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历史同人)助秦始皇安稳天下——苏佑蓁【完结】

时间:2024-10-16 23:16:44  作者:苏佑蓁【完结】
  抄纸帘也变成宽六十公分,长一米二的规格。
  两天后,卫松他们抄好了纸,揭出纸张贴在墙上,用大毛刷一扫就行。
  卫松扫一张纸后沉思,所有用具他们都是按着唐启阳提议做的,事实证明他提议做的东西都是有用而且很实用,他好像对做竹纸所有环节了然于胸。
  太奇怪了!
第31章 想学
  卫松心里虽然疑惑但并没有问唐启阳,因为他知道问了也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李方对用竹制纸很感兴趣,下午给石五个上完课便带他们来到农场制纸的地方,他们来的时候刚好第一批竹纸烘干,于是一起揭下纸张。
  纸是浅黄色,跟用麻皮和树皮,桑皮做的颜色不一样,手摸的质感也不一样。
  陈菽摸着纸和老师说:“老师,这纸比之前的都好。”
  李方和他说:“要试写后再出结论。”
  陈菽脸上惭愧:“学生知错。”
  李方:“下回不再犯就好。”
  陈菽应声:“是!”
  山在不远处听着头皮发紧,先生对陈菽很严格,要求很高,自己可受不了,以前自己还羡慕过陈菽能拜先生为师。
  唐启阳揭下一张纸用手摸和揉一下,比麻纸好一点,在竹纸中是属于比较差的一种,跟他们上辈子去富阳旅游的时候参观过的纸厂制的竹纸差远了,当然现在的工艺和竹子的品种也一般,不能比。
  陆径揭下几张纸后高兴和唐启阳说:“阳,做出的纸很好,竹子不用再泡了。”
  唐启阳笑说:“也许再泡一个月能制出更好的纸,不管什么工艺都是在不断试验中进步的,是吧?”
  这个道理墨家人再明白不过,他们点头承认。
  唐启阳苦恼和他们说:“有件事我琢磨许久,农场吃饭的人多,每天需要不少面粉和豆面,麦子去麦麸和磨成面都需要太多人力,我就想着能不能用水力转动磨盘碾麦和磨面,但想不出具体的办法,你们和我一起想想。”
  舂麦和磨面实在太费人力,也很辛苦,还是把水石磨折腾出来。
  卫松和唐启阳相处时间久了受到影响,对改良农具和工具很有兴趣,如果能用水力磨面,那将非常有意义,于是说:“我没有想过水力问题,墨家曾有人研究过使用水力,但没有研究出来,我琢磨琢磨。”
  宋秉脸上不赞成,其他人在思索。
  唐启阳微笑说:“那就一起想,不用急。”
  卫松点头,之前没有人研究出来,这事不容易,先做手里的活。
  在场的其他人对新做出的竹纸更有兴趣,当场磨墨在小凳子上写字试新纸,果然比麻纸和桑皮纸,树皮纸好用。
  随后卫松他们继续烘干纸,其他人散去,唐启阳带孩子们去练习骑马。
  李方不紧不慢走到稻田边,田里的水稻有高有低,参差不齐,青色饱满的稻穗弯腰,比较高禾稻的稻穗明显比矮禾稻的稻穗长一个指节。
  阳买到的种子不一样,据说楚国种的稻谷亩产半石,看田里稻穗的模样亩产能有一石,整整增一倍!
  除了增肥有效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李方看向水里,几个月前稻还是禾苗的时候兰娘子捞不少小鱼倒进去,也许还跟这个有关,唐启阳和兰娘子身上充满迷团,他感觉自己如果不离开,以后还会见识更多,看一圈后回去。
  夕阳西下,唐启阳和政儿共骑着老马慢悠悠回家,石三兄妹和陈菽在农场用晚饭。
  两人回到家门前下马,徐兰从厨房探出头和政儿说:“政儿,我和老媪说了你晚上留下吃饭。”
  政儿应:“好。”
  唐启阳笑问媳妇:“晚上做什么好吃的?”
