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王大夫坐在主位,李耀安坐他旁边。
王子言本来给李耀安倒了一杯酒,结果王大夫一个眼神过去,王子言就把酒递给了李耀光。
“耀安啊,咱要少喝酒少应酬知道吗?”
“酒不是个好东西,咱十八以后再喝啊。”
王大夫这还将李耀安当孩子哄,李耀安也乖乖当个孩子,点点头,以茶敬酒。
王大夫抚着胡须笑了笑,自己端着酒杯,喝得香。
虽然李耀安的身体已经和正常人一样了,甚至比有些正常人还抗冻一些。
但李耀明和王大夫,却对他饮酒这事看得很重。
仿佛喝了酒,他就会喜欢上喝酒,从而败坏身体。
吃了饭,丹青去厨房烧了很多热水。
李耀安让李木头将浴桶放在客房里,好好地泡了个澡。
李耀光看了,也想要。
热水,丹青那里烧得多,但浴桶他可搬不进房间里。
他请求了李木头,李木头却朝他伸手要钱!
李耀光无奈,只得给了十个铜板。
李耀光一边泡的时候,还一边嘟囔着区别对待。
在他隔壁的李木头充耳不闻,正坐在床上数钱。
等这趟回去,李梁那里肯定会给他银子。
上次出发的时候,就悄悄给了他二十两,让他照顾好李耀安。
现在虎头娶妻了,家里以后还会添人口,他作为一家之主,当然要多赚点钱。
从望远县回李家村就快了,李莲华特意起了个早。
给李耀安选了一件青衫,还找了根玉簪子。
束了他一半的头发,后面剩下的头发,还拿梳子沾了头油梳得整整齐齐的。
“等你入朝为官了,头发就要全部束起来了。”李莲华一边押着李耀安给他梳头,一边看着镜子中少年的模样。
等李莲华给李耀安打扮好了,这才出发。
李耀光等得不耐烦了,李耀安出来后,他就不想发牢骚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
这么一打扮,还真有贵族世家子的样子了。
这回去,肯定给族里长脸。
丹青一大早还把马车给擦了,本来灰扑扑的马车,都看着上了些档次。
马车缓缓前进,到了李家村村口。
村口已经等了很多人,李梁和王氏等人站在众人的前面。
看见李耀安下了马车,王氏高兴得掉了眼泪。
衣锦还乡,亲朋族里都来迎接,还有人放了鞭炮。
李耀安直接被李梁带去了祠堂,跪在那些牌位前,李梁高呼着:“天和五十三年,益州清江府李耀安状元及第!”
这一句话,也被写在了族谱,李耀安名下。
此后,李耀安但凡升官或是有什么政绩,就会被李氏一族开祠堂请族谱给记录下来。
李耀安朝着众牌位磕了头,上了香。
又去了老族长那里,磕头上香,并告知老族长喜讯。
等忙活完这些,才去了祠堂的院子里,开饭。
席桌上,童秀才笑得很很是高兴,一张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李耀安特意拿了酒壶给他添酒,以茶敬酒敬了他一杯。
“童夫子我敬您一杯,谢谢您当初肯来我们李氏一族教书。”
“更谢谢你,对我们的学业,十分的看重。”
童夫子连忙端了酒杯和李耀安的茶杯碰了一下:“我能来李家村,也是我的福气。”
“李氏一族待我极好,若是不介意,我和老妻就在这里养老了。”
童秀才的老家那里,与他为善的,没什么人。
待在李家村,他的妻子已经能跟着村里的妇人一起研究学问或者生意。
成日里忙碌着,还高兴得很。
他在李氏一族的族学教书,也很是舒心。
这次当着李耀安的面说,想要在这里一直住下去,也是想得个准话。
李耀安不好越过李梁这个族长来回话,好在李梁也没让气氛凝结,直接笑着端了酒杯敬童秀才:“我们求之不得呢!”
“您要是愿意,咱直接在族地给您留块地方!”
“就算以后您百年了,咱保证这些后生不会给您断了香火!”
