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活看着很多,但忙而不乱,每一样他们都给规划好了。
下午还要坎白菜,张明花叫郑三斗去睡会儿,她在地里守着。
郑三斗摆摆手,“我不困,媳妇你带孩子回去歇着吧。”
他媳妇也不轻松,每天带孩子做饭送饭,照顾家里的牲畜,同时还要时刻留意着地里的情况,忙忙乎乎的比他累多了。
张明花拗不过他,只好带孩子回来了。
等双胞胎睡了,她并没有跟着睡,到仓房里把家里的篮子、筐找出来,拿到后院用井水涮净晾干,明天早上摘茄子用。
“明花?”刚回屋喝了两口水,就听见七叔喊她,明花赶紧出去了
郑连友已经进了院子。
“进屋坐吧七叔。”
“不坐了,地里还有活呢。”郑连友摆摆手,他家也种了几亩春白菜,这两天正是忙着收菜的时候。
“明花,你家草莓卖不?公社陈主任他老娘后天过八十大寿,想要买几斤。”
“明天?”明花想了想,“明天的话倒是能他卖几斤,但不会太多。”
“有几斤就行,价钱贵点也不要紧。”人家陈主任并不是想要吃白食,他也不敢。
“行,也不要他太高,就三毛五吧。”现在的草莓有价无市,有钱也买不着。
郑连友点点头,“那你明天摘吧,到时候我给他送去。”他跟陈主任关系一直不错,不然他可不会这么大包大揽的。
“对了,明花,”郑连友拍了下脑门,他差点给忘了,“刚才何老爷子来电话,问地里的黏玉米熟了没,他那边想要一批,我告诉他还得几天,他说下个礼拜派人过来,明花,你心里有个数。”黏玉米别一下子卖没了,给何老爷子留点。
“我知道了七叔,麻烦你了。”张明花感激的道。
她家的事七叔总是很上心,生怕她跟郑三斗年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郑连友摆摆手,事情说完就要回去了。
明花赶忙找了塑料袋把中午摘的茄子装上几根,“七叔,这茄子你拿回去吃吧。”
郑连友笑了笑,没推辞,拎着走了,家里还有一堆活呢。
第二天,魏乾带人来拉白菜跟卷心菜,顺便带走了一百斤茄子,真的给了两毛钱一斤,就这他还说回去不知道怎么分呢,茄子实在太少了。
草莓熟的也不多,找了半天才四斤多,要不是郑连友认识陈主任,明花真不想卖,卖了双胞胎没的吃了。
可都答应了,总不好反悔。
何老爷子说派人来,果真来了,是上次来过的那个冯司机带的路。
一共来了九个人,两辆车,一辆吉普车跟一辆运货的卡车。
带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高个子男人,看起来很儒雅,他自我介绍道:“我姓邵,叫邵柏林,是老爷子的侄女婿,咱们应该见过吧?”
郑三斗跟明花看着他也面熟。
“那年从京城回来的火车上。”郑三斗悄声提醒道。
张明花这才想起来,笑道:“邵同志是灵灵的爸爸?”郑三斗不说她都忘了。
邵柏林微微一笑,“对,我是灵灵的爸爸,张同志记忆真好,这么长时间还记得灵灵呢。”
提起他的宝贝女儿,心里就软得不行,谁叫灵灵是他唯一的孩子呢。
那年还多亏了张明花,让她女儿甩掉了那场无妄之灾带来的阴霾。
其实他早知道张明花跟何家的关系,那年的新娘花太火爆了,她的信息并不难查到,还跟老爷子提过呢,老爷子叫他顺其自然,不要刻意接触,正好这次有机会,他就过来了。
“当然记得,灵灵那么漂亮可爱,她现在都是大姑娘了吧?”
