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樾给王姨发信息,说衣服都可以,同告诉王姨钱就在抽屉里,自己拿。
赵凯锋这时候来了电话。
“樾子,父母官当的怎么样?”程樾听到电话那边的赵凯锋语气愉悦。
“鞠躬尽瘁。凯锋,听着你很开心的样子啊。”程樾边说边往沙发上一坐。
“确实,今儿个开会,我过一阵要去你那,准备好招待我吧。”赵凯锋开玩笑说。
“随时恭候大驾。”
“不是我说你,樾子,我实在是忍不住。当初你也选来省里多好,咱兄弟俩就又在一起了。非跑着去那受苦去。”
“我这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好好好,做你的“鸡头”去吧。”
赵凯锋跟程樾多年挚友,说话也比较随意,俩人也有阵子没见了,又难得都有时间,就聊了一会。
程樾多年保持着运动健身的习惯。如果一般都在早上,跑步半个小时,晚上有时间的话,再做一会无氧。所以身材一直保持的不错。属于宽肩窄腰,腹肌分明,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类型。
今天照旧如此,锻炼半小时,一冲澡,书房待会处理了些公事,就躺床上看书。
过去两年的历练,让他长进不少。现在身居要职,虽然有时候很忙,但也处理的游刃有余。程樾一直秉承着减少不必要的应酬的原则,还是可以挤出点时间,健健身,读读书,保持着他一直以来的习惯。
魏莱现在干什么呢?程樾最近老能想起魏莱,想知道她在干什么,累不累。
他是个行动派,想她了,就直接给她打电话。知道她最近很忙,就不去她家楼下叨扰了。
魏莱也相比着之前很排斥的态度,缓解了些。她想了想,这种事,最后能发展成什么样,还是要看缘分的。自己一味地躲闪逃避也不行,况且自己位卑言轻,惹恼他,没什么好果子吃。
魏莱接起了电话,听见程樾问道,“干什么呢?”那语气,很熟络。
“翻看翻看资料,还缺点啥。”魏莱坐在书桌前,边翻资料边回复。
“乡村振兴局要的?”程樾懒懒的问道。
“嗯。”魏莱回复。
“不用搞这么着急。乡村振兴局一般一过新年才会放款,还早呢。”
“那不行,好不容易答应了,我得赶紧准备好。”
“怎么,你还怕反悔不成?”程樾在那边嗤嗤的轻笑。
“这倒不至于,这么大的书记都答应了,岂能言而无信?”魏莱也会将他的军了。
“那可不一定。我不高兴了也许就……”程樾逗她。
“才不会,你不是公私不分的人。”魏莱打断他的话,直接给他扣了高帽子。
“对你,我就是公私不分。”
“程书记,清醒点。女色误国啊”魏莱调侃道。
程樾喜欢现在魏莱跟他的聊天方式,比之前拒之千里好太多了。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
“好了,不逗你了。我想吃你的做的饭。”程樾又开始提要求了。
“没空做。”
“有空了做就行,我先预订。”
“我做的可难吃。”
“你做的多难吃我都吃。”
其实魏莱做的饭还可以,之前在京上班,自己租房,有空也会做一些。回来之后,经常也一个人在家。之前工作不太忙的时候,她就照着抖音、小红书什么的,做点菜。魏莱在做菜方面还是挺有天赋的,跟着视频做的菜,还没有翻车过,不过面点就算了,肖潇曾经调侃她,“面食黑洞。”
“那就等检查完了,有空做吧。”魏莱随口应承道。
程樾这边听着,嘴角扬了起来。小莱莱,检查完了,半年的约定期限也就到了。到时候,争取把她接到家里来,做不做饭无所谓,离她近近的,每天多看几次,就好了。
程樾也没发现自己现在像个黏人的孩子,总想看她,见她。大概是那些年压抑的情感,都迸发了吧,这一次一定势在必得。
第26章 通知
直到魏莱说她困了,要休息了,程樾才恋恋不舍的挂掉电话。
要是此刻,魏莱就在身边该多好,软玉香怀,美人在侧,想想就很美。
次日,魏莱还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资料,组织部打来了电话,通知她下周去省城参加培训,周日下午报到,为期五天,周五下午结业。这个培训省里组织的,专门为全省有专项检查的村干部安排的,目的就是各村村干部学习典型先进的举措,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以便更好的开展本村的工作。
魏莱一思忖,正好。培训五天,还有两天周末可以去看看父母还有姐姐一家。徐蓓蓓的婚礼在下下周周二,到时候请两天假,直接从省城出发,更方便。
想着就高兴,当务之急,是这周务必把材料准备得当。这么想着,魏莱干活更有劲儿了。
一整天资料准备差不多,她准备明天就把资料递交到乡村振兴局。
晚上收拾好,魏莱就迫不及待跟妈妈邵玉芳开视频。
“妈妈,我想你啦。”魏莱又在撒娇了。
“妈也想你。”邵玉芳宠溺的笑着。
“爸爸呢?”魏莱躺在床上,举着平板电脑,对着视频里的妈妈问道。
