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京城失守的时候,许多僧人都带着行李逃跑了,后来宋怀川派兵抓住了这些监守自盗的僧人,其中白玉寺的主持明尘大师也在其中。
等官兵将这些僧人全都抓起来的时候,这些僧人早就没了之前在寺庙无欲无求的样子了。
原来这些得道高僧也不过是俗世中人,并且官兵从这些僧人身上搜出来了一些金银细软,这些金银珠宝都不是佛门中人应该有的东西。
看来平日里没少收受贿赂。
当然有些高僧没少收达官贵人送的礼,可另外一些僧人没有任何钱财傍身,他们便将菩萨金身上的金子用刀子刮了下来当做盘缠。
这件事情当时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许多百姓即便是在衣食不足的时候都不忘记去烧香拜佛,可最后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原来他们信奉的佛根本就不存在,原来那些寺庙中的得道高僧也在弄虚作假。
真是可笑。
第102章 割肉喂鹰。
原本百姓们还以为这些僧人都只是一些不入流寺庙的僧人,没想到最后却发现这些僧人居然都是白玉寺的僧人。
顿时百姓们就更加失望了,这算是什么,百姓们用身家供养出了一群作威作福的僧人?
当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当他们的亲人长眠地下的时候,这些黑心的僧人却拿着从百姓身上剥削而来的钱财作威作福,这世上真的有菩萨吗?
于是百姓们群愤而起到了白玉寺,要去将白玉寺中的佛像全都砸了,就连官兵都拦不住,一时间白玉寺乱的不成样子。
不过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倒是让这件事情又有了转旋的余地,不过后面的话那宫女没有说完,姜明月也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那件事情倒是平息了许多百姓的愤怒,是以等到宋怀川登基之后,便重新派人将寺庙修缮了一番,将佛像金身全都融了充裕国库,并未给百姓发放赈灾粮,如此京城才慢慢安定了下来。
三月份的时候,宋怀川登基,建立宋朝,改国号为清玥,大臣们原本都在猜测这个国号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了皇后娘娘的名字中有月这个字。
陛下果真是对娘娘一往情深。
六月初的时候,京城已经彻底安定下来了,百姓的生活也重新恢复了平静,并且陛下感念百姓们的不容易,特意减免了百姓们三年的赋税,并且也下旨宣布停了每三年一届的选秀。
百姓们自然都是感恩戴德。
六月初,日子暖和了一些,姜明月就穿上了便服前去白玉寺祈福,这一日宋怀川国事繁忙,他原本是想要抽空同她一起前去的,只是姜明月拦住了他,毕竟还有这么多国家大事需要他处。
要去寺庙,想了想,姜明月便穿了一袭白色的裙子,清秋和清玉作为侍女跟着她,宋严也带上了一群侍卫暗中跟随,一个时辰之后,主仆一干人总算是到了白玉寺。
白玉寺似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寺庙中的菩提树依旧,枝繁叶茂、迎风招展,条条红丝带如同红花一般点缀在林木之间。
菩提树挂满了无事牌,一阵清风吹过的时候,无事牌相击叮咚作响,如同风铃一般。
不知不觉,姜明月盯着无事牌有些出神了,一旁的清玉顺着夫人的视线看去,却是什么都没有看见,便开口道:“夫人,您怎么了?”
闻言,姜明月瞬间回过神来,她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没什么,随后便继续朝前走去了,很快就走到了宝华殿。
宝华殿威严如昨,只是其中的佛像已经不再是金身了,全都是用石头雕刻而成。
菩萨金身早就拿去换了赈灾粮,也算是功德一件。
姜明月仰头看向了法相威严的佛像,但见菩萨低眉、慈悲度人,她心中不由得一阵恍惚,一晃日子都过去这么久了,许多事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几何时,她也是这样跪在了菩萨面前,只求菩萨能够垂怜让她再次回到现代。
可是短短一年,许多事情都变了,她并不是认命,而是选择了自己苦求而不得的东西,她现在是来还愿的,只求菩萨保佑,保佑她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千万不要跟她一样过得那么苦了。
许是见到了有香客前来,一位穿着红色袈裟的小师父走了过来,姜明月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人,于是她便开口问道:“这位小师父,请问寺庙中可有一位名为玄清的小师父?”
