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宁对小孩没什么感觉,然而耐不住纪欢有时候刷手机刷到几个账号,特别乖巧懂事的小朋友,她常开玩笑地感叹:网络发达了,都能看到少爷小姐给他们表演才艺了。
赵世宁看了一眼,这还不是什么顶富的家庭,但生活条件也足够优越,七八岁的小孩家里一架三角钢琴,把李斯特弹得异常流畅,账号是孩子妈妈记录的,除了孩子弹琴,还有一家人的生活日常。
赵世宁起先还不屑,说自己七八岁的时候也会弹李斯特肖邦贝多芬,然而往后翻翻他就不说话了:可他小时候没有这样和谐的家庭,也没有体验过被父母爱着的感觉。
他和人家是不一样的。
有体验过爱的孩子,脸上更多的笑容,也更自信和快乐,不像他小时候,对什么事情都是冷冰冰的,完全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快乐。
赵世宁第一次知道,孩子的意义并不是传宗接代,也不是他父亲一直认为的“培养一个精英”,更不是延续一个基因。
而是相爱的人自然而然地爱的产物,两个人一同爱着这个小生命,而这个小生命也同等地爱着他们。
那是一种最简单的幸福。
让孩子去体验各种的可能,去做喜欢的事情,是一段崭新的历程。
赵世宁抑郁了挺久,直到有一天晚上,两人刚做完一次,他抱着纪欢,突然问她,“你怎么想?”
“什么怎么想?”纪欢酝酿睡意。
“孩子。”
“我不想,”纪欢咂咂嘴,“你在想什么?”
“没想什么,想听听你意见。”
“平心而论我不抵触孩子,”纪欢想了想说,“但生育的代价太大了,况且养育孩子的代价也很大,我们应该不会考虑经济的因素,但我觉得大部分时间精力的代价,应该都是我在承担。我觉得我还没有到一个程度……就是愿意把重点放在生育上程度。”
赵世宁想想,说也是。
“怎么了?”纪欢问他。
“没有,随便想想,”赵世宁问她,“你会觉得没有孩子的人生不一样么?”
“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吧,每个人对人生的要求都不一样,有人觉得重点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上,”纪欢说,“我显然是这种人。如果没办法养育和教育孩子,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我觉得生育也没有意义。”
“……”
“我可能也不太适合吧,”纪欢想了想,“我没有什么耐心,又总是冷冷淡淡,又或者我只是没办法把我的所有重点放在一个孩子上。”
赵世宁嗯了一声。
“干嘛,你想要孩子?”纪欢回头问他。
“没有,”赵世宁把她摁回来,“我更愿意考虑你的感受。”
“那就好。”纪欢说,“我不想我们两个因为这种事情有什么观念性的相悖。”
“人和人有观念的不同很正常,只是要有一方心甘情愿的理解和接受,”赵世宁想了想说,“我也觉得这个问题无所谓。”
纪欢闭上眼酝酿睡意,赵世宁低头看看纪欢,他只是更爱她一点。
-
一直到来年,纪欢都保持着这种生活,一半的时间在残校拉琴,一半的时间在工作室。
齐敏来过一次,明显听出了纪欢有练习不少,居然都能拉奏出一整首难度不小的大提琴独奏曲目了——大提琴独奏的曲目不多,纪欢拉出的柯达伊独奏曲对耐力、技巧和音准的要求都很高,他站在门外静静地听纪欢拉完了一整首曲子才进去。
纪欢有点不好意思,“齐老师。”
“托你的福,我也没想到退休的年纪我还能回来教课,不过有几个小孩是真聪明有天分,我突然发现教课也挺快乐,”齐敏拿过旁边的大提琴拉了一下,看看纪欢的手指,薄薄一层茧子,“你挺勤快。”
“这把琴好。”纪欢说,“高音浑厚,低音也好听。拉出来的曲子也不会差。”
“你别在这糊弄我,”齐敏哼笑,“巴赫大提琴组曲行吗?”
