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方桃这句话给她提了个醒,织毛衣不难,手巧的妇人将毛衣拆下,钻研个几天,就应该能织了吧。
她不如多收点羊毛,到时候卖线团也不错。
“好啊,现在冬天,杀羊的人多,羊毛应该很容易买到,娘,你买的时候多买点,有多少要多少?”
方桃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点点头,“好。”
李承文每日穿着官袍上朝,每天脖子都是光溜溜的,李青禾便给了他两件高领毛衣。
由于他现在还是一个六品的小官,官袍是青色的,李青禾便挑了两件灰色的毛衣,青色与灰色搭配起来,协调又好看。
今日一早,各位大臣们三五成群地在金宸殿门外的广场上,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
“还是年轻人的体格好啊。”一位年迈的大臣看着站得笔直的年轻官员感慨。
“谁说不是,当年我像他们那么大时,也是一个不惧寒冷的少年啊。”旁边的一位老臣附和道。
旁人直接给了他一个白眼,“你就吹吧。”
“你看那边的探花郎,他穿的是什么,有个高领,看着还挺暖和。”
“是哦,我们去问问看。”
李承文今日里面穿的,自然是毛衣。
往日他们这些官员怕迟到,很多都会提前到金宸殿外候着,这些天降温厉害,昨日他还被冻得瑟瑟发抖,今日穿上毛衣之后,不仅不冷,后背还有些发热。
“李大人,你里面穿的是什么衣物?看着倒是挺有趣的。”适才那两位老臣走过来,问道。
“见过张大人,柳大人,下官里面穿的叫毛衣,是羊毛所织,十分能御寒,穿着也很轻便,一点都不束缚人。”
李承文见两人问起,也知道自家大姐囤了很多毛衣准备在京城卖,心想这是个宣传毛衣的好机会,便将毛衣的好处,用三两句话说出来。
“可否让我摸一下领子。”柳大人问道。
李承文稍微低一下身子,笑道:“自然可以。”
得到他的同意,柳大人也不客气,直接用手摸了一下衣领,“咦,确实很暖手,而且十分柔软。”
“我也摸一下。”年纪大点张大人说完,也上手摸,“果真如此,李大人,你这毛衣在何处买的,回去我也让我夫人给我备两件。”
李承文道:“在西城区金华大街上的一个铺子,我没注意叫什么名字。”
其实不是他没注意,而是李青禾还没起名字。
“回去我便叫我内人去买几件。”
“我也是。”
这边的谈话,吸引了周围别人官员,也纷纷过来探个究竟。
平日在早朝上,没有发言机会的李承文,此时被一群大臣围了起来,像个吉祥物一般,任由他们摸领子。
没一会,金宸殿的大门打开,太监宣布上朝的时候,李承文才在众人的手下,得到解脱,随着大臣们进入金宸殿。
大越朝六品以上的官员,才需要上朝,于是在上朝的官员中,李承文的官职是最小的那一批,只能站在最靠门的那一块。
由于陛下还没来,他站定后也不用低着头,便抬头看下踩点上朝的官员。
他的视线落在一个长相俊美、身着绯红色官袍的官员身上,此人修长的脖颈上,那抹乳白色的毛衣领很是显眼。
微微皱眉,这大理寺卿怎么也穿着一件毛衣,大姐不是说着毛衣京城别处还没有吗?
第245章 毛衣热卖(一)
“梧桐阁”是李青禾给毛衣铺子起的名字,她想了半天,没想到合适的,干脆就拿了清石县的宅子所在的巷子命名,好听又好记。
牌匾下午就能做出来,货架也已经打好,这铺子跟酒楼不同,不需要搞个隆重的开业仪式,于是她打算明日将毛衣毛裤等物品都摆好,后日开门迎客。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晚上李承文回来时,将今日上朝前所发生的事跟李青禾说了。
李青禾又惊又喜,惊的是她的毛衣还未搬到铺子里,东西也还没摆好,尚未正式开张,若明天就开门迎客,定会慌忙。
喜的是,没想到小文竟然还能成为人形广告,穿着毛衣去上个朝,就能引起这样的反响。
她思忖片刻,决定还是明日就开张,毕竟明日那些官家夫人们说不定就上门了呢。
要说京城的潮流标杆是谁,那肯定是官家的夫人小姐们,得抓住这个机会。
“对了,我今日看见,朝中并不止我一人穿着毛衣。”李承文犹豫之下,还是将自已的疑惑说了出来,“除了我们自家人,你可还将毛衣送给谁了?”
