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很快就将竹林砍断了小半,码着了高高一摞。
麦子瞧着这么多竹子,她们几人怕是弄不过来。
又叫了几个心细的回来,一点点将竹筒在火上燎烤。
这竹筒这么容易坏,可能是没经过烤制,所以竹体本身就脆了。
这里面就属小草和徐婶做的最好,其他人第一次弄这个,一不小心就烤的一块黑一块焦的。
池东烤制的竹筒直接燃了起来,这哥俩实在笨手笨脚,池瑶将他们赶去了砍竹子。
等到大家将竹林砍完高高一摞,麦子她们这边也已经烤好了十几根。
“石头,这竹筒烤了之后摸着结实了许多。”
徐婶用木匠的弯锯做了一个成品,接了些水,滴水不漏,而且闻着还有淡淡的竹香。
“我也是试试,没想到真做成了。”
麦子想到做竹筒,以为大家都会,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方法,竟然也只是在匠人里传承。
溪水村的村民心中更是感激麦子,教他们学会做竹筒,还有不少人将麦子看成转世的福主,才能将他们从阎王爷那里拉出来。
至于竹筒的开口,做竹楔太麻烦了,大家用油布纷纷把竹口封住,省力又简单,还不会撒出来。
这么忙碌了一夜,终于将所有竹筒都做好了。
还剩了许多竹子,麦子见大家都累的虚脱,只有她们刚刚补了会觉,突然想到了一个东西。
麦子选了七八根细竹出来,用多余的竹筒盛了水出来,倒入昨日村民们送的栗米干果泡着。
接着将细竹砍成长长的两段,用柴刀在竹节上面片了一个小口子。
小草将火堆重新燃起来,好奇的看着麦子要鼓捣什么玩意,虽然没有见过,但是麦子这么聪明一定弄得出来。
等泡到竹筒里这个栗米饱饱胀胀,麦子将里面的栗米全部倒了出来,一点点推进了细竹筒里面。
接着就是在火堆上燎烤,等冒出一股米香,这竹筒饭刚好就成了。
小草小心的拿开烫手的竹片,里面的米黄澄澄的,冒出一股竹子还有干果的香气。
麦子用刚刚做好的竹筷,挑出一点尝了一下,这米一抿就碎,不如糯米的口感。
好在这栗米里面有新竹干果烤出来的味道,也能吃个稀奇。
小草也赶紧尝了一下,囫囵吞枣的咽了下去,“好吃!麦子,这个跟竹筒一起烤出来好香!”
等吃完两根,小草帮着麦子一边烤竹筒饭,一边生火。
这竹筒饭做起来也不难,小草看完一遍就学会了,只是要注意烤的火候,小草可是做竹筒最好的,难不倒小草。
很快,沉睡的众人被这块浓郁的竹米香勾引醒来,就看到麦子她们在烤着竹筒。
那股米香却没有看到踪影,麦子见好些人醒了,就将做好的竹筒饭给送了过去。
“石头,咱不能要,昨天你们还教了我们做竹筒,这是大家感谢你的。”徐婶连连摆手,推了回去。
“给我们这些粮,我跟小草路上推着多费力,还不如大家帮我们多吃一些。”
麦子只能一个一个的说道,“这竹筒饭就能放一天就坏了,我们也吃不完。”
这些爱惜粮食的村民只能接了下来,等吃这竹筒饭时,喜滋滋的夸着麦子小草聪明,这竹筒竟然还能做饭吃。
等大家都整理好行当,麦子将剩下的竹子都揽在了她和小草的板车上,这样又有许多柴火可以用了。
而且这竹片轻,烧的火又大又旺。
六七日后,一行人已经到了并州城池。
一路过来,齐国的村落大多修的都是泥墙,很少瞧见用草棚子搭的屋,看来齐国要比金朝富裕的多。
这里人来人往,有挑着担子的货郎,也有不少难民混杂在其中,只是进城门必须出示路引。
石老渡步往前,颤颤悠悠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文书给守城的官兵。
这个牛高马大的官兵仔细瞧了一瞧,便命人将他们带走。
麦子疑惑的看着大山,这个汉子露出了他的一口大白牙,自豪的说道:
“我爹是村里唯一的秀才,所以我们村才敢来齐国逃命,有了这个文书就不怕我们被齐人扣押起来。”
麦子小草这才了然,天下人都敬重读书人,所以他们才能不被齐国官兵刁难。
池家兄妹也一脸惊异,没想到平时,雷厉风行的石老竟然还是秀才。
要知道他们的爹如此聪颖,最后都只考了一个童生回来。
众人都被带进了并州的县衙,围墙都是用的青砖红泥,大门是青铜铸造。
上面挂着一个牌匾,刻着两个大字,麦子猜测这就是并州,心里默默记了下来。
古代的文字实在太少,这些逃荒的日子,偶尔她也翻翻那本三字经,和小草一起认认字。
