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挂了。”左渔朝镜头挥挥手。
她不能占用他太多的时间,她不可以成为他的累赘。
挂断电话后,左渔努力振作起来,穿鞋,洗漱,换衣服,整理好自己。她推开房门,不期然看到黎莺和阿B,就睡在她客厅沙发的两头,两人姿势各异,歪歪斜斜地依偎在一起。
黎莺的腿搭在沙发边缘的枕头上,而阿B的腿则横在沙发的另一侧,怀里还紧紧抱着她的玩偶。
Rose也来了,坐在露台上研读剧本。
左渔朝她们走去,轻轻拍醒她们:“黎莺,你们怎么睡在这里?”
黎莺和阿B迷迷糊糊地抬起头,睁开眼睛,语气惊喜:“你醒啦?现在感觉怎么样?”
“是周周让我们过来的。”黎莺接着解释,“他担心你一个人,想让我们陪陪你。”
许肆周虽然离开了,但他办事一向就是这么周全,将她惦记在心里。
“Rose在工作室里听见了,也想跟着我们过来!”黎莺继续说。
左渔心头一暖,语气认真:“谢谢你们。”
“哎呀,宝宝,好姐妹说什么谢,走,我们带你喝早茶去!”
那几天,秋摇也来了,姐妹团一起陪着她聊生活中的趣事,拉着她去逛街,带她去听音乐会,给她在画廊和博物馆拍美美的照片。
就这样,左渔开始学着向前走。
因为许神说的啊,江河不改,善恶与共。要向前走。
许肆周抵达布达罗亚后,每天很忙。
当地局势瞬息万变,突发状况频发。
作为领队,他需要协调各方,与有关部门和国际组织沟通,汇报被困员工的最新情况,同时协助制定和调整营救计划。
营地里的气氛紧张而忙碌,别人叫他一声“许队”,他就得立马放下手头的盒饭,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有时候是接听紧急电话,有时候是处理突发情况。许肆周的身影几乎遍布了营地的每个角落,从会议室到通讯中心,再到临时救援指挥部,他总是忙碌不停。
有时候彻夜值班,饭菜凉了再热、热了再凉,几乎没有一顿是完整吃完的。
这种形势下,争分夺秒如同战斗,非同儿戏,别说再像从前出差那样,每晚陪着左渔连线打游戏了,他有时候连跟她通话的时间都没有。
许肆周只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跟她联络。
但不是每次都能通话成功,最开始有两次,左渔没接上,他也不能再等了,只能直接挂掉。
或者有时候刚接通,就又被人喊走。
后来他干脆设定了自动回复给她。
只要左渔没接到,手机就会自动发送类似于安抚的信息:“没事儿呢,小妞。”
一日之中,左渔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时间。
后来几次,她发现了规律,定了闹钟,定时定点在那个时候醒来接电话。
手机铃声响起,她总是飞快地去接,但每次都担心许肆周会因为突发状况被打断。即便如此,她依然珍惜每一次通话的机会,哪怕只是听到他的声音,也能让她安心不少。
她不敢打电话去打扰他救人,但是她会默默等他,也会默默祈祷许肆周平安凯旋。
这趟寒假回家,左渔带回了高中时那个黄绿色封面的笔记本。
这个本子,她以前只用来记录她因许肆周而产生的触动和心里话。
那时候她暗恋许肆周,不为人知。
少女心事总是藏在那一笔一画里,墨渍微微有些泛黄了,却依旧能透过字迹看出她当时对许肆周的感受和心情,字里行间都是青春的悸动和小心翼翼的喜欢。
左渔默默抚摸着那些记录,仿佛回到了那个懵懂的年纪。
尽管那段暗恋无人知晓,但这些文字却是她青春里最珍贵的秘密。
——新年快乐。
——2015年2月18号
——今天做梦,又梦见你了。
——2015年2月27号
——你离开一周年了。
——2015年3月4号
——早自习的时候,又听见班里的男生提起了你的名字。
——2015年3月10号
……
记录最后停在二模考试后。
左渔翻开下一页,在空白的纸面上继续落笔。
——《告全公司同仁书》
——2020年1月30号
——“等爷回来亲你。”
——2020年1月30号
——错过了电话,但收到短信:平安抵达,好好照顾自己。
——2020年1月31号
——电话聊了两分钟,被紧急召去。
——2020年2月1号
——手机没电,但收到了讯息:没事儿呢,小妞。
——2020年2月2号
——许神去指挥部了,联系了几分钟。
——2020年2月3号
