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园”坐落在山中,背坡面就是悬崖,崖底当年也被警方排查过的,都没有找到任何尸体。
十二年前的记忆与眼前的镜像重合,当年陶栀子也是以这样的角度下车,在陈友维的指引下走入“乐园”的。
如今,她对于“乐园”的恐惧消失了大半,毕竟过去的武器不能攻击现在的她,只有记忆会。
她重新踏上这片被荒废的花园,花园里的跷跷板只剩下一半,上面已经几乎全部掉漆,只剩下一块断裂的生锈金属。
还有滑梯,已经被落叶和泥土掩盖。
她从案情之后再也没有来过“乐园”,因为不敢。
但是今日有这么多人陪着自己来,她就敢了。
“你刚刚抄近道了吗?为什么感觉一个小时不到就抵达了。”
陶栀子感觉路线和记忆里的时间不相符,随口问了一句。
王昭然解释道:“因为以前路还没有开辟出来,上山费劲一些,但是有很多小年轻会上来冒险,所以路障少了,时间也会缩短。”
陶栀子点点头,觉得这个解释是很合理的。
在王昭然的带领下,他们进入了别墅,屋内的设施已经全然被破坏,只能凭借手电来采光。
屋内弥漫着一股潮湿和霉变的味道,灰尘厚厚地堆积在地面和家具残骸上。
王昭然用手电扫过墙壁,斑驳的痕迹和剥落的油漆让这里显得更加阴森。
陶栀子没有回答,她的注意力完全被一面墙吸引住了。
墙上有一道长长的裂痕,从天花板一直延伸到地面,裂缝里卡着几张破损的纸张。
将纸张取下,把墙缝照亮,能看见里面是一个空腔,有蜿蜒向下的楼梯。
“当时我被关在一个铁皮包裹的房间里,你能找到那个铁屋子吗?”
陶栀子其实对“乐园”的内部结构是极为陌生的,因为刚到“乐园”的时候,她就被捂着眼睛带到铁皮屋里了,逃跑的时候是翻窗跑的,至今不知道如何进入铁皮屋。
“你是说关你的那个屋子吧,跟我来。”
王昭然低声应了一句,举起手电筒,一边走一边吐槽道:“我们甚至怀疑陈友维掌握建筑学的知识,这房子里的很多房间都被打造成密室,按照常规的路线走根本找不到入口。”
她停在书房处的书架前,找到了一块松动木板,才能刚好撼动书架后的隐藏门。
如果不注意看,隐藏门会和书架后墙面融为一体。
待隐藏门打开,一排楼梯才呈现出来,王昭然打着手电,带着陶栀子和江述月顺着蜿蜒的楼梯向下走去。
楼梯很窄,脚步声在空旷的地下空间里回荡,带着一丝阴森的回响。
越往下,空气越发沉闷,混合着潮湿和铁锈的味道,令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王昭然走在最前面,警惕地用手电筒扫视着周围,似乎在确认是否还有其他隐藏的通道或危险。
陶栀子走在中间,手指紧紧攥着江述月的手,心跳随着脚步声逐渐加快。
江述月走在最后,时不时回头观察后方,警惕着可能的变故。
“应该是这里。”王昭然指着铁门,声音低沉,“我爸曾经提过,这里是最可疑的地方,他怀疑后面可能还有暗室。”
陶栀子伸手触碰铁门,冰冷的触感瞬间传递到指尖,她的心也猛地一沉。
王昭然上前检查了一下,确认没有陷阱和机关后,用力推开铁门。
门开的一瞬间,一股刺鼻的霉味和铁锈味扑面而来,手电筒的光束照进去,赫然出现一个空旷的房间——正是当年囚禁陶栀子的铁皮屋!