“行。”
“我听听。”
纪欢坐在椅子上,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谱子,这才重新开始拉奏。
齐敏坐在纪欢旁边,听着她完整地拉奏完一首组曲,技巧得当,细节变化处理的也很好,几乎没有瑕疵,是很完美的演奏。
“你知道,我至今还记得你小时候,肯练琴,有音准,我当时就觉得你可能走我的老路,考上央音,然后出国进修,进乐团,当大提琴首席,”齐敏叹了口气,“但确实音乐这条路很烧钱。”
“……”纪欢不否认。
“你知道中国有句老话,”齐敏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都二十五了。”纪欢笑笑,“走不了这条路了,以前您不是也说,这年纪还没进乐团这辈子都不行了么。”
“那是刺激你们练琴的,”齐敏笑,“不是我夸你,你音准比很多人都好。”
纪欢说自己毕竟好几年没碰琴了。
齐敏摆摆手,“你现在也有自己的工作,我就是觉得,你要是有这个打算,多点儿体验也好,我就是站在我的角度上,觉得你没继续拉大提琴很遗憾。你要空了,你试试把刚才的柯达伊奏鸣曲再拉一遍,给我录个视频,这首曲子难度很高,全曲四十多分钟吧?”
纪欢点点头。
齐敏叫住她,“你给我录个作品集也行。”
纪欢迟疑。
齐敏又说,“燕京东边有个录音棚,去那边录,你别给我录进去喇叭声了,那边收音好。”
纪欢问他录来干嘛。
齐敏说,“我遗憾没个得意门生不行吗?”
“齐老师您别逗我了,您那么多优秀的学生,”纪欢哭笑不得,“我算不上号。”
“我眼神还好着呢,”齐敏赶她了,“走呗,这个月给我。”
纪欢也没推诿,当时只觉得是自己重新捡起了大提琴,当个爱好也是好的。
她抽空找去了那家录音棚,环境很好,设备优良,负责人说好几个演奏家还是在他们这边开的线上演奏会。
纪欢其实还是有点经验的,录了十二首完整的曲子和一些经典乐章,录完就把U盘给了齐敏,她也没再太放在心上,照旧该做什么做什么。
也正是这一年,夏至月光开播了,也果然如当时所说的,剧组安排了许多关于主角服装的热搜,女主和女配的穿搭迅速的在app上走红,因为标注了品牌,纪欢工作室的账号一下子涌入了无数人关注。
也正是在开播的那天,梁安琦重新在纪欢的工作室开始直播,她说话温声细语,盘着公主头,特有的说话腔调细腻柔软,特别让人有好感。
那天梁安琦播了两个小时,成交量达到了五百万。
傅芸亭很是满意——没有什么比自己的作品被人肯定而更开心了。
夏至月光播了一个多月,纪欢的品牌一夜走红,傅芸亭之前就预留了不少的设计款式,但她并没有走量,而是以优质的设计和决不为省成本而选择的面料为热点,对于一些身材比较特别的客户,也提供了定制的服务,后续的设计数量也有限,每一条裙子都是傅芸亭亲自检查过的,质量版型都有保证。
再往后,纪欢在新闻上看到,赵思芮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首家店在燕京市中心的商场开业,后续将开放加盟制。
赵思芮让助理给纪欢送了一张开业的邀请函,定在了夏天的某天,那是个好日子。
纪欢也没什么意见,面子上的事情该做还是要做,她让菜菜准备了开业的红包,等着那天给她送去。
还没到赵思芮的餐厅开业,赵世宁跟她说了一句,他妈回来了。
纪欢多少也预料,应该是专程回来看赵思芮的么,毕竟日子这么微妙。
赵世宁也问她,要见见吗?
