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村也就二十来人,不过一响他们几人就查完了。
好在并没有人发热,村民们也开始人心惶惶。
杏花村的里正冼云瞧见他们这边状况,赶过来询问,精明的小眼睛里带了几分慌张。
石老告知了冼云关于瘟疫的情况,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回去查看村人的情况。
冼云一脸严肃凝重,心事重重的回了杏花村的驻地。
为了确保杏花村的村民没有染上疫病,麦子槐花他们也一同跟上了,帮着冼云一起检查了村民们的身体。
杏花村也没有人出现低烧难受的情况。
麦子他们也不敢在人群里多待,确认了村民们暂时没有感染,石老和冼云宣布了瘟疫的事情。
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害怕的神情,若是有一人染上,那必定不少人都会遭殃。
听到暂时没有发现有人染病,众人脸上这才松了一口气。
平时他们看着自己的粮可紧,稍微有人近身就浑身戒备,离得远远的。
而且里正也说了,疫病才刚开始散播,不能传到他们身上,不少人心中安慰着自己。
只是很明显,每个人都默默拉开了周围人的距离。
巨鹿县,正是东南的方向。
两个村的人每家都单独一队行路,石老选择连夜向北,走小道上山,远远避开了巨鹿的方向。
这山里面鸟鸣虫飞,人迹罕至。
麦子不敢小瞧这个时代疫病的传染力、严重性。
若真是瘟疫,之前从巨鹿离开的那些人,或许应该已经把病原带给了其他的城池。
冼云带着族人走了过来,每个人都捂着口鼻,隔开得有三四米远,“石老哥,我们要在山上找些水来存着,你们最好也去打些。”
石老刚好要叫壮子他们去打水,和冼云想的一块去了。
石老点了点头,没有多说。
若是附近的水源都染上了疫,那他们整个村子没有人能活下来。
等到弄完水以后,冼云远远坐在石老的对面,两人商量着是继续出行还是暂避风头。
冼云认为,应该尽早离开此处,发疫的地方待得越久越容易出事。
石老则觉得需要先打听好情况再做打算。
最后两人敲定了,先在附近探查一番。
这次事态紧急,众人赶路了一天一夜,早已经困乏的不行。
村里的人简单的架了一个三脚架棚子就开始歇息,林子里偶尔传来几声鸟类的长鸣。
第二日,麦子在旁边等着小草缝个简易口罩出来。
“就是一块长布遮住口鼻,在两边缝上两条绑带,刚好能挂在耳边。”
麦子比划了一下,见小草还是有些迷茫。
就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图样来,小草看了一下样式,用手摸了摸麦子的脸大小,两手灵巧的翻飞就做出一个口罩出来。
麦子戴上试了一试,很牢靠轻易不会掉下来,虽然不是很厚实,但也聊胜于无。
小草又多做了两个,放在开水里面煮了一煮,拿给婶子们照着做。
每个人都戴上了这种布式口罩,一身短打,半扎长发,山野老林,一种莫名的荒诞感浮现出来。
麦子他们几人跟着杏花村的冼云一起下了山去打探。他们沿着河流一直往下走了三个时刻,终于在河岸不远处看到了一处村落。
等到他们走近,却发现里面除了房体还在,其他的已经空无一物,村子中央还有被烧了一堆的土灰。
看来真的是疫症,否则官府也不会派人过来焚烧。
几人正准备回去,远远就看到村子的路中间,有一个弓着身子爬行的少年,浑身都是红色的斑疹。
一身黄泥,嘴边还有一大摊血迹,槐花见状,赶忙拉着几人后退。
“是春瘟!会传染的!”
几人赶忙往后跑去,这个人哼哼的呜咽了两声,一只手伸向麦子他们的方向,似乎是在求救。
几人毫不犹豫的回头离开这里,冼云更是扑了扑自己身上的泥灰。
为了以防万一,麦子他们回到山上以后,就没有再跟众人接触。只是远远的给大家说了刚刚的所见所闻。
“春瘟发作极快,若是我们明天无事,便没有什么大碍。”槐花隔着远远的距离说道这关于春瘟的症状。
麦子他们几人各找了一块地方,独自休息着。
因为不知道今天到底有没有染上疫,大家都有一些慌乱。
麦子独自坐在树根下面,望着外面黑乎乎的林子出神。就听到了小草小声叫她:
“石头,你有没有发热?”