第109章 时间差 因为那天,你的眼中进了血,所……
室内的灯早已被拆掉, 早已不复十二年前的模样。
曾经那锃亮崭新到反光的铜墙铁壁,如今墙壁上的铁皮已经锈蚀斑驳,室内黑暗一片, 角落的笼子早已不见踪影。
那笼子是惩罚地,关过小鱼, 也关过她。
空气中残留着难以散去的金属味,还有地面漏下来的雨水, 甚至有的地方长了青苔。
时光没有的在这里凝固, 而是将一切当年的证据侵蚀得面目全非。
但是空气中透着的沉重压迫感却从未消失,从踏足这里第一步开始,她的心里就出现了生理性的不安。
陶栀子的目光缓缓扫过房间,瞳孔微微颤抖。
铁床依旧摆在正中央,床品已经消失, 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支架, 在黑暗中像是横生树枝一样,床脚缠绕着面目全非绳索, 地面上甚至还能看到几处隐约的划痕,像是挣扎留下的印记。
她的脑海里瞬间涌现出当年的情景——
室内总是亮着白炽灯, 一天二十四小时亮着, 时间久了视觉疲劳,根本分不清白天黑夜。
她蜷缩在铁床上, 身上没有被子,要用手臂交叠遮住光, 才能勉强休息。
除了一个弹簧床垫和自己的皮肤, 其他能接触的只有冰冷彻骨的金属。
那种不见天日的冷意凌迟着她的身心,触感甚至带着刺痛。
一开始陈友维不会打她,他对于每个孩子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 她更多是心理折磨。
用整日通明的白炽灯让她的生物钟的完全紊乱,一时不清楚,好几天都睡不着,头昏昏沉沉但是困意难解。
那时候她盼着心脏病发作,可以直接一死了之,可是偏偏没能如愿,在这种摧残之下,她偏生没有死于病发。
可真正逃离了之后,面对新世界的时候,她又觉得庆幸,庆幸没有就此死去。
在她经历了连续数天的强光照射之后,她的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无法进食,也不能排便,浑身乏力,精神濒临崩溃。
终于,陈友维突然将灯关上,那一刻世界陷入黑夜的时候,她从未如此轻松过,在黑暗中终于得以睡去。
苏醒之后白炽灯重新亮起,室内多出来一个大笼子,一个小女孩正在笼中睡觉。
她们都是被囚禁的,只不过小鱼则是在牢笼中的笼子中。
她因为未经允许,私自和小鱼说话,被带了出去,吃了一顿拳脚。
多年之后,陶栀子回想起这一段的时候,慢慢相处了背后的逻辑。
——一切都是为了驯服。
第一步驯服心性,第二步驯服身体。
驯化人和驯化动物的方式类似,只要让他们明白有些事做了之后会被痛打,就再也不敢做了。
她和小鱼都身处铁皮屋,仅仅隔着一个笼子,却被禁止产生任何交流。
陈友维深谙心理控制之术。他不是简单地□□,而是通过精准的惩罚和奖赏,像训练宠物一样反复塑造她们的行为模式。
比如:
- 违抗命令的代价是断食、暴打或者关进笼子。
- 顺从的奖励是多一顿饭,或者短暂的放风时间。
站在铁皮屋中,陶栀子稳了稳心神,怀着复杂的心情,尽量保持着冷静,向大家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陈友维就像在训练实验动物。”王
昭然一边检查着墙壁,一边忍不住开口分析。
陶栀子进一步补充道:“他的每一个举动都精准地打击人的弱点,让你不敢反抗,又让你产生依赖,尽管我至今不知道他最后的目的是什么。”
忽觉手上一阵温暖,江述月在昏暗的空间里无声地拉起她的手,将她圈在自己面前,一个能感受到他温度的安全范围内。
他扫视了一眼屋内,眼神严肃,猜测道:
“他也许想对你们进行‘心理驯化’,逐步剥夺自我控制感和抵抗力。最可怕的是,能让受害者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依赖,甚至把施虐者看作控制痛苦与恐惧的关键——”
陶栀子听到这里,心脏猛地一震,有些不确定地脱口而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他让你们害怕,却又用偶尔的‘恩赐’制造希望,让你们渴求他的关注和怜悯。这样一来,你们就会产生一种心理错觉,以为顺从他是唯一活下去的办法。”
江述月的声音不疾不徐,透着一种肃然的冷,“甚至会对他产生依赖感,把他的施暴解释为‘必要的规则’。”
空气中仿佛凝固了一瞬间,只有手电筒的光束在墙面上缓慢晃动。
陶栀子的眼中闪过痛苦又复杂的情绪。
她突然明白了什么,启唇说道:“我之所以能幸运地逃出来,因为当时他伤了我的左肩,认为这惩罚足够大,能让我短期内不敢有逃跑的想法,但是偏生那次我逃了。”
还意外地成功了。
江述月看向她,语气温和却透着几分肯定:“是的,你打破了控制。他并没有完全驯服你。”
驯化留下了心理阴影,被反复训练的实验动物,即使笼门打开,也不敢跑出去。
但是小鱼却给了她笼门打开也要拼命逃跑的勇气。
江述月查看了室内的构造,接过王昭然递上来的手电筒,注意到那个离铁床最远的角落,看了一会儿,疑惑地问道:
“你之前说的铁笼子应该是在这个位置吧?”