“在呢,我在。”屏幕上很快出现了爸爸的大头照。
爸爸之前调去省里的学校,父母就按揭在省城买了个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平时,爸爸上班,三餐在学校解决。妈妈早上就去姐姐家,给姐姐带孩子,晚上再回来。周末,父母都休息了,有时候跟姐姐一家在一起,有时候俩口自己逛逛。
“爸爸,上班忙吗?”魏莱关心的问道。
“还好还好。”魏启山笑着说道。
“爸妈,我跟你们说个好消息。我下周去省城培训,培训完还有两天休息,可以陪你们,也去看看姐姐跟小外甥。”魏莱开心的说道。
“真的呀,太好了。”邵玉芳开心的说道,“莱莱,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什么都不用准备,我带你们下馆子。”魏莱豪气的说道。
“哎呀我们小莱莱这么大方。”魏启山开玩笑说。
一家三口隔着视频,聊着天,有说有笑的。对即将到来得见面,充满了期待。
外卖到了,魏莱起身去门口取了外卖,坐到桌前。魏莱今天懒得做饭,点了个“小锅米线。”
“莱莱,常吃外面的不好。”邵玉芳又忍不住唠叨。
“今天懒得做了。”魏莱边吃边说。
“一个月三十天,有二十九天半懒得做。”邵玉芳调侃她道,“你这么懒,以后结婚了,怕不是女婿把你再给我遣送回来。”
“这有什么,结婚了让他做。能娶到我这貌比天仙的美女,能做饭给我吃是他的福分。”魏莱顺着母亲的话,开玩笑说道。
“莱莱说得对,哈哈哈哈。”魏启山接话道。
魏启山跟邵玉芳虽这么说着,心里还是觉得有点对不住魏莱。在京的时候,魏莱自己照顾自己;回到韩城,邵玉芳没照顾她几天,大部分时间都还是她自己在照顾自己。
魏莱很贴心,总是宽慰妈妈,“您去那边,又能照顾爸爸,还能照顾小可乐。我这么大了,你在我身边还束缚我呢。”
邵玉芳时常觉得,有这么一对女儿,自己很幸福。
聊了好一阵儿之后,魏莱挂掉视频,收拾好桌面。接下来,她准备收拾收拾出门的东西。
给小外甥之前买的玩具要带,还有托人买回来缓解腰肌劳损的膏药贴得给妈妈带上,还有参加徐蓓蓓婚礼的衣服、洗漱用品、日常的换洗衣服、工作笔记等等,一通收拾下来,登记的行李箱塞得满满的,甚至拉链还是她一屁股坐在行李箱上,勉强拉上的。
行李箱这种东西,真的很神奇。挤挤总有空处,总能再塞点东西。不禁想起大学那会,每次回家或者去学校,行李箱总是塞的满满的。
第二天,去乡村振兴局送材料很是顺利,接待魏莱的还是上次那位女同志。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工作起来很认真。魏莱坐在女同志对面,看着女同志一样一样核对,有时候提出问题,魏莱一一解答。
“可以了。”女同志对魏莱说道,“等公示期结束后,没有异议的话,再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一声就行,要是有问题,你得来找我,我再告诉你该怎么弄。”
对方说的很清楚很仔细,魏莱都记下了。
走出乡村振兴局的大门,魏莱一身轻松。终于,这件大事暂时了了。
还有时间,不如趁热打铁,找杨润谈谈。看看他什么反应。
这时候,镇里的副镇长康强给魏莱打来电话。“小魏,书记安排我协助小汇村的工作,好好准备这次专项检查。我本来包片也包咱们村,大概情况我也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但咱俩还有杨茂还是得碰一下,好好捋捋。”
康强是小汇村的包片领导。在镇里分管宣传、财务。魏莱对他的印象就是,相对年轻,干活还有点冲劲。
“好的,康镇长。您现在忙不忙,不忙的话,咱们村委会集合。我现在在乡村振兴局,大概不到半小时能回去。”魏莱说道。
“可以,一会见。”康强很干脆的答应了。
看来刘书记说话算话,这么快就找来了副镇长。多个人多个办法,而且村里的很多工作,镇里的领导来了,有时候还好开展一些。魏莱边开车边想着。
况且,康强分管宣传跟财务,村里的发展也许能指指路,帮帮忙。财务刚好也是杨润反映的,趁此机会,好好盘盘底。
魏莱不知道的是,之前在程樾的授意下,曾秘书给镇刘书记施加了压力。刘书记敏锐地捕捉到了曾秘书,不,应该是区委书记的意思,积极地帮助小汇村应对专项检查。
毕竟,给区委书记留一个好印象,以后工作也好展开。再说,曾秘书都说得那么直白了,敢不积极吗?给区委书记留下不太好的印象,才是最可怕的。
第27章 碰头
没多久,魏莱就到了村委会。她刚停好车,康强副镇长开着车也到了。
魏莱等了一下康强,俩人一起走进村委会办公室,杨茂已经到了,还准备好了热水,袅袅的热气还往上飘。
“外面冷呢吧。”杨茂问道。因为康强是小汇村的包片领导,他们常见,杨茂也没有很拘束。
“确实是开始冷了。”康强边说边坐下,“咱们村还好,毕竟家家户户都安上了暖气,还有电暖炕,老百姓们不受冻。你看看许家窑村,