小草神情有些担忧,今天瞧见那人形容可怖,显然已经病入膏肓了。
那少年趴在路中央的模样,浑身都是红疹,脸上虽然沾满了泥灰,还是能看出他的脸已经烂的开始流脓,好像踏入地狱的半只恶鬼。
麦子的心中亦有一些忐忑,看见小草担忧,便悄悄说道:
“我没事,不用担心。”
“应该没事的,我们离那人这么远,应该染不上。”
一道稳重踏实的声音响起,麦子看着大家都清醒的睁开了眼,想必都没有睡着。
第71章 春瘟
突然的人声, 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冼云,一个猛点头,睁眼就看着几个小子瞪着眼睛盯着他。
池东摸了摸脑袋, 刚刚正是他在说话。
除了冼云睡得正熟, 几人都是毫无睡意。
这个自带几分滑稽的中年男子揉了揉眼睛,“还不睡呢, 明天赶路路上可没睡觉的地。”
嘴里嘟囔了一句, 冼云又换了个姿势,沉沉的睡了过去, 林子中拉着忽长忽短的呼噜声。
听着这节奏不一的呼声, 奇异的让他们几人多了几分睡意。
第二日,林子里直直透出阳光洒在她们黑黝的脸上,几人难得睡了一个懒觉,神清气爽。
显然, 她们都没有事,毫无发病迹象。
冼云他们背了一篓子艾叶回来, 在火中烧燃, 用烟熏着身上的履鞋衣带领袖。
“石头小五, 你们快来去去身上的邪气。”池瑶正在往身上各种熏, 整个人身上都在冒着黑烟。
浓浓的烟雾, 已经弥漫了整个林子。麦子小草他们也过去抓了些艾叶, 全身上下熏燎了一番。
村民们在山上水潭里打了不少水, 烧开煮沸之后, 把东西都各烫了一遍。
这应该就是古法消毒了,麦子跟着大家, 把自己的东西通通也浇烫了一遍。
众人依旧相隔甚远,各自去着从外面带回来的邪气。
这时, 冼云快步走了过来,小眼睛里面带着几分凝重,在石老面前远远停住:
“石老哥,不如我们一起出发去周国,周国人少地多,去了能分不少地,大家才有□□路挣。”
石老听到冼云说的,之前他也有所打算,只是去周国的路山高路远,怕是又要折腾许久。
这一路过去,怕是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等他们到了周国又是冬天,缺粮少水。
石老说出了心中的担忧,如今出来将近一年,路上已经遇到了不少劫掠天灾。
而且去周国的路崎岖难行,危机四伏,他怕这么些人都折在了里面。
冼云听了石老一番话,洒脱的开口道:
“石老哥,我们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一样,南方的那些亲王都在割据造反,西边旱灾已经颗粒无收。”
“如今,天下大乱,天灾人祸四处横行,哪片不是白骨遮地。”
石老被冼云这么一点,那点犹豫也消失殆尽了,人老了,做事想事反而不如之前的通透。
麦子在旁听着他们分析利弊,周国是北地,冬天干旱,夏季苦长,但是盛产盐铁,也是一块富庶之地。
如今,南方集结了大批难民,几乎各地人员都流向江淮一带,□□乱党,百姓苦不堪言。
周国地广人稀,所以对人口吸纳格外重视。据说地方官府接收流民时,一向不出半月就会分地置田。
麦子听完冼云所说,也觉得周国是个好去处。
地多人少,山高岭深,既能发展又能防守,南方的士族豪强林立,出门就是权贵王孙,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低下。
“我们就从山间小道北行吧,等到了山险再上官道进陈关。”
石老抖了抖身子,精神抖擞。
众人收拾好行李家当,避开了这片春瘟的高发地,踏上了北行的道路。
山间的路坎坷不平,板车推着更为费力,麦子跟小草轮流推的手臂发酸。
不过,这一路也没有看到什么人影,安全了不少,毕竟现在愿意去北地流亡的人实在不多。
之前在官道上时,天气变化多端,早上穿着棉衣,中午就得换成单衣。
进了山之后,一天到晚都是凉气宜人。
