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赵老夫人欲在家中办一个女学,因三个人性情相投,便请了她们过来做先生,一来不负多年所学,二来闺阁寂寞,她们到底是过来人,能教导年轻的姑娘们寻些乐趣也是好的。
赵老夫人在京中时,两位女先生在她家里教些学生,有她在,她们婆家也不敢多话。之后赵老夫人离京,她们不便在自己家中收学生,只得搁下了,还是后来陈先生的儿子给她挣了个诰命夫人回来,陈先生在婆家很能说上话了,她们才重新开始收学生。
但没有赵老夫人做定海神针,她们发现收学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至少并不是教人读书这么简单。她们只能另寻她法,想着往别人家里去做西席,又发现各家对姑娘读书之事并不热衷,家中长辈就足够教导她们了,或有要请的,又有各种不合之处,她们只能黯然收场。
赵夫人倒有心帮她们,偏程家并无女孩儿,她也没法子请她们。幸而这时,赵老夫人再次给她们传来了好消息,有个合适的学生,只是得她们往人家去,她们对赵老夫人的眼光盲目信任,且她们的孩子都娶妻生子了,不必她们教诲,当即两个人就说一定要收下那位林姑娘,况且往后林家女学办起来,她们的学生更多,这就足够让两个人高兴了。
这会子见了黛玉,见了她的模样学识,更是喜出望外,就说赵老夫人的眼光好,这样好的孩子呀,真是遇上宝贝了!
陈、齐两位先生虽不像赵夫人那样热情洋溢,但对着黛玉说话愈发慈和,可见对黛玉很是满意
两位先生既与赵老夫人性情相投,曾与赵夫人相处融洽的黛玉与她们说话也很舒心,与她们讨论诗书,亦觉得颇有感悟,与赵老夫人又是不同的见识了。
一时,前头来报,林大人已经要带着乔家哥儿告辞了,来请太太、姨太太和姑娘。
赵夫人清楚她公爹的性情,知道这必然是前头说完了正事,他就送客了。暗暗算了算时辰,看来乔家哥儿已经被收下了,若是老爷子不喜欢,万万不能耽搁这么久。
赵夫人边暗暗盘算着家里要多个别人家的孩子读书之事,边笑着将贾敏等送至垂花门。
……
“明天就去?”才回到家,黛玉就从乔安嘴里得知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怎么这么急?”
贾敏也道:“安儿尚未好好歇上两天,老爷,你怎么同程太师定了个这么急的日子?”
不等林如海说话,苏梅就道:“姐姐还不晓得安儿的性子,他巴不得这就要读书,哪里能是姐夫定的,必然是安儿定的。”
林如海道:“倒也不是安儿定的,是程太师定的。”
“啊?”听了父亲的话,黛玉担忧道,“程太师是个很严厉的先生啊。”
林如海点头:“是啊。”
乔安却道:“不是,程太师很随和。”
林如海惊诧:“随和?”
乔安认真道:“程太师问的许多问题我不懂,我说不会,还请教了程太师,他并不训斥我,还一一为我解惑,当然随和呀。”
这样说倒也没错,但是……想想程太师从始至终除了为乔安解惑话多点,其他时候都惜字如金,更是连个笑模样都没有,林如海还是说不出随和两个字。
贾敏听了他们的对话,笑道:“安儿喜欢程太师,是不是?”
乔安欢快地点头:“喜欢!姨妈,我喜欢程太师做我的先生!”
苏梅摇头笑笑:“罢了,已经是定准的事,你喜欢自然是极好的。”
只凭明日就要上学,她也觉得程太师是位严师,但这位严师倒合了乔安的性子――想必是因为他的博学,苏梅猜测。
从太傅到太师,苏梅心想,乔安的这两位先生,都是借了林家的光,往后乔安若能有出息,还能回报林家一二,若没有……
苏梅默默摇头,不该推到孩子身上,她怎么犯了这个毛病?只是,这番恩情,只怕尽她所有也不能报答。
林如海却道:“安哥儿,往后见了程太师,你不可以称他为先生,你要叫他太师。”
贾敏也反应过来了:“是,是,安儿,应当如此。你称太师为先生,岂不是跟他的儿子们平辈了?不在京城的程大人如今是陕甘总督,在京的程家二爷是户部尚书,还有一位在……”
林如海道:“在工部。”
乔安眼睛亮了亮,他记得姨妈说过她的二哥也就是贾宝玉的父亲就在工部。
“姨父,我知道了。”乔安答应道,心里对去程家读书更期待了。
黛玉却有些郁闷,大人们各自去换家常衣裳,她拉了拉乔安的衣袖。
避开日头,他们在一处花荫中坐下,乔安语气轻快道:“程太师真的很好,你放心,他虽是严师,但绝不苛责。”
“都不许你在家里多歇两日,这还不苛责呀?”黛玉闷声道,“我还想趁着有空,咱们好出门玩一玩,这下一点儿空闲都没有了。”
乔安忙宽慰她:“程家比白桐书院宽松些呢,每天只等午时过半后,去听半日的学,酉时回来,每月逢五休息,到时候咱们再一起出门玩。”
黛玉点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我听娘跟先生商议了,我这边每日正经讲学的时辰不过半个一个,再有琴棋书画,调香插花,也都要学都要做,不为多精通,只是看可有兴趣,以后用来打发时间是极好的。”
这些东西黛玉在扬州时都学过,有时候她觉得说是女学,其实更像是先生们领着她们这些孩子们玩罢了。与寻常自己瞎玩不同的是,跟先生们玩着她们不仅学了好多东西,还兴致盎然,没有一个不爱的。
乔安问道:“你们定下了哪一日?”
