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越农家,科举为上——唐轻寒【完结+番外】

时间:2025-02-09 14:38:33  作者:唐轻寒【完结+番外】
  这些信息,想来是杨西宁自知道李耀安要来京城赶考便开始打听的。
  李耀安也从这些信息中,将自己的一些分析告诉杨西宁。
  两人聊得起劲儿,在要吃午饭的时候,崔氏派了人来,带李耀安去了男人们吃饭的地方。
  丹青则在李耀安和杨西宁聊天的时候,跟着杨府的管事出去买院子置办东西去了。
第125章 新宅
  丹青跟着杨府的管事看了很久,东边不用去看,大多住的是王群贵族。
  西边则大多是清流读书人家,北边是皇宫,南边挨着城门,则大多居住着是商户平民。
  宁远将军府是京城东边的,位置稍微偏僻一些。
  杨府的管事,主要是想带丹青去看看西边和南边的宅子。
  他们找了杨府熟悉的中人,由他带着去看。
  他们先去看了西边一套二进的院子,里面收拾得很是齐整,还有一口水井。
  看了就一句话,卖相不错。
  随后中人又带他们去看了一套三进的院子,房子布局是很好,但架不住,房子破败。
  丹青对中人摇了摇头,表示不行。
  最后走到了南边,南边的这个宅子,曾是富商居住过的。
  里面有好几个院落,甚至还有一个花园。
  丹青四下看了看,发现也是可以拎包入住的。
  就是这装修上,看上去富丽堂皇的,让人有些不安。
  丹青问了问价格,第一套,因为地段的原因需要一万八千两。
  第二套房子大一些,房间多一些,有些破败,但架不住位置好,要价两万两。
  第三套富商的宅子,更大更美,里面的家具装修都很要钱,要价两万八千两。
  按富商的原话,若是他这宅子,位置是南边,肯定能要价三万八千两。
  丹青不好做主,带着杨府的管事和中人往杨府走。
  刚好这时李耀安等人也从杨府出来了,丹青立马上前告知李耀安,看房子后他得出的结论。
  李耀安让中人再带他们去第一套宅子看看,并谢过杨府的管事让他回去。
  可管事看事情还没有弄完,就还是想跟着,直到李耀安等人安顿下来。
  没办法,李耀安知道,这是他的任务,就只好让他跟着。
  到了第一套宅子,李耀安四下看了看,点了点头。
  和中人还有杨府的管事一起去衙门签红契过户,丹青则和李木头一起去南市买生活必需品。
  大大的院落里,就只剩下了李耀光一个人,拿着帕子扫帚开始做卫生。
  过了户,回到新宅。
  丹青和李木头也回来了,李耀安去了东厢房。
  进了房间,把所有的银两银票放在床上,数了数。
  走得时候,爹娘给了他五千两,莲华给了他三千两,大哥给了五千两,他自己有一万两左右。
  买宅子花去一万八千两,现在就还只剩下五千两了。
  他们现在要在京城生活,往后还要给杨家送聘礼。
  虽然爹娘那里准备了一些聘礼,但要娶一个官家小姐,还是需要再添多一些,不能让人看杨府的笑话。
  李耀安拿了笔墨纸砚,写了封信,等着明天寄回去。
  让他爹李梁把他放在老家的一些画,每月卖三幅。
  等他考了进士,回家祭祖的时候,应该能拿些钱,买些良田铺面当聘礼了。
  丹青今天很累,中午只吃了两个肉包子,之后就一直在跑。
  看了房子,置办东西。
  回了新宅子还得归置东西,要不是有李木头这个力气大的跟着,丹青肯定已经趴下了。
  李耀安看丹青实在忙碌,大家又真的很饿。
  没办法,他去了厨房,煮饭炒菜了。
  晚上,饭厅里。
  李耀安端起一碗米汤,喝得喜滋滋的。
  饭前喝碗米汤,再吃饭吃菜,真的是一件很美的事。
  “耀安啊,你这样喜欢喝米汤,让喜欢你的小姑娘看了,肯定就会嫌弃你了。”
  “人家那些大家公子,可都是喝的好茶。”
  李耀光嘴里还塞着肉,就笑话李耀安喝米汤。
  李耀安没有管他,将米汤喝完,自己去乘了饭,再慢条斯理地开始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丹青可看不惯自家公子被嘲笑,回了李耀光一句。
  “哟,我们丹青,还知道这句啊。”李耀光笑着打趣。
  “耀光,待会儿你洗碗。”李耀安放下碗筷说了这句就走了。
  丹青眼珠子一转,连忙把剩下的饭塞进嘴巴,也跟着跑了。
  剩下李耀光和李木头两人,他们对视一眼,立马开始风卷残云。
  有一句话叫做,先吃完不管,后吃完洗碗。
  最后,李耀光输了……
第126章 茶馆议论
  街上的读书人多起来了,丹青和李木头两人有空就会去南市看看。
  一是添置新宅里的东西,二是看到好些的东西,在能力范围内就买回去。以后给杨家做聘礼。
  三则是,打听会试的情况,看看今年有什么热门的状元人选。
  丹青和李木头进了一家茶馆,刚好里面有一些读书人正在讨论来参加会试的有哪些厉害人物。
  “要我说啊,兖州裴行风肯定能成为会元。”
  “他三岁能背诗,五岁能作诗。十岁成秀才,十五成解元。”其中一个书生正宣扬着裴行风的厉害。
  另一个书生却不服,高声道:“什么裴行风!我们京城有个人绝对比他厉害!”
