模,我们再派专门负责养殖场的冯主席过来一趟,大家见面协商,定个合同,清河鸭负责向这下公社提供鸭苗和鸭饲料、技术指导,送货上门。等鸭子长大了,我们再安排车子过来收购,程序参考我们辰山县的养殖场,各种价格也一样,费书记你看怎么样?”
  送货上门,长大后上门收购,还派有经验的饲养员过来指导科学养鸭。这个服务非常周到,可以说凡是参与的公社,只要自己不乱来,几乎可以躺着赚钱了。
  费书记听到这安排,忍不住在心里感叹,难怪辰山县能够一下子建起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呢。这样开养殖场真的不难。
  “好,就按照余总你的安排办。”费书记也很痛快地说道。
  接着双方又谈了一些细节的问题。
  当时钟滑到三点时,该交流的也交流得差不多了,余思雅适时地提出告辞。费书记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没留他们,笑着亲自将他们送出了门。
  梅书记云里雾里地上了车,等车子开出一段距离后,他侧头问余思雅:“费书记为什么会突然改变主意?”
  余思雅笑着说:“他怕我将饲料厂搬迁到省城。”
  只这一句,梅书记就明白过来了:“他出去给市里面打电话了,难怪回来突然松口了,一副什么都好商量的样子。”
  余思雅没有说话,默认了这点。费书记不同意后,她就一直在暗示费书记,实在不行就将饲料厂搬去省城,梅书记又恰到好处地神助攻了一通,说她有多得高市长赏识等等,高市长还算她的第一个伯乐,对她有知遇之恩。
  费书记心里本来就生了疑,再听到这些,哪还坐得住啊。
  等车子出了城,梅书记看着窗外熟悉的稻浪,侧头对余思雅说:“既然市里面已经松了口,就不会在粮食上卡咱们了。那咱们干脆去大津县吧,趁热打铁,将这个事一块儿给敲定了。”
  余思雅摇头:“不用了,梅书记,你都说市里已经松口了,咱们还用担心粮食吗?要我猜啊,过不了几天,市粮食局就会给咱们清河鸭分配相应的额度,哪还用去大津县要那一两千吨玉米啊,运输多麻烦。至于带着大津县一起搞养殖业,目前咱们清河鸭食品的销售渠道还没铺开,摊子不够大,带平化县就够了,再来一个压力有点大,再等等,等咱们的规模上去了,等他们主动找上门。带人发财的事,咱们没道理求爷爷告奶奶的上门求他们。”
  梅书记被逗笑了:“你说得有道理,看平化县跟着搞起了养殖业,他们要么自己干,要么来找咱们。他们没有生产的机器,也没有销售渠道,肯定得找咱们。”
  “嗯,所以咱们不用着急了。”余思雅跟梅书记相视一笑,这趟平化县之行,圆满解决了饲料厂的后顾之忧,还拉着平化县一起上了养殖业这艘大船,大家都跟着松了口气。
  不过让人不满意的是回去的路还是照样难走,颠得人难受。
  余思雅琢磨了一会儿说:“梅书记,这样不行啊,这种路太磨损轮胎,耗费咱们的车子了。等两个县开展了合作,厂里的车子三天两头要往这边跑,那些车子可是好几万一辆,尤其是新车子,开这种路,我心疼啊。不行,回头得找个机会跟费书记商量商量,咱们两个县得将路修一修,就算没钱,那也得平整一下,将坑填了,把路上比较大的石头捡走吧。”
  梅书记一直知道余思雅对修路极为感兴趣,对她提出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别说余思雅了,就他自己习惯了辰山县平坦的路,再走这种坑坑洼洼的路都非常不习惯。
  “看财政吧,要是年底盈余比较多,咱们就将咱们县这段先修了,费书记那边再跟他商量商量。”
  余思雅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别的县,他们也管不了。不过为了修路,那可得好好干,多交点税,回头县财政才能有钱,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接着梅书记又问余思雅的安排:“小余同志,原本三天的计划,现在一天完成了,那接下来你有什么安排?直接回省城还是回一趟清河鸭?”
  “回清河鸭吧。”余思雅琢磨着自己已经好一阵子没回来清河鸭了,既然回来了,就索性回去看看,免得下次还要特意跑一趟。
  梅书记点头:“那待会儿让司机送你回去。”
  估计他们到县里已经六七点,没什么车子回乡下了,她一个年轻女同志走夜路也不安全。
  余思雅婉拒了:“不用,梅书记,冯主席在县里吧,我一会儿找他谈点事情,今晚就不回去了,住招待所,明天搭个顺风车回去就行了。”
  一说谈事情,梅书记就知道应该是要商量平化县建养殖场的事,便说:“一会儿咱们去国营饭店,让小胡去把冯主席叫过来,大家边吃边聊。”
  余思雅没意见,晚上了她一个年轻女同志去找冯主席谈事情不是那么方便,现在也没什么咖啡馆、清吧这类公共场所。去国营饭店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还能顺便把她的晚饭解决了。
  等车子驶入辰山县,司机先把梅书记和余思雅送去了国营饭店,然后载着胡秘书去找冯主席。
  好在县里比较小,余思雅和梅书记点了菜,刚喝上茶,冯主席和胡秘书就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梅书记,余总,让你们久等了。”
  余思雅笑着给他倒茶:“冯主席客气了,我们也刚到,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冯主席落座,一口喝完了杯子里的茶水,好奇地看着余思雅道:“我听胡秘书说你们刚才去了平化县,事情还顺利吧?”
