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染书是真没干过活,更没做过饭,在一旁尴尬的很,只能退到石桌旁坐下,静静的陪伴。
但她认为的尴尬,在旁人看来却是另一番情景。
老赵背着一箩筐的菌子和萝卜踏入院内,一进来就看到端坐于石桌旁的萧染书。
只见她一身白衣清冷仙气,随意而坐孤傲绝尘,单手撑着下巴一侧目光幽冷,不苟言笑中又带着一丝祥和。
老赵当时就差点又给跪下了!
好在张大娘一心忙着干活,回头吼了一声:“赶紧来搭把手!”
老赵连忙上前:“来了来了。”
夫妻俩忙活了一阵后,香味已经弥漫了出来。
萧染书盯着那口锅,内心无比期待!
老赵一抬眼就对上那双眼睛,在他看来,仙子神情带着淡淡的笑。
这分明就是满意、欣慰、慈悲……
他心想,仙子不愧是仙子啊!
张大娘不知想到了什么,问:“仙子,您吃米不?”
萧染书:“……”
张大娘以为仙子不知道什么是米,手舞足蹈的形容起来:“就是白色的,一粒粒的,稻米,粮食!”
萧染书嘴角抽了抽,道:“我吃。”
末了,她觉得需要解释一下,社恐人士走出社交恐惧圈的第一步,就是多说话。
于是她又补充了一句:“我是人。”
然后她就看到张大娘和老赵双双松了口气的样子。
萧染书:“……”
这对夫妻到底误会了什么?
张大娘就更兴奋了,来了句:“太好了!我也爱吃米!”
老赵差点没气晕过去,狠狠拉了一下媳妇的衣袖。
张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话多的她又忍不住唠起家常:“仙子,这鸡汤您喝着吃着,明儿我上山给您收拾,铁柱今儿要耕地,明儿再让他上来拜您。”
老赵也接话道:“对,让铁柱扛一袋米上来。”
萧染书内心感动的一比,但因为社恐惯了,面上还是没什么表情,同时她觉得自己话太少很不礼貌,可一时半会儿让她热情也做不到。
社恐社恐,跟人说话是会触发恐惧心理的!
于是她斟酌着言辞,慎重的祝福:“愿今年你们的庄稼地,春无一条虫,秋收万粒粮。”
在她看来这一家子淳朴,对村民来说最好的祝福就是这个。
夫妻俩顿时喜笑颜开,双双鞠躬道谢着离去。
小院又回归了清静雅致,唯有那一口不断冒泡的砂锅增添了烟火气。
简易室外灶旁放着老赵背来的箩筐,筐外底部沾着新鲜湿润的泥,里面还有煮鸡汤剩下的大半筐菌子和萝卜。
这一筐蔬菜够她吃三天。
又有吃的了!
她端着一大锅鸡汤来到石桌,心里都要开花了,每一口鸡肉都炖的入味,每一筷子配菜都香的充满鸡味,萝卜更是脆甜。
也就是没米饭,否则她能吃三大碗!
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烹饪技术如此成熟,不愧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美食基因。
萧染书一口气将一砂锅的食物吃完,舒服的摸着肚皮坐在石凳上发呆。
对一个懒人来说,饭后散步站立什么的不可能,刚吃饱就应该坐着躺着瘫着,享受食物带来的幸福后劲。
她的思维发散,再一次想到最原始的问题。
原主到底是干吗的?
怎么有点神乎呢?
这时。
轰隆隆!
一道春雷炸响。
萧染书也被这雷打的一惊,回过神来连忙起身,左手抄起砂锅,右手拎着那筐萝卜菌子就冲回主屋。
她刚进去不久,一片乌云就飘到了宅院上方,哗啦啦的开始阴雨连绵。
又下雨了。
……
下山路依旧不好走,但夫妻俩却与昨日一样无比的兴奋和雀跃,哪怕下雨都不影响两人的心情。
尤其是老赵,感叹了一路:“我今儿看到仙子坐在那,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张大娘一听是仙子的事,立马上心:“差什么?回头我给仙子拿过去!”
老赵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后,终于憋出来:“少了一套茶具,我看城里的那大户人家,闲来无事都喝茶。”
张大娘深觉有理,便吩咐道:“过两天你去城里,给仙子买回来。”
老赵点着头,当即开始跟媳妇讨论买哪种式样。
两人一路商量,从茶具开始发散,说到了笔墨纸砚,又聊起了琴棋书画,一路下山一路讨论,最终清单物品都快超过百样。
老赵回过神来,道:“媳妇,那些银两买不起这么多啊!”
张大娘是家中话事人,大手一挥:“先列出来,一样样来,将来咱必须都得给仙子置办上!”
