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有些不舒服?”萧沁瓷将道经搁下,问。
“夫人是知道的,娘娘的身体一直不算康健,”兰心姑姑说,“近来夜中又难以安寝,今日奴婢见太后都憔悴了许多。眼见年节将至,娘娘念着夫人,恨不能让您时时伴在她身侧。”
萧沁瓷叹息了一声,道:“太后娘娘实不必为我如此担忧,仰赖娘娘鸿福,我一切都好。”她面上显出几分恰到好处的犹豫,“只是腊八那日我才去永安殿向太后请安,如今没过几日,不好立时便去。”
兰心姑姑皱了皱眉,说:“正是因此,夫人才该早些去。你是太后娘娘的侄女,血亲之间,便是来往得密切些,旁人也无可指摘。”
萧沁瓷默了一瞬,轻声说,“还是缓两天吧。”
兰心姑姑等着她给出理由。
“今日我去文宜馆遇见了圣上,是圣上跟前的庞才人送我回来的。”萧沁瓷殊无异色,仿佛不知她的话在一瞬间让兰心姑姑变了脸色,“我不知宫内有没有人看见,但此时去永安殿,落在旁人眼中不太好。”
西苑偏僻,又值大雪,今日回程路上有多少宫人看见并不好说。但她前脚见完皇帝,后脚便去拜见了太后,不说落在这阖宫人的眼里是个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皇帝本人会怎么想?太后如今还只是试探,皇帝或许还不知道太后在背后的算计,但他要是知道了,他对萧沁瓷生出的那点虚无缥缈的绮思怕是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
再者说来太后往皇帝身边塞人,传出去总归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声,太后如今最缺的就是好名声。
兰心姑姑并不怀疑她的话,只是探询的问:“圣上怎么会去文宜馆?”
文宜馆离紫极观不算近,也并不在紫极观去两仪殿的路上,皇帝怎么会去那。
“或许是一时心血来潮,”萧沁瓷略去她和皇帝相处的细节,只说,“圣上寻了两本书就走了,并未与我多言。”
兰心姑姑不大相信她的话:“那怎么会是庞才人送你回来?”
萧沁瓷并不回答这个问题,转而问:“我也正想问姑姑,这位庞才人是什么人?我此前怎么没在宫里见过她?”
这话果然让兰心姑姑一时忘了方才的问话。皇帝的两仪殿历来是宫中最森严之地,滴水不漏,御前侍奉的宫人也不轻易在禁中行走,兰心姑姑又常年和萧沁瓷一同幽居在清虚观,其实对御前并不了解,莫说是她,便连太后也不能将手伸到两仪殿去。但她料想,太后娘娘既然有心要把萧沁瓷送到皇帝身侧,那也是该让她多了解一些御前的宫人,便将自己知道的说了。
这位庞才人是一年前才遴选进两仪殿的,此前在掖庭局做典使,掖庭是犯事的宫人和充没入宫的官眷所在之所,除了掌事,只进不出,是比冷宫还要难捱的地方。
“掖庭局?”萧沁瓷拢眉,从掖庭局到两仪殿,称得上一步登天了,“这位庞才人是什么来历?”
分明是个简单问题,兰心姑姑却答得含糊:“她似乎也是罪臣之后,不过早前不知得了哪位贵人的青眼,脱了罪籍成了女官,旁的便不清楚了。”
兰心姑姑压低了声音:“夫人不必在意旁人,只要按照太后的意思行事便是了。”她还记得萧沁瓷初回来时并没有主动同她提起遇见皇帝的事,这样可不行。兰心姑姑又记起了太后的担忧,如今太后还算是能掌控住她,可若她真得了皇帝的欢心,难保不会生出许多旁的野心来,要时时敲打,太后放她在萧沁瓷身边存的不也是这个心思吗?
