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微盯着她说:“她不愿意。”
赵锦繁一怔。
他望着她,似乎在等她继续问下去,比如问他,她为什么不愿意或是她不愿意你就一直不娶了吗之类的问题,但她没问,这段对话便没了下文。
*
朝会过后,刘琮被带去大理寺详查。
登闻鼓前,群情激奋。有先前为江亦行之死鸣不平的百姓,还有听闻“状元杀了状元”这桩奇闻,从附近赶过来凑热闹的人,围满了长街。
状元之死本就闹得沸沸扬扬,加上今早刘琮击鼓鸣冤,将此事热度又推上一个高峰。借着这股热度,四年前除刘琮和江亦行以外,被顶替的几个寒士,在城中最繁华的酒楼一番沉痛哭诉,将此事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多方运作,真相大白,城中寒士大震,惋惜悲恸之余,从各处聚到登闻鼓前,气势比之四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带头几个寒士跪在登闻鼓前,声泪俱下,言辞激动。
“自大周开朝以来,摒弃从前选官任人之制,开科取士,言说寒士亦能通过科举入仕。我等自知家世不如人,为了有朝一日能登天子堂,起早贪黑,日夜苦读,付出多少艰辛才得以有机会入京城贡院会试?”
“机会原就来之不易,如今却告诉我等,权贵弹指间便能轻易毁掉这个机会。何谈取士不分贵贱?倒不如一开始就明说,我等不配!”
“重审陈守义一案,还他清白!”
“公平取士,严禁科举舞弊!”
他们来此不仅仅是为陈守义和那几个被顶替了录取名额的寒士伸冤,更是为自己争取。倘若他们今日不来,如何能对得起为求功名日夜寒窗苦读的自己和为了供他们读书而费尽心血的家眷?
他们势要此冤大白于天下,挺直了脊梁告诉那些高高在上,视他们如草芥的权贵,他们不会退缩,不会就这样任人欺辱。
他们要一个公道,要求公平取士。
民意沸腾之下,次日荀子微下令大理寺连同刑部、御史台三司联合会审此案。
陈守义案牵连甚广,旧案重审,卷宗残缺,翻案举步维艰。正当三司为此苦恼之时,有人匿名向大理寺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涉事权贵名簿。
以这份名簿为线索,三司逐渐摸清案件脉络,当年与此案相关的证人及证物也得以逐一完善。
赵锦繁坐在长阳殿院中藤椅上,同正在灶前忙碌的荀子微道:“您说这位匿名向大理寺提交证据之人是谁呢?”
荀子微低头切着菜,回她道:“清楚当年事情真相,对朝中动向了如指掌,又希望陈守义重获清白的人,除了他还有谁?”
赵锦繁一笑:“倒也是。”
月色如水,清辉洒满赴诚山间。
朱启站在无名碑前,无言静看碑上题词。四年来,尽他所能搜罗证据,在今日得以派上用场。
他抬头望天,仿佛在问那个人:你看到了吗?
你的冤屈终将昭雪。
*
长阳殿中,荀子微备完晚膳,同往常一样坐到赵锦繁对面那张藤椅上,与她一同进膳。
赵锦繁望着满桌菜肴道:“朕怎么觉着今日晚膳格外丰盛。”
荀子微道:“嗯,有原因。”
赵锦繁看了荀子微一眼,笑道:“该不会是散伙饭吧?”
荀子微替她码菜的手一顿,抬头直视她道:“你猜得不错。这段时日,你我合作愉快,不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赵锦繁垂眸看着他刚刚夹到她碗里的肉,道:“陈守义一案涉及赵氏丑闻,的确能助您借题发挥,打压赵氏及一些阻碍您登顶的势力,早日取代朕坐上帝位。朕想如果朕是您,也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荀子微道:“与你立场不同,我很抱歉。但这是我所选择的路,无论如何我都会继续走下去。”
赵锦繁比任何人都清楚。信王的信,是信念的信。
他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放弃自己的信念,从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到死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赵锦繁对他道:“您不必对我感到歉意,坚持去做您想做的事便好。”
荀子微道:“你会否……”因此憎恶我?
犹豫再三,他没把话继续说下去。
赵锦繁却追问道:“您想说什么?”
荀子微低头笑了声,语气尽可能轻快地说道:“我这个样子,大概很惹你嫌吧?”