黛玉道:“先生们要到咱们家里来长住,既要搬家,须得择个良辰吉日,赵夫人翻了黄历,定了三日后,等到了咱们家,娘说,须得再让先生歇歇才好。”
乔安道:“那得五六日后了,姨妈须得忙些,娘初来乍到,你也没人能陪着出门了,那这几日你一个人在家里倒是无趣了。”
黛玉托腮道:“无趣倒是没有,弹琴看书,我什么不能做,况且家里我还想再细逛逛,只是你们都忙,我闲着怕你们羡慕我。”
“才不羡慕你。”乔安笑道,“我可不爱闲着。”
黛玉努努鼻子,笑道:“那你就是羡慕我了。”
“哎呀!”乔安忽然拍了下手,道,“我想到了,你有一件事可以做。”
黛玉噘嘴道:“你就是羡慕我闲着,还非得让我忙起来……什么事啊?你快说!”
乔安笑道:“姨妈不是说,咱们家女学须得收些学生呢,你问问姨妈可有打算了,都有哪家的姑娘,既是你的同窗,也不能只先生们喜欢,咱们占了地利之便,也得投你的性情才好。”
黛玉想了想,道:“性情相投自然好,但人家若真心向学,我挑挑拣拣的,未免太不尊重人了,还是只凭先生们的意思罢。”
“况且,我想先生们既与赵老夫人投契,眼光自然一样,我在扬州的同窗便没有不好的,这会儿在京城自然也是。”黛玉越说愈发肯定。
不同于乔安在白桐书院经历的那些事,黛玉在女学中的确自在融洽,况且这次又是在自己家中,断断不可能让黛玉受委屈的。
再想了想林如海如今三品的官衔,乔安就更放心了,对于朝堂中的那些弯弯绕绕,他尚且一知半解,但读了这几年书,三品的重量他还是知道的。
夜晚在廊下乘凉时,贾敏和苏梅盘算女学的事,说起赵夫人有几个人选,或许会愿意往他们家学里来。
贾敏又道:“旁人家的姑娘先放一放也使得,只玉儿她外祖家那几个姑娘,我须得去问问,她们来不来另说,我不问却不好。”
乔安和黛玉也听到了这个话,但他们并没有就此事说只言片语。
贾宝玉是贾宝玉,姑娘们是姑娘们,他们不会因为贾宝玉就对姑娘们存有偏见。且这是人情世故,避免不了的。再者入学还有先生们的考校,就更加不需要担心了。
至于贾宝玉,就算贾母再疼他,他也到不了女学中来。
第70章
次日。
乔安虽要上学却在午饭后,是以晨起他还是和母亲一起往正院里来。
毕竟是头一日上学,林如海又闲在家里,贾敏便让他送乔安过去,林如海满口答应,乔安却很不好意思。
“不必麻烦姨父……”乔安推辞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贾敏揉了揉头发。
贾敏笑道:“有什么麻烦的,咱们有车,你姨父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算是你陪他出门逛逛了。”
林如海也笑道:“我正好往那边的书斋去瞧瞧,前些年尚在京中时,我还在那里淘到过一方古砚。”
乔安笑着应了,他对林如海到底恭敬多过亲近,是以很不愿意多麻烦他。
黛玉拉着他出了门,笑道:“从前就罢了,你同我爹见得少,咱们一路同行两个月,日日都见面,你怎么还如此?”