纪欢说好。
只是赵世宁的妈妈没有来燕京,落地是在上海,而后回了扬州探亲,之后才折返了上海,在私宅入住。
其实选了那家餐馆纪欢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两人初识的时候,夏芒就跟她说过,这家餐馆本来就是专门为赵世宁他妈妈开的。
纪欢没紧张,她不过也是觉得走个过场——尤其是有见赵文康在先。
但文咏娴不一样。
纪欢和赵世宁是卡着时间到的,而文咏娴已经早早到了,她年龄和徐清相仿,然而保养和外表就不是一个层面。
文咏娴保养很好,但也有自然衰老的痕迹,比如眼周松弛的皱纹,健康的肤色,她看起来远比这个年龄的女性更加松弛自由,简单不过的露肩棉麻衬衫,配了一条简单的黑色开叉长裙,她的头发才到肩膀,戴了一个彩色的丝绸发箍,有点拉美的热情味道。
她旁边的男人也是个熟面孔,纪欢倒认了出来,是某个前些年就因伤隐退娱乐圈、移居国外的男明星。
他在私下也没什么妆造,就是普通的polo衫和长裤,与普通人无异,但气质又更加出挑。
文咏娴的声调有种外国人特有的亲昵和热情,反而让纪欢有些意外,但她很有素养,赵世宁没什么反应,也不怎么接文咏娴的话题。
文咏娴说自己不怎么回国,但很喜欢这里的餐饮,赵世宁难得这会安静下来,大概也是因为心里有些怨结。
文咏娴也没刻意地跟他再找话题,她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那套规矩,跟纪欢聊了聊工作,夸她的学校很好。
这顿饭刚吃完,男明星就说自己约了朋友小聚,文咏娴说让司机送他,赵世宁大概看不太下去,一会也随便找了个借口说出去透透气。
一时间包间里只剩下了纪欢和文咏娴,纪欢的眼皮跳了一下,果不其然,文咏娴慢慢喝完面前的笋丝汤,才放下了勺子,“你知道吗,我花了很多年才认清的一个问题,我知道赵世宁带你见我是什么意思。”
“您说就好。”纪欢也很平静,“是先礼后兵吗?”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文咏娴笑了,“我花了好多年才意识到婚姻带给我什么,我和赵文康结婚的时候是二十五岁,然而我的人生和青春都在这一年结束了,因为我注定只是这段婚姻的一个配角,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他的妻子、是孩子的母亲,我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被人站在圣人的角度审判:你是一个妻子,你是一个妈妈,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女人在生育时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让你去做一个好妈妈,让你的一切都围着家庭转。我当然不是任何的主义者,但我很遗憾,我在最好的年纪,把我的时间都放在了家庭上,去试着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连同爱情都在婚姻里变成了献祭品。所以,我当然没有对你先礼后兵。”
“……”
“你很聪明,你应该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文咏娴是自始至终地温和,“所以婚后三年、五年、八年,爱情在时间里消耗殆尽,你的全部是这个冷冰冰的家庭,还是你自己呢?我承认我也是个利己主义者,所以我在他上初中的那年离开了这里,我承认对他来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但离开的那几年,是我过的最快乐、最自由的几年。”
“所以你是要我想清楚吗?”纪欢问她。
“我是想要你在步入一段婚姻之前,想明白什么对你更重要,步入婚姻、组建家庭都需要付出代价,而你所付出的代价,你是否可以接受。如果婚姻和家庭完全比你现有的生活更快乐,那你当然可以随时选择它们。有情饮水饱,都是作家对热恋浪漫化的说辞。人生有许多种可能,二十五岁还年轻,你大可以多体验下许多种可能后再做出你的选择。然后,”文咏娴给她倒了一杯红酒,“I’m all good, and always be happy for you.”
