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朗日昭昭(双重生)——顾沉之【完结】

时间:2023-02-03 13:05:49  作者:顾沉之【完结】
  言云衿原本以为谢延卿多半是要向自己父亲等一众党羽讨公道的,可她父亲停职在家已有三个月,谢延卿非但没有任何举动,每每去言府也都是礼数周全,半点不像违心之举。
  如今结合着这些事在看谢延卿的一言一行,看着他有意插手太后与皇帝之间的斗争,有一个想法在言云衿脑海中不断放大。
  或许一开始,谢延卿做了这一切就不是冲着她父亲去的,而是她的姑母言太后。
  言云衿叹了口气,语气又坚定了几分,迎上他的目光问道:“麓安书院学生离奇自尽,背后指使之人是我姑母对吗?”
  良久后,言云衿听见谢延卿开口道,
  “是。”
  作者有话说:
 
 
第61章 旧事
  前殿的宴席已经进行了许久, 各局宫人依次有序的撤离,只留下尚仪局女官和内侍在御前忙碌着。
  今日宴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岭北王一家接风洗尘,皇帝不愿太过固守规律让岭北王妃感到不适, 便只留下祝英和几个御前侍卫在殿内侍奉着。
  锦衣卫一干人则等候在殿外, 随时听候调动。
  徐青芜靠着门前的柱子上,百般无聊的拨弄着手里的腰牌。
  余光看见脚下有一个阴影正在逐渐靠近,徐青芜盯着那抹佝偻着身体的影子, 头也不抬的道:“福掌印...可是陛下有事吩咐?”
  福安将手上的拂尘换至另一侧, 笑眯眯地说:“陛下在殿内陪岭北王喝酒, 并无事传唤大人您。”
  “哦?那是福掌印您有事来找徐某了?”
  福安会心一笑,从袖中掏出了一个精致的酒壶,说:“素来听闻徐大人爱喝酒,今日岭北王入京陛下高兴赏了咱家一壶,咱家不善酒力就想着送给徐大人您尝尝。”
  徐青芜站直了身, 看了一眼他手中的酒壶道:“福掌印的好意徐某心领了,我有公务在身, 不敢孟浪。”
  他把后两个字念得重而缓慢,像是说给自己听, 又像是再提点别人。
  福安讪讪的收回手,说:“今日岭北王妃一入宫就拉着乐阳公主的手聊起了陈年往事,一晃过去了这么多年公主和王爷也都到了要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他故意将话绕到小王爷的婚事上面, 本就是想试探徐青芜。
  徐青芜也没觉得惊讶,依旧晃悠着手中的腰牌道:“公主和岭北的婚事去年就在筹谋中,王爷比公主年纪还要小上些, 况且陛下尚未册立中宫, 王爷应当也不急着娶妻纳妾。”
  “话虽如此, 王爷虽说年纪尚小, 但先定个亲事总是可行的。这不,此番太后娘娘看中了靖和伯家中的女儿,正想引荐给瑞王殿下呢。”
  徐青芜一早就听说了这个消息,太后冲着顾家兵权过去,明眼人谁都看得清,朝中一众言官不会放任太后这般拉亲结派。
  听闻那顾家姑娘也是个性子倔的,在家中闭门不出闹了几日,倘若太后执意将这对怨侣撮合到一起,不知要受到朝野朝外多少辱骂非议。
  徐青芜冷笑一下,说:“靖和伯?那王爷也愿意?”
  福安见他尚不知情,连忙道:“怎么不愿意,方才就是王爷亲自点了头这才促成了这门亲事!”
  徐青芜眉间一紧,问道:“此言何意?”
  “徐大人有所不知,今日宴席之上岭北王妃提起小王爷也到了娶亲的年纪,这话口子一经打开啊,太后娘娘顺势提起和靖和伯家女儿结亲的事。”
  徐青芜抱臂环胸道:“满朝言官没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福安连忙禁了声,左顾右盼装模作样的打量了一番说:“哎哟哟,指挥使大人您怎么还是这般快人快语,这儿可是御前啊,要是被太后娘娘身边的人听了去,势必要参您一本的。”
  “我们锦衣卫是陛下的人,要打要罚也得陛下亲自下令才是,旁人的话徐某一概不听。”
  福安笑笑安抚道:“知道大人您与陛下自幼相识,情谊深厚,可就是如此,您的一言一行看在旁人眼里就是代表着陛下。大人您武艺高强,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活阎王,可您总得顾念着陛下些,别叫他为这点事儿同太后娘娘心生嫌隙吧!”
  他话说得真切,任谁听了都觉得是一番肺腑之言。
  徐青芜却不吃这老太监惺惺作态的这一套,打断道:“你接着说,朝中的言官如何表态?”
