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见她们姊妹这么快回来还很奇怪,才听慧静师父说起:“两位小施主都很有主见。”
知道她们姊妹没有求签,贾敏奇怪之余不免失笑:“看别的姑娘来求签都虔诚期盼,偏是你们姊妹古灵精怪的,我还真是拿你们没办法的。”
慧静师父笑着与贾敏说:“施主,贫尼看两位小施主都是有福之人,与旁人都是不同的。”
贾敏颜开喜上地谢过慧静师父的吉言,才带着她们姊妹出去在廊下等庄史氏回来。
过了半刻钟见到庄史氏从殿中出来,她已是眉梢染喜,看见贾敏就快步上前对她点头,只是碍于嫣玉黛玉在侧不好直言,才压低了声音与贾敏道:“这真是天赐良缘!瑾哥儿与你家姐儿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原来庄史氏取了史瑾的生辰八字到师父前问姻缘,师父说史瑾不宜过早成亲,还需再等三年,姻缘也就结成良果。
三年后,正是林家姊妹及笄之岁。
这也正是他们想要得到的答案。尽管史家答应待到黛玉及笄后再成大礼,可依照文氏的算计,却指不定其中会发生什么变故;若到时候文氏一装病,再装模作样地说要史瑾娶亲来冲洗,这一顶孝道的帽子扣下来可不得了,她们务必要早作准备以防文氏从中作梗。
庄史氏让庄大奶奶好生将柬帖收起来,万不可令人知晓,待议亲时再取出来和林家交换黛玉的庚帖。
从清平寺回到府上,柳嬷嬷就候在门前迎上来扶贾敏,一边低声禀道:“太太,威烈将军郑大人的太太来了,正在前厅候着太太呢。”
贾敏还有些诧异,回头吩咐嫣玉黛玉先回去歇息,不必跟去正院问安,就与柳嬷嬷一行人过去前厅。
郑家太太四十出头,面容圆润雍容,正坐在架子椅上吃茶;听见贾敏进屋连忙起身,笑容洋溢着过去:“林太太。先前家中事多,未能上门相访,还望见谅。”
“郑太太可太客气了!请坐吧!”贾敏笑着招呼郑太太坐下,唤江碧再给郑太太奉茶。
其实贾敏已是多年未与郑太太相见,如今更勿论亲厚。
贾敏猜到郑太太此来应是另有目的,但郑太太既未提起,她也就当做不知道地同郑太太拉着家常话。
茶过三盏,郑太太才出言问起:“听闻林二姑娘将与忠靖侯世子定亲?”
贾敏早有准备,便说:“我们家与史家确有姻亲之约,只是尚未问名纳吉。”她都觉得奇怪,旁人只知两家有姻亲之约,缘何郑太太便知与史瑾定亲的是黛玉而非嫣玉。
郑太太就向贾敏道贺:“那可恭喜林太太了。史家大公子年纪青青就功名在身,定然是前途无量,日后二姑娘有福气了。”抿了一小口清茶又问起,“只是不知大姑娘可许了人家?”