麦子他们队伍有七八辆板车,冼云他们有三辆板车,虽然在山路上推起来费力,但是可以装不少东西。
偶尔麦子他们也能遇到一些人,在山的外围挑着篮子挖野菜。
里面已经有一些人发了痘症,应该就是染上了春瘟。
所以一见到生人,村民们把口罩捂得严严实实,远远的避开往山里面走。
“还要爬几座山才到山险啊!”池瑶气喘吁吁,黑乎乎的脸上淌着汗,衣襟手袖粗粗的挽了起来。
冼云的声音从后边传来,“至少还得爬上个四五天,之前我们村货贩去山险那边,一个人都走了三天。”
池瑶的脸一下就垮了起来,这山路本就难走,还要推一个板车,行程更慢了。
但这车上不止装了水,还有粮和衣褥。若是没有板车,这些东西靠他们三人根本拿不完。
槐花的板车只有她一个人,一直都是她自己推,偶尔还有一些村民可以帮着推一阵子。
毕竟之前槐花也拿了不少药出来给大家治伤,所以平时村民也很照顾他们几人。
小孩们在路上捡着石子,春树他们走在前面看着石头就踢到路边去,好让他们的板车好推一些。
这么爬山了一天一夜,众人的面前出现了一条大河。
河岸边长了许多苇草,圆滚滚的小石头在岸边积了一大堆,缝隙里面还有许多小草。
河里的水流倒是不急,但是水深,把之前用来过河的好几块石头都没过了。
天色已经不早了,只能明天再渡河。
众人停在了河滩边,把东西都卸了下来。
炊火徐徐升起,麦子把野菜在河边清洗了一遍,再往铜锅里面裹了一圈猪油,放些碎盐末,就算是做好了。
水煮的野菜,吃着比菽豆好吃许多,菜叶里面带着清香的苦味。
“河里面有鱼,我们去抓鱼吃!”闹闹喳喳的声音响起,池瑶跑到河边去了,岸边已经有村民正在撸起裤脚往水里淌。
麦子小草跟着也去了河边,浅水滩里翻了一条鱼出来。
“小声些,把鱼吓跑了!”
池西伸手敲了敲池瑶的头,小姑娘赶忙捂住了嘴。
已经有好几个村民下了河去摸鱼,这山里的鱼没见过人,个个又笨又肥。
只是他们摸了半响,也就抓起了一尾大头鱼。
抓到鱼的男人兴高采烈的提着鱼,拿起石头拍晕,准备又下去摸。
“虎子,拿这个去抓。”冼云从身后的板车上翻出一个栅栏一样的东西。
第72章 鱼篓
这东西是用蔑条编成的长格子栅栏, 弯成了一个半弧形的兜子,里面装着一些杂物,形似一个没有把手的异形篮筐。
冼云把里面的东西都倒腾出来, 把这个兜子拿了出来, 开心笑道:
“之前寻思着把这渔夫的兜子拿来装东西,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冼云在附近砍了一根木棍, 然后插在了这个鱼兜子上边的接口。
再用麻绳把木棍和这个兜子绑了起来, 这样人就可以拿着鱼兜远远的把鱼赶进来。
麦子见水里有这么多鱼,也很眼馋, 正好上次做木床还剩了许多竹条。
就从板车上抽出一些蔑条竹片, 小草在旁边帮着用石头打磨。
如今,她俩的手上都已经是满满的厚茧,这竹条上的刺,还是时常跑进她俩指头里去。
徐婶见麦子在鼓捣着竹条, 过来帮忙捋着蔑条。
没什么事的村民也加入了进来,速度一下子拉快了许多。
冼云瞧见他们在弄着竹编, 跟着过来看戏, 时不时的帮把手。
上次做竹床, 小草已经得心应手, 捋起蔑条来又快又好。
麦子把木片交叉放好, 再用捋好的蔑条一上一下的交叉编织, 等做好了篓子的圆底差不多也就一个手掌大。
麦子打算做一个小的就行, 大的太费时间了。
然后就从火堆里面抽出一根燃着的柴火, 稍微烧了一下篾片,让它更容易弯曲定形。
把蔑片弯上去, 继续用蔑条一上一下的编织,就把鱼篓子做好了。
然后把多出来的竹须把它按进鱼篓里面, 这样子鱼就只能进不能出了。
为了让鱼知道钻篓子,麦子还在里面放了几颗嫩豆子,野菜芯。
蚯蚓这些倒是没有找到,岸边田螺蝇虫什么也没有。
就只能放一些素饵料进去了,做好这个鱼篓,也就只有冼云那个鱼兜一半大。
23/133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