  “刚开始是有几位言官站出来反对的,尤其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崔进崔大人,他们觉得王爷与靖和伯定亲之事于礼不合,更是怕...”福安顿了顿,上前几步压低了声音道,“怕太后娘娘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王爷去做这个牺牲品。”
  徐青芜晃了晃腰牌,漫不经心道:“这倒也不错,明眼人都是能看出来的事儿,朝中众多言官反对也在情理之中...然后呢,此事搁置不了了之了?”
  福安摇了摇头。
  “并非徐大人想的那般,这事儿已经成了?”
  徐青芜眉头微皱,道:“什么意思。”
  言官在,皇帝在,还有岭北王坐镇,想驳回太后私自拉扯的姻缘简直易如反掌,徐青芜想不明白为何这件事还能出现差错。
  福掌印叹了一口气,说:“本来咱家也以为这事儿成不了,最起码在宴席之上是不会过得去了。谁承想太后话风一转,说瑞王殿下早就和靖和伯家顾姑娘情投意合,她也是想借着乐阳公主订婚之事,成全王爷与顾姑娘这对有情人。”
  徐青芜冷哼一声,“有情人,呵他们两个想必连交集都没有过吧?”
  “其中内情,我们这些外人可就不清楚了,只是咱家陪在御前时,见翰林院的谢大人呈上了一副精美的佳作,是小王爷与顾家姑娘私下约会之时无意中被人画了下来,陛下见状派人过去一打听,听闻京中关于小王爷与顾家姑娘之间事都被传开了,什么情投意合私定终身的...啧啧啧,真是比话本子上的还要精彩几分。”
  “谢大人?太后的侄女婿谢延卿?”
  福掌印点点头,道:“正是此人。”
  徐青芜听见这话感到有几分搞笑,这些偷梁换柱的计量早在他刚入锦衣卫时就见过不少,这谢延卿到还真是太后养的好狗,如此深谋远虑,行不道德之事还不忘帮太后谋个慈母的好名声。
  他冷笑着开口道:“是不是这谢延卿说太后娘娘说菩萨心肠,听闻小王爷顾家姑娘的事,便想着成全他们这对有情人,替他们做主趁着乐阳公主的喜事,也把小王爷的婚事定下来?”
  “哎呦!徐大人果然聪慧过人,确实如此!”
  徐青芜向前迈了几步,晃悠着说:“既然是情投意合,成人之美,朝中言官再多说什么可就要做棒打鸳鸯的罪人了。”
  福安颔首笑道:“所以,咱家才说这事儿成了嘛。”
  徐青芜摩擦着腰间的绣春刀,陷入沉思。
  这门亲事一旦成了,王爷有了自己的正妃,太后再往他身边塞一些身份低微的妾室简直易如反掌。
  无论到时候是哪个妾室生下了子嗣,都会交给正妃抚养,到那时太后就会以李昌烨这个皇帝失德的,没能为朝廷留下血脉,以至于社稷不稳之事逼迫他立小王爷为储君。
  徐青芜没由得想起现在还躺在未央宫里,有孕在身却始终昏迷不醒的谢禾宁,手握着刀柄的关节也逐渐泛白。
  他缓了缓心神,又换上一副浪荡的模样看着福掌印说道,“只是先定着亲事,离大婚之日还远着呢,这人生啊总是会生出许多变故...”
  徐青芜迎着日光,往大殿的白玉石阶上看了一眼,又说:“就像掌印您,当年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您再看看御前侍奉的,都没几个是您的人了吧?”
  福安听了这话也没恼怒,徐徐道:“这人啊一旦有了权力就会迷失自我,做下许多错事。咱家从前跟在先帝身边,得先帝的几分重用便也不知天高地厚,趾高气扬了些,如今想来只觉得悔恨不已,只盼着余生能在这宫里好好侍奉陛下,其余的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咱家也已经不在意了。”
  “是吗?”徐青芜一双鹰眼紧紧盯着他,扬声问道:“倘若掌印您当真无欲无求,就犯不上今日到徐某眼前说这一嘴了。”
  福安面色一变,随即立马笑起来说:“徐大人这是多虑了,咱家这是......”
  “福掌印!”徐青芜打断他道:“人犯下的过错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抹清,别人兴许不知,但您别忘了我和我的父亲也都是隆德十七年那场事变的受害人。我奉劝您安分守己,做您该做的事多为陛下分忧,不要参与太后的党争,谋划些不该谋划的事。您要知道,一个麓安事变的真相你都承受不起。”
  福安脸上的笑一点点凝固开,只见徐青芜摘下腰间的绣春刀,用刀柄挑着福安的衣领,凑近了他几分道,
  “福掌印应该庆幸,当年在麓安惨案中唯一幸存的那个人是谢延卿这种忘恩负义之徒,若是换了麓安书院中任何一位有气节的学生在世,你都不可能现在还在宫中过得如此安逸。”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忧思
  正午的太阳照得人眼迷, 这几日宫里的事务多,谢延卿提笔写的字比往日多了五成,他抬手揉了揉手腕, 旧伤连带着新伤酸疼不止。
  这会儿用过午饭, 太阳光一晒只觉得整个人身上乏累起来。
  院中鸟鸣声和孩童嬉笑声阵阵,他起身推开窗,见内书堂的一众阉童们正举着杆子在打桂花。
  启明怀中捧着个木质的匣子, 一直蹲在地上捡着从树上掉落下来的细碎桂花, 抬头时见对面谢延卿的窗敞开了, 连忙将匣子放在地上站起身朝谢延卿行礼。
  谢延卿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启明显得有些犹豫,一步三回首的往身后看着,最终还是不放心跑回去抱着匣子过来谢延卿身边。
  “先生,是奴婢们打扰到您办公了吗?”