不过她也就能背个前面十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至于后面的,她可是背不了,和这书上的字对不上,好在还能问一下池东两兄弟。
直到现在,她们也只是认了个囫囵吞枣,毕竟一路赶路,身体都疲惫的不行了,哪还有精力去认字。
进了大门,里面是一排的厢屋,跟着这个官兵,这二十几人来到了一个西侧屋子。
屋子里面放着三处案桌,一个头须发白的老头坐在最中间,身上穿着绸蓝缎子做的衣服,两鬓的头发被高高梳起,用了一根木簪插在中间固定。
老头手上握着棕黑色的毛笔,面前摞着一叠又一叠的账簿,见有人来了,从账簿下面抬起头。
面容发白,眼角长着许多皱纹,双眼底下全是青黑。
带领着他们的官兵立马上前禀告了事情,老头儿从椅子上晃晃悠悠的站了起来,对着石老做了一个读书人的礼。
石老也回了一个揖礼,两人言语了一番,老头从柜子里取出一沓文书。
溪水村的人便一个接一个的上前登记,上去一个男子,石老在旁边慢慢地念起籍贯年龄。
老头儿则在文书上记录着此人的面貌体型,大多都是面黑无须,体高身壮,脸有黑痣。
很快就轮到了麦子小草她们,老头已经在文书上写上男,体矮人黑,粗眉浓目,面无黑痣。
见此,石老自然说道:“田石头,十岁,溪水村田家,父母双亡。”
小草则是,体瘦人矮,面黑无须,面有黑痣。
“田五,十二,溪水村田家,父母双亡。”
……
“安槐,九岁,溪水村安家独子。”
等弄完路引籍贯文书,已经接近黄昏,众人这才从衙门出来。
村人找了块是四下无人的墙角,这天气也不会下雨,大家都是露天而睡。
石老轮流安排了村民值夜,这并州看似繁华,进城后却发现城内的粮店都是关着大门。
从城外到城中,他们就碰上了四次被抢粮的人家。
村民们也是内心惶惶,虽然之前他们已经碰到了不少,但这毕竟是齐人的地界。
第54章 白素英
可能是这个地方离县衙不远, 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日,溪水村人拿着路引推着板车,挑着担子离开了并州, 继续向东就是郯县, 过了阳泉,跟着官道往东南走就是徽州。
云中镇的老人说, 这徽州有山有水, 他们祖籍就是从徽州迁过来的,所以麦子想去徽州看看。
大概走了两月左右, 溪水村的人终于到了阳泉。
树上的叶子枯黄, 一路经过的那些废弃的荒田,粮苗上空空落落,都被流民薅光了豆子。
偶尔经过一些偏僻的乡路,还能找到些干瘪的豆荚, 里面的豆子比当初麦子拔下来的小豆苗还要小。
好在越往东走,偶尔也能碰到些水, 只是被前面的人挖的一干二净, 少的可怜。
这也给了溪水村莫大的希望, 再往前走, 说不定就不缺水了。
靠着竹林的那片水潭, 和路上找到的水, 这些日子大家都没有脱水症的症状。
赶了快两月的路, 如今算算日子都已经秋末了, 最近的天气也陡然开始降温。
大家赶路的行程又快了一些,本来穿着短打的麦子, 现在已经换上小草改过的山匪外套。
以前还在大井村时,小麦子的冬天都是靠窝在干草被褥里度过, 每年都穿着这一套短打衣服,就这么度过了八九年。
阳泉的城镇修的矮小,和金朝的蓟县差不太多。
自从过了郯县,官道上多了许多逃荒的齐人,这批队伍里面最为显眼的就是拉着驴车的一家大户。
说是大户又有一些不伦不样,这家人大多穿的都是粗布麻衣,只有一个漂亮小姑娘,身上穿的是细棉布,面容姣好,肌肤白嫩。
同这拉着驴车的一家同路了些日子,麦子只知道这家人姓白,郯县来的,看了这般排场,麦子不由得对这家人多关注了几分。
一对年近五十的老夫老妻,膝下四个儿子,个个人高马大,长的周正硬气,小女儿娇气聪颖。
溪水村的人停下歇息,这家人也跟着在不远处歇了起来。
这时白家的小女儿,大大方方的走了过来,来到了麦子的面前,停住不动。
麦子心惊,莫不是这两天偷偷打量,被她发现了,不应该啊,她自认为做的还是十分隐蔽。
白素英自然不是来找这个黑不溜秋的黑蛋,瞧他紧张的样子,虽然动作很小,自认为阅人无数的白素英一眼就看了出来。
麦子抬眼看到,这个姑娘虽然是站在她面前,眼神却是直勾勾的盯着池西,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找她。
只见这个温温柔柔的姑娘柔声道,“你们应该没有多少水了吧?我们这里还有多的,可以跟你们换些粮吗?”
