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3

穿越到古代和外星人斗智斗勇——天山飞猫【完结】

时间:2023-05-28 14:42:22  作者:天山飞猫【完结】
  隔着眼皮,她能感受到外面的烛火,面前有一阴影,是人形,她回来了。
  王氏大气不敢喘,差点把自己憋死过去。
  “娘”
  一道虚弱又尖利的叫声,刺进王氏耳中,湿透了的长发在她面上扫来扫去,王氏闭紧眼睛,苦挨着。
  “娘”
  “娘”
  “娘”
  看不见的东西,或许才是最可怕的。王氏紧闭着眼,脑中却幻化了无数腐烂身体的模样,她年少时也是见过漂在河里的巨大浮尸。
  耳边的叫声,时而癫狂,时而哀怨。叫嚣着,狠厉异常,跳河的女儿化作厉鬼,带着清水河刺骨的寒气,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送嫁之情。
  不知熬了多久,王氏终究是被吓得撅了过去。
  鬼火终灭,怨气不散。
  日头到了正午,王氏才醒过来,她脸上惨白,看来被吓得不轻,以为是做了怪梦,她侧着身子要下床,却瞧见床边积了一滩水,水里坠了一小片红色布料,这布她认得,她出嫁时,她娘欢欢喜喜带她去城里的布庄试的。
  她一个激灵,拔腿往屋外冲,屋外阳光正盛,王氏安下心来。
  “王桂花”
  她回过头,一瞧,刚安下的心又噗通噗通跳了起来,白眼一翻,晕厥过去。
  日头正好,烈日灼烧着王氏,不多时她便醒了过来,再往正堂一看,又吓得撅了过去。
  反反复复下来,王氏终于不晕了,她瞧着正堂里端坐着的一娘,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王氏”
  “平日你作的孽你可知道?”
  王氏赶忙叩头,硬是不敢开口说话,这会儿她倒成了哑巴了。
  “阎王爷念我怨气太重,不收我,念在你生了我,就饶了你。”
  “若你再生事端,我便将迟宁刨腹挖心,写字的手指,我会一根一根拔下来喂狗。”
  “等你把阿宁吃干净了,便将你扔进地狱,拔掉舌头,挖了眼珠,砍去手脚,浸入油锅里炸,再左右闸成两半”
  “一半喂猪,一半喂狗”
  “如此反复”
  “永不超生”
  “你可清楚?”
  王氏只管把头磕的得砰砰作响,嘴里含糊道:“清楚清楚。”
  迟一娘活了,成了十里八村的谈资,一时家中宾客不绝,一娘浅笑,说是被神医所救,还治好了她的哑疾,众人称奇,只有王氏缩在墙角,不敢说话。
  经此一事,王氏在家中的嚣张气焰便灭了,还要供两位祖宗,不敢疏忽大意。外人啼笑皆非,这王氏女儿回来后,倒是转了性子,像个慈母了。
  迟一娘,虽会说话了,但话也少,不常跟王氏说话,王氏也不敢靠她太近,两人各做各的,迟一娘常往山上跑,王氏管着地里,两人相安无事,互不打扰。
  连日几天,迟一娘都在坡上,她先是挑空了粪坑里的农家肥,王氏敢怒不敢言,等看到迟一娘拿了把大剪刀,王氏更是被吓的心梗,迟一娘颇为无语,余光瞥了王氏一眼便上坡了。
  王氏偷摸着上坡,看这冤家在作甚,原来是垦了片茶园,王氏大呼不妙,村里先前有人家是种过茶的,还是从云州选来的上品紫叶茶种,辛苦耕耘几年,结果那茶苦得很,不堪下口,想来这片地是不宜种茶的。
  虽如此,王氏也不敢唱反调,只是叹了许久的气。
  --------------------
第4章 种田日记
  ========================
  【明德十年春晴】
  入了春,村上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育秧苗。家中有母猪的,此时也都临近生崽。
  迟一娘先是一手操办了选种育苗事宜,见家中粪坑余量不多,又自作主张进城买了夜香,尽数挑去坡上,王氏心中恨得只痒。
  一日,迟一娘拿了锄头要上坡,路过了阿花婶子家。后院传来一阵响动,她将锄头放在门口,只身进去。
  进了后院,才瞧见阿花婶子与几个邻居围在猪圈旁,婶子嘴里念念有词,在念经呢。
  圈里的母猪哼着气,肚子大涨着瘫在屎尿上,宫口一缩一开,想来是难产,这猪生的是头胎,生不下来倒也正常。
  “嫂子,别念了”,一旁的女人嚷道。
  “是啊,念得这猪都快没气了”,有人附和。
  “我看啊,还是得快些请个产婆”,先前讲话的女人,戳了戳阿花婶子,阿花婶子不为所动。
  此时,有人笑道:“猪哪有请产婆的道理?”