张明花有些感慨,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四年过去了,双胞胎都快三岁了,灵灵当然变成大姑娘了。
第110章
邵柏林温和而含蓄的笑了笑, 他女儿已经十三了,很乖巧懂事。
“灵灵读初中了,比以前开朗活泼很多, 她一直记得你这个教她做手工绢花的姐姐呢, 若不是要上学, 今天就跟来了。”
说到这儿他顿了一下, 视线落在明花腿边的两个白白净净的小家伙身上。
“这就是你那对双胞胎吧?”早听叔父说过, 张明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张明花拉过两个孩子的小手, 给邵柏林介绍,“这个是大宝,那个是二宝, 他们快三周岁了,孩子们,叫伯伯。”
大宝二宝立马笑着叫,“伯伯!”声音脆脆的还异口同声, 果真是双胞胎, 两个孩子长得十分像。
邵柏林见他们这么乖巧,弯腰摸摸他们的头,叫身后的助理把准备的礼物拿过来。
“也不知道两个孩子喜欢什么,就随便买了些吃喝跟玩具。”这些都是他夫人挑选的, 小孩子应该能喜欢。
“谢谢伯伯。”不用爸爸妈妈提醒, 大宝二宝收到礼物后马上机灵的道谢。
邵柏林点点头,这两个孩子的教养不错, 他夸了几句就打量起眼前的农家院。
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干净, 家里牲畜不少, 还养着狗,院子里却不见任何脏乱, 一看就知道这家的主人是勤快又利索的。
早年他在乡下生活过几年,对田地,农作物还有家畜这些事物都不陌生,也知道乡下的条件多艰苦,不过看张明花家的日子应该过得很不错,居然连卡车都有了,这个在乡下可不多见。
“邵厂长进屋坐吧,一会儿咱们去地里看看?”郑三斗客套的询问道。
这位如今可是省纺织厂的厂长,工作肯定很忙,估计没有太多时间耽误。
“不坐了,直接去地里吧。”邵柏林只在院子里转了转,没进屋,他真没时间久留,采购完农产品就要回去,下午还有事呢。
郑三斗点点头,一手抱起个孩子,在前面带路,张明花锁了大门也在后面跟着。
在村里人的注视下,他们一行人说说笑笑的,顺着村道往西走,原本还算平静的乡村多了几分喧闹。
邵柏林一行人来得早,到地里时还不到八点呢,但地里早有人在干活了。
见郑三斗带人过来,也没多注意,只是抬头瞅了眼便接着干活,显然都习惯了。
每天都有来买菜的,比这多的人他们又不是没见过。
“这黄瓜瞅着很不错的样子。”郑三斗带着邵柏林本来要去玉米地,路过菜地,邵柏林一眼就瞧见了地里长得很好的黄瓜,看着都已经能吃了。
现在才六月份,按正常时令,黄瓜还没上市呢,富商商店倒也有卖大棚蔬菜的,但量少而且贵得很,平常人要么舍不得买,要么就是想买也不一定买得到,供不应求。
“这是L省农科所的新品种,我扣了双层膜,温度够长得快,这会儿已经上市了。”张明花到地里摘了几根黄瓜,还有一盆西红柿,找水洗干净端过来。
为了灌溉方便,坡地这边打了三口深水井,用水是特别方便。
邵柏林看着盆里翠绿翠绿的黄瓜,拿起一根一分为二,跟身后戴眼镜的男人分着吃,“小李也尝尝。”
他是厂长不假,但厂里后勤采购这一块是归李主任负责的,他今天跟来就是随便看看,不会越俎代庖。
李主任年纪不大,瞅着斯斯文文的,实际上人很精明,接过黄瓜咔嚓就咬了一口,丝毫不做作,“好爽口的黄瓜,水分很足,你们也都尝尝。”他自己说好不行,还招呼其他人一块吃。
王助理带头,其他人自然就跟着。
邵柏林见状笑了笑,也咬了口手上的黄瓜,然后点点头,“确实不错。”刚才地里摘下来的,吃着特别脆爽。
省城周边的乡村也有种大棚蔬菜的,但不多,而且他今天主要是冲黏玉米来的。
明花掰了十几根黏玉米放锅里煮上了。
要煮熟还得等一会儿。
邵柏林带着跟着郑三斗进了菜地,地里的大白菜跟卷芯菜都收得差不多了,今天是最后一批。
工人们在地里忙着砍菜呢,食品厂的车一会儿要过来拉走。
“三斗,这是准备种多少亩黏玉米?”看着还没移栽到地里的玉米苗,邵柏林问道。
“四十亩,这是我们县食品厂预定的,这些白菜还有卷心菜都是。”郑三斗说道。
邵柏林点点头,“你们夫妻可真能干,租了这么多地,累不累?”老爷子之前也跟他称赞过,说张明花夫妻很务实,他今天一看确实如此。
郑三斗笑了笑,“累也得干,家里有两个臭小子要养呢。”双胞胎在地头玩呢,根本听不见他这句话。
