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苏佑蓁【完结】

时间:2024-10-16 23:16:44  作者:苏佑蓁【完结】
  唐启阳和徐兰也一样,新宅子的冰窖比以前的大,需要比往年做更多冰,下人人手不足,唐启阳在平康里招十个青壮和三个妇女来家里帮忙,王荠带着几个妇女做后勤,十日后搞定。
  过几天又下一场雪,雪不算大,但雪后特别冷,临傍晚,嬴政出宫和阿叔兰从母吃涮羊肉,三人吃快饱后谈话。
  嬴政谈起武将请求出兵征月氏和羌族的事,朝廷上的争议,问他们的意见。
  唐启阳听后和他说:“的确出师无名,我建议是等机会,至于什么机会,我也不知道。”他们是希望能打通丝绸之路,但希望大秦大面上行事有底线。
  他们不知道以后历史将拐向何方,但希望改朝换代不要有过多杀戮,不要出现五代十国和五胡乱华那样的局面。
  徐兰问嬴政:“王家和蒙家也请求出兵吗?”
  嬴政:“无。”
  徐兰便说:“不是大事。”
  嬴政微点头,确实不是大事,武将们不满也不能怎么样。
  唐启阳转开话题,和嬴政说:“开春后你叫人做一批竹简,我们开始抄以后陪葬的书,信陵君李方他们早已抄好。”
  嬴政应:“行吧,我手里有现成的竹简,明日派人给你们送一车,我下定决心要下明令禁止用金银铜陪葬。”这件事他考虑许多年一直下不了决心,这次巡游回来才下决心。
  唐启阳笑:“好啊。”
  嬴政:“没有理由出兵月氏,我打算派一个商队去西域。”
  唐启阳:“这个可以,最好雇佣去过西域的月氏商人带路。”
  嬴政:“嗯,新城命名长安,长治久安,你们如何?”搬来新城一年多了,新城还没有命名。
  唐启阳和徐兰相视一眼,长安啊!
  唐启阳笑说:“挺好的!”
  徐兰笑说:“好听。”
  嬴政喝一口酒说:“李佐车来信说南越复杂,打下后如果和以前治理可能不行,最好是从中原地区迁移一些人过去定居。”只是号召人去没有人愿意去,需要强制,强制会令人心生不满,甚至生恨……
  唐启阳略思索后建议:“可以令各个部族里十岁至二十岁的男女到长沙郡读书,接受大秦文化,培养他们几年,然后让他们回去管理部族。”
  嬴政慢慢边喝酒边想,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以后流放犯官就流放去那里吧。
  第二天上午,唐启阳和徐兰收到嬴政送来的竹简,在家抄书,徐石夫妻和徐山夫妻,徐芹来探望他们也帮忙抄。
  开春一段时间后,大秦各郡县发出降田赋和降盐价的告令,告令一出,全大秦沸腾,大秦还没有灭六国的时候田赋是五成,有时还被兵抢,大秦灭六国后是三成半,十几年了,如今居然将至两成!
  很多老百姓听里长读告令后不敢置信,有人大声问里长:“里长,这是真的吗?如何可能?”
  里长回:“是真的,是皇令,听说长城已经全部连接起来了,估计这是减田赋降盐价的原因。”
  “不是说征南越吗?”