听着郑太太这意思,恐怕便是要给嫣玉说亲的。
贾敏染上笑意:“这也正在相看着人家呢。之前便有不少太太奶奶来给姐儿说亲,只是各家公子千秋华盛,我可看得很是眼花缭乱,只恨膝下姑娘就这两个,未能多得佳婿。”她半是玩笑地与郑太太道。
郑太太便凑近与贾敏笑说:“我也想给大姑娘说一回亲事。便是我姑奶奶家的二哥儿,今年刚中了举子;我家姑奶奶一直对两个姑娘很是喜欢,只是如今二哥儿中了举人才腆着脸想来求娶大姑娘。”
郑家的姑奶奶正是金陵甄家的甄太太。在来京途中甄太太初见到嫣玉黛玉就流露出结亲之意,如今甄太太会托她娘家嫂子来说和也不足为奇。只是当年贾敏不愿卷入甄家与文家之间的朝堂储位之争,才以不愿让女儿太早出阁为由婉拒了甄太太的意思。
“知道林大人和林太太不舍得姐儿,想要留姐儿到及笄后再出阁。我们家姑奶奶说了,她很理解太太对姑娘的爱护之心;若真能为二哥儿求娶到大姑娘,既忠靖侯世子等得二姑娘,我们哥儿也是等得大姑娘的。三年后我们二哥儿就要春闱了,若二哥儿也能似史家大爷这般金榜题名,那可就是双喜临门的大喜事了。”郑太太说得兴起,似乎对于这门亲事已是志在必得了。
贾敏毕竟不好直接驳了她的意思,就笑着与郑太太道:“多谢你为我家大姑娘费心了。只是甄家远在金陵,我们也实在不舍得姑娘远嫁,便是留在京城最好。”
郑太太连忙劝着贾敏:“儿孙自有儿孙福。便是姑娘嫁在京城,日后姑爷总有外任的,难不成太太也要拦着吗?况且二哥儿又非宗子,待考取了功名在京为官,姑娘与姑爷一同在京,太太也不必担忧与姑娘相隔千里不得相见。”
既听她说到这份上,贾敏就只能先应说着:“那我便与我家老爷说说。”
又同郑太太说了一会儿话,郑太太才告辞。贾敏心下暗叹起,这郑太太可真是难以应付的,恐怕这日后还得更费心思。
柳嬷嬷给贾敏换下已经凉了的茶水忍不住说:“这郑太太可也太强硬了。哪有这样来说亲的!”
贾敏摇头叹气:“她也不过是受人之托罢了。”
只是勿论郑太太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这甄家也是万万结不得亲的。如今皇帝秋后算账,文家和甄家便首当其冲要被天子之怒所清算。
第53章
年节将至,府上喜乐融融,外面却已经翻了天。
文八爷当街纵马将缮国公的幼孙马柟踩成了重伤,不过三天马柟就夭折了。缮国公夫妇进宫向皇帝请求伸冤,却被文妃先一步让侍卫将他们拦在午门外;御史台闻此消息,在朝堂上参奏了文尚书一本,文尚书家教无方,女儿以后宫妃嫔之身擅自干政,孙子当街纵马伤人。
林如海虽是翰林院的官员,但朝堂风起云涌,也牵连得上下官员都不得安生。
一众太太奶奶议论起来,都说文尚书也是晚节不保,却是被儿孙连累了。陛下龙颜大怒,令大理寺查理此案,大将军冯秋协助大理寺查处。
因外面事多,大年初二去荣国府走亲回来,往常与张、江两家的往来也省了。
“姐,如今看来这般情形,应是要柳暗花明了?”黛玉如故坐在棋案后与嫣玉对弈,屋外寒风萧瑟,雪打窗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这螳螂和蝉却调换了角色。”嫣玉盯着棋局沉思道。
本以为文氏至少还能再撑一段时日,却未想比甄家还不如。
落下一子,嫣玉才想起,起身到书案后取来一幅卷起的画交给黛玉:“你的美人图,我给你画好了!”
嫣玉答应过要给黛玉画一幅画,只是夏去冬来就耽搁了。
后来黛玉想起,就缠着嫣玉要她画美人图:“史书都说那汉时李夫人是倾城佳人,却不知该是如何的绝代倾城。”
如今画成美人图,黛玉缓慢展开,叹道:“北方有佳人,倾国又倾城。可惜李夫人早亡,只是不知这倾城佳人若未早亡,又会是如何结局?”
