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红楼同人)[红楼]绛珠双生——篱宁

时间:2022-02-21 07:44:56  作者:篱宁
  史太君听说如此,也就不再提起了。
  林家姊妹和迎春、探春在池边水榭坐下,看见池间已结了一层薄薄的霜冰,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七夕的繁花似锦之景只剩遍野望去的白茫茫,连行来走往的丫鬟婆子都行色匆匆。
  迎春低头玩着她腕上那串八宝攒珍串,让眼尖的嫣玉看见了便称赞了一句:“二姐姐这手串可真别致!”
  探春和黛玉闻言也朝她望去。
  “这是忠靖侯夫人赏的,三妹妹和四妹妹也有。”迎春犹豫了一下才说。
  探春也认出来了,便说起道:“重阳时忠靖侯夫人过府来拜会老祖宗,孝敬了老祖宗一套琉璃玉盏,也给我们小一辈的都赏了东西。我们姊妹的是八宝攒珍串,琏二嫂子是一套赤玉镶翠金头面,连大嫂子都有,是一根秋菊素银簪。”
  黛玉惊叹:“莫不是忠靖侯夫人得了一座金山银矿,手上银子都花不完了?”
  无怪乎黛玉会如此惊讶,便是世代王公也未能出手如此阔绰。
  探春只说:“云妹妹也是这般说的。从前她三婶婶可是雁过拔毛的人,如今突然这么大方,都让她尤是不习惯;四妹妹也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嫣玉扶额,这话确实像是惜春说出来的。
  她也不了解忠靖侯夫人文氏的为人秉性,不过听见她们这般众口同声,大概也能拼凑出一个模糊的影子。
  文氏不可能突然转了性子,那就当真似惜春所说,非奸即盗。
  黛玉和探春还在说着话,迎春如故玩着手串,嫣玉却突然觉得这北风萧瑟愈发寒冷了。
  “姑娘,再换了手炉吧。”逾白看见嫣玉似乎哆嗦了一下,就重新暖了手炉给她换上。
  嫣玉拢着暖炉蜷缩在宽大的斗篷里,许久才觉得周身渐渐回暖。
  荣国府里雕栏玉砌精巧绝伦,却也抵挡不住这北风袭卷。
  “三妹妹,你可见过甄太太?”嫣玉连忙向探春问。
  “你说的可是金陵甄家的甄太太?”探春点头,“去岁甄太太还在京城,也曾过府来见。”说起来探春兴致更浓,“当时甄四姑娘也跟在甄太太身边,便是如今的赵王侧妃了。”
  听说甄婧成了赵王侧妃还很是受宠,如今已有了两月身孕,甄太太才满意地与甄大奶奶一同回了金陵。
  嫣玉轻笑起:“甄四姑娘可是世间罕见的美人。”
  探春很是认同:“便是惊心动魄都无法言喻其容颜。后来听说甄四姑娘做了皇家妇,我一点都不奇怪,我就知道一定会是这样的。”
  若甄婧只是以容颜而悦君心,又能如何保持宠爱不衰而让甄家如愿?甄家费尽心思将甄婧送到京城,让甄婧成为赵王侧妃,不就是为了让甄婧以甄家女儿的身份得到赵王的宠爱,保住甄家荣耀。
  只是探春眸中多了几分忧心。
  嫣玉猜想,探春是生怕有了似甄婧这般绝代美人出现在皇城之中,令世间女子都黯然失色,她的长姐、入宫的元春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但她想到的是阴谋。
  甄家作为晋王的母族,既上了这储位之争的角逐场,便只能是非生即死的结局。而送一个美貌的女子到赵王身边,就算她得到盛宠,日后赵王登基为帝,也保不住甄家;但若是晋王为帝,本该享受无尽荣耀的甄家,却会因这一举动使帝王疑心,甚至是万劫不复。
  她能想到这里,甄家和文家也一定能想到,为何却还是发生了?这已是极其不寻常。