  “据说征南越用兵不多。”
  ……
  到如今还不甘心的原六国贵族看告令后心更凉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降赋税和降盐价的告令发出不久后,李斯上辞官折子,嬴政同意了,不过让他在太学,带人把简化的文字再检查完善,李斯领命。
  随后王绾和淳于越,尉缭,相里垣,冯去疾等老臣上书辞官。
  嬴政皆准,任蒙毅为右丞相,陈菽为左丞相,萧何是户部尚书,张良是吏部尚书,叔孙通是礼部尚书,相里泾是工部尚书,杨玄清是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是个老将军。
  陈菽这些人上来,下面有人顶上,朝廷几乎重组一遍。
  朝中官员大换并无影响,因为已经过渡了几年。
  也就嬴政敢这么干,要不然非乱不可。
  退下来的老臣搬回咸阳的家,把官宅空出来,上位的人搬进去。
  天气暖和一些后唐启阳和徐兰便带着空竹简去风溪庄住,抄书之余亲自照顾几匹老马,徐石和陈韭来陪他们,发现姑姑姑丈不需要他们侍候,住几天抄书几天后便回咸阳忙家里的事,过几日后又来。
  四月初,王翦老将军安详离世,唐启阳和徐兰去送了他。
第161章 同庆
  嬴政对王翦老将军没能活到百岁遗憾,派人去王家帮忙治丧,老将军的葬礼隆重。
  从丞相吕不韦到蒙武将军和王翦将军能够长寿善终,让天下人看到嬴政的胸怀。
  从高位上退下来的老臣感受更深刻,他们年轻的时候设法爬上权利中心,也曾想过自己的下场是否会和张仪范雎一样,如今他们幸运,他们老了皇上还健壮,无需经历皇位交接,能安然退下,退下来后悠闲钓鱼画画,感觉挺不错。
  四月底,嬴政收到屠雎让鹰竹送来的信,说东鸥已经彻底拿下,派出去的人在海边还未找到从琅琊郡来的两条海船,会继续找。
  嬴政看陆上的人没有找到海船也不失望,海岸线非常长,没那么容易找到,也有可能错过。
  征南越的军队人数不多,嬴政亲自给屠雎写信让他把派出去的人招回来,暂时不找了,令他办完后续后回咸阳,由副将赵佗在那里管着,最后告诉他王翦老将军在月初离世。
  屠雎收到皇帝的亲笔信后叹一口气,王翦老将军去了,十几年前他到长沙郡练兵的时候还没四十,如今已五十三,百越只是零散的小部族,跟有军队的六国完全不一样,立的军功没法和灭六国的时候比,此地山多林密,有危险的瘴气,毒虫遍地,天气湿热,又无甚财宝,当地人都是住茅草屋,像样的农具都没有,而且距离关中很远,治理困难。
  屠雎想到这里又叹一口气,费十几年功夫打下来的地方没什么用。
  天下太平对武将来说没有出头的机会,想要后代出息只有娶士族家的女子,生出的子孙也许会读书。
  有这个想法的武将不止屠雎一人。
  嬴政看着地图将南越划为桂林郡,象郡,南海郡,让大臣们安排去治理的人员,在长沙设立一个特殊书院……,后面的事很多。
  同时让鹰风给韩信送信下令,命他带一支二百人队从象郡海边出发沿着海岸向东后向北,到达会稽郡返回关中,沿途记录情况。
  鹰雷和鹰飞跟着去西域的商队,隔三五天飞回来报告消息又飞去跟着商队。
  韩信收到皇上的信后疑惑,心想从象郡沿着海岸真能走到会稽郡吗?皇上也没有说要保密,于是写信问唐君,让鹰竹把信送给他。