池西被直愣愣盯着,耳朵也染上了一些薄红。
池瑶连忙点头,瞧二哥被看上了,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好啊,姐姐,我们可缺水了,能不能多换一些,我们可以给你一袋粗面。”
白素英听到有粗面可以换,心中窃喜,只是面露难色:“可以是可以,只是那水我可是搬不过来。”
池瑶一听,急忙把池西卖了:“没事儿,我二哥力气可大,让我二哥同你过去拿。”
见这姑娘点头同意,池西脸上的薄红也消散了,提着木桶就跟着白素英走了过去。
白素英见他只拿了一个木桶,不禁开口道:“再拿一个吧!你们这么多人,一桶怎么够用。”
几人听到这姑娘的话目瞪口呆,池瑶立马反应过来,将槐花的木桶一并塞到了池西手上。
连忙道谢,夸着白姑娘人美心善。白素英领着池西,两人远远离去。
池瑶喜滋滋的说道:“这姑娘可真是个大善人,那么珍贵的水说给就给,还是二哥有面子。”
池东轻轻拍了池瑶的头,“别打趣你二哥,你大哥就没面子了。”
麦子悠悠叹气,虽然她们不缺水,这种好事咋就不能降临在她头上呢?
只怪这脸蛋太黑了,麦子没有错过这姑娘脸上的暼过去的鄙夷,心中郁卒。
池西跟着白素英来到了他们的驴车这里,见白素英对其家人说,跟他用水换了些粮,这些人也毫不心疼。
池西觉得奇怪,如今这么缺水,这家人却毫不担心,反而将珍贵的水用来换粗面。
池西将手上的木桶递给了他们,很快就提了两桶满满的水下来。
第55章 以物换水
看着白大哥轻松单手提着木桶走了下来, 应该得有半桶水。
池西心里想着,用手接过木桶后,却发现这两桶水沉甸甸的, 接的很满。
看来这白家人的力气都很大, 难怪一点都没有想着遮掩。
这里面的水也很清澈,没有一点泥土, 应该是沉淀了下去。
看来他们的水确实很多, 才能这么大方的拿出来换粮。
“池西哥哥,日后缺水, 可以找我们换。”白素英娇气的声音响起。
池西虽觉得白家人处处怪异, 但是也想不通,只能作罢。
同这位自来熟的白姑娘道完谢后,便回了麦子她们的队伍。
白家这边,正在如火朝天的做着炊饼, 面饼的香气飘散出来。
白大哥大口啃着饼子,狼吞虎咽, “小妹, 用你的办法做出来的炊饼, 和娘做的就是不一样。”
话音刚落, 白刚后脑勺就挨了亲娘一记掌风。
“那可不是, 加了这么些油面, 糖都让素英丫头霍霍了, 能不好吃!”
白素英小口的吃着饼子, 心里却思索着自己的事。
她可不是这边的土著,这个世界是她生前看过的一本小说。
小说里, 这个时代正处在诸国纷乱,灾祸四起时, 男主是齐国的太子,男二是周国的抚军将军。
男二少年时在逃荒路上,亲人惨死,最后就活下来了他一个人。
后来在周国入军,不到三十岁就靠着谋略上位被封为周国的大将军职位。
可惜遇上了女主,加上少年经历,最后变成了一个阴暗偏执的疯批男配。
白素英认为自己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拯救她心中的可怜男配。
只是没想到书中一笔带过的男二少年时期,白素英亲身经历后,才知道逃荒灾祸这么艰难,光是干瘪瘪毫无味道的食物她就接受不了。
15/133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