陶栀子上前应道:“是的,但是警方当时搜查的时候没有找到铁笼子,那是专门关小鱼的地方,上面应该留了大量的生物痕迹。”
王昭然也对此印象深刻,肯定了陶栀子的说法:“从记录上并没有关于任何铁笼子的描述,搜查的时候可能已经被转移走了,现场也经过了清理。”
陶栀子仔细回想了一下当时的场景,说出了一个关键线索:“铁皮屋的门有两个,现在目之所及只有一个,还有一道隐藏门。”
说着,她已经马不停蹄地上前拍打角落上的墙,“就是这个位置有一道隐藏门,这才是真正的惩罚室。”
她仿佛看到了曙光般,用力敲打着包裹铁皮的墙壁,可是王昭然上前了几步,并没有上前一起寻找,而是有些抱歉地看着她:
“对不起栀子,这里你可能真的记错了,我们之前从地面挖掘到这里的,铁皮屋的旁边都是泥土,没有任何暗室。”
陶栀子陡然间停住了动作,瞳孔放大,否认道:“不可能,我亲眼目睹,而且不止一次,就在面墙的对面。”
王昭然的声音在沉闷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栀子,这道墙外再过一米不到就是岩石区域,地基过于坚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挖掘出一个隐藏的地下暗室,更不可能让一个暗室毫无痕迹地消失。”
她用手电筒照向墙角,光束扫过那些锈蚀斑驳的铁皮和裸露的墙面:“而且,如果真的有暗室,警方在当年的搜查中不可能没有发现线索,就算被填埋,也一定会留下土壤松动或者人为修补的痕迹。”
王昭然指向墙壁的边缘,那里是铁皮和混凝土紧密结合的界限:“这个墙体和基础结构是一体成型的,完全符合建筑工程的标准,没有任何可以拆除或隐藏暗门的可能性。”
王昭然为了证明这一切,领着陶栀子直接去了户外,找到了当时警方的挖掘痕迹,眼见为实。
陶栀子的脸色微微泛白,她望着墙角,目光有些恍惚:“可我分明记得……”
尽管她很不愿意承认,但是记忆力的疑点被一点点剥离出来,她有很多个瞬间也怀疑那些记忆是不是妄想。
难道她真的有病,幻想出了一个不存在的人。
她无比害怕自己的记忆会欺骗她。
江述月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回现实:“别着急,我们回去可以继续复盘,先别急着推翻记忆。”
陶栀子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走出“乐园”的时候,她条件反射地看了一眼乐园坡下的森林。
她的记忆再次错乱起来,“这里之前不是有成片的枫叶林吗,怎么全部换成了柏树?”
陶栀子怔住了,脚步一顿,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画面狠狠地冲撞在一起。
十二年前,她记得很清楚,这片森林里种满了枫树,秋天枫叶会将整座山染成火红色,像燃烧的火焰一般,而现在眼前却是一片灰绿色的柏树林。
“栀子,这里一直都是柏树林,枫树林一直没有存在过。”王昭然遗憾地告诉她。
陶栀子否认道:“可我永远记得逃跑的那天分明是火红色的,一切都是红的。”
王昭然又一次翻了卷宗,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因为那天,你的眼中进了血,所以你看到的一切都是红色的。”
94/103 首页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