  “昌远伯府的小伯爷朱瑜,他的学识可是国子监祭酒就赞赏的。”
  “文武双全,容貌品行都很是厉害!”
  益州口音的一个学子不服,拍了桌子高声道:“我们益州李耀安更厉害!”
  “益州李耀安?”大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实在是因为李耀安比较低调,就算游历在外,也不喜高调。
  “不知道这个人,不会是个乡下的泥腿子吧!”有人这话一出,就有人跟着笑了起来。
  气得益州来的书生,涨红了脸。
  丹青更是想上前理论,被李木头拦了下来。
  “住口!”茶楼的二楼,有个男子推开了包间的门,站在二楼的走廊上,看下来。
  那男子穿了身银白的衣服,容貌上佳,宛若朗月清风。
  此人正是昌远伯府的小侯爷,朱瑜!
  他板着一张脸看向嬉笑的书生,朗声道:“益州李耀安,曾小小年纪,就因为看到有溺毙女婴的事,而发动全族的人去调查统计。”
  “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篇文章更是轰动了整个朝堂。”
  “听说他已是益州那边的解元,若是来参加此次会试,年龄也不过十六七岁!”
  “如此少年天才,你等怎可笑话!”
  那个说李耀安的书生可不怕朱瑜,带着些吊儿郎当的口气说:“有句话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现在的李耀安,谁知道是怎么样的?”
  “他一个乡下的泥腿子,看得起书吗?”
  对于这人的态度,朱瑜也没办法,他不会吵架,也没怎么和人红过脸。
  这时益州的书生,大声道:“我听说此次李耀安,来参加会试了的。”
  “等榜单贴出来,你们就知道了,哼!”放下狠话,益州的书生走了。
  朱瑜也觉得再在这里听没意思,也下楼走了。
  丹青被李木头拉着,也跟着出来。
  茶馆里面,静了一瞬后,哄堂大笑。
  “这些人真过分,还是读书人呢,真是嘴上不积德的东西!”丹青很是愤愤不平。
  李木头没有过多说什么,按照他跟着李梁的经验来看待这件事。
  只有拿出结果,才能让这些人闭嘴,现在和他们争论,只能让自己生气。
  回到家,丹青找李耀安打了小报告。
  李耀安听了,笑了笑说:“别人看不起我,那也是能想到的。”
  “毕竟我也没什么美名,家里也曾经是真的以种田为生的。”
  丹青反驳道:“可你是云清书院的学子啊!”
  李耀安摇了摇头道:“云清书院的学子那么多,难道每个都让人惊叹?”