  “王家庄有个汉子,就能给猪接生嘞”,一消瘦妇人连忙辩驳,随即又建议:“阿花婶子,快叫你家男人去请这猪产汉才是要紧。”
  花婶眉头一皱,骂道:“你们懂个屁。”
  骂罢,念经念得更大声,要是母猪会说话,估计也得骂她主人,猪生未尽,何来超度的道理。
  “婶子,你去拿点糖水,我瞧这猪快没力气了”,迟一娘隔着木栏瞧了眼母猪,转头跟阿花婶子说到。
  “我的亲娘欸,人都喝不起的东西,你让猪喝。”
  阿花婶子白眼一翻,这猪命数该尽,也怪不得她了。
  “那就给喝些盐水吧”,想来也是一样的。
  “快些去拿吧,花姐,死猪当活猪医吧。”
  “就是,猪崽卖了钱,难道还抵不上你几个盐钱。”
  众人催促下,阿花婶子终是去拿了罐盐水来,翻身进圈,放在猪口边,猪哼唧哼唧叫嚷,开始喝水,不多时,一罐水被舔得干净。
  喝了水,猪发力见涨,宫口缩得大了些,但猪崽仍旧下不来。迟一娘见不惯,也翻身进了猪圈,踩了一脚的猪粪。
  她使劲推猪的肚子,将隆起往屁股方向推,阿花婶子也一道帮忙,两人一起使劲,猪痛得惊叫。
  迟一娘挪了位置跪在地上,将手指探进母猪产道,这母猪是头胎,想来是产道狭窄了,手臂未必能伸进去。她正头疼,母猪一争气,便将小猪努到她手指边,迟一娘一喜,便借着母猪的发力,手指将小猪轻轻拖出。
  头一个小猪带着黏糊糊的液体降生,这猪生得头黑屁股黑,和它母亲一般丑得惊人。
  第一个崽下来之后,便好生了些,猪崽也不大,母猪陆陆续续下了十几个崽。
  先前的看客,都聚在猪圈旁凑热闹,全然不惧猪圈的臭味,这小母猪一下十几个,瞧着甚是喜人。
  迟一娘沾了满身的粪回家,阿花婶子要给她洗衣,她连忙拒绝奔了回家。王氏瞧见迟一娘这狼狈样,装作没看见,暗自里骂骂咧咧,这小贱妇才是最该裹了粪油炸的。
  一月有余,阿花婶子上了门,筐里兜了只猪崽,公的,婶子也是贴心的,将猪阉了才送来,说是谢礼。
  迟一娘在地里,王氏便做主收了下来,她也听人说了,迟一娘从那猪肚里活生生把猪崽子拽了出来,那母猪叫得,听得人心惊,王氏听罢,后背直发寒,可见那人真是个活阎王。
  【明德十年夏小雨微风】
  村头迟五家老婆子摔断了腿,已在床上躺了些日子。近来他家后院子里总有鬼号,了悟了悟个不停,本以为是他家老娘命不久矣,小鬼来勾人。
  昨夜晚上刮风,迟五花钱请了道士,在他家后院真是捉到鬼了,听说那鬼,是个没鼻子的,脸上一块一块像石头一样。等套进网子里,那鬼才说话,只管迟五叫哥。
  说到这儿,大伙就该明白了。
  迟家小儿子也是个有孝心的,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他娘病了,赶忙从山上的麻风村跑回来,在后院喊娘喊了几天。
  迟五当下抹了眼泪,催着媳妇儿给弟弟煮了热汤。他老娘欸硬是爬到了门口,要见儿子,迟五才背着老娘见了弟弟,三个人哭得撕心裂肺,比鬼还难听。
  今早便听说,村里派了人把迟六赶回山上,那场面,可别提多揪心了。
  【明德十年深秋 多云】
  今年冷得快,想来马上就要入冬了,早起也能发现地上结了一层薄霜。迟一娘思前想后,拿了今年收下当柴火稻草,铺到茶树根下,也不知道有无作用。