  徐兰回答:“做了凉皮,快去栓马。”
  “好。”
  晚一些,徐兰夫妻俩和李先生政儿坐下温馨吃饭,主食是凉皮和酥油饼,还有凉透的小米稀饭,一个肉菜四个清爽小菜,四人吃得舒服。
  饭后乘凉闲聊是一天最芤獾氖惫狻
  生活继续,第一批绿豆夹变黑后徐兰带人采摘回来晒两天,用粗棍子g出绿豆,绿豆筛干净晒干后用来煮绿豆水给员工们喝,没有糖放,没有人在意。
  徐兰又带人采摘两回绿豆后稻谷变金黄,能收割了。
  徐兰和唐启阳在收割稻田前两天背着背篓进稻田挑饱满的稻穗割下,挑出明年的种子,糯米和普通稻谷都割了四个背篓,各放在干净的竹席上晾晒,晒干后用手搓出谷子收起来。
  因为稻田里有鱼所以没有放水,唐启阳和卫松几人扎八个两米长的竹排,割稻谷的时候放在田里,用来搁稻谷,下面有稻茬,放稻谷后竹排不会往下沉,弄湿稻谷,两个割稻的人一起用一个竹排。
  十二个人割稻谷,唐启阳和五个少年抱稻谷到岸上两个稻桶后面,放在竹席上,每个稻桶有两个人轮流甩稻谷脱粒,甩稻谷的那面卡着一块有木头大钉子的木板,手握着稻谷,在木板上正反甩两下谷子便能脱干净。
  第一天收完十亩普通稻谷,第二天收完十亩糯米,之后是是晾晒稻谷和把稻草扎成小捆打开下面晾晒。
  阳光猛烈,没有下雨,普通稻谷晒两天便晒去大半水份,第三天早上继续晒。
  徐兰留出约七八十斤稻谷舂米,舂好后用谷风车吹去麸,把没有脱皮的稻谷挑出来,便得到白花.花干净的大米,在谷风机第二个出口下的碎米带一些麸,挑出来后就是碎米。
  真不容易!
  徐兰叫阿母和厨房的其他人午后洗四十斤大米泡上,泡两个小时后用平时蒸小米的两个木桶蒸大米,晚上吃白米饭。
  白米饭不是一般人能吃到,就算是卫松几个也只吃过一两回,每次半碗,不像现在每人分满满的一大碗。
  “奢侈啊,真奢侈!”孙炎扒两口米饭后感慨说。
  其他人点头,真的很奢侈,馒头,烙饼,面条,饺子,各种各样的菜都很好吃,现在还能吃上很难得的白米饭。
  荆轲心想:在这里做工吃得太好了!唐兄还偶尔指点自己剑法,不太舍得离开,可又想自由自在,唉。
  第一次吃白米饭的人感动得不行,好香!
  木一家现在都在农场吃饭,木和红辛苦了半辈子,没有想到他们有一天能吃上传说的白米饭,眼里湿润。
  刘青这一群少年少女尝一口后把饭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吃。
  徐兰他们晚上也是吃白米饭,炒四个下饭菜。
  夫妻俩觉得米饭的口感香味一般,但政儿和李先生吃得很珍惜。
  唐启阳和他们说:“以后我们常吃米饭。”
  李方说:“要是天下人都和你们一样会种田就好了。”
  唐启阳:“没有粪肥不行。”他顿一下说:“而且我觉得黔首们粮食丰收,上层贵族未必高兴。”
  确实是,李方叹气。
  粮食丰收不是好事吗?政儿不解问:“为什么?”
  唐启阳给他解释:“黔首粮食丰收就能安稳,不会轻易卖地,卖儿卖女,但贵族们想要黔首手里的好地,还想要他们为奴。”天灾是地主和大族兼并土地的最佳时机。
  徐兰在脑子里组织语言后说:“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拼命干活想过好一些,希望能安稳过活,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希望能穿暖填饱肚子,不是麻木的工具人。”
  李方听麻木的工具人后愣住,然后觉得用这个词形容普罗大众再合适不过。
  政儿眼里疑惑:什么是麻木的工具人?