她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是有什么问题,但是话音刚落,那小师父的神情忽然变得有些奇怪,起先是震惊,随后便是慈悲悲悯。
听见夫人忽然如此开口问道,清秋与清玉都是心中一慌,这件事情她们一直瞒着没让夫人知道,眼看这次就要瞒不住了。
清秋与清玉在姜明月身边伺候了许久,就如同她们很了解姜明月一样,姜明月也同样了解她们,只是轻飘飘看了一眼,姜明月就猜出了这件事情怕是另有隐情。
被夫人看了这么一眼,清秋与清玉也不敢多言了,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小师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夫人。
“这位夫人你有所不知,玄清师兄已经不在了,”说到这里,那小师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眸中隐隐有泪光闪动,“当时关外闹饥荒,师兄下山一路北上救人,最后情愿舍弃了一身血肉,昔有佛祖割肉喂鹰,师兄也效仿了佛祖的行径。”
“据说,师兄死的时候是含笑而死。”
语毕,那位小师父又双手合十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苦海无边,道是回头是岸。
闻言,姜明月早已是泪流满面,人间匆匆,许多人都只有一面之缘罢了,原来玄清师父已经不在了,她的身子下意识了踉跄了一下,幸好一旁的清玉及时上前一步搀扶住了她,姜明月这才没有摔倒。
扶着清玉站稳之后,姜明月便看向了那位小师父,道:“小师父,民女与玄清大师有过一面之缘,刚好我也要在寺庙中住上几日,我会抄写几遍《往生经》烧给玄清师父,但愿菩萨垂怜。”
闻言,那位小师父并没有再开口说什么,而是再度双手合十,道了一句阿弥陀佛。
功德不思议,行者膺福报。①
施与法食餐,永生安乐道。①
姜明月默默地跪在了菩萨面前,心中念起了往生经的两句话,她并不相信世间当真会有神佛的存在,也并不相信这世上当真会有另外一个极乐世界,就比如她,选择了一些东西之后就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
可玄清师父既然做出来了这样的决定,那他就是真正信仰佛教,她也真的希望玄清师父能够往赴西天极乐净土世界。
割肉喂鹰这样的举动已然是罕见了,更何况是舍弃自己的肉身去填饱世人的肚子。
姜明月在佛前跪了许久,而后才起身烧了三炷香。
这时候一旁的清秋才有些犹豫地开口道:“夫人,我们不是今日就要回去了吗,不若夫人就在宫中抄写《往生经》,等到抄写完再派人送过来就是了。”
“要不然,我们在白玉寺中待上几天,只怕陛下又要担心了。”
任凭清秋如何劝说,姜明月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如果可以,她还想请寺庙中的高僧给玄清大师作法,以慰他在天之灵。
第103章 “太子殿下,是你吗?……
因着要前来寺庙烧香拜佛的缘故,姜明月一干人早早就起身了,虽说是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可眼下也不过是临近正午的时候,烧香拜佛之后,她们便到了寺庙准备好的禅房之中。
不久后,小师父们就送来了斋饭,只是用膳的时候,不知为何,姜明月觉得胃口有些不好,她草草用了一点饭菜就放下了碗筷。
不过这些日子宋怀川对她的衣食住行似乎是格外重视,甚至已经到了每次用膳之前都要用银针验毒的地步了。
姜明月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什么重要的人,也不觉得会有什么人会大张旗鼓地想要害她。
刚开始注意到宋怀川的疑神疑鬼之后,姜明月就阻止了这件事情,只是宋怀川没有答应。
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爱,姜明月虽然觉得银针验毒这样事情有些夸张了,可到底还是不觉得这样的事情有多么严重。
她不想为了这样细枝末节的事情同宋怀川置气,毕竟她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她觉得同幸福相比,有些事情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但是哪料这只是一个开始,自从当了陛下之后,宋怀川行事就越发小心谨慎和疑神疑鬼了,他似乎总是担心有人来害她。
又或许是那昏迷不醒的一个月真的吓到了他,他总是十分担忧她的安危。
又或许是原生家庭的原因。
她在忠勇侯府当了那么长时间的丫鬟,自然也是听说了许多宋府和宋怀川的事情,从前与宋怀川水火不容的时候,她总是能变着法子地用言语来戳宋怀川的痛处。
可如今真的放下那些隔阂了,她确实对宋怀川的经历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同身受。
她从来都没有得到的那些爱,难道宋怀川就真的得到了吗?