  “顺利,就是想跟冯主席你谈谈这个事呢。”余思雅将今天跟平化县达成的协议说了一遍,然后道,“冯主席,我长期在省城,这个事的后续接洽还得你跟进。我跟费书记他们也说好了,等他们确认了成立养殖场就跟你联系,这个事麻烦你多费心了。”
  这本来就是冯主席的工作。他乐呵呵地说:“好,余总你放心,我明白了,就按照咱们跟辰山县各养殖场的合同来签订,后续提供的条件也一样,对吧?”
  “没错,按照先前跟各养殖场签订的合同作为样板来签订跟平化县的新合同就行了,除了单位名称,其他不要有任何改变。”余思雅颔首。
  冯主席记住了这点,接下来他只要等平化县那边的通知就行了。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正好饭菜上了,大家一起吃饭,又聊了一会儿工作的问题。吃过饭,余思雅直接去了招待所,次日一大早找了辆顺风车回到了红云公社。
  夏天清晨五点多就天亮了,因此余思雅回到红云公社还不到八点,正值上班时间,她干脆就站在饲料厂不远处,看看上班的情况。
  饲料厂是她去了省城之后才建起来的,很多员工都不认识她,她又站在树荫底下,被垂下来的榆树枝挡住了上半身,大家匆匆忙忙赶着去上班,也没人注意到她。
  余思雅隔盯着工厂门口张望的同时,隔几分钟又看一眼手表,当时针指向八点时。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本子,盯着门口,进来一个人她就写个“正”字的一笔。
  十分钟后,本子上已经记录了三个半正字。
  余思雅收起本子,从树荫里出去,大步走进饲料厂,看门的大叔认识她,连忙站了起来:“余总,你回来了,我去叫施厂长。”
  余思雅摇头:“不用,我自己进去,你忙吧。”
  大叔只好作罢。
  余思雅走进饲料厂,边走边观察,一段时间没回来,饲料厂的人气明显旺了不少,走进厂房就看到来来往往的人。
  人多是好事,但饲料厂给她一种比较混乱无序的感觉。可其实整个厂区也只有几百个人。
  余思雅挨着厂区看过去,刚走到生产区,施立平可能是听到了风声,大步跑了过来:“余总,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通知我?”
  “刚回来,正好在公社下车,离你们饲料厂近,就进来看看。”余思雅淡淡地说。
  施立平热情地招呼她:“余总,去我办公室里坐坐。”
  余思雅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跟在他身后,慢吞吞的,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的看过去。最后走到了行政办公室,她往里指了指:“厂子里的考勤是他们负责的吧?”
  施立平不明所以,点头道:“对。”
  余思雅走了进去,轻轻敲了敲桌子:“把考勤表给我看看。”
  行政工作人员是今年新来的,不认识余思雅,正想问你谁啊?看到施立平局促地站在余思雅身后,他默了默,从抽屉里拿出了考勤本子,递给余思雅。
  余思雅直接翻到今天的考勤记录,上面一片空白,一个名字都没有,再看前面一天,也没人迟到早退。她嘴角勾起冷笑,连翻了数页,考勤记录上只出现过一个人缺勤的记录,还有一个请假的记录。
  “今天没人请假吗?”余思雅将考勤本子丢到了桌子上。
  行政人员一愣,察觉到气氛不对,嗫嚅地张了张嘴:“没……”
  “也没人迟到?”余思雅面无表情地又问道。
  这个人不吭声了,便是再迟钝也知道出了问题。
  施立平也意识到了不对:“余总,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余思雅没看到他,指着考勤名册:“是谁负责考勤?”
  她今天心血来潮,想来个突然袭击,没想到还真被她发现了。要是她今天没发现,饲料厂的纪律会成什么样子?饲料厂的工人要么是本公社的社员,要么是外地来的,本公社的离家近,外地员工有宿舍,就在厂房旁边,上班距离都不远,乡下也不存在堵车问题,今天天气也很好,没任何的意外因素。
  每个人每天来厂子里需要多少时间,大家心里都有数,只要规划好时间,就不会迟到。可今天她就等了十分钟,就有十几个人迟到。而考勤记录本上,一个人都没记。纪律涣散成这样,时间长了不出问题才怪了。
  发现余思雅表情异常的难看,施立平指了指垂头的年轻男人:“是李雪刚。”
  余思雅瞥了对方一眼,干脆利落地吐出两个字:“开除!”
  这话一出,李雪刚不服气的抬起头,凶狠地瞪着余思雅:“你算老几,凭什么开除我?”
  余思雅没搭理他,侧头看着施立平,目光冷漠:“你的处罚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
  施立平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说,无言地垂下了头。
  余思雅大步出了行政办公室,回头对施立平说:“我等你的调查报告!”
  施立平错愕地看着余思雅。让他自己调查,余总还是信任他的吧?
  余思雅没搭理他,直接去最重要的生产区和实验区查看情况。
  生产的情况还好,她拿起生产记录详细地看了一遍,又随机走访了几名一线生产工人。这些人所说的话都能跟生产记录本对得上号,看来施立平对生产挺上心的,这块的安全和卫生,各种注意事项都搞得比较好,没有出现什么比较突出的问题。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