赵世宁回来的时候,文咏娴正在跟纪欢聊天,两人相处的氛围很好,文咏娴给纪欢看她旅居欧洲的照片,给她看自己在美洲潜水,还有去非洲看的动物大迁徙。
纪欢想到赵世宁之前跟她讲的,他妈妈以前是大学的老师,其实她也能想到,她和赵文康的婚姻生活没有幸福,就算起先都是因为爱情组建了家庭,爱情也在一日日的生活里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责任感和对孩子的感情。
文咏娴说自己现在在温哥华开了自己的工作室,给外国人教授中文,每年很多假期,欢迎纪欢来找她玩。
纪欢也礼貌地答应下来。
一会文咏娴表示自己要去上海外滩转转,纪欢没跟着一起去,赵世宁本来没有和她留宿上海的打算,但纪欢觉得回去时间有点赶,不如在上海住一晚。
赵世宁也行动派,酒店是纪欢选的——还是丽思卡曼,云绞太远了,住在丽思卡曼还能在周围转转。
赵世宁也答应下来,定好了酒店就和她四处走着看看,这是两人少有的在上海散步的日子,南京步行街永远都是那么多人,外滩永远人山人海,她和赵世宁站在人行道上等红灯,附近的行人都低头看着手机,又或者戴着耳机听音乐,大家都步履匆匆,没有人会停留下脚步。
纪欢总觉得上海是一个很有情调的城市,可大多数人都觉得这里是纸醉金迷、开销极高的魔都。
街角是有人在拉小提琴的,她本身就是学音乐的,能听出来这把琴很好,乐手的技术也很高超,他在这人来人往的马路上拉着一首贝多芬协奏曲。
乐手是个外国人,闭着眼睛投入的拉奏,几乎没有人为他停留。
纪欢仰头看着周围的建筑,都很是熟悉,她在上海的市中心拍了无数的外景,穿着华丽的衣服,专业的摄影师打光,拍摄。
而今仍然如此。
外滩附近有好多露台的酒吧,只要有人仰头看看,便能够看到有穿着华丽的模特在这儿拍照。
纪欢也在这儿拍过,那会在天气凉薄的四月天,她穿了一件很短的上衣和牛仔裤在这儿拍外景,那天的摄影师怎么都不满意,纪欢拍了好久,皮肤都冷的麻木了。
最后还是在天快黑的时候,摄影师终于拍了一张满意的照片,然后流程化的继续拍下一个模特。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走运,觉得自己明明又不差,万一能凭着这张照片走红呢。
万一能在这个永远不停留的、朝夕繁忙的上海遇上一个真心的、彼此喜欢的人呢?
“绿灯了。”赵世宁牵着她的手晃了晃。
纪欢握着他的手,佯装随意地说,“听说今天上海有个音乐剧,要不要去看看?”
“应该不好买票了吧?”
“你可是赵世宁诶——”纪欢夸张地说。
赵世宁笑,摸出手机打了个电话,说搞定了。
纪欢脚步一拐,和赵世宁去了外滩的大剧院。
那天的音乐剧是国外乐团来演出的英文原版歌剧魅影,
入场的时候,玻璃墙壁上写着一行经典的台词——
Love never dies,
Love never falters,
Once it has spoken,
Love is yours.
爱永不消逝,
33 /36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寄欢——孟五月【完结】 寄欢——孟五月【完结】(2) 寄欢——孟五月【完结】(3) 寄欢——孟五月【完结】(4) 寄欢——孟五月【完结】(5) 寄欢——孟五月【完结】(6) 寄欢——孟五月【完结】(7) 寄欢——孟五月【完结】(8) 寄欢——孟五月【完结】(9) 寄欢——孟五月【完结】(10) 寄欢——孟五月【完结】(11) 寄欢——孟五月【完结】(12) 寄欢——孟五月【完结】(13) 寄欢——孟五月【完结】(14) 寄欢——孟五月【完结】(15) 寄欢——孟五月【完结】(16) 寄欢——孟五月【完结】(17) 寄欢——孟五月【完结】(18) 寄欢——孟五月【完结】(19) 寄欢——孟五月【完结】(20) 寄欢——孟五月【完结】(21) 寄欢——孟五月【完结】(22) 寄欢——孟五月【完结】(23) 寄欢——孟五月【完结】(24) 寄欢——孟五月【完结】(25) 寄欢——孟五月【完结】(26) 寄欢——孟五月【完结】(27) 寄欢——孟五月【完结】(28) 寄欢——孟五月【完结】(29) 寄欢——孟五月【完结】(30) 寄欢——孟五月【完结】(31) 寄欢——孟五月【完结】(32) 寄欢——孟五月【完结】(33) 寄欢——孟五月【完结】(34) 寄欢——孟五月【完结】(35) 寄欢——孟五月【完结】(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