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一次,为什么呢?她觉得自己似乎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因为愤恨,因为酒醉,因为冲动。她紧紧揪着自己的头发,揪得自己头发发疼,宿醉的头痛仿佛又剧烈起来。
*
叶希木把自行车停在山下,拎着一把铲子进了山。
这座山他已经爬过许多次,大路小路早已了然于心,猿猴一样轻盈矫健地直奔那个已经废弃的驻扎点而去。
江城沿江的山大多是江白砂的里子,这座山在陆地更深处,有很好的花岗岩裸露,也难怪会被采石场的人看中。沿途过去,通向采石场的道路两侧大量树木被砍伐。正在开拓的采石场周围更是被剃成了光秃秃一片,昔日生机勃勃茂密葱茏的林场不复存在。
和父亲一样,叶希木对这些陪伴他长大的山林有着深厚的感情,看着这些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山精木灵一月之间残败至此,他甚至有一种窒息般的痛楚。
很快找到了那棵水杉,幸好还没有完全被挖开,留有根部的残桩。他跪下来,对着水杉残桩磕了三个头,然后用铲子开始挖掘。时间已经过去六年,母亲仅余的那些细小的骨殖早已化为尘土,滋养了这株水杉。他知道这株水杉还没有死,因为树桩周围已经顽强地生长出了几根细小的新枝。
水杉是一种移栽成活率很低的树种,但与其被留在这里,让冰冷的机器碾碎成木渣,他宁可把这棵树的根移植到其他安全的地方,寻求那一线渺茫的生机。就算活不了,这棵寄寓了母亲精魂的树木,也能与万物同化,滋养世间生命。
这天是星期天,是实验二中高三年级不放周末的小周,但学生们不用上晚自习,下午上完三节课之后就放学,有小半天的喘息时间。
叶希木放学后立即骑着车奔了过来。不算太远,现在五点四十左右,天还没黑。但天气预报说今夜有雨,他最好能在下雨之前就把树根挖出来,然后赶到父亲他们的新驻扎点去种植。他盘算了一下,时间很紧张,他得尽快挖。
他把校服外套脱了放在一边,把衬衣的袖子撸起来开干。他很快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这棵水杉根系的庞大,他自行车能够承载的大小有限,他需要用铲子和随身带的枝剪斩断粗大的侧根,控制包裹根系的土球直径在一米左右。这项工程会消耗他大量时间。
他埋头挖土,小心翼翼地让根系的断口尽可能光滑,并且抹上专门的药物促进伤口愈合和生发新根。幸好现在还是四月底,气候温和湿润,是最适合水杉移植的季节,再晚上一个月,江城进入炎热的夏季,伤根就更不可能活了。
挖了二十来分钟,他已经浑身湿透。忽然听到几声呼喝,他抬头一看,吃了一大惊——
文骁、翟放放、孔子牛三个人扛了三根锄头,得意洋洋地冲他嘚瑟,孟小眉则抱了一大个折叠起来的塑料膜站在他们旁边冲他挥手。
孔子牛说:“希木,知不知道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翟放放说:“瞅瞅你这小铲子,顶个嘚儿用。”
文骁说:“出租锄头!一分钟一块钱!”
叶希木大喜,“你们怎么还是来了啊?哪里找的锄头啊?”
昨天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给他们几个讲了他的计划,他们几个当即就说要来帮忙。不过叶希木觉得自己一个人能搞定,就没有同意。没想到他们还是来了。
孟小眉说:“我们找了个大佬帮忙!她那儿什么都有!嗐,我们现在算是明白‘生产工具’有多重要了!”
叶希木往周围看了看,也没看到他们说的“大佬”在哪里,不由得问:“什么大佬?”
孟小眉道:“大佬懒得走路,在山下等我们。你下山就知道啦。”
有了锄头,生产力果然成倍提升。几个人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因为有了车,可以保留的土球可以更大一些。叶希木先用锄头大力挖出需保留的土球周围的深沟,大根用铲子切断。翟放放和孔子牛进行精细化操作,把包裹着根系的土球刨出来。文骁和孟小眉负责上药。
虽然五个人里面只有叶希木有树木移植和干体力活儿的经验,但凭着年轻力壮,几个人三下五除二,只用了十来分钟就把整个大树根刨了出来,包裹上塑料膜,用绳子绑扎收紧。
看着一个圆滚滚的直径大约有一米五的大土球,文骁万分欣慰地说:“干体力活儿好开心啊,比上学快活多了。”
翟放放拍拍身上的土,说:“我也是。”他忧虑地说,“不会最适合我的工作还是回家种田吧?但我们家已经没有土地了。”
孔子牛说:“我爷爷家还有几十亩,包给你们,你们给我和眉眉打工。”
孟小眉说:“文骁给我打洗脚水,翟二放给我捏脚背。”
文骁白眼:“两口子——”
翟放放:“发神经!”
文骁:“我们坐飞机!”
翟放放:“他们坐撮箕!”
叶希木说:“那我呢?”
他们几个异口同声说:“你给我们做作业撒!”