“夫人今后若再遇到似今天这样的事,还请及时告知奴婢,也免得引太后娘娘挂心。”
“是,我知晓了。”萧沁瓷轻轻笑起来,是和顺柔婉的模样,语调不紧不慢,没有着急辩解,也没有惶恐失措,“我今日面见圣上,一时失了心神,回来后也未曾缓过神来,一直想着怎么同姑姑开口。”
她道:“姑姑是明白我的,太后娘娘身体不适,我怎么敢用这些小事来让她担忧呢?”她面上掠过一丝淡淡的不自然,“实在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同姑姑说。”
萧沁瓷言辞恳切,又是这样的柔软语调,叫人不自觉起了怜意。
兰心姑姑看着她,不知道对她这番说辞信了几分,只是口中语重心长道:“往后夫人的路还长着呢,一点小事便乱了心神岂不是辜负了太后娘娘对您的期望?”
“我就是怕辜负姨母的期望,”萧沁瓷难得眼中显出一点慌张,低低道,“我怕我做不好。”
自进宫始兰心姑姑就一直跟在她身边,算来也有四五年了。兰心姑姑眼见着萧沁瓷从豆蔻少女长到如今的模样,萧沁瓷是个惹人心疼的姑娘,待人又处处周到妥帖,她虽听从太后的命令,但对萧沁瓷也是有深厚感情的,也不忍见她就这样青灯相伴寂寥度日。
如今来了机会,她也由衷希望萧沁瓷能抓住。
兰心姑姑缓和了神情,柔声道:“夫人,不需要您做什么,有娘娘在背后帮您呢。”
况且太后私底下也也同她嘱咐过,皇帝一心修道,不近女色,现在看上去是有了那么点苗头,说不准皇帝就是喜欢清冷安静的修道美人,还能和他一起探讨道经,务必要压住萧沁瓷的性子,不能让她左了性。
帝王的喜爱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一点再也没有人比太后更为清楚。她曾经宠冠六宫,又一夕跌落,但好歹有了皇后尊位,不至于像贵妃那样落得个悲惨下场。也是这样,太后领悟到权势远比虚无缥缈的情爱来得重要。
思及此,兰心姑姑也忍不住同萧沁瓷多说了一些话:“夫人,您进宫也有些年岁了,从先帝的沈贵妃到太后娘娘,再到那位早已香消玉殒的薛贵妃,她们都是艳绝一时的美人,也有过无上恩宠,可这帝王恩宠说没便没了。往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可太后娘娘是您的亲姨母,是看着您长大的,即便旁人都靠不住,娘娘也总会护着您的。”
萧沁瓷点点头:“我明白的。”
她目光澄澈安静,被殿外雪光一照尤显干净剔透,叫人一见便觉心里安定下来。兰心姑姑不再多言,知晓萧沁瓷喜欢一个人独处,不要旁人伺候,便利索的出去了。
中殿的槅门对开,外头又飘进来雪沫,落到窗格上便融了。殿内道台两边各置一个紫青铜炉,袅袅香气散在室内,能让人凝神静气。萧沁瓷抿了抿略微干燥的唇瓣,在兰心姑姑走后又瞧了门外的雪景许久,这才重新拾起那本道经,只是垂眸时神情蓦地变了,面上是绝不会在人前显露的冷意。
她面无表情地翻过一页。
这世上没有谁能靠得住,将自己的命运交托到别人手中是最愚蠢的事,萧沁瓷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第11章 追封
又过了几日,萧沁瓷将梅花描过三九,外头的天越发冷了,萧沁瓷轻易不肯出门。兰心姑姑明里暗里暗示过萧沁瓷好多回,叫她算准时间往永安殿去一趟,都被萧沁瓷不紧不慢地挡回来了。
兰心姑姑一直知道萧沁瓷自己是个极有主意的人,但她的主意哪里大得过太后。太后原也不急,阖宫中暂时还没有传出萧沁瓷与皇帝的流言,即便是兰心姑姑告诉她皇帝和萧沁瓷又见了一面,她依旧是气定神闲,这无非是愈加验证了她心中猜想罢了,该急的不是她。
不过随着年节将至,苏家从前朝带来的另一桩消息却不得不让太后焦躁起来。
苏家这代还未出阁的女儿只剩下苏晴,是苏氏的嫡女,太后的嫡亲侄女,深得太后喜爱,时常叫她入宫小住。苏晴定了亲事,年后便要出嫁了,此时本该在家中安心备嫁,却在年前被太后以思亲为由召进了宫。
苏晴为她带来的是前朝的消息:“阿耶说,礼部尚书孔喻在三日前的早朝上递了份折子,指出按照礼法,陛下应当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那日之后,阿耶就告了假,并且赶紧往宫里递了折子,叫我进宫来把这个消息告诉娘娘。”
她话音一落便见太后突地变了脸色,不由心里一登,惴惴不安地问:“姑母,是我说错话了吗?”