  谢延卿摇了摇头, 看向他怀里抱着的匣子,问道:“午时日头正盛打这么多桂花, 是要做什么?”
  启明一五一十的说:“是言姐姐拜托我们的,她说满宫里就内书堂的桂花开的最好, 落了就可惜了,奴婢们想着今日天气好,一边打一边晾晒着, 到了晚上日落西沉就能晒干了。”
  谢延卿笑笑,说:“她怎么突然想起来要桂花。”
  听见他问,启明眨着圆溜溜的眼睛笑着说:“言姐姐说是要用来给先生做点心的, 姐姐说先生您不喜欢甜食, 外面卖的糕点太过甜腻, 她要亲自动手给您做。”
  谢延卿难得有些觉得不好意思, 笑着说:“那她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能让你们这般积极的为她做事。”
  小孩子总是最藏不住心事,几乎是脱口而出道,
  “言姐姐给奴婢们带了梅子糖!”
  话一说出口启明就后悔了,他皱眉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也是全是因为这个啦,主要是因为姐姐一向很关照奴婢们,奴婢们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回报姐姐。”
  谢延卿眉眼温润,轻声道:“你们都很喜欢她。”
  “那是当然!言姐姐生的好人又好,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姐姐这样谪仙一般的人呢,先生想必也是一样的吧?”
  谢延卿低眸点点头道:“对...先生也很喜欢言姑娘。”
  启明似乎是突然想起什么,顺着宫门的方向看了一眼说:“先生今日怎么一直在这里,今天一早不是有个宫人过来通传,叫您得空时去慈宁宫......”
  小孩说道此处停顿了一下,最后没说下去。
  慈宁宫是太后娘娘住的地方,宫里头的一些关于谢延卿依附巴结太后的流言蜚语,他也是听到过一些,只不过他一直对自己先生的品性深信不疑,对那些不着调的话都不去相信的。
  但随着议论的人越来越多,他还太小了不明白其中的渊源,只知道这些流言蜚语终究不是什么好话,先生听了也会难过,他就不想再提起,尤其是当着谢延卿的面。
  “先生...手里还有些事要处理。”
  说完他伸手摸了摸面前孩子的头说:“去忙吧。”
  启明见状也没做多停留,他规矩地行了礼,抱着装满桂花的匣子朝院中跑去。
  启明走了以后,谢延卿站起身关好了窗户,走进里间用冷水洗了把脸。
  意识清醒了几分后,他坐回了桌案旁仔细研究着上面摆放的两本书册。
  一本是隆德年间两京一十三省税收与土地详情,一本是出自他老师之手的丈田令草稿。
  丈田令最初是从南方开始实行的,当时老师的计划很清晰,想从湖北一代开始逐渐延伸直至应天府,再如法炮制一路北上直至京城。
  刚开始南方一代丈量土地,清算人口的速度是比预想的要快许多的,一来钟阁老多年来积攒的声望很高,且他祖籍是湖北人士,百姓对这场改良也并无抗拒。
  二来,他为这场改良筹备了多年,隆德帝在当时也给予了很大的财政和人力支持,这使得丈田令进行的第一年里进展非常顺利。
  然而当解决完湖北打算南下入江浙一代时,情况便发生了转变。
  湖北是钟阁老的老家,他自幼长在这里对其中的情况十分了解,虽说这里也出了不少名人大户,但大多都是经商发家致富,极少有官场之人驻扎在此。
  可江浙却是截然不同。
  大周建国以来,属江浙一代水深得很,朝中每年新选出的官员也属江浙一代最多,官职频繁调动,地方官吏掣肘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近些年来,敌寇时常在江浙沿海一带横行,武安侯傅见琛的庆焰军就是长期驻扎在此处作战,直到今年年初才彻底将敌寇赶出沿海。
  然而在这之前,江浙一代可谓是官权脉络满根错节,战乱不断内忧外患。
  谢延卿记得老师进退两难,身边人开始接连出事时大约就是在隆德十六年底,丈田令刚刚从湖北推入江浙时,而按着当时的时间线算,他们的脚步应当已经迈入了襄城。
  襄城,
  谢延卿抬手在书册上画了个圈,那是言家的祖籍,也是当初武安侯傅见琛非要逼着言阁老建立庆焰军驯马场的地方。
  襄城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又临近沿海一代的确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