--------------------
第65章 避雨
季辞站在不远处一个山岗上,看着五个少年在下面挖树根。这个废弃的森林公安驻扎点修建在山间峡谷靠近水源的地方,温暖湿润,很适合水杉生长。
她是昨天晚上收到文骁请求帮忙的消息的。
那时候她刚画完给李佳苗的漫画,最终的定稿通过电子邮件发了出去。
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看到了手机微信弹出的文骁的消息:「美丽的学姐,你家有锄头吗?」
上次在炒菜馆吃过饭后,叶希木和李佳苗的这些朋友就都加上了她的微信。虽然还没有在微信上聊过天,但几个小孩都很积极地给她的朋友圈点赞,不吝真诚的评论赞美,让她没办法不对他们印象深刻。
她回复:「有啊」
文骁欣喜:「看你发老屋的照片,我就知道肯定有!我们可以找你借一下吗?」
季辞说可以,问他们做什么,文骁就给她讲了叶希木打算移树的事情。
季辞看着叶希木的微信头像,忽然明白了当初送给他这棵树木造型的蛋糕,他为什么会那么惊喜。
文骁吞吞吐吐地请她帮忙,说:「希木不想跟他爸爸说,我们也找不到大人能帮忙。想来想去,只能找你……」
季辞不想帮这个忙,借农具可以,但她并不想见到叶希木。
季辞问:「你来找我,叶希木知道吗?」
文骁说:「他不知道哇!他都不要我们帮忙,但我们怕他一个人搞不定」
他又发了一段语音过来:「他明天一早还要去市里体检,今天晚上天气预报说会下雨,万一他一个人弄不完,又淋感冒了呢!」
季辞怔了一下,打字:「怎么又去体检?」突然意识到不对,他们还不知道她知道,于是又删了重新打:「体什么检?高三体检不是早就结束了吗?」
文骁回答:「他体检的时候生病了,有几个指标不对。老师建议他最好还是再去补检一下」
季辞心中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回想起那个晚上,倘若叶希木不下水救他,也不因为担心她坠江后有后遗症而照顾她一整晚,他也不至于生病,不至于要再去体检一次。
这次体检,最好不要再出问题了吧。
她犹豫了一下,说:「好。你们需要什么工具,来我这边拿」
文骁兴高采烈。
季辞说:「你们对叶希木很好」
文骁:「应该的啦,叶希木平时帮我们更多。而且说实话,我们几个成绩本来很一般的,如果不是他一直拖着我们学,我们现在连尖子班都考不进来」
他又心虚地加了一句:「主要是我,还有放放……」
于是今天傍晚,她从江都风华开车去实验二中,接到了文骁、翟放放、孔子牛和孟小眉四个人,把他们带去了龙湾老屋。
家婆正好在家,听说他们要移树,带他们去农具屋,亲自帮他们挑了合适使用的锄头,还有用来包树根的塑料膜和捆扎绳。
几个在城里出生长大的高中生,在农具屋里看到了很多从来没见过的老式农具,纷纷咋舌。他们几个都嘴甜,跟着季辞叫家婆,左一声谢谢家婆家婆最好,右一声家婆好厉害啊怎么什么都有什么都会,听得家婆乐开了花。
叶希木昨天告诉过文骁他们那座山的地址,季辞开车把他们送了过去。在山脚下看到了叶希木的自行车,季辞把车停在了那里。
她告诉他们自己不想多走路,让他们自己进山帮助叶希木。但她在山下徘徊了一阵,却又觉得无聊,还是走进去,看他们几个人挖树根。
叶希木一看就是干过体力活的,拿锄头的姿势很正,锄地势大力沉。有了四个朋友的帮忙,这个活儿干起来快多了,没多久一个硕大的土球就从地面挖了出来。
文骁和孟小眉扛了锄头和铲子,叶希木、孔子牛和翟放放一起抬着树根出山。
季辞回到车上等着他们,叶希木看到她的车的时候,还是露出了十分意外的表情。但文骁他们的闹腾很快消解了叶希木的惊诧,他走过来说:“谢谢学姐,给你添麻烦了。”
这一次他表现得很客气,没有了上一次在炒饭店的闪避和不自然。就好像他和文骁他们一样,和季辞只有几面之缘。
季辞觉得她好像看不明白叶希木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孔子牛说:“希木,要是学姐不开车过来,你难道打算用自行车驮走?”