老赵听话的点头:“我盘算盘算,实在不行将家里猪卖了。”
谈话间,两人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家中。
门一推开,看到赵铁柱就在屋里。
老赵随口道:“铁柱,田里的虫多不多?这几天爹没空下地,你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可不能偷懒。”
赵铁柱露出喜色:“爹!不用干活,咱家的地一只虫子都没有,可神奇了!”
夫妻俩一听,瞪大着眼睛对视了一眼,两人的脑海中冒出了同样的画面,以及一字不差的十个字。
‘春无一条虫,秋收万粒粮。’
萧染书那特有的清冷音色,仿佛就在两人的耳边回荡。
山顶庭院,四水归堂,白衣仙子,吉言成真!
张大娘眼眶通红,猛的转身打开家中大门。
老赵紧跟其后冲出。
赵铁柱吓了一跳,连忙跑出去,却看到自己的爹娘像是疯了一般跪在雨中。
夫妻二人根本不管雨多大,正冲着山顶虔诚跪拜!
第8章 改造东厢房
次日一早。
萧染书还没睡醒就听到院中传来一些声音,不大,明显是轻手轻脚的。
昨晚她睡的不错,便爬起来打开了主屋大门,望向院中。
果然是张大娘一家。
赵铁柱在打扫小院,屋檐下还放着一袋大米。
老赵在院子外面处理食材,看样子今天的菜是鸭肉?
张大娘则在收拾昨天被春雨淋湿的简易灶,雨下的大且又是下了一夜,这灶已经不能用了。
此时的小院早已不似前两天那般清冷,充满了烟火人气。
萧染书内心感叹,这一家人是真好啊!
开门动作轻,三人埋头干活,都没发现她就站在门槛处。
萧染书这时内心犯了难,社恐极了。
她该说什么,怎么打招呼?
早上好?会不会太随意?
早安,会不会很奇怪?
早?会不会冷冰冰?
该死的!这世界为什么没有表情包?!
作为一个社恐,每次大脑疯狂运转时,萧染书都不受控制的面无表情。
此时老赵洗干净了鸭子,拎着一回头,便看到一身白衣的萧染书站于屋檐下,清冷高贵带着疏离感。
那眼神似有什么法力,让人无法对视,对上了就动不了。
老赵差点就没敢抬脚进院子!
谁能想到在这样的场景中,萧染书只是社恐到极致,内心比谁都慌。
张大娘干活速度极快,已经将旧灶清理好,眼看她风风火火的就要重新搭一个……
萧染书连忙抬手阻止:“别。”
张大娘猛的就停下手中动作,懵逼的看过来。
老赵听到这声‘别’,如同军令似的一下子僵住了,不仅一只脚悬空抬在那,连眼睛都不眨了。
赵铁柱也紧张,小心翼翼的问:“仙子,是破坏了小院风水吗?”
在他看来,这院子虽小,却别有洞天。
可能还有传说中的阵法!
不然怎么一场雨下来,灶都毁了?
他们在这里随意搭建东西,一定有忌讳!
萧染书走到东厢房,解释道:“不是,有空屋。”
她当时为了找吃的全屋翻了个遍,虽然没有灶,但在东厢房里找到了药罐。
所以这里,应当是厨房。
张大娘立即抱起那些泥砖往东厢房里走:“对对,这里搞个柴火灶。”
赵铁柱往里面张望了一眼,也明白了过来,当即放下扫帚喊了声:“我再去找些大石头。”
老赵松了一口气,终于放下了悬空的那只脚。
东厢房本就适合开火,一家子决定给仙子搭一个完整的灶台。
萧染书上前想帮忙……
吓的张大娘连连摆手,甚至有些粗蛮的将萧染书赶出去:“使不得!使不得啊仙子!”
在她心里,萧染书就是神仙,怎么能碰这些糙活?
一家子忙的热火朝天,萧染书再次无所适从的杵在院中,觉得自己像个啥也不会的傻子。
于是她仰头看天,长长的叹了口气。
微风吹拂她的衣角,清冷白衣在庭院中仙气凛然。
屋内。
老赵抬头往院中看了眼,小声冲儿子开口:“仙子在夜观星象,学着点。”
赵铁柱愣了一下,更正道:“爹,现在是白天。”
老赵:“但我听说高人有法眼,能看到我们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赵铁柱想了想,再次更正:“那就是昼观天象。”
张大娘双眼亮起:“对!老赵尽瞎说,还是儿子懂得多。”
老赵憨厚一笑:“儿子读过书,当然比我懂得多。”
赵铁柱脸红了:“爹,我那不是读书,是在城里大户人家打杂时,顺道听到了武士们的谈话,我在旁边学了几句。”
张大娘拍了他一下:“别人都听咋没听懂呢?我儿子就是聪明!”