村里还有一多半悄悄烧煤呢,既不安全,又不卫生。今年它们村的禁燃禁烧又是个大工程,去年天天让卫星拍,今年估计又是,真愁人。”
许家窑村条件差,村干部也不作为,去年清洁能源替换的时候,村干部不好好做工作,村民们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又为了省钱,很多能没安装暖气,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因为这个,村干部受了处分。但是,很多工作就是这样,当时趁着大浪潮不一鼓作气的干下去,之后再想做,劳民伤财。
许家窑村就是这样。之前没有安装暖气的村民,看到安装好的村民确实用的不错,现在也想安了。三天两头去找村干部,村干部联系安装公司,人家之前的批发价不给安装了,怎么说都不行。涨价村民也不乐意。天天吵吵闹闹,事情也没个进展。
魏莱暗自庆幸,杨志刚近几年没做什么好事,但是全员覆盖安装了暖气,就是唯一一件,虽然他的初衷是为了吃回扣,但村民切实享受到了实在,魏莱现在开展工作也少了一桩心头病。
顺嘴提了几句隔壁许家窑村,康强接着步入正题。
“咱们仨一起捋捋专项检查的要求,对照查摆咱们自己的问题,想想咱们的做法,定制一个时间轴,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下去。”康强条理清晰,看起来,来之前也做了功课了。
“康镇长,之前接到检查通知后,我俩就捋了捋,您看。”魏莱边说边拿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省里检查组的要求,还有小汇村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发展方向。
“存在的问题还不全面,我俩商量着一边干一边发现问题,一边想对策好好解决。”魏莱补充说道。
康强对照着省市区三级发下的文件,好好看着魏莱的笔记。省里的要求大概分为五个方面,党建引领、以案示警、信访维稳、规范财务和集体增收。其中,集体增收是重点。
魏莱的笔记上,已经依据文件精神一一罗列清楚,很详细,见解也很鲜明。康强不禁在心里感叹,小魏之前不显山不露水,这原来认真干起工作来,也有一把刷子啊。
看了好一阵,康强抬起头来,说“工作做得很细致,我放心了。我就提个小小的想法,你们斟酌斟酌。咱们村一直环境优美,先天条件很不错。咱们镇也历史悠久,有点文化古迹,偶尔也有游客过来。我的意思是,可不可以尝试,咱们村先发展几个旅游的小项目,之后联合几个村,比如许家窑村有水,可以漂流,东王村有东王庙,也是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联合这些村一起,发展发展咱们村乃至咱们镇的旅游业。当然,这不是短期能见效的东西,即使咱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次专项检查时,检查组也看不到。但是,长期来说,也是村里发展的一条路子。”
康强提出的点子,其实跟之前秦副区长的建议不谋而合,魏莱跟杨茂也商量过。不过他们那时候觉得,以一村之力,撬动整个镇的旅游业,难度太大。还是先应付这次的检查,过关再说。别好高骛远,最后什么都没做好。小汇村先按部就班发展稻蟹养殖,搞好观光水稻。大规模旅游项目还是之后步上正轨再说。
“康镇长,我们准备这次先张罗着种点观光水稻,等长大些了,好看了,宣传宣传,让城里的人们周末放假来看看,北方人见水稻也算新奇。”魏莱回复道。
“而且,采摘园有一片果树坏死了,我们准备拔了,开春种芍药。芍药花开了,可以吸引人来拍照打卡。芍药还是药材,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杨茂补充道。
“想法很好,落地也靠谱。到时候,我在宣传上想想办法,咱们一起把这些点子都变成现实。”康强说道。
三人也小小的头脑风暴一下,思路也更清晰了。
“哦,对了,康镇长,最近杨润还在频繁上访。我们也做了点工作,看看从各个方面,怎么帮帮他,解决解决咱们村的这个信访问题。”魏莱说道,随后跟康强详细描述了朱美华以及杨润母亲的情况。
“我准备近期有空找找杨润,跟他谈谈,看看他啥情况。”魏莱补充说道。
“估计是场拉锯战啊,我之前还找他聊过几次,发现这杨润真是油盐不进。”康强苦笑着说。
“试试吧。”魏莱回复道。
一上午的碰头会,笔记本又密密麻麻记了不少。今天或者明天去找找杨润吧。
好巧不巧,魏莱跟杨茂送走了康强,正准备返回办公室的时候,杨茂突然说了句,“那不是杨润嘛?”
11/78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