乔安摸摸头,想了想,答道:“也许是姨父教过我,便也是我的先生,对于先生,我总要敬畏呀。”
“那你还说你喜欢程太师?”黛玉歪了歪头,很是好奇,“你可没有头一次见赵院长就说喜欢他,这样想来,我也想见见程太师了。”
乔安道:“喜欢和敬畏又不冲突……唔,你想见程太师,好像不太容易。”
黛玉笑道:“我随口说说罢了,你好生读书,少想别的。”
乔安点头,心里却在嘀咕,别的还是要想想的,譬如怎么见到程家三爷,怎么同他说上话。
他的打算在第一日落了空,乔安到了乔家,先去拜见程太师,林如海没能多待,当即就被程太师送客了。
乔安到时,尚未有人到,程太师指了第一排左边的位子,道:“往后你就坐这里。”
乔安道:“是。”
待他坐下一刻钟后,程太师的几个孙儿才一起进来,他们已经知道乔安今日会到,进门向祖父行过礼,就来与乔安互相见过。
为首的少年瞧着十五六岁,他是程家大爷的次子,被父亲留在京中随祖父读书,他又将身边的兄弟们介绍给乔安,其中两个与他同父,另外两个父亲是程家二爷,还有一个最小的,瞧着与乔安年纪相仿,他的父亲是程家三爷,这六个人就是乔安在程家的同窗了。
礼毕众人归坐,与乔安同在第一排的便是程祥,六个人里唯有他与乔安年纪相仿。
程太师命人点香,手臂搭在圈椅扶手上,语气淡淡的:“两炷香后,容你们歇一盏茶。”
众人起身道:“是。”
因七个人进度不同,程太师将他们分成了三波,他说话的语调一板一眼,讲学也是如此,讲一刻钟的书就开始提问,答不上来他也不恼,再详细地讲一遍。
第一天听学的乔安天真的以为,程太师是位看着严肃实则慈爱的老师,直到第二天他才摸清了程太师的规矩,因头一天讲的是新的,程太师允许他们一时不明白,到了第二天他会再提问,这次答不上来,就要打手板和罚抄写了。
头一天去程家,乔安也不敢乱跑,规规矩矩地待到酉时,程太师点头让他们走了,他起身行礼,又与程家兄弟们告别后,方带着伴读离开程家。
夏日天长,乔安到家时,天色尤亮,黛玉正在自己屋里弹琴,乔安换上家常衣裳,坐在廊下栏杆上闭目静听。
少顷,琴音停下,黛玉带着笑意的声音传出来:“你是睡着了吗?”
“我是听你的琴音听到入迷了。”乔安闭着眼睛笑道。
黛玉笑了一声,打开窗户瞧着他,又问道:“今儿如何?”
乔安睁开眼睛,也看向她,点头笑道:“挺好的。”他将手举起来对着黛玉,“你瞧,手好好的,可没挨板子。”
黛玉随手拿琴谱拍了拍他的手心,笑道:“哪日你真被打了手板,我可要笑话你的。”
乔安瘪瘪嘴,道:“我被打了,这么可怜,你还笑话我,我可太伤心了。”
“谁让你不好好读书的?”黛玉吐吐舌头,笑道,“你活该。”
乔安叹口气,道:“那我只好更加加倍努力了。”
黛玉不开玩笑了,认真问道:“程太师果然更加严厉吗?”
乔安却笑了:“若是别人,许觉得有,但我觉得没有。”
黛玉一时笑开,道:“是啦,你喜欢程太师嘛。”
贾敏进来院子就瞧见两个人隔着窗户说话,笑道:“怎么?门槛太高了,你们跨不过去?”
乔安笑道:“姨妈,你往哪里去了?”
贾敏上下看一看他,点头道:“瞧着倒好。”她拉着乔安进了屋,方回答乔安的话,“我让人将那边几个院子收拾出来,一个做将来的女学,另外两个请先生们住下。”
黛玉笑道:“幸而咱们家人口少,院子多,只是多年不住人,娘,我觉得花草该再移栽些,让管花草的上些心,如今这些瞧着已经不大好了。”
贾敏笑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已经令他们去办了。”
贾敏又问过乔安在程家的事,听他说都好才算放了心。
乔安拿了块点心吃了,方道:“我换衣裳时,我娘也问了我一阵子,该请姨妈过去的,我只用说一遍就好了。”
贾敏点点他的额头,笑骂道:“臭小子,你倒是心大,我跟你娘还不是怕你受委屈?”
乔安笑着拉住贾敏的手撒娇道:“姨妈只管放一百个心,程太师若是嫌弃我,就算有赵院长的信,也不会收我的,他既收了我,还能容他孙儿欺负我?他们家又没别人,我好得很,您和我娘只管放心在家里等我回来!”
程太师三个儿子个个进士及第,也没听说过什么有辱门风的事,程家家教自然是好的,但小孩子嘛,谁能说得准?加上乔安在白桐书院的过往,苏梅和贾敏不免有些杯弓蛇影了。
见乔安这副轻松的模样,贾敏笑道:“好,姨妈放心了,你也该多宽宽你娘的心,她才最挂心你呢!”
乔安眨眨眼睛,有点不明白:“我没事,我告诉我娘了。”
“只说说就完了?你再去陪陪她,别回来就往你姐姐这里跑。”贾敏拍拍乔安的头。
黛玉也跟着劝道:“你去陪陪姨妈。”
虽然她和乔安一样,对母亲的话不甚明白,但……母亲肯定更明白母亲的心,听她的准没错。
乔安显然也这么想,他立即起身,道:“好,姨妈,我去跟我娘说话,一会儿我们再过来吃饭。”
事实证明,贾敏的话是没错的,等晚饭时,黛玉再见到苏梅,她的确看着比上午更好了些。
……
贾家。
接了两位先生到林家后,贾敏便再一次回了娘家,她并没有直入正题,而是先隐晦地提了提上次贾宝玉的事。
贾母拍拍女儿的手,轻笑道:“你不清楚宝玉的性子,这孩子心是好的,只是见到他妹妹太欢喜了,这才乱了分寸。咱们家这几个丫头,没有哪一个不喜欢与宝玉一起玩的,玉儿以后常来常往,他们兄妹熟识了,你就知道宝玉的好了。”
44/72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