甄贵妃年少时也被称为倾城佳人,可她却终究不是深得帝心的李夫人。
可便是李夫人深得帝心,也庇护不住她的兄弟儿子,李氏宗族被两次族诛,唯一的儿子昌邑王也早早夭亡。
只怕甄家还不如李家,毕竟甄贵妃之于当今圣上,可不如李夫人之于武帝。
“甄家如何,也是以后的事了。”嫣玉只说。
文家和甄家,赵王和晋王,这相互纠缠争斗了这些年,恐怕都不过是被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棋子。如今不是赵王和晋王的储位之争,而是皇帝与皇子的争斗,还有无数黄雀在虎视眈眈。
黛玉仍道:“若甄贵妃是李夫人,可谁又是昭帝呢?真论起来,未来的天子只怕都还尚未出生。”
与妹妹以史论今,嫣玉也是喜欢的,就说起:“霍光当真是周公,可惜昭帝却并非成王(注释1)。昭帝是谁并不重要,霍光是谁才是最要紧的。”
只是如今并非汉家天下,当今圣上并非武帝,朝中之臣更无霍光。
忠靖侯恐怕也察觉到朝中形势的不寻常,对于史瑾和黛玉的亲事只请了庄史氏代为操持,而忠靖侯夫人文氏称病未出。
文氏便已坐不住了,眼看着娘家突然出事,她的算计却是一桩未成,愈发着急。
文二太太故伎重施地给她出主意,用银钱收买了道婆,说文氏这一病蹊跷,需得冲喜才能病愈。
文氏才惺惺作态地抹着眼泪:“兴许这便是命中注定的。林太太舍不得玉姐儿早嫁,我这身子偏生是不争气的,累得瑾哥儿。”
文二太太正欲开口,就被庄史氏打断了:“我却是不明白,嫂子这话说来,又与瑾哥儿何干?我去为瑾哥儿问过生辰八字,瑾哥儿可不宜早婚。若嫂子的病要冲喜才能好,不如让我张罗着为三哥哥纳一房良妾,府上摆几桌酒宴请亲友来相见,也算是喜事了。”
文氏被气得差点一口气提不上来,文二太太更是脸色铁青:“姑太太这说的是什么话!”
“嫂子若是不愿意,我倒还有一主意。”庄史氏冷笑一身道,“或者为珩哥儿娶个姑娘做童养媳,待他们夫妇一同长大感情更为深厚了。况且珩哥儿可是嫂子的亲生骨肉,珩哥儿娶了媳妇才是嫂子最大的喜。”
珩哥儿还是孩提幼子,那给人家当童养媳的姑娘都是家里穷苦没办法的,稍有声望的人家岂能愿意让自家姑娘去做童养媳的!
庄史氏句句锥心,气得文氏瘫在榻上,却是再不敢提冲喜一事了。
到上春三月,便是薛洛出阁的好日子;她远嫁金陵,送嫁的队伍需提前出发,方才日夜兼程赶到金陵。
昔日与薛家交好的太太来为薛洛添妆,只是因这赵王受文家的牵连而被陛下迁怒之故,如今来为薛洛添妆的官家太太远不及纳采定亲的盛况。
薛洛的胞姐赵王妃也未来为她送嫁,只有薛家的族老族奶引着薛洛在薛大将军和文安长公主的牌位前磕过头,薛梃从清平寺回来送姑姑出阁。
只在见到薛梃时,薛洛才落了泪;想来她在京城唯一放不下的便是这个侄子。
林家姊妹跟着贾敏来薛家观礼,在薛家又见到了理国公府柳家一行。
柳二奶奶面若冰霜地跟在理国公夫人身边,已是身怀六甲的文晴远也跟着婆母嫂子过来,只是面色青灰的模样与从前判若两人;柳二奶奶偶尔斜目望见文晴远,目光也变得不屑和厌恶,好似生怕离她太近要沾上什么脏东西一样。
柳二奶奶齐氏的娘家和缮国公府有亲,那个被文八爷纵马踩死的孩子依着辈分还要唤柳二奶奶一声表姑母的。
本来齐氏与文晴远妯娌关系很好;可如今发生了这般命案,两家势同水火,齐氏更是深以曾同文晴远交好为耻。
薛洛梳妆打扮整齐,却让喜娘退下,只留了嫣玉在屋里同她说话。
“如今我将远嫁离京,你便当真再无何话与我说?”薛洛望着嫣玉问。
“愿洛姐姐与李家公子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儿孙满堂。”嫣玉犹豫半刻还是这样说。
“你晓得我想听的不是这些。”薛洛摇头,贝齿轻咬下唇,“清平寺后《折杨柳》,你遇见的那个奇人究竟是谁?”
