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未来夫君是沐辰,蒋慧是愿意的,当初这门婚事,她娘也是问过她的意思才定下。
一听说是日子定在明年春天,元贞心里微微一紧。
那梦里,她因避世青阳宫,少与外面有接触,并不清楚蒋家的一些事情,甚至连蒋慧婚期,竟也不知为何被她疏忽了。
所以她是不知蒋慧境况的,但料想应该没有出事。
彼时那些人搜罗罪臣犯妇及民间女子送与北戎人,应该不会选到蒋家头上。
一来蒋家低调,二来蒋家还有个得宠的公主在宫里,那些人为了不节外生枝,也不会选到蒋家头上。
再说,真要是事到临头,蒋家为了不交出家中妇人,必然会想办法,哪怕不来麻烦她,也会求到父皇面前,毕竟还担着一层心腹的关系。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元贞又问:“那具体日子可定下了?”
“那倒还没有,娘还没选好吉日。”
元贞想了想道:“三月金明池开池,不如在四月里头选个日子,到时候天不会太热,也不冷,正正好。”
蒋慧眨了眨眼,有些诧异元贞的态度。
她还算了解元贞性格,贞姐姐她从不插手蒋家事务,不知是想不到这些,还是不想让家里人觉得她仗着身份对蒋家指手画脚,总之她从不会越格。
蒋慧猜是后者,所以每次听外面人说元贞公主任性跋扈什么的,她从来都是嗤之以鼻。
一个细心到连舅家都不会随意对待的人,怎可能会是任性之人?
当然这些不过是她内心的一点小官司,表面上她认真地想了想,道:“娘说三月有几个日子好,四月里也有几个日子好,经贞姐姐提醒,倒是四月好一些,免得撞了金明池开池人多的时候。”
梦里上京城被围,就是三月,那一年自然没有金明池开池盛会,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之所以元贞会让错过三月那个节点,就是怕是时局面还是难以转圜,那时该想的就是如何保全己身了。
沐家人她不认识,也不了解对方一家的性格,而女子出嫁后,就需与夫家住在一起。
若是时场面混乱,不得已要带蒋慧走,中间还隔着一层夫家,怕是要平添许多事情。不如先避开这个节点再说,事后若时局变好,再成亲也不迟。
想到这里,元贞不免又想起杨所说的五百精兵,以及梦里他能迅速拉起一支抵抗军,这其中不知有没有蒋家的关系在,跟养马的沐家有没有关系?
她不知梦里杨是何时跟蒋家交往上的,但显然现在还没有。
是因为还没到时候,还是因她存在的缘故,杨疏忽了蒋家,所以两边还没来往上?
看来是得想个法子,让杨和蒋家交际上。
还有他那五百精兵养在哪儿?光说是兵,是骑兵还是步兵?这么多人,人马吃喝嚼用,就靠着他那点俸禄,能养得起?
蒋慧和蒋静见说话说着说着,贞姐姐突然就走神了,不禁有些面面相觑。
“贞姐姐,你怎么了?”
元贞回过神来,失笑道:“我有些走神了。不过四月确实比三月好点,你不如回去跟大舅母说,就在四月里头挑个好日子。”
“好。”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见时候不早了,想着元贞一会儿还要回宫,蒋慧蒋静也没有多留,就离开归家了。
而这边,元贞本来要回宫的,想了想她留着没走。
可一直等到接近傍晚,杨还是没出现。
怎么?这是觉得丢面子了,不打算来见她了?
元贞叫来希筠。
“你去找那个叫贺虎的,跟杨说我有事找他。”
贺虎是杨留在琼林苑的心腹,上次希筠来琼林苑传信就是找的他。
“我这便去。”
希筠有些扭捏之色,不过元贞低头在想事情,并没有看见这一幕。
出了金华殿,希筠一路往大门处走。
走到一处叫丰年台的地方,她突然不走了,而是就在附近装作一副赏景的模样。
这丰年台其实就是一座望火楼,上京因人多稠密,对各处防火甚是看重,市井中类似这种望火楼比比皆是。
琼林苑自然也有,既是防火,也是戍卫,防止有人走到不该走的地处。
毕竟这琼林苑连着金明池,而金明池东岸常年对外开放,丰年台居高临下,正好能观察到琼林苑大门以及连着金明池那片地方。
希筠不知道的是,当她出现在这里时,就有人去附近神卫军值房通风报信了。
不过与她所想的不一样,这报信之人以为这漂亮的小宫人与贺都头有私,前来报信时说得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引得众人都打趣贺虎,还真当他找了个宫人当相好的。
“去去去,都瞎胡说些什么。”
贺虎把一群禁军都赶走,来到丰年台下。
“你找我?”