  不安在心底抽枝发芽,将京城万物网罗其中。
 
 
第42章 
  在同黛玉对弈时,嫣玉假意提起此事,毕竟妹妹博览古史今书。
  黛玉玩着棋笥里的墨玉棋子,听见姐姐的话才作沉思状:“姐姐是说甄家有可能投靠赵王?这不会吧。太后的母族可比皇后的母族要风光尊荣,更何况甄四姑娘还不是赵王的嫡妃,赵王妃又早已诞下嫡子嫡女,地位稳固;便是薛家没落不比甄家子嗣兴盛,赵王妃的地位也不是甄家女能取代的。”
  事实虽是如此,嫣玉却根本没有想过赵王能和甄家联手。只是如今听黛玉这样提起,一种可怕的可能性自嫣玉的怀疑中蔓开。
  “如果甄氏投靠了赵王,会是因为什么缘故?”嫣玉灵光乍现。
  黛玉略一思索,就拨开棋盘上七纵八横的黑白棋子,另外取了一枚黑子和一枚白子放在楚河汉界处相对峙:“两方对峙,一方势强则一方势弱,这必然是一个长久针锋相对的局势。”然后将戴在颈脖上的玉莲坠摘下来放在棋局的另一侧,“但当若有第三方出现,局势就有可能重新洗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先前敌对的双方会拉拢新出现的第三方作为盟友对付死敌,但若这第三方势力过于庞大,敌对的双方也有可能会摒弃前嫌结为盟友先除掉强大的新敌。”
  说来此事,黛玉还笑说:“姐姐好歹也是读书知史的人,如今怎的连这理也记不得了?你定是没有认真读书!”
  “论起读书识史,我向来是不如你的。”嫣玉苦笑。
  若赵王与晋王是在楚河汉界上对峙的黑白棋子,那谁是后入的第三方势力?在这明争暗斗的京城中,究竟有多少人在算计着想为那至尊之位?
  想起穆莨说过的话,嫣玉其实并非是未曾怀疑。
  黛玉摆弄着棋局中那寥寥几颗棋子,看见姐姐状若深思的模样才道:“姐,你是怕将来的变故有可能牵连到我们吗?”
  嫣玉长叹息:“以后的事情谁又能未卜先知呢!”
  她们正说着话,却听见外面的丫鬟扬声禀报道:“姑娘,老爷过来了。”
  平时林如海鲜少过来她们院子,按照世俗规矩父亲也不会时常登入女儿的闺阁。
  嫣玉和黛玉都有些诧异,便起身相迎出来,正看见林如海从屋外进来。
  “父亲。”姊妹俩上前道。
  “嫣儿,玉儿。”林如海含笑望着两个女儿,温和问,“都在做什么?”
  黛玉乖巧答说:“姐姐和我在对弈。”
  林如海进来看见棋盘上摆得乱七八糟的棋子,不由轻笑起:“这是刚下完了?”
  嫣玉自是言之凿凿:“刚和妹妹对弈完,收拾着棋局才一时不慎打乱了。”
  林如海坐下,逾白进来奉了茶,嫣玉和黛玉才在下首坐下,听林如海说起:“最近你们都在读些什么书?”虽似问她们二人,不过明显是与黛玉说起,“扬州的书卷都搬过来了,你想看什么书就过来拿了便是。”
  “我还未看完《春秋》。待看完后就过去取来。”黛玉喜染眉梢,神采飞扬道。
  林如海点点头,又问嫣玉:“嫣儿,你的画绘如何?”自从赵岳向林如海说过大姑娘虽不精诗书但丹青甚佳,林如海便随了嫣玉的心思,偶尔也会指点一二。
  嫣玉起身到画案后取了卷起的碧落青江图来,展开给林如海看:“这是我前些时日新绘的《碧落青江图》,请父亲过目。”
  林如海很是满意:“看来你平日也是勤有所练的。”
  “先生说勤能补拙,我才多加勤练。”嫣玉一本正经地胡说道。
  却被黛玉戳穿了不可说的真相:“既是如此,姐姐定是未曾勤加温书,才会在诗书经文上稍为逊色。”偏她还露出觉察缘由的神情,让嫣玉满心欲哭无泪。
  妹妹对她挤眉弄眼,嫣玉才挤出笑容:“人无完人,吾非圣人。”
  林如海看见她们姊妹相说着,笑意不改,才与她们问起:“听说你们在荣国府小住时曾遇见过忠靖侯夫人和史家姑娘?”
