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驰回来,陆启明开的门,一个劲向陆驰使眼色,要陆驰去厨房和母亲打招呼。陆驰心里还在闹别扭,不肯去,陆启明推了他一下,陆驰耷拉着肩膀站在厨房门口对许亚玲说:“妈,我回来了。”
许亚玲正专注着在厨房忙乎,听到儿子叫她,她那颗心瞬间变柔软。到底是自己亲生的,母子之间,血浓于水,不会计仇。
“回来了?我晚上做了南瓜煎饼,你要不要试一个?”许亚玲满脸堆笑地给儿子一个拥抱。这是他们之间的传统。
不管儿子还是女儿回家,她都会亲昵地搂一下。即使儿子已经超过180的身高,她依然保持着这种仪式感。她是个严厉的妈妈,但她用这种方式表达她对孩子们的爱。
“好。”
“你先洗手,去客厅等着,我就端出来。”
因为儿子主动和她打招呼,许亚玲本来一肚子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尽管她内心深知老公陆启明很可能在中间做了思想工作,但无论如何,和好了就好。她立即像打了鸡血似的,当起了称职保姆,不但给儿子准备好宵夜,还坐在儿子旁边一边看儿子吃东西一边问陆驰:“唯品会上这个牌子的春款卫衣打折,你看有没有喜欢的?”
陆驰一边吃东西一边说:“不用。在学校只能穿校服,现在连周六周日基本上也是在学校自习,我不需要买新衣服。”
“妈妈,我想买。你给我买条公主裙吧?”不知什么时候,陆婷从房间里出来。
“婷婷,你刚才不是准备上床睡觉了吗?怎么又出来了?”
“我在听你说买衣服,我也想买。”
“好,给你买公主裙。”许亚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双儿女,只要不惹她生气的时候,她觉得无比幸福,就是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说起来,许亚玲两口子的收入也算是中等,但是这些年,为了孩子的教育,各种培训班,刷培训费的时候,她像个土豪。然而土豪的另一面,则是对自己的节俭。这些年,好多同事,甚至刚出校门不久的小姑娘都会背几个奢侈品包包,一个出手就是好几万,而许亚玲,除了一个两万多的用来撑门面,她的包包都是一两千的普通包,一背就是好几年。在穿着方面,她比较注重材质,她穿出来的衣服得体又大方,但她都是买打折款。她的名言是超过五折就没有购买欲了,一二折才是她下手的最佳时机。
然而,在儿子或者女儿交培训费的时候,她从不曾眨眼。陆启明对于她的这种鸡娃方式一直颇有微词,无奈家里教育这一块是由老婆负责,他只能支持,不敢反对。
再苦不能苦孩子,许亚玲对自己节俭,在儿女的教育方面舍得花钱,在家庭教育上,更是非常严格,有良好的家风传承。
许亚玲有一句名言:“以后我儿子娶老婆没有彩礼,嫁女儿没有嫁妆,因为我把所有的钱都投在他们俩身上了。希望能保值增值。当然,我家也不要彩礼,也不要求别人家有嫁妆。培养好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倾力付出。”
第17章 新学期新动向
陆婷终于开学了。
陆启明因为上班时间比许亚玲晚,所以,他负责送婷婷上学,而接放学则由许亚玲负责。因为小学下午放学早,许亚玲将陆婷放在学校附近的托管中心。托管中心的老师每天放学的时候会准时到校门口接孩子。这样许亚玲就可以正常下班时间到托管中心接孩子,而孩子在托管中心,正好有老师负责管理家庭作业,这样,许亚玲每天去接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作业已经完成。
婷婷会在回家的路上吃点饼干、面包什么的垫一垫,然后回家等许亚玲做饭。她晚上的时间也安排得很满。一三五练跳舞,二四六练画画,星期天上英语和奥数。还有每天的英语半小时,阅读半小时。这样下来,婷婷的课余时间也是满满当当。
许亚玲当年在陆驰小升初的时候就是后悔不曾给陆驰补英语和奥数,致使陆驰在名校的择优选拔中没有优势。所以,婷婷这边,她必须从小就将课余时间拉满。
婷婷聪明伶俐,女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男孩子要好管。不那么调皮,并且自律性也强,许亚玲觉得如果说带第一个孩子是精心照顾如履薄冰,那么第二个孩子相对来说,基本上就是放养随意很多,毕竟已经当过一回妈,有经验,遇事不再像个无头苍蝇。
比如陆驰小的时候,经常感冒,一不小心,感冒就成肺炎,要打吊针甚至住院。最常患的是扁桃体发炎,持续高烧,有的时候甚至看着他吊着水,还在不断升温。好多次她都是一边抱着发烧的陆驰上医院,一边急得流泪。
到了女儿这边,她对儿童常见病了如指掌。甚至能够准确地判断应该用什么药,也不会那么慌,她已经成了一个有经验的母亲。
只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她倒是觉得学无止境。特别是婷婷与陆驰相差了十一岁,陆驰的小学,和婷婷的小学,已经大不一样了。
对于许亚玲这样的虎妈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一样的严格,对于教育的投入,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是升级版。
虽然陆婷也经常抱怨根本没有玩的时间,但许亚玲问她:“你看你的同学,有出来玩的吗?还不是都在忙着各种培训或者学习。”
婷婷是个要强的孩子,她自然知道同学们的情况,内卷已经到了小学,甚至幼儿园。
所以,虽然婷婷一天到晚安排得满满的,她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但还是能够全盘接受。
这天家长群里议论纷纷,说是将会有新的文件出台,为了方便家长下班接孩子,学校的放学时间将进行调整。
“那是不是以后不方便在下午三点接孩子的家长就不用将孩子放到托管班了?”许亚玲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应该是吧?学校可以弹性放学,代管不能早接的孩子。不过应该是自愿原则。”杜明明家长在群里回复道。
“我这个学期已经交费在校外托管了怎么办?会不会不允许?”黄芳家长问道。
“目前还没正式出台政策,学校办校内托管也需要走审批流程,估计也没这么快。只是大家可以有这样的期待吧。”王力伟家长回复。
群里热闹非凡,毕竟这关系到所有家长。
“那会不会收费?”