希筠见这男人人高马大,还留了一脸络腮胡,面相看起来很凶恶。
第一次见对方时,还以为是哪儿来的强盗,被吓得不轻,再次见面虽不至于被吓着,却也有几分不自在。
“那啥,我,我家公主找你家将军。”
贺虎见她小圆脸粉粉嫩嫩,看都不敢看自己一眼,心道难道真对他有意思,在害羞?不禁道:“你叫什么名儿?”
“你、你管我叫什么名儿?你问我名儿干什么?”希筠警惕地看着他。
“我叫贺虎……”
“我知道你叫贺虎。”
这废话还用他说?上次都找了一回了。
这时贺虎也反应过来了,颇有几分自讨没趣的尴尬。
“你赶紧去找你家将军,就说我家公主找他有事。”希筠叉着腰道。
“那我去了?”
希筠见他如此老实,心里颇有些得意,心道他长得凶又如何,还敢拿她怎么样?她不用怕他。
遂又扬起下巴,不耐地挥挥手:“快去吧,我也走了。”
等她走后,贺虎磨蹭着下巴看着她的背影,只觉得这小宫人凶巴巴的样子竟有几分可爱。
希筠刚回来没多久,杨就来到金华殿。
元贞见他来得如此之快,不禁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她哪知晓,杨就没回去,一直在琼林苑里。
“你找我有事?”
元贞见他顾左右而言他,还是不敢直视自己,心里自然失笑不已。可现在说正事要紧,还是暂时不笑话他了。
“你那五百精兵是步兵还是骑兵?养在哪儿?”
“骑兵只占半数不到,毕竟马匹有限。”
饶是杨在西北经营多年,又多次充当先锋,缴获了不少敌人的战马,但要瞒过权中青,还要带到京畿重地,也只装备了半数不到。
“至于养在哪儿?不在上京,在附近的一个庄子上。”
元贞猜也是在附近藏着,毕竟人也就罢,这么多马带进上京,不可能不引起注意。
“就靠你那点俸禄,能养得起这么多人马嚼用?”
这时,杨已经缓解了心里那点窘意,显得自然了不少。闻言他扬眉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说白了,当武将的发家致富靠什么?
靠死俸禄肯定不行,吃空饷是其一,打仗时缴获物资又是其一。
吃空饷在权中青那是行不通的,为何大昊和西狄对战多年,领兵的将领换了无数,旁人皆不能赢?
除过其他客观元素,吃空饷就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朝廷拨下来的银钱被各路监军及武将层层扒皮,还能剩下多少用来给底下兵卒发军饷和增添军备?
自古有云,人是英雄,钱是胆。
满饷且军备管够,还有高军功高赏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才是西军勇武的最大底气。
所以杨要是谋财,只能从打仗缴获中来。
这是军中约定俗成,哪怕是朝廷也知道这些事,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光让将领冲锋陷阵不给好处,怎么可能?
只是杨这些年的缴获,没留下来充裕自己的荷包,而是被他拿来养私兵了。
“若是银钱不够,可与我说。”
元贞身为公主,每年除固定俸禄外,还有食邑。
她的食邑是两千五百户,可以比肩一般封了王的皇子,也就比太子少了五百户。像权中青,念他战功赫赫,除了封官加勋外,食邑不过一千五百户。
杨也有,举世之功,不过八百。
而元贞是他们二者相加还有多。这些食邑不是交由个人管着,而是会折算成银钱发给本人。
按一户每月二十五钱算,一个月就是六万多钱,折算成银子就是六十多两,一年就是七百两。
除过这些外,她名下还有两处皇庄,每年产出除了自用外,换得银钱也悉数给了她。这都有专人管着,不用她费心。
另外,她还有这些年来积累下的大量赏赐。
这才是元贞说出这话的底气,因为这些赏赐大多都是金银及各类珠宝,随便拿几样出来,就能换得无数银钱。
“这样,我回宫后抽空把东西收拢收拢,挑一些让希筠给你送来,你找人拿去换了银钱,给那些兵卒做补贴?”
“我有银钱!”
杨拒绝,又皱眉道:“你这是把我当面首了?还想自掏荷包养我?”