听了这话,童秀才感动得掩面而泣。
第136章 党争
晚上是一家人的时间,大家坐在堂屋里,听李耀安讲述他的事情。
说到杨家,王氏和李梁还从来没有见过杨家人。
对于儿子要定亲的姑娘,心里也没有底。
哪怕大儿媳妇说杨家姑娘是她表妹,规矩礼仪肯定不错,但只要没见到人,王氏就不怎么放心。
李耀安在家里还能再待一个月,等一个月后就得启程去京城。
李梁等人决定和他一起去,一是李耀安的婚事,得请个官媒正式上门提亲,还得定好婚期。
二是李氏一族的产业,可以发展一些到京城去。
开个小铺子,买个小田庄。
带些想要去京城发展的后生去,这样李耀安在京城就有人可以用。
李耀明则因为崔念念的原因,要迟几个月出发,只说应该能赶着到京城过年。
李莲华一脸愁容,爹娘他们都去了京城。虽然知道他们还是会回来,但到底一家人都去京城,她却不能去。
“姐夫那里秀才功名已经考上了,再过几年也会去京城的。”
“况且,现在朝中党争厉害,姐夫去了京城,反而有危险。”李耀安出言安慰。
李耀安察觉出李莲华情绪不对,稍微猜测一下,就明白了原因。
李莲华听说有危险,连忙问李耀安:“那你在朝中为官,岂不是也不安全?”
李梁和王氏也担忧地望向李耀安。
李耀明皱着眉头问:“是当今身体上……”
这未尽之言就是问当今皇上的身体如何。
李耀安回:“当今皇上在位五十三年,年越七十,各位皇子具都成年。”
“况且,目前暂无嫡后,更无太子,党争激烈,实属自然。”
李耀明听了就又问:“你要不要先走关系求个外放?”
李耀安摇头:“我待在翰林院应该无事,我身为大昭第一个六元及第的人,还是有些特殊的。”
“况且,非翰林不入内阁,我想走上去,翰林院就非待不可!”
其他人见李耀安已经做好了决定,也不好再劝。
只是李梁起身出去了,迈进了黑暗之中。
其他人也随着李梁的外出,而都陆续回了自己房间。
王氏回了房间,不由得悲从心来。
原以为小儿子中了状元,就皆大欢喜了,哪知道还有党争!
一颗心都被提了起来,恨不得天天盯着他。
李莲华和王子言回了房间,李莲华就拉着王子言说:“你再努力一点,以后得个好名次,咱们去京城!”
王子言只得拍了拍李莲华,将她拉进怀里安慰。
李耀明和崔念念那边,崔念念扶着肚子,坐在床上:“杨家就是因为党争,杨伯父才从武将被转成了文臣。”
“现在耀安都还没有到弱冠之年,去了京城无异于羊入虎口。”
李耀明给崔念念脱了鞋,打了热水给她洗脚:“耀安聪明,只要闷头做事,不出错就行。”
“当今也还健在,放心吧,没事儿的。”
崔念念稍微放下了一点心,洗漱好就躺床上睡了。
李耀明却还是担忧的,那些话也纯粹就是安慰崔念念的。
他起身去了自己的药房,关了门,一夜没有熄灯。
李耀安敲响了王氏的房门,打开门的王氏,脸上还有泪痕。
李耀安叹了一口气,他的本意是避免王子言今年考了举人,就去京城。
哪想到,一句话出来,家里人的担忧就冒出来了。
李耀安只得扶着王氏回屋,喊了于婶子打水过来,让王氏洗个脸。
“阿娘,现在皇上身体还好,党争不会进行得太过。”
“我在翰林院待个三年,就寻找机会外放,到时候党争更牵扯不到我。”
“我只要乖乖在翰林院做事,不要掐尖要强应该没事儿的。”
王氏知道,这只是李耀安安慰她的话,但她也不愿意看李耀安费尽心思来安慰她。
只得自己缓了缓情绪,笑着对李耀安说:“娘没事儿了,你回去休息吧。”
“赶了这么些天路,你肯定已经累了。”
“娘也困了,马上就洗漱休息去了。”
李耀安盯着王氏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出了王氏的房门。
也就在李耀安回房后,李梁带着些酒气回来了。
王氏一问,就说是以后曹婶子一家都会跟着去京城,有李木头和虎头父子两个,不用担心耀安的安全了。
听了这话,王氏拍了拍胸口,这才真的安稳了些。
第137章 现在的李家村
清晨的村子空气清新,鸟儿已经开始叫嚣。
李梁一大早就因为族里一个嫁出去的李二丫被婆家打了,而带着青壮去找场子了。
李二丫被她公公婆婆联合着她的相公一起打得奄奄一息。
只因为,李二丫不愿意将自己的嫁妆拿出来,给她相公买酒喝。
幸好,嫁在附近的另一个李氏一族的姑娘看见了。
她趁着天色还是灰蒙蒙的,独自跑回了族里,找了李梁。
李梁当即召集了族里的青壮,拉上李耀明和于婶子就出发了。
快中午的时候,李二丫被抬了回来。
已经初步包扎过了,李二丫的嫁妆也都抬回来了,也让李二丫的夫家给写了和离书。
这是李二丫撑着一口气强烈要求的,说是宁愿出家做尼姑,也不愿意做他们家的牲畜!