太后缓缓吐出一口气,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早已习惯了。淮阴苏氏原本也是大族,但族中子弟不争气,已远着高位多年,于朝政局势上难免疏忽了许多。
苏晴因着有个太后姑母,又是家中唯一的嫡女,被娇养得天真娇憨,根本不懂孔喻那道折子意味着什么。
而孔喻奏疏中所言也是太后一直担心的事。
皇帝非她亲子,她这个太后也是有名无实,便连宫殿住的也不是历代太后所居的兴庆宫。皇帝一旦追封自己的父母,她这个还活着的太后处境便尴尬了起来。
所以苏仪赶紧告了假,怕的就是他这个太后的亲哥哥会在朝上被问起,到时候他若附和皇帝便是打了自己妹妹的脸,直言反对又担心会惹得皇帝厌弃,两头不讨好,干脆就告了假。
太后将这些掰开来揉碎给苏晴讲,可她仍然似懂非懂:“可是陛下的生母早已仙去了啊,即便追封也不会影响到姑母的地位。”
太后顿感无力。
早年她便同苏仪说要他好好教养家中女儿,不要养成天真不知事的性子,可前头的苏善婉,后面的苏晴,都是一个样子,或许有些小心机,但不成大用。
但凡苏家的女儿争气些,她也不必再把主意打到萧沁瓷身上。
“阿晴,你得记住,”太后冷冷道,“活人是永远争不过死人的,何况天子的生母和前朝皇后,孰轻孰重?苏家能有今天的地位就是因为哀家是太后,你们是外戚,可若天子当真追封了他的生母,哀家反而会变成名不正言不顺的那个,到时候宫内宫外谁还看得起苏家?”
“苏家在平宗朝是外戚,是因为哀家是皇后,可如今太极宫换了主人,谭氏才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苏家又算什么?”
太后还有未曾说出口的隐忧,天子是篡权夺来的皇位,能容忍她这个太后多久?阖宫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太后没有子嗣,没有后族支持,若有朝一日他觉得太后碍了事,悄无声息地让她消失也不是难事。
苏晴一愣,显然是没想到天子追封的行为背后会有这么多牵扯。她咬着下唇,有些急了:“可是孔尚书那道折子只提了追封陛下的父亲,并未提到还要追封陛之母为太后……”
“糊涂!”太后冷声道,“陛下追封了他的父亲,难道会不追封他的母亲?”
苏晴呆住,显然也没了主意。
太后身边的流珠姑姑上前一步,缓声道:“娘娘莫急,如今朝上还在争议,一时半会儿议不出个结果的。”
“原先皇帝的诸多动作就已经让我看出点端倪了,”太后摇头,“他不敬哀家,也不敬先帝,自然是想着追封他的生身父母。”
流珠提醒道:“朝臣们不会同意的,娘娘,您忘了惠安太子是如何死的?”
太后一怔。
是了。惠安太子死得并不光彩,他同平宗一样,都极重美色,最后是死于马上风。这是皇室丑闻,被掩盖下去了,但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
不过那又如何,他是天子生父,只这一点便能掩盖掉所有的不光彩。
太后在迅速思索着对策,苏晴进宫必定在内侍省过了明路,皇帝那里应该也已经知道了,此事宜早不宜迟,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
“今日圣上是在紫极观还是两仪殿?”