元贞没好气翻了他一眼:“你要想当面首也行,不过哪有面首还自带五百吞金兽当嫁妆的?我这不是怕你勉力支撑,而精兵要精养,这样真用起来才能得用。”
还别说,杨真是在勉力支撑。
五百精兵人马吃喝嚼用,每天都需花费出大量银钱。
人也就罢,能将就,可战马不能将就,除了上等草料外,每天还得补充大量豆子和谷物。
就凭他那点私房钱,顶多也就能支撑个一年半载,如今大半年过去,私房已经见底,他已经把俸禄都填进去了,正寻思去哪儿找个财路,没想到有现成的财神爷主动送上门。
“还有蒋家那,你可以去交际下。蒋F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你与我关系不浅,有什么事他也能帮你一二。另,蒋家有门世交,是我表妹的未来夫家,两家关系不错,那沐家是群牧司下左骐骥院管军马的。
“你那些兵好藏,马可好藏?如若不好藏,可以去找蒋F帮忙,让他帮着想个周全办法,他若是问,就说这些马我知道,是我让你养的。”
这下,杨不拒绝了。
无他,最近那些马还真让他头疼。
就如元贞所言,人好藏,马可不好藏。毕竟是京畿重地,不光戍卫严格,百姓的警惕心也高。
他所谓的藏人藏马,实际上就是在距离上京百十里的通许买了个庄子,人和马都藏在庄子里。
可庄子地方就那么大,马平时是需要活动的,即便是换着拉出来跑,也容易引起人注意。
这几天通许庄子那正给他传话,说是有打柴的百姓在门前窥视,说那地方不能再待了,得再寻个地方转移。
他正寻思往哪儿转移,如今瞌睡碰到了枕头。
杨也不含糊,把事情说了。
元贞一听,这还耽误什么,当即手书一封让杨拿去给蒋F,让蒋家帮忙想想办法。
之后的时间就在办这事中度过,因为不用元贞亲力亲为,表面上她还是每天去尚书内省,私底下则关心着藏马之事和太原那边的战事。
藏马之事好解决,蒋家果然去找了沐家帮忙。
这事对别人来说难,对群牧司的人来说却不过举手之劳,为了给朝廷筹集战马,朝廷可以说想了许多法子,除了让群牧司在各州县设立孳生监,用以饲养官马外,甚至还推行过保甲制养马法,让百姓也参与养马中。
可惜朝令夕改,百姓又抵制得厉害,以至于这项政策无疾而终,而专为此开辟的几个小型饲马场,如今也还在荒废中。
随便找一处荒废的饲马场,打着群牧司的幌子,下面百姓看到是官营养马不敢过问,上面也不会查,足以遮掩。
至于蒋家是怎么跟沐家解释的,元贞没有过问,她猜蒋F自有一套解释的说辞。而蒋F竟也没有来问元贞为何要这么做,显然如今二人已经有了些默契。
时间一天天过去。
由于元贞乞巧节次日就去找了宣仁帝,那些暗中猜测她是否有夺嫡之心的人,不管心中如何想,倒是没让人再来试探她了。
表面上也没什么动静,元贞也就置之不理。
值此之际,太原那边终于有消息传来,而且还是好消息。
是个捷报。
虽只是暂时击退清源一地的北戎军,只是个小捷报,但这消息已足以让屡吃败仗的朝廷为之鼓舞,大肆宣扬,甚至摆下庆功酒犒赏群臣。
元贞也松了口气,又见捷报上没有提到权中青,不禁有许多猜测,更是关注太原相关战事。
与此同时,就在遥远的太原,战事却并不如朝廷所以为的那般顺利。
裴鹏海和权中青在到达祁县附近时,就和两路援军会和了,分别是驻守辽州的平定军,和驻守隆德的威胜军。
这两地位于太原之南,一旦北戎军突破防线,首当其冲便是它们。由于还要防守战线,两军也不过各抽调了两万兵力,供以援军使用。
裴鹏海嫌兵力太少,又从河东路的绥德军抽调出两万兵力过来,共计凑了六万大军,奔赴位于前线的祁县。
此时太原以北的地方俱都沦陷,除了太原、清源、河阳三地还在据城死守外,其他地方均已失守。
太原的局势最危急,似乎北戎军也意识到太原对大昊的重要性,正在死磕太原,如今已经围城三匝,暂时还未攻下。
权中青的意思是先解河阳之危。
太原与清源、河阳三地,呈一个斜三角之态,河阳在太原和真定之间,一旦河阳解危,左可支援太原,右可策应真定。
虽根据当下局势来看,北戎军队主攻的是太原,次攻清源以及河阳,而河北路一带,他们主攻的是定州,只有少量兵力盘旋在真定一带。
但谁知敌军会不会绕过定州,先拿下真定?
一旦真定被拿下,太原失去策应不说,真定前方的定州将成为一座孤岛,而下面的庆源、邢州,由于驻兵不够,怕都是螳臂当车。
是时敌军完全可以绕过太原,从东路长驱直入一路向南。
可裴鹏海却不同意,觉得敌军主力如今在太原,不如先解清源之危,再直接推进到太原,援军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太原上,而不是分神去想暂时无事的真定,真定完全可以等到太原解危后,再分兵过去。
为此,这次援军的主副两位将领,首次因意见不同爆发争吵。
最终因负责监军的文官,以及下面的将领都支持裴鹏海的意见,暂时定下先击退清源附近敌军的计划。
这次进军很顺利,处在清源的敌军只有三千之数,根本不是六万大军的对手。
47/108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