原来是成婚前,夫家一家都装得很好,对李二丫以及李二丫的家人也是尊敬有加。
甚至借了钱给李二丫家送了一份厚厚的聘礼!
李二丫的爹娘见了聘礼,就没有私下查问,李二丫自己也被她相公的花言巧语欺骗了。
刚嫁过去,他们家就明里暗里说为了娶她欠了债。
李二丫想着是一家人,就拿了自己的私房给还了欠款。
她这私房存了很久,连自己爹娘都不清楚有多少。
现在填了夫家的欠款,就只剩家里给的嫁妆还有十两银子傍身。
夫家那边的人,以为她帮他们还了欠款之后就没钱了。
就要求李二丫干活,李二丫觉得这也没错,她在家里也是要干活的。
但随着要干的活一点点增多,李二丫也反应过来,自己是被欺负了!
在她相公找她要钱买酒的时候,矛盾激发了,她没给,还和她相公吵了一架。
随后她就被打了,打了之后被拖去了厨房自生自灭。
若是没有人通风报信,夫家那边再饿她两天,她人也就没了。
李梁带人过去后,直奔柴房,跟着去的李耀明赶紧上前摸脉。
让于婶子给李二丫喂了水喂了药丸子,让于婶子简单地给李二丫包扎。
也就是这时候,李二丫喊了和离。
若是换了其他姑娘,可不敢这么喊和离。
她们会顾忌家里族里会不会有什么影响,也怕回了家里,也没有个落脚的地方。
但李氏一族的姑娘,可不用惧怕这些。
夫家那边出的聘礼,是借钱给的。
后来她帮他们还了,她李二丫自然也不欠她夫家什么。
倒是她夫家将她打成这样,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李梁一行人走之后。
其他人就看见了,躺倒在地,哎哟直喊的李二丫前公婆和相公。
李梁回来后,奖赏了通风报信的姑娘,还有跟着去的青壮。
安顿好李二丫,李耀明也留下了药,父子两人这才回了家。
李家村不是李氏一族的姑娘,都羡慕了。
李氏一族的姑娘太过好命了,有些人家就动起了心思,想要将自家的姑娘嫁给李氏一族的男子。
这样,以后自家姑娘也是李氏一族的人,自家姑娘生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和保障。
他们就连李氏一族的鳏夫都不想放过,成天拉着自家姑娘在人跟前转,想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一时间,李氏一族没有成亲的男子,都躲着这些人,就怕自己被赖上。
李耀安现在已经被授了官职,那些人也不敢将主意打到他身上。
他自己一个人在李家村溜达,一步一步走得很是踏实。
他在这里度过了十六年了,他还记得当初在田里捡稻穗的日子。
还记得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下河,采草药赚钱,摘野果子甜嘴。
如今大家各自成家,都有了要顾念的人。
往后李家村的生活,悠然田居,肆意游历都将不会再属于他。
李耀安一个人走完了李家村每一个地方,回到家里就关上门作画。
他要将现在的李家村画下来,等年老致仕的时候,再拿出来和人忆忆往昔。
第138章 李槿华求救
在家里待着的日子,很是规律。
除了偶尔有人慕名来拜访,李耀安大多都是在族学讲课,或者在家画画。
王氏还特意挑了个日子,带着一家人去王老童生的坟前,讲了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
李梁本来提议王氏将王老童生的坟给迁到李家村,但王氏却不同意。
她说,是人都想落叶归根,她爹从出生起就在这里,是不愿意去李家村安眠的。
后来李梁就不劝了,因为他自己也不会想着离开李家村的。
李梁在要走得时候,开了个会,问了想要去京城的后生有哪些。
得了名单,李梁还会挨家挨户地问。
若是家里有一个人不同意让他去的,李梁就会把他从名单中删除。
最后能去的族人有十人,五个男子,五个女子。
年龄不一,男子中有刚从族学中出来的,童生试实在过不了,就另辟蹊径,选择从商。
女子中有嫁出去后和离回来的,也有族中的寡妇,李二丫就在其中。
统计完人手,李梁让他们自己去收拾好东西,到时间就会出发。
李梁还拉着有远行经验的丹青,和他一起去县城采买。
另外还多置办了几辆马车,方便跟着去的族人一起出行。
李耀明则在家里忙活着做药粉,就怕爹娘带着一些族人去京城,受伤了买不到药。
50/66 首页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