  “是。”嫣玉心觉古怪,犹如故应道,“去岁乞巧,忠靖侯夫人带着云妹妹也过府相聚。”想到父亲突然问起,其中缘由应是在于那位出身文氏的忠靖侯夫人,便继续说,“听三妹妹说,近来忠靖侯夫人常过府去做客,还给姊妹嫂嫂们都赏赐了许多珍玩。”
  果然看见林如海的神色微变,旋即就与她们说:“你们同史家姑娘相识;日后若史家姑娘邀你们去史家相聚,你们就寻了由头婉拒了吧。”
  黛玉显然惊讶于父亲会突然出言干涉她们的友交,但听见姐姐已未有多问就直接应下了,也就应下。
  林如海就没再说别的事,又叮嘱着她们姊妹好好读书写字,跟随教养嬷嬷学习。
  待林如海离开后,姊妹俩才在棋茶桌边坐下,一副无限感慨的神色。
  “姐,为什么父亲要特意过来同我们说这些?只让母亲嘱说就行了。”黛玉满心不解。
  “史家之于母亲,就如同贾家之于我们,许是母亲会有顾忌。”嫣玉取了棋盘上的玉莲坠给黛玉戴上,一边问起,“你还没看完《春秋》吗?”她想起妹妹似乎都捧着《春秋》琢磨许久了。
  “看到第三遍了。总有些不明不通之处,就仔细琢磨着。”黛玉半靠在棋茶桌上说。
  “也就你有这个耐性。”嫣玉重新摆起了方才的残局,却被黛玉指正出:“姐,你这几枚棋子都摆错,你是不是想趁我没发现就把棋子给换了?”
  嫣玉嗔她:“我岂是那样的人!”
  黛玉轻笑:“俗话说,姜老越辣。姐姐以前就做过的事,现在当然是信手拈来了。”
  嫣玉扶额叹息:“多大点事!你是我妹子,我才坑你的。”
  黛玉撇嘴:“那你就找琰儿玩去,我不跟你对弈了。”
  前些时日琰儿一直惦记着要和兰哥儿玩,贾敏就派人去接了兰哥儿过府来。李纨向来对兰哥儿看的紧,还是想着贾珠在时常说林家姑父姑母待他很好,况且她如今寡居不便往来,又不能总将兰哥儿拘在身边,才允了兰哥儿过府来玩。
  史太君就让贾琏送兰哥儿过来,也来拜见林家姑父。
  贾敏也喜欢兰哥儿,用过晚饭后就拉着兰哥儿在身边仔细问他在家里的事情。兰哥儿的性子就是规规矩矩的,不似琰儿这般活泼;听贾敏问起就乖巧道:“母亲和我住在竹林那边的院子,母亲常会讲经念书给我听。母亲说我以后要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才能光宗耀祖荣耀门楣。”
  嫣玉和黛玉在旁听着,倒没想到兰哥儿如今小小年纪,大嫂子就同他说这些。
  贾敏越看兰哥儿越喜欢,笑着跟琰儿教诲:“兰哥儿比你年纪小,还是你大侄子,就这般懂事了。”
  “但大姐姐和二姐姐都说我也很懂事。”琰儿目光澄澈,扬起头向母亲说。
  黛玉扑哧一笑,拉着嫣玉侧过身偷笑起来。
  琰儿仍是一本正经:“姐姐为什么笑?是我说得不对吗?”