赵锦繁闻言扬唇笑了起来,认真对他道:“不会。”
荀子微不可思议地朝她看去,听见她夸道:“您这副坚持信念永不言弃的样子才最迷人。”
他早已过了面皮薄容易害臊的年纪,听了这话,脸竟不由自主发热,怔了会儿,侧过头无声笑了。
“那你之后怎么打算?”荀子微问赵锦繁道。
“我当然也会坚持我想做的。”赵锦繁道,“这也是我的选择。”
这个帝位她既然坐了,就不会拱手相让。
荀子微垂眸去看自己心口,意识到那个地方又开始不受控地狂跳,他有些苦恼,但又没什么办法。
赵锦繁道:“仲父,朕不会输给您的。”
“哦,是吗?”荀子微笑道,“拭目以待。”
*
陈守义案连同江亦行自缢案真相大白于世后,每日都有大批寒士前去无名碑前上香悼念陈守义。
宫宴之上,众臣提起此案此人无不叹息,都赞此人高风亮节。
却不知是谁,在众人扼腕陈守义英年早逝,引经据典大夸特夸陈守义时,提起了早年关于陈守义与沈谏之间的流言蜚语。
“我听说当年就是这个人背叛了沈相,害得人险些无法翻身。”
“一个背叛了自己相交多年的挚友的人,能是什么高尚之人?”
恰逢当事人沈谏也在宴上,有人多嘴向沈谏问起当年陈守义陷他于不义之事。
沈谏淡然一笑,只道:“有过这种事吗?”
众人“咦”了一声:“不过传闻都说……”
沈谏道:“你们也说了,那只是传闻。”
当事人既然否认,便也没人再继续追究了。
赵锦繁听说了此事,有次随口问了沈谏一句:“真的没有过那些事吗?”
沈谏望向无边开阔的天际,回道:“有又如何,没有又如何呢?”
有些事不会被宽恕和原谅,只是他没有那么在意了。
人本来就是有很多面的,因为嫉妒友人总能略胜自己一筹而心生歹念的是陈守义,为天下寒士能被公平对待,不惜牺牲性命的也是陈守义,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冲突。
第53章
随着陈守义案的重审,涉事权贵浮出水面的同时,赵氏丑闻遭揭,民意沸腾,讨伐赵氏之声四起。
摄政王借势打压赵氏及其党羽,声威大震,小皇帝处境堪忧,保皇派人心惶惶。人人都言道皇室颜面无存,赵氏江山危矣。
却没想到就在此时,赵氏现任在位的那位陛下亲拟罪己诏,在朝会痛陈自己过失,检讨自省,随后又将罪己诏公告天下。
沈谏回忆起当日朝会上赵锦繁那番表现,忍不住在心中叹道:他们这位陛下实在是个妙人。
自古君王下罪己诏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颜面问题,普通人认错尚且还在乎会丢面子,皇帝认错丢的是龙颜。倘若天子颜面尽失,如何有威严让底下群臣敬畏?如今的赵氏在百姓心中本就没剩多少颜面,赵锦繁如此作为岂不是让情况雪上加霜?
再来罪己诏一出,代表着天子犯了错,如此一来下次天子颁旨发布命令时,免不了会遭受各方质疑。不过这一点赵锦繁是不愁的,因为现阶段朝廷大多数指令都出自身为摄政王的荀子微之口。
那日朝会上,赵锦繁先是痛心疾首地细数在陈守义一案中自己的过错,什么失察啊,什么愧对臣民信任啊,说得声泪俱下,让人闻之动容。
薛太傅在底下看着,都红了眼眶。
身旁摄政王看得一愣一愣的,默默递了块帕子给她擦泪,提醒她:“倒也不必‘哭’成这样……”
不过她在谢过仲父体恤后,眼泪流得更厉害了。
荀子微:“……”
其实陈守义蒙冤一事细说起来与现在坐在龙椅上这位陛下并无直接关系。天下人都知道这位曾经的草包皇子,原本连争夺储位的资格也没有。老爹和兄弟扔下一堆烂摊子滚去见了阎王,留下她一个人收拾残局。
本就没什么大错,认错态度又格外诚恳。
哭完一顿后,她表示事情已经发生,除了深切自责悔过之外,更应该解决现有问题,着眼于今后。
她在朝会上郑重表示:“科举乃是国之取士根本,朕深知舞弊之害,自大周开朝也来,防考生夹带、行贿、替考,开创锁院、单间隔考之制,取消行卷等,皆是为求取士公正。”
“思及四年前之祸,始于考生答卷被替,为防今后再有类似事发生,朕提请从此往后凡事参与科考的试卷,皆进行糊名誊录处理后,再行阅卷。”