  “况且,大昭像云清书院这么有名的书院,还有九座。”
  丹青低垂下了头,在他看来,李耀安是最厉害的读书人。
  李耀安看丹青垂头丧气的,立马道:“你快些去做些好吃的,我好好看书,争取打他们的脸出气。”
  丹青听了这话,连忙点头,撸起袖子,就去了厨房。
第127章 会试
  二月初九一大早,李耀安和李耀光就提了考篮往贡院去。
  这些天他们没有出门,但丹青带回来的消息也令人心惊。
  一个有些名声的举子被人从楼上推了下去,现在还在医馆躺着。
  推他的人是个醉汉,但这醉汉在赔了钱之后就不见人影了。
  还有人走在大街上,被人从楼上扔下来的花瓶砸中的。
  还有什么,善良书生买下卖身葬父的美貌女子的。
  更甚至,还有人在会试前两天,因为误食巴豆而拉虚脱了的。
  简直花样百出。
  这吓得还想出门逛逛的李耀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像个闺阁小姐。
  李耀安也被丹青和李木头看着,不让出门。
  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二月初九、二月十二、二月十五日分三场进行。
  第一场,四书释义三道,经义四道。
  第二场,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表内选答一道。
  第三场,经史策五道。
  会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
  另有同考官20人,多是翰林院的官员充当。
  他们要负责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
  若是他李耀安有幸入得翰林院,说不定也会在某一天成为同考官。
  把篮子提在身前,双手连同衣袖,将考篮遮住。
  这要是被人陷害了,可没有人听你喊冤。
  通过层层检查,进入了贡院,根据抽到的号牌找到自己的号房。
  李耀安不由得庆幸,自己运气是真的好,还是没分到臭号附近。
  李耀安上上下下检查了自己的号房,还拿了油纸,将屋顶给填了填。
  拿了帕子将两块木板都擦了擦,这让对面看到的人,觉得李耀安是真事儿多。
  等所有检查都完毕了,李耀安就乖乖坐好,等待发卷。
  第一场对于李耀安来说,根本不是事儿,但为了怕写错字,还是在草稿上写了一遍答案。
  确认完全无误后,再在卷子上写答案。
  第三天出去的时候,他丝毫没事儿。
  第二场的时候,下起了春雨,春雷也打得震天响。
  李耀安这边除了冷了点,倒没有其他什么感觉。
  第二天起来写卷子的时候,喉咙稍微有些不舒服,李耀安赶忙拿了一片老姜,含在嘴里。
  对面的兄台,头发都湿了,打着哆嗦,在收拾残局。
  出考场的时候,李耀安迟迟等不到李耀光。
  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李耀光才晃晃悠悠地出来。
  李耀安和丹青连忙上前扶住他,摸了摸他的额头,一片滚烫。
  上了租来的马车,赶忙往家赶。
  李耀安拿了李耀明给的伤寒药丸,化在水里,喂给了李耀光。
  丹青烧了热水,让两人洗了个热水澡。
  在收拾好了之后,李耀光拉着李耀安哭了。
  “我看题,我都会做,我也用油纸填了屋顶。”
  “但架不住,真倒霉,屋顶的油纸被老鼠给啃了!”
  “这雨一下,我脑袋都晕乎乎的,这卷子咋写的,我都不知道!”
  “明天还不知道能不能去,去了能不能翻盘。”
  李耀光的担忧被杨府请来的大夫化解了,这大夫进来先给李耀安喊了脉。
  发现这人,还挺健康,那杨管事干嘛一个劲儿让他先看这个?
  害得他以为,这坐着的少年有什么不治之症。
  看了这个坐着的,再去看了看躺着的李耀光。
  大夫直接说:“先躺个三天,吃三天药吧。”
  “就你现在这样,明日去了贡院,也是写不好字的。”
  李耀光不信邪,等杨管事带着大夫走了,愣是拉着丹青给他准备笔墨。
  结果还真是,写得东倒西歪的,根本不能看。
  第三场,李耀安自己一个人去。
  安安全全写完了,什么事也没发生。
  一般来说,李耀光的运气极好,若是他中途因为一些原因退出来,那必定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儿。
  结果风平浪静,什么事儿都没有。
  三场会试都结束了,考官们开始工作。
  有一个翰林倒霉,拿到了李耀光第二场试的卷子。
  誊抄的时候,简直就要被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歪歪扭扭,全靠猜!
第128章 王朝本名赵晏
  会试结束,李耀光的伤寒也好了。
  他拉着李耀安询问第三场的题目,愣是把第二场和第三场的题,重新在家做了一遍。
  一边做,还一边打哈欠。
  负责誊抄他试卷的翰林,没少在心里咒骂他。
  丹青还是不让他们外出,什么买东西打听消息,全都一个人干。
  让李木头就在家看着李耀安和李耀光,生怕他们两个一走,家里发生什么事。
  李耀光却不怕,说自己已经好了,而且没什么知名度,出去逛逛也无妨。
  等李木头上茅厕的时候,李耀光就偷偷溜了出去。
  还在画画准备赚钱的李耀安也不知道,等中午丹青带着菜回来,做好了喊吃饭,他们才发觉,李耀光不见了。
  丹青让李木头和李耀安待在家里,自己一个人连饭都没吃就出去找人。
  人是在一个茶馆外面找到的,当时他正和一个店小二在说话。
  楼上就丢了一个花盆下来,吓得丹青心都提起来了,恨不得快步过去将李耀光给推开。
  但有人动作更快,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个壮汉,拉着李耀光的衣领子,避开了。
  丹青快步过去,朝壮汉道谢。
  壮汉却面无表情,快步上楼,查看是什么人干的。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