今日逢七,陛下应该在紫极观,但年底前朝事务繁忙,皇帝也或许去了两仪殿处理政务。
流珠道:“奴婢这就派人去问。”
“两仪殿和紫极观都派人过去,”太后端坐在榻上,额上凤衔明珠轻轻一点,“请陛下到永安殿来一趟,就说哀家有事相商。”
流珠诧异:“现在?”
“现在就去。”太后语气坚定。
流珠觉得此事不妥,但不敢违逆,出殿去唤了几个得力的宫人来吩咐几句,便让他们去请圣上了。
一片寂静中苏晴怯怯地开口:“姑母……”
太后转头看她,眼神威严,她盯着苏晴看了一会儿,神情逐渐温和,招手示意她近前来,柔声道:“阿晴在宫里小住几日,陪一陪哀家如何?”
“我、我自然是愿意陪着姑母的。”苏晴从前也奉太后的旨意进宫在永安殿小住,宫中的一切于她而言并不陌生,只是年节将至,她不好在宫中久住,出口时便带上了几分犹豫。
太后却仿佛没有看到,又笑意吟吟道:“让你这样的小姑娘日日陪着我只怕也会觉得无聊,”苏晴摇摇头,正想说话,却被太后截住话头,“不如哀家叫阿瓷也来,你们年岁相仿,定能玩到一处去。”
苏晴又是一愣。
苏晴不喜欢萧沁瓷。她一个孤女,又生就那样的美貌,苏家的人都知道,当年皇后要选人进宫,放着苏家的女儿不挑,却选了一个外姓女,后来萧沁瓷出家,他们也说是太后挑错了人。况且太后的喜爱只有那么一点,分给了萧沁瓷,苏晴能得到的就少了,苏家的女儿或许蠢笨,但并不天真。
可她能拒绝吗?太后也并不给她拒绝的余地,转头就唤了人来去请萧沁瓷。
宫人出门时又被太后叫住:“流珠,你亲自去。”太后不疾不缓道,“哀家觉着这永安殿里素了些,早前让阿瓷送插好的梅瓶过来,却总也没等到,这孩子知礼,不肯轻易过来,这次来就先叫她去采几枝梅花一并带过来吧。”
苏晴皱着眉,不明白太后为什么在这种时候还惦记着梅花。流珠心思细腻,略一思怵便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应了是。
——
皇帝今日在两仪殿,年底事忙,各部要呈报这一年的事宜,还有官员考评,以及年后的各项祭典也要准备起来。皇帝是专权之人,事事都要亲问,不会为了修道耽搁政事。
永安殿的宫人禀明了来意,便听御座上的天子问:“太后可有说要同朕商量什么事?”
宫人把头埋得更低:“太后娘娘不曾明言。”
殿中一时安静。
皇帝看向桌案上摞着的一沓奏折,俱是这段日子朝上为了他要追封双亲一事争吵不休的请奏。
“你回去告诉太后,就说朕会去的。”
宫人得了皇帝的准话,也不敢问圣上几时去永安殿,立时便回去复命。
皇帝没了看折子的心思,问左右的人:“今日永安殿有什么动静?”
二十四衙门管着阖宫,皇帝断了太后的耳目,她的手伸不到前朝。
梁安道:“苏家的四小姐今日进宫去了永安殿。”
“原是这样。”片刻后,皇帝嗤笑一声。
太后沉不住气了,只是不知道这么匆匆忙忙地请他过去,是要说追封的事还是要说些旁的。
——
兰心姑姑将永安殿的宫人请进来时萧沁瓷正在提笔描一张青词,她不知苏晴今日进宫的事,也不知晓前朝因请封而起的波澜,只以为是太后坐不住了。
她同流珠姑姑甚是熟悉,道:“姑姑怎么亲自来了?可是太后娘娘那边有什么事?”
流珠姑姑不动声色,丝毫不提前朝事,只说今日苏娘子来了,太后邀萧沁瓷过去。
7/117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