  【明德十一年夏雨】
  今夏多雨水,想来今年的瓜果都该不甜了。雨一天天的下,河里、沟里的水也不停涨,听说邻村有一小孩就差点被水冲走。
  城里也是如此,望湖泛滥,涨起来的水把整个折州城都淹了,前些年,望湖边兴起围湖造田,平日里看不出害处,等到雨季,湖蓄不了洪水,等到旱季,又存不了水,一时民怨沸腾。
  于是,折州太守李岐,下令征召民夫,疏浚望湖。
  征召令一下,村上各家须出适龄男子,迟家上无长父,只有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书生,王氏犯难,虽说读书人不必服徭役,但儿子一无功名,自家也无背景关系,断是不能推脱的。
  迟一娘见此,也不多说,拿了扁担便去村头,代替自家兄弟。
  一去,才发现队伍里有不少女人,官府会补贴些银钱,人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去做点事情呢。
  乌压压一群人在湖边挤着,等走得近些,才听见了许多声音。
  “嘿咻”
  “嘿”
  “嘿”
  推车、扁担也吱呀吱呀叫着。
  入眼的是,佝偻着的浑身上下没几片布料的男人们,他们矮小,肌肉却紧实,有着一股浑然的力量。
  到了工地,她嗅到了淤泥厚厚的腥味,瞧见这泥巴附在人们的腿上、手上,草鞋往泥地里一踩,啪叽一声泥团挤开。
  迟一娘负责将男人们挖出来的淤泥,挑到一旁,扁担吱呀吱呀响个不定,淤泥里含着水,从竹筐底漏成一条泥线,迟一娘踩在软泥上,一步一个脚印。
  等到了午间,各家女人都来给男人送吃食,好不热闹。没人送的,自个儿一早便带了硬饼子。迟一娘属于既没有人送,走得急也忘了带。坐在一旁的大姐,见她可怜,便分了她半块饼子。
  迟一娘也不客气,道谢接过饼子吃了起来,明天带了再还了大姐就是。
  吃完歇着,一位年长些的汉子,抽出别在腰间的短笛,吸了吸气,清了清嗓子,开始吹奏。
  笛子是青黄色,面上还沾了泥点,瞧着虽不精致,但看做工,显然是主人用了心的,这竹笛与主人皲裂、粗糙的手相衬得很。
  笛声悠扬,迟一娘瞧了湖对面的高塔,灿烂一笑。
  【明德十一年秋 晴】
  连挖数月,望湖终于疏浚完成,淤泥堆成小山,数月后,竟生了草木,立在湖边别有风味,积土成山,文人雅士遂称此山为岐山,以颂太守李岐功绩。
  时隔不久,有位姓苏的才子,在湖边的出远阁作诗一首,名震折州文坛。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就此,望湖也称西湖。
  望湖疏浚,太守乐极,行夜宴,尽邀文人宾客,那苏姓才子也不例外,听闻那先生姓苏名西,成州人士,家贫,多年苦读未果,竟一朝成为太守座上宾。
  连带出远阁也成了文人骚客流年忘返之地,出远阁是家茶楼,凭借苏诗的名望,生意兴隆。
  【明德十二年暮春雨转晴】
  早间有些雨,地上带一点泥泞,巳时三刻,山间涌着的雾气渐渐消散,太阳露头,是个好天气。
  迟一娘带了草帽,在茶园里修剪茶树,想着明年春天茶叶便能收了。