——这天的许神,好像没那么忙,多聊了十分钟。给他发了张照片过去,是黎莺当时帮忙照的。好像是他队员经过,喊了声:“许队,这么漂亮的姑娘介绍介绍?”许神语气慢悠悠,带了点痞气,好像得意洋洋的样子:“想得倒美,你嫂子。你们都没戏。”
——这一天是2020年2月4号。
——联系了30秒,报了个平安,然后好像要奔赴去什么地方,远远听到了炮火声,感觉越来越担心他了。
——2020年2月5号
——今天特别想许神。依旧只聊了不到一分钟,问他辛不辛苦。他说:“不辛苦,因为有个盘靓条顺的宝贝女人在惦记着他,真好,有人惦记,还能被惦记。”
——2020年2月6号
……
似乎心中一旦有了记挂,日子过得就格外漫长。左渔开始每天写日记,记录着与许肆周的点点滴滴。
心上人去了动乱不安的地区,身涉险境,她想去为他祈福,想像以前那样去寺庙替他求个平安符。
但在牛津,她找不到佛寺,只能每天去附近的教堂。
教堂里弥漫着安静而神圣的气息,彩色玻璃窗投射下斑斓的光影。她双手握拳,闭上眼睛,心中一遍遍地默念着许肆周的名字。
她相信,所有的祈愿都会被上天听见。
然而现实终究没那么顺坦。
周二这天,左渔照例在固定的时间等候着许肆周的电话。她坐在床边,双手捧着手机,视线盯着屏幕上的时间,期盼着熟悉的铃声响起。每一秒钟都显得如此漫长,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可是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手机却始终没有响起。左渔没接到许肆周的电话。
房间内安静得可怕,左渔的心逐渐沉了下来,手心微微出汗。
那一夜,她翻来覆去,怎么都没睡好。
早上,她第一次控制不住地给许肆周拨打了电话,但响起的是一串冰冷,且令人不安的忙音:“嘟嘟嘟……”
那一刻,她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眼睫下是淡淡的阴翳。
许肆周断联了。
左渔强撑起精神去上课,一整天下来,不安一直在她心中蔓延。
她保持电话畅通,开始不断地思索可能发生的事情。她试图告诉自己,一定是临时有事,许肆周很快就会联系她。然而,这种自我安慰并没有缓解她的焦虑。
从学校回到公寓,左渔开着电视调到新闻台,同时手机一直刷着,时刻关注着有没其他新闻源。
她心里想着,即使是一点点的消息也好,只要能知道许肆周是平安的。
可是,屏幕上不断闪过的新闻画面和文字,依然没有她想要的确切信息。
左渔开始给姜圣发消息,因为许肆周电话里曾提过,遇到任何麻烦都可以找姜圣。
姜圣收到消息后不久,许肆周圈子里的发小也陆续知道许肆周失联了。
得知他遇到危险联系不上人,所有他的发小,都在想办法。
渡嘉奈、黎莺、施伯维、Jeff、阿B还有阿B的男朋友,全都夜晚爬起来,顶着时差开会找人。
左渔也被拉进小群里,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动用一切人脉和资源,试图获取有关布达罗亚的最新消息。
圈里的人,感情从来不是虚话。
知道周周最在乎左渔,黎莺和阿B特地飞过来英国陪人。
渡嘉奈当晚甚至急得差点直飞布达罗亚,但是民用航线断了,他也没办法,最后是被大哥黎彦南赶到机场给硬生生摁下来了。
群里,二姐黎馥在发消息:[我联系了外交部的朋友,在等信。]
Jeff也说:[我让我爸联系了在布达罗亚有生意往来的公司,看看吧,也许靠谱。]
但,都没得到结果。
彼时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但是都不甘心,还在继续查。
翌日的课程还很重,教授布置了作业,需要不断做reading,即是阅读任务,才能完成。左渔坐在书桌前,面对一堆厚厚的英文书籍和文献,一边赶着due,一边等自己同学的回复。
她的那位同学的父亲曾经是布达罗亚的参赞,似乎有关于那边的人脉。
就在她狼狈万状的时候,终于传来了姜圣的消息。
姜圣揣着一把枪和一把匕首,彻夜奔赴中东,落地邻近国家,凭借早年作为雇佣兵时积累的交情和网络,从边境线悄无声息地潜入布达罗亚,最终绕过重重障碍,探知到第一手消息。
由于电话塔被炮火轰了,当地通讯中断,与外界失联。
