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山君——枝呦九【完结】

时间:2024-08-14 23:02:11  作者:枝呦九【完结】
  “但这也不关我们的事情。我们当时,只想苟着,苟过那一段动乱的日子。”
  他回忆道:“有一日,兵部点将点兵,各个都在骂蜀州人。还有几个跟我过不去的,对我指桑骂槐,让我抬不起头。我当时心灰意冷,整个人都有些颓靡,便去了兵部的库房里面清点文书。”
  清点累了,便坐在架子后休息。没一会,倪陶和刘贯就进来了。
  他们分别检查屋子,倪陶正好看见了他。
  “但他没有出声,还示意我也不要出声。我大气不敢出,一动也不敢动。于是,我听见了我此生难以忘记的一句话。”
  四老爷紧张的看着他,“什么话?”
  于大人,“刘贯说,空饷的事情,账面上抹平了吗?”
  四老爷到底不是愚人,立刻问,“是说……是说二十九年的出兵,有吃空饷的……假兵?”
  于大人:“是。”
  四老爷深吸一口气,“多少?”
  他就说,足足十万兵啊,十万兵,怎么可能打不过蜀州。
  于大人,“五万。”
  四老爷闭眼,“太大胆了,太大胆了!是齐王吃的空饷吗?”
  于大人摇摇头,“是陛下。”
  四老爷先是一愣,而后额头和背后开始冒冷汗:果然知晓了此事,便要灭顶之灾的。
  他顿时不知所措起来,身子软绵绵的,便去找主心骨,自然而然看向了郁清梧。却见郁清梧若有所思一般,突然问,“刘公公没有发现你?”
  于大人:“没有。当时倪陶替我遮挡住了,他并没有发觉。”
  郁清梧眼眸微沉,又问,“倪大人不怕你说出去吗?”
  于大人神色便痛苦起来,“我们一直相交,又是同病相怜,我理解他的苦楚。他是没有办法了——皇帝叫你办事,你敢不办吗?而且……”
  他道:“如不是我为蜀州人,这门差事,应是会落在我的身上。我比他,更加好做假账。”
  “且……倪陶当时其实希望我去告发他。”
  倪陶说:“泽叔兄,我这辈子,没做过这般违背良心的事情,但主在上,我不得不从,我还有一家子老小,不能让他们跟着我去死。”
  但他自己却日夜受着折磨。
  他说,“你去告发我,我就解脱了。若是有人杀了我,我此时,倒是希望是你。”
  可于大人不敢。他甚至不敢再跟倪陶相交。他慢慢远离了倪陶。
  他极力撇清自己的干系。他甚至反过来求着倪陶为他保守秘密。
  他道:“倪兄,我是个懦夫,求你网开一面,让我好好活过下半生吧。”
  倪陶那一刻的神情,让于大人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罪人。
  从那以后,倪陶越发沉默,在兵部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无影人。但帮着皇帝做了这般大的事情,他没有升官,也没有被处死,而是一直活着。
  于大人嘴唇颤抖,“陛下应当认为,他不杀倪陶,是他的慈悲!”
  “可活着的人,是有良心的啊!”
  于大人现在还记得,镇国公兵败传到洛阳之后,有日大雨,倪陶突然登了他的门,手里端着一锅汤。
  “我见他如此,吓得腿都站不稳了,生怕他出什么事情连累我。我把他带到书房里,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他愣愣道:我买了一包老鼠药……就在这汤里。”
  郁清梧手慢慢的蜷缩起来,眼眶泛红。
  他轻声问,“倪大人,是打算带着全家赴死谢罪吗?”
  于大人点头,抹泪道:“他觉得自己有罪。”
  但看着年轻却已经白了头发的母亲,一年只有一件体面衣裳穿的妻子,以及坐在一边看书的儿女,他突然就下不了手。
  上位者很明白他的秉性,知道他舍弃不了家人,他也被算到了,一点一点开始妥协。
  他全身湿透,对着于大人道:“这锅粥的米,是我母亲日夜织布换来的。我怎么敢……怎么敢用她的苦难来杀了她呢?”
  四老爷泣不成声。
  于大人深吸一口气,“从那以后,他恢复了一些往日的活气,但却越走越独,尤其是教导小儿子的时候。”
  他的小儿子,便是倪万渊。
  “倪陶教他正直,教他眼里要揉不下沙子,教他要无谓生死,无畏家人——我有时候觉得,他就是在教一个将来杀自己的人。”
  郁清梧突然想起他在牢狱里见倪陶的那一日。
  倪陶说:“郁清梧,你为什么要做一个权臣,而不是直臣呢?”
  他苦涩道:“倪大人曾说,我进洛阳的时候,他就在街上看过我,他希望,由我来做一把砍向他的刀……”
  可当时他没有想到这般多。
  于大人沉默良久才道:“后来活着,活得顺畅了,周边也没有人在说当年的事情,好像一切都过去了,他的日子也越发好,我就没有再关注过他,继续远离他——直到今年,在倪万渊死谏之前,他突然来找我,给了我一封信。”
  郁清梧猛的看过去,“信?”