  唐启阳收到信后给韩信回信,叫他有铁锅的话带着几个铁锅,尽量不要喝生水,除了武器,带一些麻绳,教他海里什么鱼类贝类可以吃,如何捕鱼,沿途碰到当地人不要轻易交恶……,最后画一张简略的海岸图。
  徐兰收拾一些轻东西,比如退热药丸,止泻丸,解毒药,止血药,火折子,小匕首,椒盐,辣椒粉……,小碎银,包着三小包让鹰风鹰云鹰竹送去给韩信。
  韩信收到三只鹰带来的东西和信还有地图,和挑出来的二百将士信心十足。
  韩信他们每天走得不远,他们移动鹰风鹰云鹰竹也能找到他们。
  又是麦收时节,徐石和徐山家的劳力都来风溪庄帮忙收麦子。
  徐兰带几个妇女做后勤。
  这次麦收,所有人兴高彩烈,浑身是劲,无数人心里琢磨交两成赋税后家里还能有多少粮食,有人心里打算卖一些麦子买布料,有人心里规划秋天种麦的时候少种两亩地,明天开春种棉花做棉被,准备娶儿媳妇……
  不会算琢磨不出来的人后悔没有让孩子去学几个字,学会算数。
  于是,许多普通人升起让孩子去读书认字和学算数的想法。
  唐家收完麦子没有种第二季粮食,只在麦茬之间简单锄起土,种下绿豆,栽下西瓜苗,用麦秆盖着西瓜苗的根部,浇一下水后就不怎么管了。
  麦子收完,徐石他们回去,唐启阳和徐兰拉着东西回城住,城里有冰窖,夏天住城里方便一些。
  嬴政见他们回城,下午有空便出来,不是和阿叔下棋便是和他们一起抄书。
  这日下午,嬴政抄着秦惠文王的史书,想到一事,放下笔和阿叔兰从母说:“我计划明年推出更简单的文字,一年后公文全用新文字,要不然令李斯把新文字给你们送来,用新文字抄。”
  唐启阳不在意说:“用如今的文字抄也可以,不管是以前的大篆,还是如今的文字,会代代传承下去,大部分文字后人能看得懂。”
  嬴政:“阿叔你总喜欢说以后,一两千年后说不定后人也修改文字。”
  唐启阳:“最多也是在现在的基础上修改更简洁,不会完全改变。”
  嬴政:“也是。”
  徐兰看窗外的太阳阴影和两人说:“我去做饭。”
  嬴政和唐启阳同时应声:“好。”
  唐启阳等媳妇出去神秘和赢政说:“今晚有特殊的米粉。”
  嬴政拿起笔蘸墨,念头一转问:“是不是扶苏和子婴吃过的螺狮粉?”
  唐启阳说:“是,他们还和你说这个啊。”做米粉麻烦,媳妇很少做。
  嬴政不满“哼”一声说:“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兰从母做的新吃食我不是第一个吃到。”
  唐启阳笑说:“哎呀,这话真酸,都五十岁的人了。”
  嬴政毫不在意被调侃:“我六十岁也比你们小。”
  唐启阳眼带笑:“这倒是。”
  嬴政写两个字问:“你们雇几个举人秀才帮忙抄书不好吗?”
  唐启阳答:“有,陈峰帮我们找了五个人,徐石他们也帮忙抄一些,只是书太多,我们自己也抄一些,竹简你还得继续送来。”
  嬴政脸上惊讶:“你们不会想抄所有的书吧?还抄三份!”
  唐启阳看着他说:“有这个想法,我们可能还可以活二十多年,能抄完。”
  嬴政笃定说:“你们长命百岁!”
  唐启阳脸色像便秘:“活到百岁脸肯定像风干的橘子皮,牙齿掉光,搞不好驮着背,走路巍颠颠,太丑了!”