  唐启阳叹:“唉,七国中只有秦国的普通黔首有向上的机会。”但秦律也有不好的一面,政儿现在太小,现在说这个不合适。
  李方点头,有机会但也有问题。
  几人不再谈,安静吃饭,饭后谈其他话题。
  政儿要回去时唐启阳和他说:“政儿,下回你阿母来你问她,你要不要读秦律和商君书。”他虽然还小但也要慢慢要了解秦国,了解秦律,不能等要回去的时候才急忙强补。
  政儿对秦国有向往和好奇,心里想学,应声:“好。”
  李方见阳为政儿着想,心里微叹气,将来政儿会回秦国,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成为敌人。
  下午的时候徐兰用两斤大米磨成米粉,第二天她提米粉和一个浅的盆子去农场厨房放,然后带阿母阿嫂去摘嫩的桑叶,摘了两篓,返回厨房把桑叶洗干净,用开水烫杀青,然后用石臼捣烂,这事厨房的人干。
  徐兰去拿一扎稻草来烧成灰,用草木灰泡水搅一搅后用两层布过滤出草木灰水。
  桑叶捣烂后用布过滤出汁液,全部弄完后将桑叶汁跟草木灰水混,倒进锅里煮开,煮一会放进一些米粉搅拌,又煮小会后将桑叶浆装进两个中号盆里,还有徐兰带来的小盆,这小盆她带回家。
  到傍晚桑叶浆已经凝固成绿色的豆腐,农场厨房里的妇女们见状惊奇,桑叶还能做成这样,兰也太厉害了!
  她们心里倒没有怀疑什么,只觉得阳和兰越来越厉害。
  红和梨把桑叶豆腐切成小块分装在碗里,每碗装一半多一点,然后舀入准备的酱汁。
  大家吃饭的时候得知绿色滑溜凉爽的吃食叫桑叶豆腐,用桑叶和稻草的草木灰水还有少量米粉做的,都很惊奇。
  李方和政儿看桑叶豆腐得知用什么做后也很惊奇。
  饭后徐兰问政儿:“政儿,喜欢吃桑叶豆腐吗?”
  政儿真诚回答:“喜欢,好吃。”兰从母做什么都好吃,他看看唐阿叔和兰从母,他好喜欢他们。
  李方说:“挺好吃,天气热吃这个正好。”兰娘子还真会琢磨吃的。
  唐启阳:“是。”
  ……
  两天后谷子和糯米相继晒干,亩产量在两百六十斤左右。
  谷子拉回家五百斤,糯米拉回家一半,余下的放进粮仓,粮仓是一个宽五米深六米的石头房子,前后的窗户在比较高的位置,是一排小方形孔。
  里面中间是很宽的通道,两边用石头砌成一格一格像水池子的方格,每格体积大约是一立方米,里面四面和底下用石灰沙子加粟米汤(石灰比例比较高)和成浆涂抹均匀,粮食直接倒进去存放,每格大概能放两千斤粮食,上面用两块厚重的木头盖子盖住,舀粮食的时候掀起一块木板就可以。
  收了稻谷,辣椒开始变红,徐兰摘回来做了两罐剁椒辣酱,其余的晒干,舂出一些糯米,用十斤糯米浸泡蒸熟放凉,把几个酒曲舂碎后拌进温度刚好的糯米搅拌,放进两个坛子里,在中间挖个洞,封坛等发酵。
  四天后大人喝到甜的糯米酒,小孩们吃到甜甜的酒酿鸡蛋,不用说都很喜欢。
  李方喝过酒,那些酒跟糯米酒比起来相差甚远,他觉得兰娘子身上的迷团增大。
  他问徐兰:“兰娘子,你还会酿其他酒吗?”