众人身有同感的笑起来,他们这些人基本都是有家有孩子的,知道做父母的不易,郑三斗有两个儿子,更不容易,孩子以后上学读书结婚娶媳妇的没钱可不行。
在地里转了半天,黏玉米也煮好了,晾了一会儿,每个人都不客气拿起一根,不是他们馋,实在是黏玉米这特有的香甜味太勾引人,他们都迫不及待想吃了。
王助理坐在小板凳上,吃完了一根,手里的已经是第二根了,“去年冬天那个速冻玉米买少了,我家闺女都没吃够。”
李主任扶着眼镜笑道:“我家臭小子也是,哭着跟我要。”他媳妇用排骨炖的玉米,整得那个香,孩子只吃玉米,都不吃排骨,结果吃了两顿还是没吃够。
后来他托人从外省弄回来几根才堵住小家伙的嘴,当然这个就没必要跟大伙说了。
邵柏林指着不远处大片的玉米苗,打趣道:“今年冬天你们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口腹之欲了,这不有四十亩地呢。”去年冬天,张明花给老爷子寄了不少速冻玉米,老爷子就给晚辈们分了分,他女儿也挺爱吃的。
众人听了他的话不禁笑起来,很少见邵厂长这么接地气,居然跟他们一块坐着小板凳啃玉米,还连说带笑的,真难得。
他们在这边吃着,郑三斗跟明花带人去地里摘菜,掰玉米。
过秤装车时,玉米是三千根,黄瓜二百斤,西红柿三百斤,茄子三百斤,今年的黏玉米不如去年贵,一根也要一毛五,这几种蔬菜也不便宜,李主任按市场价给的,郑三斗自然不会丁是丁卯是卯的,每样都给多装了几斤,至于回去后他们怎么分就不管了。
还有草莓,香瓜,大白菜跟卷芯菜,以及其他蔬菜,明花甚至还给抓了四只老母鸡,说这些都是给灵灵跟老爷子的。
邵柏林颇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又吃又拿的,这不成打秋风的了。”
跟他来的那些人都忍不住笑。
张明花笑了笑,“怎么会呢,这些东西都是自家种的,根本不值什么的,邵厂长,下次来把嫂子跟灵灵也一块带来溜达溜达。”
邵柏林点点头,“好,我下次带她们来认认门。”他说的跟走亲戚似的。
众人又跟着乐,他们早看出来了,邵厂长今天就是来串门子的。
郑三斗还想要留饭,邵柏林摆摆手拒绝了,他们这多人可不好麻烦人家小两口,太破费了,而且他下午确实有事。
“饭就不吃了,有这些煮玉米就可以了。”他们车上装了不少新煮的黏玉米。
他身后那些人配合的点点头,黏玉米确实好吃,还说就是给白面馒头都不换。
张明花跟郑三斗就没再强留,一直将他们的车送出了村子,才回去接着忙了。
等会儿魏乾还要来拉白菜跟卷心菜呢,等这最后一批菜运走,就要把空出来的地清理干净,深翻后,再扬上粪肥好栽黏玉米。
邵柏林一行人回到省城已经晌午了,卸完车对好账正赶上食堂开饭,不过他们这些人根本不饿,吃黏玉米都吃饱了。
多出来的蔬菜,邵柏林跟李主任也没亏待大伙,每人都给分了一些。
其中最稀罕的就是草莓了,这东西市面上不多,邵柏林给女儿留了两斤,其他人可不好意思多要,留几个拿回家给孩子尝尝就行了,剩下的都给何老爷子送来了。
见他带着一堆菜还有老母鸡来了,何时义呵呵直笑,拉着邵柏林问了半天。
“叔父,我看她过得很好,虽然生活在乡下,日子却非常幸福富足,恐怕很多城里人都不及。”邵柏林如实回道。
何时义听完欣慰地点点头,他头发几乎全白了,这两年明显见老,身体大不如以前,“是何家亏欠了那孩子,知道她现在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说着他又想起自己那不争气的长孙,还在小县城窝着呢,日子过得是鸡飞狗跳的。
张明华现在越来越不安分,孩子不照顾丈夫不管,家经常不回,眼里只有生意跟钱再就利益,人品很是令人不齿。
她原来的贤良都是装出来的。
好在何时义早放出话去,跟长孙断绝了关系,不然张明华打着何家的名头在外头还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事来。
邵柏林在一旁听着,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侄女婿,有些话不好多说。
不过要他说叔父都一把年纪了,就好好颐养天年吧,别操心管小辈的事了。
既然何文韬当初自己选择的,就是一路跌跌撞撞最后磕得满头包他也只能坚持走下去,也怨不了别人。
88/112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