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仪式后立即上朝,接下来就要开始展示权威和处理政务。
皇朝更迭往往伴随着大批人的死亡和筛选,官员中自然有不少前朝重臣,正常情况下这些人要么刁难要么拉扯。
但到了萧染书这里,她完全没感受到。
此时她正坐在龙椅上发懵。
社恐当了将军,恐高当了皇帝。
那龙椅高的,贼吓人!
但她自以为的发懵,在旁人看来则是另一番景象。
武战天下的女帝皇权在握,端坐于龙椅之上不怒自威。
她不仅是二十万黑羽军的主人,还手握二十万禁军兵符。
总计四十万大军只听她一人号令。
那可是实打实的四十万精英啊!
多有压迫感?
人家刚把皇位打下来,这会儿武将的气场正是鼎盛之际,说不定昨晚上还亲自砍过谁的脑袋。
谁敢刁难?
疯啦!
秦元进站在文武百官之首,他依旧担任国师。
老国师活得久懂得多,文官中他官职最大,武将中他又是灵行境,与关沧海和文琴两名大将齐平。
他理所应当的话语权极大,文武百官都得卖他一个面子。
于是进入大殿开始流程都由他来掌控。
这大大减轻了毫无经验的萧染书压力。
但老国师也不是无敌的,在场百官中就有人敢跟他对着干。
这人就是王春毅。
除了萧染书他谁的面子都不给。
比方说现在,他就因为神庙的事跟国师吵了起来。
王春毅:“神像可以砸,神庙不能推!”
秦元进震惊:“你在说什么?推平凌冬神庙是圣上的意思!”
王春毅颇为看不上的摆手:“我看你真是老糊涂了,搞什么资源浪费呢?神像砸了之后,那些神庙给咱皇上建生祠啊!”
秦元进一愣:“安?”
王春毅:“你就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有道理。”秦元进接受了对方的提议并快速转移话题,“皇上,有关礼法,臣认为应当完善再细化,以彰显我大华礼仪之邦的风范……”
“你等下。”王春毅打断对方,冲着萧染书行了一礼,而后道,“这天下是皇上亲手打下来的,圣上身兼武将与帝王,自是不拘小节!臣认为礼法应当简化,不应该搞那么多有的没的!”
秦元进:“你无礼!”
王春毅:“你迂腐!老旧!”
两人各自都有理,就这样在大殿上吵了起来。
在场的其他官员没一个敢插嘴,都看呆了。
代松坡早已习惯王春毅的那张嘴,倒是老神自在的站在人群中半阖着眼。
谁料。
王春毅吵着吵着忽然点名:“代松坡,你也是老臣了,你来说!”
第171章 从龙之功,全部当大官
代松坡:“?”
他震惊了,他慌张极了。
他只是个小小领主啊!
眼下领主可不比以前,权力被弱化。
而且他也年纪大了,一路打仗行军好累,满脑子想着回去养老。
你们吵着吵着忽然点他干啥?
但再怎么慌都没用,因为不仅王春毅和秦元进看着他,连龙椅上的萧染书都将目光投向他。
这下子不说也得放点屁出来。
于是代松坡躬身出列,说出了一番万金油的话:“臣以为,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礼节自然应当留下,例如八礼四仪;至于有些没必要的……就没必要了。”
秦元进皱眉:“哪些是没必要的?”
代松坡低着头:“这就要细数了,前朝不少礼仪就没必要,还有神庙那些有的没的。”
王春毅点头:“没错!”
龙椅上的萧染书也点了点头,三个老头一台戏,精彩。
谁料她这么一点头,直接被解读成赞同代松坡的提议,于是秦元进当场就不吵了,拍板同意。
代松坡松了口气的擦了擦汗,好险。
王春毅则是挺直腰杆,神清气爽。
接下来。
秦元进开启下一项议程:“皇上,有关官职变动,臣认为代松坡代大人一路行军北上,功劳苦劳皆有,他第一个应当升官。”
这回王春毅没反驳,甚至还同意的添了一句:“对!代大人不容易,尤其是我们大华帝国刚建立,周边国家蠢蠢欲动,需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代大人非常适合当使节,上君子六艺!”