糊名即是将考生姓名籍贯封住或截去,不看考生出身家世,仅凭考卷内容来评优劣。为防有考官认出考生笔迹从而偏袒,在糊名过后,再请专人将原卷抄写后,再呈送考官阅卷评定。
朝会的最后,赵锦繁还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一番自己为国为民的决心。
难得来上一次朝的定国公听完她这一番激昂陈词后,二话没说当即声援她,保皇派上下一心,一扫连日阴霾气势大震。
沈谏在荀子微面前由衷赞道:“陛下这招以退为进着实有些意思,趁着如今民意沸腾,要求公平取士,您又打压了不少当年涉事的权贵,令得不少士族人人自危,不敢轻举妄动之际,来一道罪己诏,借势提出糊名誊录之制。”
“看似被逼无奈,实则她早有图谋,糊名誊录之制一旦实行,代表着庶民与士族将更进一步公平竞争,也能助她彻底从士族手中收回取士权力,从而稳固皇权。”
荀子微评价道:“她的主意很好,不过朝会那天戏太过了。”
沈谏笑他道:“您以为您折了她羽翼,她却利用您,借力打力来完成自己的图谋。”
荀子微道:“她这样也不是第一次,习惯了。”
沈谏道:“自从她下了罪己诏,提出要糊名誊录以来,得天下寒士支持,又笼络不少民心,还有不少臣子赞她敢于直面过失,有胸怀有气度。这招算不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呢?”
荀子微笑道:“算。”
沈谏咂摸着荀子微脸上的笑意,呵呵了几声:“说起来,糊名誊录之事如果成了,对您也有好处。臣怎么觉得您与陛下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荀子微道:“你想多了,我很久没见过她了。”
沈谏扯了扯嘴角道:“很久吗?您今日早朝不是才见过?”
荀子微道:“……”
沈谏观他脸色,领悟道:“哦,您是指私下里好些天没与她独处过了吧。臣听说这几日楚世子常进宫陪伴陛下,有他在也确实轮不到您去,您说您有什么立场去呢?”
说着他握拳轻敲了敲脑袋道:“这几日陛下为了陈守义案心力交瘁,正是需要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旁关怀的时候,还好有楚世子在。瞧臣,怎么给忘了?您住在宫里定然比臣更清楚此事,哪用得着臣说呢?”
荀子微笑看他:“说完了吗?”
沈谏道:“回君上,臣说完了。”
荀子微道:“退下吧。”
沈谏看得出他本来是想说“滚”的,不愧是要成大事之人,挺能忍的。在他忍无可忍之前,沈谏麻溜地退下了。
不过在走之前,他意有所指地道了句:“陛下最近身子可好?”
荀子微扫了眼沈谏,不答反问:“你问这个做什么?”
沈谏敛眸,回道:“哦,也没什么,天子康泰与否,事关国运,只是想到这些天她连日奔波操劳,随口问问罢了。”
荀子微只道:“早前摔马之后,气血有亏,调养了一阵子,好了许多。”
至少这阵子她没像他刚回京那阵似的,那么爱吐了。
*
紫宸殿后堂寝室。
赵锦繁正请江清替自己请脉。她看着江清边摸着她的脉,边摇头晃脑的样子,问道:“如何了,他还好吗?”
江清笑了笑,还是那句话:“他很好,您也很好。不过您还得多注意休息才是。”
赵锦繁应了句:“知道了。”
她低头去看自己小腹,日子过得真快,从怀上到现在,肚子里那位已有三个多月大,原本平坦的小腹也逐渐有了隆起之势。
赵锦繁抬手估摸了一下大小,觉得大概就像往衣服里加了个馒头那般大。从外边看是看不出她腹部变化的,细看也只会觉得她略微发胖了些。
江清看着她的肚子,神秘兮兮地道:“陛下可想知道您肚子里这位是男孩还是女孩?”
赵锦繁一愣:“现在就能看出来吗?”
“当然。”江清自夸道,“凭我的本事还能看不出来吗?”
赵锦繁莫名有些紧张,道:“那……你说说,朕好提早做准备。”
40/78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