“肯定要收费啊。延长放学时间,老师们就要加班,总得付加班工资吧?不过,学校统一收费,肯定比外面便宜多了。”
许亚玲回想到陆驰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的爷爷奶奶负责接送孙子,一天要跑学校八次。早上送到学校,然后回家。中午去将孩子接回家吃饭,一个来回。下午送到学校上课,一个来回,下午三点又去接回家,再一个来回,一共四个来回八趟。有的家长嫌麻烦,下午就带一张报纸到学校,孩子们上课,他在外面看报纸,下午只一节课,报纸看完,孩子就可以接回家了。
从陆驰开始,一直是自己带孩子的许亚玲,小学的时候就是把孩子放在托管处。许亚玲觉得庆幸的是她找的托管中心还是不错的,虽然花了钱,但确实解决了她下班接孩子的麻烦。
“学校的托管不会给孩子补习文化吧?”有家长问。
“当然不会,托管主要是学生自主活动,主要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作业,观看有意义的影视剧、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章楚依家长是家委会主任,她算是了解到了最新的情况,“有个三不原则,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课业。”
“说白了就是集中玩,合适吗?”有的家长提出了异议。
“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首先肯定是根据政策,还有就是自愿选择。”
许亚玲倒觉得在学校开展这些文体活动挺好,反正女儿婷婷喜欢唱歌跳舞。
“听说不久之后,还会有新政出台。”有家长在群里发声。
“还有新政?什么新政?”
“好像是专门针对于课外培训的。”
“不会吧?”这犹如在群里扔了一颗炸弹。现在哪个孩子没有在外面上培训课?至少一门,多的五六门。
许亚玲对于这类问题非常敏感,但是她是过来人,早些年就在说要还孩子快乐的童年,要学习欧美小学生以玩为主,但那都只是一些公知们在网上发表的言论。
“这一次有可能是真的哦。”章楚依妈妈这句话之后,群里恢复了平静,再也没有人发言。
消息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但是,既然没有红头文件,这些传说只能算谣言。不过,取消学区房应该是前奏吧,接下来,有一系列文件出台也不足为怪,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
改革具体会改到什么程度?这一点,不得而知。但许亚玲想应该和国家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现在的年轻人不想结婚,结了婚的不想生孩子,生二胎的意愿更少。社会要发展,人口问题、民生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学期,新动向,许亚玲的心里也随着荡漾。不过,她目前的重点还是陆驰的高考试。毕竟,高考就在眼前,而婷婷,小学一年级,她还有缓冲的时间。
第18章 压力山大
晚上,许亚玲刚和欧阳幸子妈妈一起逛超市回来。要上班的妈妈没时间去早市买菜,只能利用晚饭后的时间,锻炼和买菜同时进行。
她买了牛腩,准备今晚就炖上,加点土豆,土豆是陆驰最喜欢吃的菜之一。不管是红烧还是切片或者切丝,他百吃不厌。
明早来一碗牛腩土豆面,陆驰肯定喜欢。可惜,婷婷最喜欢的是西红柿鸡蛋面。为了孩子,她会两种口味轮流做。老公陆启明最喜欢的是酸辣腰花面,可是孩子都不喜欢,加上多吃内脏对中年人身体不好,所以,只能让他的爱好靠边站。孩子吃什么,大人就吃什么。
她刚在厨房忙完,表妹周霞给他打来电话:“玲姐,我们家志豪这个学期要搞生地会考了,是中考成绩的提前科,我好紧张。”
“不用担心。生地会考一般的孩子都能考好,差距不会大。要他重视基础吧,题目都是基础题,不难,细心就好。”许亚玲作为过来人,给周霞传授经验。
“真的?”