  前些年,她便选了些合适母本,在苗圃里生了几批茶苗,依次种到了坡上。茶苗入春后嫩得很,还被迟五家的老牛吃了些去,迟一娘找上门,他家才算收敛。
  这会儿阳光正好,山间有微风,徐徐吹过茶山,卷起茶香,周边空气里还充斥着剪断茶枝溢出的清苦味儿。
  待明年,这茶该更香。
  【明德十二秋 晴】
  阿花婶子家的柿子熟了,请了迟一娘去摘柿子。
  阿花婶子家的柿子树,据说是她爷爷在时种下的,有些年头了,树皮也皱得很,果实高高挂在枝上,红彤彤的,很是喜人,引来了附近潜伏的许多鸦雀。
  迟一娘挎着篮子仰头看树,花婶她男人大柱叔爬到枝丫上,拿了木钩子将树枝压下,一娘站到垫脚石上,将柿子收进篮子里。
  站在一旁指挥的花婶婶,又挥手一指挂了满满果子的一枝,嘴里还一边念叨:“一娘,多摘些,我家柿子好吃得很呢!”
  “好嘞婶婶,都红得发透了,瞧着就好吃。”
  还卡在树枝上的大柱叔,听了嘿嘿一笑,把重重挂着果子的一枝压下去,喊到:“来咯,快摘。”
  大柱叔是个倒插门的,夫妻两人相处和乐,从不干架,花婶说东大柱叔不敢说西,背后被人嚼了不少舌头。
  迟一娘也是个老姑娘了,迟迟找不到婆家,连带王氏,明里暗里不少被人戳脊梁骨,花婶专门还劝了一娘,让她莫怕,再有人说闲话,她便去撕烂那人的嘴巴。
  --------------------
第5章 种田日记
  ========================
  【明德十三年春晴】
  清明前,迟一娘采了一批嫩茶尖,找了师傅炒了,等退了火气,她拿了茶送到城里的茶楼,掌柜的尝了,称赞了几句。
  一娘托花婶找了些手脚勤快的娘子帮忙采茶,炒了下来,数量也不多,尽数卖给了城里的茶楼,算下来,赚得不多。
  【明德十三年秋 晴】
  这天是月节,茶楼生意寡淡,没几个客人。
  湖上明月朗朗,东风如拂,如此景致竟无人欣赏,临湖的桌上,摆了只茶碗,是寻常客人爱喝的散茶,茶叶倒是他今年从村妇处进的。
  茶碗镇了张纸,风吹着,掌柜走上前,拿起纸一看,大惊,这等佳句真是人能写出来的。
  纸上写了首词,纸张粗糙,可那词却比当世名家的好上不少,堪称天人语。
  第二日,掌柜的拿了词进献太守,将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太守激动异常,捧读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何等的心境,太守潸然泪下,喃喃念出作者姓名:“苏东坡”。
  不是苏西,是苏东坡,惊世才子从未给世人接近的机会,他淹没在人群里,太守宴不至,功名利禄不喜,宛若仙人,垂望世人。
  至此,此篇名动天下,不见苏东坡为何人,只见西施效颦之人,羞愧难当,逃窜他处。
  进而,折州出远阁名动天下,东坡先生那日所饮茶水,也一时闻名,唤做龙井。
  【明德十三年秋 雨】
  连日阴雨,望湖上泛起烟云,时下,文人爱称望湖为西湖,以表风雅。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