他也没有得到过,如果真的曾经得到过毫无保留、坚定不移的爱,那现在他就不会是现在疑神疑鬼的态度了。
出生前,他的父亲便战死沙场了,出生一个月之后,母亲便也殉情而死,自此,这世间便只剩下了他孤零零一个人。
可即便是还有一个祖母,祖母对他的期望也是多余爱,除开那些严厉的训斥,也没有留下多少温情。
果然,从小没有得到过爱的人,在长大之后也很难知道该如何正确的去爱人。
姜明月在宋怀川身上看见了些许似曾相识的影子,因着这一点相似,她便也总是不忍心再对着宋怀川说什么重话了,大多数事情都是由着他去。
可惜宋怀川从来都不是个会知足的人,他非但没有收敛半分,反倒是越发变本加厉了。
姜明月慢慢也习惯了他这样的对待,或许他是对的,从小生活在权贵之家,宋怀川应该是更加了解这些世家的算计与凉薄,更何况他们两个人生活在宫廷之中,皇宫从来都是孕育出众多魑魅魍魉的地方,由不得人掉以轻心。
见夫人只是草草用了几口斋饭,清秋和清玉还以为斋饭是不合夫人的胃口,便想要去寺庙中的小厨房给姑娘做一些饭菜。
只是哪料还没等到两个人开口,便看见夫人有些难受的干呕了一口,顿时清秋和清玉的一颗心就提了起来,莫不是这寺庙的斋饭有什么问题?
清秋懂得一些医术,她匆匆走到了夫人的身边,动作带着些许急促替夫人诊脉。
片刻过后,清秋的面色倒是变得有些奇怪了,是的,不是凝重而是有些古怪。
姜明月原本也觉得这件事情那个没什么,她只是胃口有些不好,可能是方才听了玄清师父的事情,心中有些不舒服吧,连带着也有些吃不下任何饭菜了。
见清秋一直都是有些奇怪的神情,姜明月也觉得心中有些毛毛的,忍不住开口问道:“清秋,怎么了,你倒是说话啊。”
闻言,清秋抬眸有些呆愣地眨了眨眼,语气中也带着几分明显的犹豫和迟疑,道:“夫人,你这脉如走珠、是为滑脉,夫人,你可能有身孕了……”
“不过奴婢的医术算不得高超,兴许是把错脉了也不一定。”
听闻此话,姜明月也是十分惊讶,她一直都想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之前盼了这么久,她一直都以为是自己的身体没有调好,当然她也很想要去怀疑宋怀川,不过依照他平日里在床榻上的表现,她的怀疑真的很多余……
没想到当她对这件事情不抱期望的时候,居然就真的有了一个孩子。
不过很快姜明月就彻底冷静了下来,她一直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也并不觉得自己真的能心想事成,兴许只是个误会,想到此,她便开口道:“这件事情暂且先不必告诉陛下,等到回宫之后再请太医看看。”
“是,娘娘。”
姜明月又喊了一些茶水,这才觉得心中的闷气被压下去了一些。
做完这些之后,姜明月抬眸看向了清玉,吩咐道:“去给我找来些笔墨纸砚吧,还有一本《往生经》。”
听到夫人的吩咐之后,青玉便去找寺庙中的小师父要了这些东西。
半刻钟之后,有位穿着浅灰色僧袍的小师父端着红木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上放着笔墨纸砚和《往生经》,正好方才禅房中的茶水喝完了,清秋便又去接了一些山泉水,此时禅房中便只剩了姜明月一个人。
见有位小师父端着托盘走了过来,姜明月便快步走了过去想要从小师父的手中接过托盘,只是没想到那小师父并没有送手,反倒是径自给她放到了书案上。
不过这小师傅的头顶带着黑色的幕篱,层层黑纱如同乌云一般垂落而下,遮掩住了他的面容。
73/82 首页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