  于大人点头,“是,信。”
  他站起来,走到书架下面,用力的往上一举,书架摇摇晃晃,于大人便迅速的撬开一块木板,从里头拿出一封信。
  郁清梧和四老爷过去帮忙,于大人把信放在他们中间,“倪陶说,等他死了,这封信,给郁大人或者镇国公府的人。”
  于大人收了信,却不敢多做一步,果然洛阳起了风云,直到现在才落下帷幕。
  于大人:“可我也不知道给你们谁,便由你们来决定吧。”
  他释然道:“我也总算不负他所托。”
  郁清梧怔怔道:“我那日去看他,以为他并不喜欢我……”
  于大人便郑重道:“他对你的期许,是希望你做一个像段伯颜一样的人。他也一直在暗暗的看你行事——郁大人,他死之前,愿意把这封信交给你,说明并不是不喜欢你。”
  他道:“倪陶这个人……也很苦。他是希望由你来杀他的。”
  “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公之于众,让他受万人唾骂,而不是成为你们党争,斗来斗去,攻击对方的利器。”
  郁清梧无言以对。他道:“我确实不能在此刻公之于众。”
  于大人唏嘘:“所以他也选择了妥协。他自己有不得已,也明白你们的不得已。”
  想来,在倪万渊决定去死谏,决定拖着倪陶一起下地狱的时候,他心里是高兴的吧。
  于大人摇摇头,“倪陶说,这封信,至关重要,让我一定交给你们,不过,你们愿不愿意打开看,就是你们的选择了。”
  郁清梧便取过信,“还是由我来吧。”
  四老爷一愣,半晌后摇头,“一起吧,不然,我也犹如倪陶一般,永不得安生了。”
  于大人站起来出门,“如此,你们商量就好。”
  郁清梧点头,朝着他行礼:“多谢。”
  但等于大人出门,他打开信纸,发现里头只有一句话。
  “他知道。”
  四老爷皱眉,“谁?谁知道?”
  郁清梧若有所思,叮嘱四老爷,“此事一定要保密,万不可露出马脚。”
  四老爷这会虽然也害怕,但因为有郁清梧在,倒是有些底气,道:“你放心,此事你知我知于兄知,其他人,必不能知晓,你也不要告诉他人,越少人知道越好。”
  郁清梧点头。
  他回去之后就告诉了兰山君。
  兰山君想来想去,道:“你,算是当年旧人之徒。镇国公府,是当年的当事人。”
  “你们两者都知道的,应当是镇国公父子了。”
  他知道——
  兰山君道:“我猜着,可能是说老镇国公知道此事,又或者,知道一些别的事情。”
  郁清梧点点头,坐在一边萎靡不振。
  兰山君瞧见,知道他还是内疚的。她走过去,揉揉他的头,“郁清梧,众生皆苦,你我也苦,不用愧疚。”
第80章 点天光(6)
  倪陶一案以来,因怕引起皇帝的猜忌,兰山君和郁清梧都不曾去见镇国公父子,所以也不曾听他们亲口说过当年的事情。
  兰山君低声道:“明年秋冬,两人就会去世了。”
  她从前一直不喜欢这对父子,觉得他们逃避罪业,犹如缩头乌龟。但自从知道他们被逼着承认兵败的责任,从而在道观里苦守二十年不敢也不能出来后,心中又复杂难言。
  她知道的真相越多,便越是发现,坐在明堂上的人无论有多可笑荒谬的言行,竟都是正常的。
  底下的人遵一理字,守着世道律法,只求个生门。而他随意的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倒霉,都要打落牙齿和血吞,吞不下去,便求个死字。
  兰山君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困惑,问道:“我看书上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①”
  “——如今有了仁义,有了大伪,有了孝慈和忠臣,道应已不存。”
  “那为什么王朝依旧呢?”
  郁清梧一愣,却给不出答案。一时之间,两人相顾无言,大眼瞪小眼,郁清梧摸了摸鼻子,突然道:“山君,我若是学识不够,你会不会嫌弃我?”
  兰山君满腔郁怒便散了些去,不由自主笑起来。郁清梧就握着她的手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②”
  “迟早会天下大白的。”
  兰山君轻轻嗯了一声,而后又道:“若是想见镇国公父子,可能要等到明年初二。但即便等到了,他们也不一定会说。”
  郁清梧却觉得“他知道”三个字也有可能是说大太监刘贯。
  他虽然跟刘贯打交道不深,但觉得此人做事尤为小心,没准知道于大人当初在库房的事情。
  郁清梧:“也许,刘公公也有其他的心思,并不是咱们以为的忠心耿耿。”
  兰山君摇头,认为试探刘贯过于冒险:“若是说刘贯,那这三个字,倪陶应该是让于大人看,而不是让我们看。”
  郁清梧摇摇头,“确实是难以解释。”
  他细细思量,“此事,还是要说与皇太孙才好。”
  兰山君点头,又道:“今日慧慧写信给我,说祖母和母亲给她相了人家,想让我帮她参详参详。”
  郁清梧回过神,“是谁家?”