本来这毛衣李青禾要送给谁,他不会多管,只是这齐国公兼大理寺卿,怎么不像是跟自家有关系的人,心中实在疑惑至极。
李青禾的表情顿时凝固,毛衣自然不是只有自家有,她还给海棠跟方梨各送了两套,除了她两个,温时琛也有两套。
她知晓李承文聪明,也懒得找借口,摆烂道:“这你就别管了。”
李承文闻言,只是若有所思,最后还是没问什么。
次日一早,李青禾就雇人将囤在府里的毛衣都搬到铺子,由于还没雇伙计,便跟陈氏方桃还有石梅一起,将男女款的毛衣毛裤分门别类,按照颜色尺寸摆放整齐,袜子就手袜也摆放到指定的位置。
左右各有一个架子,上面挂着各个颜色的样品。
放不下的则是放到铺子后面的仓库里。
等都整理好之后,才巳时过半。
四人严阵以待,等候客人上门。
没一会儿,果然有一个打扮得体的妇人带着两个丫鬟上门。
“昨晚听我家老爷说,这条街有叫毛衣的衣裳卖,可是这家店?”这位穿着端庄的妇人问道。
李青禾赶紧上前,浅笑盈盈道:“没错,我们铺子的不仅有毛衣,还有毛裤、袜子和手袜,男女款都有许多种颜色,有请夫人慢慢观看。”
那位妇人闻言,便开始观看两边挂出来的样品。
她随手摸上一件赭色的男款,似乎很满意毛衣的质感,不察觉间点了点头。
又去女款那边,瞧了会。
随后道:“这毛衣跟毛裤是什么价格?”
李青禾笑道:“若是单买的话,不论男女款,毛衣毛裤都是五两一件,成套卖的话,就九两一套。”
第一年毛衣的目标客户,是家境中上的人家,所以她定的价格偏高。
不过这个价格,在眼前这位夫人眼里,貌似不算什么,“男款要两套赭色的,两套白色的,再两套黑色的。女款要两套桃红,两套丁香,两套曙红。”
眼都没眨,就要了十二套。
李青禾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道:“这每一款,都有三个尺寸,不知夫人想要什么尺寸的。”
说着,便叫石梅拿出男女款各三个尺寸的毛衣,让妇人挑选。
继续道:“可以先买回去,若是不合身再来换。”
妇人仔细打量了下,便道:“黑色的要中号,赭色和白色要大号,曙红的要中号,其余的都小号。”
李青禾:“好嘞,您先到一旁看看别的,我们这就给你包起来。”
那妇人点点头,目光看向了袜子和手袜,这手袜她还是第一次见,觉得甚是新奇,拿起一双端详起来。
“夫人,这叫手袜,是穿在手上的。”李青禾过来介绍道,顺便还拿起一双演示,“您看,做事的时候,可以将这帽子扣在后面,露出五指,一点都不影响干活。若是闲时,则将帽子戴上,这样除了食指,别的手指也能暖和暖和。”
那夫人是个寡言的,也不回应李青禾的话,而是依着她的样子戴上手袜,反复欣赏,随后又活动一下手指,心想,确实保暖,戴上之后手指依然灵活,也不影响写字或者做女红。
“这东西倒是有趣,价格几何?”
李青禾见这手袜入了这夫人的眼,欣喜道:“一对五百文。”
妇人点点头,挑出六双不同颜色的,“都给我包起来吧。”
李青禾接过手袜,递给身后的方桃,又对夫人推荐:“夫人要不再买几双袜子?这袜子工艺没手袜复杂,只需三百文一对。寒气从脚底传上来,若是传上这袜子,脚一暖,浑身跟着暖和。”
那妇人本来就是对着袜子敢兴趣,见李青禾这么一说,兴趣愈加浓烈,又挑了十二双袜子,让包起来。
李青禾回到柜台钱算总价,片刻后笑道:“总共一百一十四两六百文,由于您是第一位客人,我们这里收你一百一十两好了。”
妇人终于露出了点笑容,道:“你这姑娘,还挺会做生意啊。”
李青禾礼貌地笑了笑。
很爽快地付了钱离开,两丫头一人提着一大堆东西紧跟其后。
整个过程,陈氏看得一愣一愣的,“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卖出了一百多两的银子,这不比开酒楼划算吗。”
李青禾哭笑不得,“奶奶,这个毛衣,只是短期生意,明年可就买不到这个价格了。”
等会儿,陆续有客人上门,看穿着打扮,不是家境阔绰的夫人,就是大户人家得力的女管事。
方桃跟石梅都学着李青禾刚才的样子接待客人,陈氏年纪大,脑子没那么灵活,就在后头帮打包。
这些客人不缺钱,每人都至少挑走了三四套毛衣裤。
李青禾抽了个空,去牙行让人帮招几个伙计过来,今日客人虽然没有很多,但看这架势,毛衣很快就会在京城流行起来,到时候就不是她们四个能应付的。
第246章 毛衣大卖(二)
冬月初七,勇毅侯的母亲六十大寿,前来祝贺的人多不胜数,女眷们都聚在后院闲聊。
“赵夫人,你今日穿这般少,不冷么,也没穿件大袄。”一个衣服穿得层层叠叠,外面还披着一件狐皮披风的夫人,问坐在旁边的一个妇人。
赵夫人脸色红润,笑道:“不冷,今日里面穿了一件毛衣,可暖和了。”
“毛衣是何物?”