叶希木点点头:“但是会很麻烦,重心调整不好,就很容易翻车。”他看着季辞,又说了一句:“谢谢学姐帮忙。”
季辞点了下头。
叶希木和孔子牛合力把树根抬进车的后备箱,箱盖闭合不了,只能张开着。虽然有塑料膜包裹,还是掉下来不少泥土。
叶希木对季辞说:“不好意思学姐,回去后我帮你洗车。”
锄头和铲子也都放了进去,季辞说:“你们时间宝贵,先欠着吧。”
叶希木就没再说什么。
当初买这个车的时候,黎大蟒还送了她一个简易的后拖式自行车架,季辞一直放在后备箱里没拿出来,没想到这时候竟用上了。几十块钱的东西,质量很一般,不是很结实,但短途运输一下叶希木那辆老式自行车还是足够了。会遮挡车牌,但乡道里也不会有交警来查。
叶希木把自行车固定在车架上之后,六个人就要奔赴下一座山,赶在晚上落雨之前把树根重新种下去。
季辞上了主驾驶位,叶希木拉了一下孔子牛,“咱们四个后排挤挤,眉姐坐前面吧。”
好在GLK的空间够大,叶希木和孔子牛两个人人高马大,各坐一边,翟放放个子高但清瘦一些,文骁则偏瘦小,四个人亲密无间,密不透风地坐了下来。孟小眉坐在前面,叽叽咕咕地跟季辞聊天。
叶希木提前规划好了移栽树木的地方,就在森林公安新驻扎点所在的那座山体里。这座山是川金丝猴的活动范围,已经被纳入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之内,不可能再被开采挖掘。
栽植的位置在峡谷溪流边上,水分充足。叶希木很快挖出了一个大小适宜的栽植穴,把事先准备好的有机肥撒到底部,孔子牛和翟放放抬着水杉土球放进去,叶希木细心地捋顺根系,让树桩周围新生的枝叶舒展开来,文骁和孟小眉把周围的土壤填回去,把土球埋好。季辞站在一边问:“天气预报说是大到暴雨,会不会冲坏?”
叶希木仰头看了看天,这个时间天还没有全黑,但天上的乌云已经压了过来。他飞快地用锄头在树桩基部培了更厚一层土,用力夯结实。“剩下的就看造化了。”他轻声说,“周围植被很丰富,应该还好。”
季辞开着车把所有人带回龙湾老屋,在路上瓢泼一般的大雨就下了起来。天色乌黑,大颗雨水砸在车窗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乡间公路没有路灯,全靠车灯在哗啦啦的雨水中照明。
叶希木在后面指路,道路有什么弯道,上山下坡他都都清楚,季辞车开得很稳,六个人偎依在这样一片空间里,仿佛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稳稳航行的小船。几人在数年繁忙的学习之中,鲜少有这样的新鲜刺激的经历,竟然都有一些隐隐的兴奋。
孔子牛说:“希木,今天要不是咱们,你肯定淋到雨了。”
文骁替孔子牛说出暗示的后半段:“你是不是应该报答一下我们呢?”
叶希木笑道:“好啊,我请你们吃饭。”
翟放放娇生惯养:“不要,馆子都吃腻了。”
孟小眉道:“我们想吃你做的饭。”
叶希木说:“没问题啊,我爸今晚加班,不在家,可以去我家做饭。就是买菜什么的还要一些时间,吃上估计得九点之后了。”
季辞问:“叶希木会做饭?”
文骁几人骄傲地炫耀自己的朋友:“他做饭好吃!”
季辞说:“去老屋做吧,菜和肉都是现成的。”
文骁孟小眉他们都举手欢呼:“谢谢学姐!学姐万岁!”
叶希木看着座位前面的季辞,她乌黑的长发有几缕从座椅旁边漏出来,发丝柔软。
*
车很快开回老屋,季辞要下来开门,叶希木找她要了钥匙,下车去打开后院新开的让车进去的大门。
车停进院子,大家飞快冲到屋檐下。季辞拿了置物箱里的雨伞下车,看到叶希木正在卸自行车和车架,她走过去,撑伞给他遮了一点雨,在雨水中,看到了他很亮的眸子。叶希木把自行车拆下来放到屋檐下,孔子牛接过去帮他停好。叶希木又冒着雨把三把锄头从后备箱抱了出来。
家婆听到声音迎了出来,问他们吃过饭没有,要去厨房给他们做饭。大家伙儿一同制止了她,让她坐着休息就好。家婆就说厨房有水果,让他们先去吃点儿。
少年们涌去厨房,叶希木被扑过来的热情小狗抱住了腿。他把已经长得膘肥体壮的小狗举起来,和它抵了抵额头,“金背!”他叫小狗的名字,小狗嗷呜两声,伸出舌头来舔他的脸。
季辞站在叶希木身后:“你先去洗个澡。”
叶希木把小狗放下来,转身疑问:“不用吧?”他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刚才下车开门、拆车取锄头,的确淋到了雨,看上去湿漉漉的。“这个衣料干的很快。”他说。
季辞道:“去洗一下。你刚才挖土不也出汗了吗?回汗容易感冒。”说着指指前院,“淋浴间你知道吧?旁边有洗衣机烘干机,你用快洗快烘功能,半个小时就好了。”
叶希木低了下头,道:“他们是不是跟你说我明天要体检复查的事情了?”
季辞没有回答,转身问家婆:“家婆,你有没有宽松点的衣服临时给叶希木穿一小会儿?”
--------------------
第66章 凭证
等叶希木洗澡期间,季辞带着几个少年把正在整修中的老屋参观了一遍。少年们之前都还没有见过这种清末时期的旧式民居,都觉得很新鲜。
49/82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