  兰山君:“南州折家。”
  她道:“她上辈子嫁的也是南州折家七少爷。”
  郁清梧迟疑,“姻缘天定?”
  兰山君:“不知道。但之前她一直避讳嫁人的事情,这回倒是没有避讳了。”
  郁清梧便笑着道:“也许两辈子都是一眼瞧中。有时候缘分的事情,犹如咱们两一样,实在是月老牵了线,断不了。”
  兰山君好笑,又回忆从前,“我那时候跟她不亲,一年只写一两回信,她信中倒是没有抱怨,一直在说南边很好。”
  但也有可能是报喜不报忧,所以当得知慧慧想要远嫁是为了逃避洛阳后,她也赞成她换个人家。
  谁知道兜兜转转,又碰见了折家。
  郁清梧就说起折家的来历。
  “折家本是云州大户,后来才传了一支去南边,成了那里的世家。虽说是后来才起的家,但几百年传承下来,却也不比云州本家差。只是他们家做生意的多,为官的倒是少。”
  兰山君:“慧慧是个有主意的孩子,若是她真有心意,你就帮我打听打听折七郎。”
  郁清梧应下了。兰山君顿了顿,又道:“这是她的终身大事,我不敢轻视,还是想去一次镇国公府,看看祖母和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
  郁清梧便嘀嘀咕咕起来,“所以说,一家子人里面,要么都是坏水,要么都是好人。坏人里面掺个好人,外头的人不能跟他们完全断了来往,里头的好人也活的不痛快。”
  夜深了,他一边嘀咕,一边将两人刚刚推衍写的纸都烧掉,道:“四叔父那里,我还要多叮嘱他不要声张,免得坏了事情。”
  他感喟道,“这才轻松几日,倒是又给咱们出难题了。”
  ——
  东宫,皇太孙也觉得齐王世子若是要么像齐王妃一般是个好人,要么像足了齐王就好。
  他看着又站在朝阳下拦路的齐王世子,心中一阵叹气,笑着走过去问:“阿柏,你在这里等我?”
  齐王世子:“皇太孙殿下。”
  皇太孙听见这五个字,又忍不住叹息一声,“我在。”
  齐王世子冷笑,“昨日父亲跟我说,您是知晓倪陶一案真相的。”
  皇太孙沉默一瞬,“你知晓了?”
  齐王世子:“是。”
  皇太孙好奇,“那你来这里讥讽我做什么。既然你知晓了,又不曾做什么正经事去揭露此事,那来谴责我又有何立场呢?”
  他倒是希望齐王世子去做一回英雄。
  齐王世子却道:“你不用激怒我,我只是来这里跟你说一声,父亲已经将手里的人正式给了我。以后,便是你与我的战场。”
  他沉声道:“之前邬庆川和宋国公是我的人,他们利用此事死了,是他们活该,但绝不是太孙殿下站在了仁义的一方。”
  他厌恶道:“我原本以为,你与我父亲或有不同,但如今看,也是一样的。”
  皇太孙莫名其妙被骂了一顿,好笑又好气,道:“阿柏啊,咱们兄弟二十年,我好心提醒你一句,齐王叔是齐王叔,你是你,即便是齐王叔已经面上给了你,但你私下里,要用人的时候,还是需要问一问的。”
  齐王世子转身迈开步子走,“不用你教——”
  皇太孙却突然说了一句:“阿柏,你是不是害怕啊?”
  齐王世子脚步一顿。
  皇太孙:“你是害怕自己斗不过我,还是害怕自己成为像齐王叔和邬庆川一般的人呢?”
  “你是觉得,若我成了齐王叔一般的人,你就能对我下杀手了?”
  齐王世子却什么也没有说,大步朝前走了。
  皇太孙沉着脸回到东宫,正好碰见阿狸和阿蛮在斗蛐蛐。
  他停下看了好一会儿,对着拿棍子要教训孩子们的太孙妃道:“元娘,你瞧,我们这些人——父亲,齐王,魏王,我,阿柏……像不像这里面的蛐蛐?”
  太孙妃本是要打人的,结果被他这般一伤感,举起的棍子就不知道要不要挥舞了。
  阿狸便带着阿蛮急急抱着蟋蟀笼子跑,一边跑一边道:“阿娘,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太孙妃丢掉棍子,看着太孙,“你又怎么了?”
  皇太孙轻声道:“你说,咱们两身子都不好,会不会比他还早死?若是咱们死了,阿狸和阿蛮,是不是要和阿柏家的阿织成为新的蟋蟀继续斗下去?”
  太孙妃光是想到这个,后背就发凉。
  皇太孙便站起来,捡起斗蟋蟀用的芡草,往空中这么一划,“再怎么样,也不该延续到第三代吧?”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