赵夫人道:“这毛衣,据说是羊毛织成的,别看价格不贵,却比一般的冬衣要保暖,还轻便,穿着也舒服。”
说着,还掀起一点点衣袖,露出里面湖蓝色的毛衣,“你们看,这就是毛衣。”
这赵夫人是当今右丞的夫人,家底丰厚,几两银子在她眼里算不得什么。
“这种织物,还是第一次见,果真如此保暖?”
“你们去买几件回来穿穿就知道,不仅有毛衣,还有毛裤,袜子,最有趣的是那叫手袜的,我不怎么戴,我衡儿就有一双,他说读书的时候带着,可暖了,也不影响写字,不像以往,一到冬天,手都冻僵了,写出来的字不堪入目。”
这赵夫人,性格也是个豪迈的,一股脑地显摆最近新得的好物。
在场的,又有几人是缺钱的,纷纷来打听这毛衣手袜在何处买。
赵夫人也不藏着掖着,只是她自已没有亲自去,而是让自已身边的丫鬟去买的,不是很清楚具体位置。
便对站在身后的丫鬟道:“云麓,你跟她们说说,你是在哪里买的?”
这位名为云麓的丫鬟,恭恭敬敬地对各位夫人道:“回各位夫人,奴婢是在西城区金华大街,一个名为‘梧桐阁’的铺子买的。”
“回去我也叫我府上的嬷嬷去买几套回来。”
“我怕倒是想亲自去瞧瞧果真有这么好?”
“……”
这场热闹的谈话,李青禾不自然不得知,只是发现冬月初八这日,客人比先前多了不少,好在已经雇了三个伙计,即使增加了这么多客人,也能应付得过来。
这些客人,只要进店,就没有空手而出的,李青禾收钱收得笑不见齿。
等过了午时,人才少点,李青禾叫石梅和一个伙计,去纤云楼打包点午饭过来,她留下来守店。
手袜跟袜子被客人们翻的有些凌乱,她便去整理一下。
方桃这时候从外面回来,对李青禾埋怨道:“那个刘大真不讲信用,说好这两天的羊毛都留给我们的,今日去一问,说是被人买走了。”
李青禾也不意外,这毛衣一出现,很快就有生意人会发现其中的商机。
她手里的动作不停,问道:“那其他人的呢?”
方桃:“其他人的羊毛,还是依约留给我们了,不过看他们的意思,似乎想要涨价。”
“涨就涨,毛衣毛线在两三年内,估计都很空缺,羊毛价格自然也会涨,我们趁价格还没那么高,能多收点就多收点吧。”
好在先前已经收了很多羊毛回来,如今堆在府里空房间里,等有空再办个小作坊,用来处理制作羊毛线。
京城的羊毛只是小头,先前李承武回北疆的时候,她就让他交代毛衣作坊的管事,多招几个人,还有就是将北疆的羊毛都收回来,留着备用。
李青禾想了想,便道:“娘,你抽空去寻个小作坊,雇人将那些羊毛都制作承线团吧。”
方桃:“好,我下午去看看。”
吃过午饭之后,上门的客人要比上午的少些,李青禾坐在柜台上算这几天卖毛衣挣的钱,一共卖出了六百多套毛衣,袜子跟手袜若干,竟挣六千多两,仓库还放着很多没卖呢。
当初决定做这个生意,真是明智。
“青禾姨姨。”
正在她沉浸在挣了钱的喜悦中时,一声清脆的童音响起。
李青禾抬头,瞧见晗儿正被一个明眸皓齿的年轻妇人牵着,身后还跟着一个嬷嬷和两个丫鬟。
那年轻妇人正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她。
李青禾莫名其妙,就浅笑着向她颔首,然后跟晗儿打招呼:“晗儿,今日出来玩啊。”
晗儿笑眯眯地道:“嗯呢,今天娘亲带我出来吃火锅。”
娘亲?那此人便是温时琛的大嫂了,李青禾又看向眼前这个清丽中,又有些许英气的女子。
李歆茹饶有兴致了打量了一回儿李青禾,才笑道:“你就是中秋节那晚上捡到晗儿的人呀,长得真标致,难怪小叔要亲自上门答谢。”
李青禾被她这番话弄了个大红脸,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她,便干巴巴的道:“温,温夫人,今日到这里,可是想买毛衣?”
李歆茹笑起来很明媚,“昨日在勇毅候老夫人的寿宴上,听说这毛衣又暖又轻便,我今日出来,正好来瞧瞧。”
她这么一说,李青禾也总算知道,为何今日的客人,要比前几日的多,原是有人在帮她打广告了。
“那你随便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李青禾浅笑道。
李歆茹很是赞叹地看了她一眼,才开始挑选店内的毛衣,问道:“怎么没有小孩穿的?”
这些天,这个问题李青禾被问太多次了,当初思虑不周,给忘了孩童尺寸的,便道:“思虑不周,没有叫人织,要明年才有孩童的款式。”
101/107 首页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