在黑夜的掩护下,姜圣成功抵达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通过当地的一些渠道确认了许肆周和他的队伍已经转离最危险的区域,并且正在等待通讯恢复。
随即,姜圣入境第三国,并将消息传回。
至此,左渔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终于落地。她的眼眶突然湿润,只要许肆周平安无事,对她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消息。
她立刻在小群里更新了最新的进展,大家终于得以舒一口气。
姜圣为了以防万一,决定暂时留在第三国,并告诉左渔,如果形势剧变,会再通知她。
他安慰她说,不必过于担心,许肆周一段时间内都会安全。只是,这次叛军的突然发难,确实让那108人的营救行动变得复杂而艰难。
进展受阻,怕是近一两个月内都难以完成救援。
很快,官方也发布消息了,正如姜圣所说的,布达罗亚局势剧变,救援受阻。
左渔盯着电视屏幕,眼泛泪光,握着笔,在2020年2月15日这天写下了“失联”二字。
那之后,左渔就彻底联系不上许肆周了。
但姜圣说:“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左渔听进去了,把这句话铭记在心里。
她相信自己的男人。
他说过会回来亲她,就一定会说到做到。
许肆周怎么会舍得丢下她一个人?他绝对不舍得。
怀着这样一个信念,左渔劝黎莺她们回去,不必一直守着她。
她们总不能一直陪着她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不能叫人一直为自己而担心。
她也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她去做。像一场暴雨,倾泻之后也还得撑起伞继续走下去。
许肆周在努力,她也不能输。
她要配得上她男人。
月底,各种课程小考接踵而至,左渔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教授布置的作业堆积如山,各种阅读和研究任务让她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
但这样的节奏反而让她感到安心,只要不闲下来,她都没有那么多时间惴惴不安。
三月初,学校举办了多场演讲,邀请了许多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左渔挤出时间参加了几场,其中有一场活动令她印象深刻。
演讲者是一位现年五十五岁的杰出女性,目前在埃及开罗的一个联合国机构任职。会上,她语言诙谐,风趣幽默地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她按下pointer,在报告厅的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标注了她曾经走过并工作过的地方。那张地图很大,但她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六个大洲和四个大洋。
她无不自豪地说:“昨天,我六岁的小孙女绕在我膝边,让我讲我年轻时的故事。我说,‘亲爱的,我年轻时的故事都写在这张地图上了。’”
全场爆发出一阵笑声和掌声。左渔盯着荧光闪烁的地图,为之触动。
演讲结束后,左渔鼓起勇气上前和她交流,聊到了这位女性成为联合国志愿者的契机。
“那时我刚大学毕业,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梦想。”女性微笑着回忆道,“我看到联合国在招募志愿者,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家人和朋友都很惊讶,甚至有些反对,但我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可以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帮助更多的人。”
88/93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