  贾敏看着幼子也是忍俊不禁:“你姐姐们是喜欢你,但哪有自己这般浑说的。”
  琰儿认真细想着,就好奇问:“我听二姐姐说过。若喜欢一个人,就看他如何都是最好的,这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然后回头向黛玉确认,“二姐姐,是这个意思吗?”
  嫣玉更是笑得乐不可支,连兰哥儿都被他逗笑了。
  黛玉用团扇掩面,又趣又气:“我教琰儿古经文,没想到他是理解成这样了。”
  “琰儿还小,以后慢慢学就好了。”贾敏低头看见琰儿气鼓鼓的模样,才笑道。
  到琰儿这个年岁也正是寻常孩子读书启蒙的时候,林如海正想着要为琰儿请一位西席先生到府上为琰儿授课,只是近日事多才暂且耽搁下来了。
  新年去荣国府走娘家时,史太君却突然过问起此事,贾敏便如实说了。
  “若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先生,不如就先送琰哥儿到义学来听个三五月,识字知书后再让姑爷请来的先生教说着,日后琰哥儿也能有大成。”史太君就给她出主意,“从前琏儿和东府的蓉儿都在学堂上学,如今宝玉和环小子,还有族里的孩子和亲戚家的孩子都送过来一起读书。”
  贾敏很是犹豫,想着平时琰儿跟在两个姐姐身边,嫣玉和黛玉闲来无事也常教他读书,况且主要是她不愿意让琰儿跟宝玉厮混在一起。
  只是母亲提起,贾敏才假意借说道:“那我便回去同老爷商量一下。我也不懂这些,都是听我们老爷的意思。”
  史太君听了笑说:“听姑爷的是对的,姑爷可是探花郎,咱们家可没有能比得上姑爷的。”
  贾敏才松了一口气,就怕史太君再想到提起。
  后来贾敏跟林如海提了一嘴,才听林如海说前些时日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给他来信,说想要将外孙接到李家的家学来读书,这也是李纨的意思;只是李守中怕贾家会多想,就想要请贾敏来帮忙说和。
  贾敏理解李纨的想法,只是又想起史太君提起琰儿的事,才不免有几分为难。
 
 
第43章 
  理国公府柳三公子和文六姑娘定亲,便定在三月初迎娶。
  到了三月三上春宴,文晴远已是柳三奶奶的身份与二嫂齐氏一同出来待客。
  柳宁安兴致焉焉的模样,与一众姑娘坐在一起说话也不如从前那般精神,余光常循着文晴远的身影游离缥缈。
  齐彤是柳二奶奶的娘家侄女,有些话她不好说,便是马林菲与柳宁安说起:“听说你家娶了新嫂嫂,我母亲来喝你三哥的喜酒,回来可感叹那文六姑娘出阁十里红妆的盛况。”
  柳宁安才心不在焉地回过头,唇角微动似要说什么,就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姑娘进屋朝她小跑过来:“姑姑。”
  想来这就是理国公府孙辈的大姑娘,柳家大爷和徐氏的长女柳恬;因她尚服母孝,只穿着暗白色袄裙,发间簪着百合绢花。乳娘抱在怀里的孩童是柳恬的胞弟柳慎,慎哥儿好奇地望着华庭里诸多面生的人,就蜷缩在乳娘怀里。
  “这是我侄女恬姐儿,这是慎哥儿。”柳宁安才起身拉着恬姐儿到身边。
  恬姐儿虽年岁不大,举止却是落落大方,很招人喜欢。
  嫣玉仔细打量着恬姐儿,觉得恬姐儿与郁明倒长得有几分相似;大概外甥女长得像姨母,也并非稀罕事。
  在郁昀亡故后,恬姐儿和慎哥儿就被太太抱到屋里照料,但老太太毕竟也没有太多精力照看孙子孙女,二奶奶向来喜欢孩子就常来看望她们。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