“骗你干嘛?当初陆驰考试的时候,班上成绩都还不错,满分的好几个。”
“真的?那我放心一些了。”周霞一听这消息,似乎有了信心。为什么说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呢?信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是一种心理需求,需要相互的温暖和鼓励。
“你那房子订金的事解决了吗?”许亚玲将律师朋友介绍给了周霞,这几天太忙,都没来得及打听最近进展。
“想来想去,打官司没意思,在律师的帮助下,又找了一个熟人,总算是和房主协商解决了,还是有几万元的损失。不过,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周霞的学区房纠纷终于解决,许亚玲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你老公没有说你吧?”
“还好,埋怨了两句,但他知道这是政策问题影响的楼市,谁也无法预料,所以,他没多说什么。只是我婆婆心疼钱。”
“没有发生不愉快吧?”
“肯定有啊。老人家,平时省吃俭用惯了,突然几万元损失,还不肉痛?自然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说得我也恼火了。损失了钱谁不心疼啊,可是,是我愿意的吗?心疼钱就算了,还不停说她儿子赚钱多辛苦,好像我在家吃闲饭似的。我带两个孩子容易吗?”周霞一肚子委屈。
“没有吵起来吧?”许亚玲自然懂得周霞的苦闷,但婆婆毕竟是长辈,即使有矛盾,也不能激化。
“也不算吵吧?怼了几句。我说大家省吃俭用,半年也能省出这个钱。看来,这半年要勒紧腰带过日子咯。呵呵。”周霞虽然是在说一件难过的事,但还能笑得出,看来,心情还是很平和的。相对于接手了那套老破小,这几万的损失已不算什么。就当买股票亏了吧。
“也好,极简生活,断舍离。”许亚玲打趣道:“志豪还好吧?”
“其它还好,就是一天到晚想去踢足球。我恨不得把他那球扔了。有什么好踢的,中国足球踢了这么多年,那么贵的教练也请了,都没看到冲出亚洲,他凑什么热闹啊。”周霞对于儿子的爱好颇有微词。
许亚玲暗笑。作为伪球迷的她,主要是看脸和看身材。比如C罗。她不免开解周霞道:“男孩子,喜欢的是运动时的快乐,喜欢那种在绿茵场上奔跑的感觉。你反正又没准备要他去当运动员,冲不冲得出亚洲重要吗?重要的是强身健体,还有这种团队运动,也能让孩子从小有团队意识,合群。”
“我还是担心他的学习。他如果不在他们学校进入年级前十,他是很难进到开元中学的。”周霞一直将陆驰作为儿子林志豪学习的榜样,“要是踢球能踢入开元中学,我就支持他。”
当然,这不可能。开元中学也招特长生,开元中学的足球队在全国中学生足球赛已经进入四强。不过,志豪毕竟不是体育生,周霞也不愿意儿子去搞体育。
“取消学区房,教育公平化,我觉得中考应该很快也会改革,说不定到明年志豪升学的时候,志豪他们学校就会有开元中学的指标生,那可是有降分的。”
周霞叹了一口气:“传是那么传,也不知道志豪能不能成为受益者。他下学期就初三,时间紧迫,政策不明朗,我可不敢松懈。这不,这个学期又给他报了数理化的强化班,不上不行啊。两个孩子上培训,还要考虑买个大点的房子,我又没工作,压力山大。我婆婆更是对我没什么好脸色。姐,我还是要出来工作。我婆婆可以接送小的,大的自己回家,我现在具备出来工作的条件了。”
“行,我帮你留意。正好有个朋友说准备成立一个新公司,我帮你问问要不要财务人员。”许亚玲看到周霞主意已定,她自然是能帮到的地方尽量帮。
“谢谢姐。对了,我上周回去正好看到姨妈了,和姨父一起去买菜,好像腿有点问题。”周霞告诉许亚玲一个消息。
许亚玲心里一颤。突然记起,她已经有一周时间没有和母亲通电话了。偶尔想着要打电话,但总是有事岔开,以至于忘记。
母亲有腿疾,居然不告诉自己。她想肯定是怕她担心。母女连心,母亲总是生怕给孩子带来负担,有事总是自己扛着。许亚玲有些自责。
她立即给母亲打电话。
“妈,您和爸这段时间还好吗?”
“挺好的。你们还好吧?驰子和婷婷都好吧?”母亲的声音略有些沙哑,但是听得出来还是很开心。
“我这周有点忙,都没顾得上打电话。”
“知道你忙,工作忙,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特别是驰子马上就要高考了。你不用担心我和你爸,我们好着呢。每天到处转转,还在院子里种了点蔬菜,坚持锻炼身体,不能给你们添负担。”母亲根本不提自己身体的问题。
许亚玲心里一酸,父母也是快七十的人了,还能如此为她着想,确实,只有做了父母之后,才能懂得父母对孩子的爱,无私又包容,只愿他们好。
“我听霞霞说您腿痛?”
“没什么大问题,看过医生了,应该是前段时间受了凉,吃了药,贴了膏药,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别为我担心,我们好着呢。”
9/38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