嫣玉垂眸:“洛姐姐也太较真了!”只是对上薛洛灼灼目光,才低声道,“我不知他从何处来,也不知他到何处去,所以才说他是奇人。”
薛洛便不再追问于此,转身从妆奁盒里取出一个荷包,荷包却是被针线细细缝起来,用青栴绣法绣了一朵荷花。
“洛姐姐的绣法果然是出神入化。”嫣玉由衷感慨。
“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薛洛语气不显,仿佛只是在轻描淡写着与她毫无干系的事,“若你再遇见他,请帮我将这个荷包交给他。若再见不到他,那也就算了。”
嫣玉不知薛洛这究竟是何意,就接过了荷包应下:“洛姐姐放心。”
薛洛仍是慢悠悠地说着:“既是奇人,也是我们未能强求的。”然后若有所思地提起道,“听说玉妹妹与史家公子定了亲,只怕我在金陵回不来京城,这青荷荷包就当做是我给玉妹妹的礼物。”
嫣玉这才诧异地抚着荷包上的青荷刺绣,不知道这还能和黛玉有何干系。
“只是史家的事!”薛洛莞尔,就在妆台前坐下,铜镜映出昏昏面容。
喜娘进来给薛洛重新梳妆净面,嫣玉才离开喜屋过去前堂吃喜席。
然而薛洛的喜轿刚启程出门,大街上已是被官兵围控起来,薛府外也来了一队官兵堵在门外正同薛家族老交涉。
来为薛洛添妆的都是官家太太奶奶,一看这样的架势都聚在院里相说着。
江娘子的嫂嫂江太太拉着贾敏在廊下说话:“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恐怕外边出事了。”
张太太也应和着:“看着这情形也不对,还得出去问问。”
只是如今薛洛出阁了,薛家也没个能当家做主的,突然外边出了事也没个主意。
文晴远抚着高隆起的小腹,面色痛苦地靠在丫鬟身上,冷汗渗渗。
“夫人,我们奶奶破水了,怎么办?”文晴远的奶嬷嬷着急地去寻国公夫人求救,国公夫人闻讯也急乱了;薛族奶连忙让丫鬟扶文晴远去偏房坐下,又让婆子出府去寻接生婆婆,说理国公府的三奶奶恐怕要生了。
带队的官兵听说柳三奶奶,一拍脑袋就想起来:“这柳三奶奶可就是文家姑娘!若让文家姑娘跟外面传了消息,我们回头也没法交代。”
院里的太太听外面说到了文家,便思量着只怕是文家出事了,都揣揣不安着。
只是文晴远也耽误不得,还是薛族奶身边一个婆子会点本事,从前给薛族奶的儿媳妇接生过,薛族奶只得先让婆子进去看着文晴远的情况。
姑娘们在前堂里说话,听到外面动静也出来探看,都在传说着文家如何,一片胆颤。
嫣玉攥着青荷荷包藏在袖里,跟着影萍一起出到屋外,心中已是翻涌万千。
“姐,听说是和文家有关。”黛玉低声跟嫣玉说。
“看来就要开始了。”嫣玉在挤挤攘攘中往外探看,无数思绪掠过心头。
注释1:汉武帝册立幼子弗陵为太子,赐霍光《周公辅成王》图,令霍光似周公般辅佐新君。
第54章
来为薛洛添妆的太太奶奶们都被困在薛家,只知外面已是变了天。
听着官兵的口径,据说是赵王与文家意图谋反,文妃在宫中下药谋害天子,证据确凿;如今见阴谋败露,赵王与文妃先后自尽谢罪,文家上下亦被押入天牢以待处置。薛家是赵王妃薛氏的母家,尚且不知薛家是否与赵王谋反有牵连,就先将薛家也围起来以待查清。
34/61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