  徐兰微笑回答:“没有试过,等以后有空闲有闲心的时候用粟米和蜀黍试酿看看。”心里却想以后只酿糯米酒,现在太缺粮食,如果其他酒方和蒸酒的方法流出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卫松他们每人分到一点甜酒,尝后很喜欢,荆轲觉得酒不甜更好喝。
  徐兰还用酒酿做酒酿馒头,特别好吃,只吃馒头不用吃菜都能吃饱。
  几天后竹子泡够一个月,唐启阳在村里招八个短工来一起干活,用竹刷把腐烂的东西刷掉,留下纤维。
  卫松四个和宋秉七个精神抖擞,碾料后踩料。
  唐启阳跟他们提议:“兰说山里的藤梨(野生猕猴桃)含有胶液,你们要不要去砍来试做纸药?”
  卫松他们想到兰带人做出来神奇的桑叶豆腐,对她的意见上心,试一试也好。
  姜弦马上说:“试,我去砍。”
  其他人没有意见。
  于是姜弦进山砍一些藤梨枝回来,十几人见藤梨枝里确实含有黏液,商量后决定把藤梨枝砸裂开泡在水里。
  唐启阳看在眼里,心想古代的人一点也不能小瞧。
  卫松他们踩料后用合适的筛子过滤出粗纤维,把浆水倒进抄纸池,打浆后放藤梨汁液继续打浆,晚一些抄纸。
  天黑后点火把继续抄纸,抄完纸后压出水,第二天早上揭纸贴在墙上烘干。
  卫松和姜弦做过很多次纸,最有经验,揭纸的时候凭手感就知道这批纸的质量好,笑容满面。
  其他人见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回做的纸好。
  不出所料,纸烘干后揭下,这批纸比之前试做的纸质地好许多。
  试写字后果然很不错,卫松说:“这是目前做出最好的纸。”
  只是……太顺了!卫松快四十岁,不是姜弦他们才二十出头,太清楚改良一件东西有多难,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实验才能成功,还有可能不成功。
  他深深吸一口气,把心里的疑惑压下。
  木板上的这批竹纸晒出来,大家都很高兴,徐兰和唐启阳也一样,他们只参观过制纸厂,只有理论没有实践,还好有卫松宋秉他们。
  夫妻俩把竹纸裁成小张,给每个人都分一小沓,包括刘青这群少年少女,书院的学生每人也分五张。
  孩子们拿纸后很兴奋,看向徐兰和唐启阳的眼神闪着光。
  夜晚,徐兰和唐启阳在地窖里开着明亮的探照灯画画,上辈子他们六十五岁后不再出门旅游,时间多了不免培养一些爱好,除了对武术有兴趣,还有画画书法等等,徐兰喜欢画花草,唐启阳喜欢画动物和人物。
  徐兰在纸张中间画简单的兰草图,在右上方写几个字:兰,花中君子。
  她写完字和唐启阳说:“大篆字体每条笔画都一样,没有其他字体笔画变化有魅力。”
  唐启阳画家里的老马,听徐兰的话停笔说:“嗯,以前看小篆觉得还挺好看,明天我问卫松他们中有没有人会刻印章。”空间里有小篆的印章,只是小篆过二十多年才有。
  徐兰:“好,哎,取什么名号好听?”
  唐启阳思索一下说:“想不出好听的名号。”
  徐兰笑说:“我们懂的挺多,但有的时候脑袋空空。”
  唐启阳笑:“直说我们文化素养低呗。”
  “我们也看过不少书,是不是没有文化那根筋?”
  “感觉是。”
  夫妻俩安静,各自思考好一会,没想出啥,只好作罢。
  第二天中午,唐启阳把自己昨晚画的老马图给李先生和五个孩子看。
  李方和政儿五个惊奇看画上神似老马的老马,山冲口而出:“好像!”
  其他人点头。
  李方称赞:“很传神。”
  唐启阳笑说:“天天看着老马,动笔就把它画下来了,这批竹纸可以画画,你们有兴趣也可以画。”
  李方很有兴趣:“下课后我回房间画,阳,我想跟你买些竹纸,还有墨。”
  唐启阳给李方一些墨和纸用,但李方用纸墨比较多,他便跟唐启阳买。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