老赵摆手:“好了好了,别在仙子面前闹笑话。”
三人都不再说话,专心干活。
不多时,东厢房内就搭出了一个大灶台,旁边还有一个小的,砂锅架上去正正好。
张大娘当即开始施展她的厨艺,今天不熬汤了,改做红烧闷鸭!
赵铁柱和老赵也不停歇,又跑去外面砍树,就在东厢房里现场做实木圆桌。
萧染书看的目瞪口呆,佩服这三人的动手能力。
原本空无一物的东厢房,竟然就这样变成了一厨一厅,虽然还有些空荡,但好歹有了适合生存的迹象。
她感动到不行,要不是这一家子她可能真得饿死,哪能这么吃了睡睡了吃?
真是死宅的神仙日子!
待到木桌成型,张大娘那头的鸭子也做好了,满屋香喷喷。
一家子依旧跟前两天一样,干完活做完饭就打算走,生怕打扰到仙子的清静。
萧染书也说不出口留人吃饭的客套话,但在三人离开院子前,她道:“你们……”
三人听到声音集体回头,那整齐度堪称一绝。
萧染书却再次卡壳。
该死!她不知道说什么!
张大娘上前两步询问:“仙子有什么吩咐?”
萧染书沉默半晌,问:“你们需要什么?”
在她看来,恩情是在原主那,她这个冒牌货一上来就得到这么多善意,有些不好意思。
她想做点什么。
张大娘立即拒绝:“不不不!那不能!”
十字真言已经是最大最好的了,做人不能贪心。
老赵也急的忙摆手,双手摆的跟风车似的,但他也不会说话,就在那干摆手。
这时赵铁柱试探性的问:“仙子可否给我妹妹赐个名?”
老赵停下了摆手,一脸‘还能这样’的表情。
张大娘则是恍然大悟,然后面露期待和喜色。
萧染书没想到这一家还有个女儿,便点头:“好。”
得到应予,赵铁柱当即‘噗通’一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张大娘和老赵也跪在地上,各种感谢。
萧染书没想到她随口答应的事,能让这一家子如此激动。
紧接着,她就看到三人兴奋到夸张的离开,下山的步伐像是有使不完的牛劲。
萧染书:“……”
等等,她名字还没起呢,怎么人全跑了?
带着疑惑的心情,萧染书来到东厢房,坐下开始吃饭。
今日不仅有红烧焖鸭,还有一锅的大米饭。
鸭肉不似鸡汤那般炖到烂熟,带着一点嚼劲,现杀的鸭子肉质口感极佳,还放了山药和菌菇等配菜。
尤其是那个菌菇,跟鸭肉一起烧竟然极其入味。
香迷糊了!
终于有了香喷喷的大米饭,萧染书吃了个顶饱。
碳水的快乐谁懂?
第9章 ‘雨菌’变‘羽军’
又一次把自己吃到走不动路,萧染书这才慢悠悠的走到小院中,坐在石凳上休息。
没多久。
天开始变阴,紧接着就是一阵春雨落下,雨滴敲打在小院的地面,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萧染书回到了主屋室内,将一张木榻搬到了正厅,看着屋外。
四水归堂的雨景确实美,古色古香的庭院充满了闲情雅致,难怪古人有那么多描写雨景的诗词。
只是这里为什么天天下雨?
什么地貌啊……
萧染书思维放空,双眼闭上。
雨声变成了白噪音,有些催眠。
身后窄案上,那根永燃香在静静燃烧。
一缕青烟绕过木榻,飘荡在了她身前,烟气聚拢成了迷空步障。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青烟好似一张屏风雾帘,隔开了她与外界。
也不知过了多久。
萧染书的午睡被‘吱呀’的推门声打断。
是老赵一家折返。
张大娘面色激动的踏进院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女孩。
老赵和赵铁柱如同护法,一左一右的护在母女俩身后两侧。
女孩看上去什么都不懂,一边嗦着手指一边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张大娘三人原本面带兴奋之色,但在抬眼看到敞开门的主屋内场景时,则是彻底愣住了。
此时的主屋正厅,烟雾像是被刻意操控的一般,形成了一张很明显的雾帘。
萧染书就坐于雾帘之后,五官模糊,白衣若隐若现。
随着推门声响起,她缓缓苏醒,睁开了眼。
瞬间,那凝聚的雾帘便化为了烟气,在屋中四散而开。
刚午睡醒来的萧染书处于迷茫状态,就这样静静的看向前方,眼神呆滞。
4/16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