  嬴政顺着他的话联想,联想自己老的模样,脸色变了变:“反正你们得陪着我。”自己最亲的人是他们,最爱自己是他们,儿子是别人的。
  唐启阳笑:“好,陪着你。”
  ……
  晚饭嬴政吃到螺狮粉,汤是挺鲜,味道可以,但是比不上肉夹馍和各种拌面条,还是面食好吃。
  晚饭除了螺狮粉还有几种肉菜小菜和馒头,不怕吃不饱。
  唐启阳继续用鹰风鹰竹和韩信保持联系,从他信里描述的行走速度和风景分析他们到了哪里,每次捎一些轻小的东西给他们。
  这些小东西对韩信一行作用很大,被毒蛇咬也不减一人,并且吃得还可以,两百零一个带武器的壮汉打猎不要太容易,还能猎野彘蛇等跟当地人换粮食,当地人居然不收银子。
  只是沿海的村庄粮食太少,没有换到多少粮食,有小镇的时候能换多一些,个别小镇的商家收银子,他们也没有多买粮食背着,因为不仅背着重,一下雨粮食就湿了,全部煮了吃不完第二天就坏掉。
  嬴政在三伏天里给各郡县下条通告,不是告令,通告内容是各个郡县如果有条件,可在中秋节举办中秋灯会猜灯谜,和民众同庆中秋,跟通告一起到达还有做灯笼的图案和方法,举办灯会要注意的地方。
  离咸阳近的郡县官员们前年听说了咸阳办灯会猜灯谜的消息,收到通告后磨拳擦掌,准备大办一场。
  远的郡县官员没有听说过,但是皇上说了就办呗,小办就是,个别地方的官员看通告和注意事项后觉得很麻烦,皇上也不是强制命令非要办不可,决定不办。
  末伏某天,鹰风给唐启阳带来韩信的信,信里说他们到了会稽郡南部一个县城,看到大秦官员,也就是说他们从象郡沿着海岸走了两个多月,那么长的海岸线大秦没有实控。
  唐启阳带着韩信的信进宫给嬴政。
  嬴政看信后拿出地图,用手指沿着海岸线移动说:“也就是说这么大的地方大秦没有实际控制。”
  唐启阳和他说:“那里地广人稀,毒虫太多,要实控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不如暂且如此。”以后中原人口过多,各种灾难下,自然有人向南迁移。
  嬴政赞成:“暂且如此罢。”知道海岸线和梦里的一样就好。
  唐启阳:“韩信他们到会稽转坐船,回来就快了。”
  嬴政微点头:“他们不算慢,屠雎和李佐车还未到长安。”
  时间转过,快到中秋,今年长安和咸阳都会举办中秋灯会,去年一年长安空的地方起了不少房子,不少人家从咸阳搬到长安,酒楼一条街已有五家酒楼开张。
  新国都长安如今已经有超过十万人,还会有人家持续搬入,之后两三年人口将会快速增长。
  唐启阳带人做了不少月饼,他们今年约徐石和徐山两家,还有在隔壁的陈家来一起过节,用晚饭后除了徐兰夫妻和大肚子孕妇和三岁以下的小孩,都去看灯会。
  长安三十米宽的大街两边摆着各种各样的小摊,地方宽广,并不挤。
  各地举办灯会的郡治和县城就很挤了,热闹非凡。
第162章 意外
  大梁原是魏国国都,原本人口基数大,归属大秦后人口快速增长,水运方便,商业发达,梁济渠入口又在大梁东面,处于水运要道,商业发展更好。
  各个商家积极响应官府举办灯会,主街两边的商铺外面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灯笼下面是谜题,每个商铺前都有人驻足苦思猜灯谜。
  年轻的父亲猜中谜底,把赢来的灯笼给孩子,未婚的小伙子为心仪的姑娘赢来姑娘喜欢的灯笼,姑娘提着灯笼眼波流转,把小伙子看呆……...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执勤的衙役和小吏把心吊在嗓子眼,
  也有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忙活着挣钱。
  春花一家在大梁郊外一个村里,每当集市,春花便用两三斤绿豆做成凉粉在集市上卖,一碗凉粉加一点咸辣椒油卖一文钱,比直接卖绿豆划算,各家各户收冬麦后基本在麦茬中间种绿豆和栽西瓜,所以这两样东西便宜,绿豆晒干能放许久,绿豆根能增加土地肥力,所以绝大多数种绿豆。
  今天春兰泡了二十斤绿豆,一家合力做出一担绿豆凉粉,挑到街上在官府安排的位置摆摊。
  刚开始没有人买,人变多后开始有人买,凉粉卖得越来越快。
  各个卖小吃的摊子生意红火,摊主脸上喜笑颜开。
  北方在长城边上的平城也举办灯会,四十五岁的高平坐在摊子里,前面地上铺着一个小芦苇席,芦苇席上摆着木雕的各种鸟兽,久不久卖出一个,他看着小年轻们提着各式灯笼,高高兴兴从摊子前面走过,眼神变恍惚,还记得小时候匈奴时不时来掠夺,一家人每天过得提心吊胆,今天活着也许明天就死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