代松坡快晕倒了!
他刚刚还在憧憬回乡养老,这两个老登在干什么?
而且听王春毅话里话外的意思,大华内战结束后与周边国家或许要开战。
改良版君子六艺又来了?
派他出去当使节?
不要啊!
情急之下,代松坡连忙开口:“皇上!王春毅王大人更适合担任使节一职!”
大殿上静悄悄,其他官员听着三人的对话,脑子都跟不上节奏。
他们是听说了一点君子六艺的事,据说相当残暴啊!
不降就又打又骂的。
萧染书知道这会儿自己是躲不过去了,于是开口:
“王春毅封从一品,任总刺史。”
“代松坡封从一品,任礼部尚书。”
一锤定音。
代松坡惊呆了。
礼部尚书?从一品?这么大的官?
旁边的王春毅则直接叩首:“臣!谢主隆恩!”
代松坡也连忙来个谢主隆恩,然后朝王春毅偷偷看了好几眼。
这老头到底知不知道从一品的官有多大啊?
而且还是总刺史,不是地方州刺史哦!
等同于拿了把尚方宝剑,想查谁查谁。
比起外交,王春毅的督察能力显然更强,且刚正不阿,他的眼睛就是尺!
看到皇帝开始任命官职,在场的官员们都急了,闭嘴看戏的全部跳了出来。
官职大小和分配无比重要,一群人从宰相开始讨论。
又吵起来了。
很多人推举国师当宰相,但遭到了王春毅的强烈反对。
他的理由与当初反对领主城主的说法一致:“秦元进不能当宰相!他是国师!”
代松坡人已经麻了,他现在无比确定王春毅这老登根本不懂什么官职。
又是一轮激烈讨论后。
王春毅死咬不放,甚至冲着秦元进大吼:“你就是不能当宰相!回去修炼!”
秦元进忽然觉得有道理,他现在已经是灵行境,说不定还能再往上爬一爬,国师是虚职,宰相是实位,职务繁忙,没空修炼。
听了半天的萧染书在这时开口:“丁慕封正一品,任宰相。”
国师话语权大,前朝文官听他的,武将打不过他也听他的。
宰相则是干实事的,百官之首。
分权为两人。
此话一出,整个大殿都静了一瞬。
秦元进微微愣神后双眼亮起,看向萧染书的目光开始涌出崇拜。
这个任命太漂亮了!
丁慕同样随军北上,在青州时就展现出强大的管理能力,在一路救灾的过程中更是明显,之后的登基大典也是她布置,井井有条。
且,她还能文能武,人生阅历丰富。
她来当宰相,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无话可说。
很服。
一片安静中。
丁慕于大殿最后方的人群中侧步而出,只见她沉静的走上前,跪于殿中央叩首:
“臣丁慕,谢主隆恩!”
接下来,萧染书又一口气任命了诸多官员。
丁孝锋封正一品护国大将军。
丁云阳封正二品御前总督。
代金锐、张武兴、诸策都封了将,邱越、大壮、来福以及老赵等人也全部领了官职,现在都是有身份的人了。
张大娘更是封了个御膳总管,在皇宫御厨叱咤风云。
甚至最后的最后,萧染书还给自己封了个天乞上将。
彻底圆了回来!
至于黑羽军,黑羽军全员为萧染书私人部队,不与担任帝国任何职位,也不参与朝中大小事宜,更不用大华帝国下发军饷。
萧染书给他们划了块地作为军营,且地理位置隐蔽,除了黑羽军没人知道在哪。
大华皇帝和黑羽军主帅虽然是同一人,但却是两个身份。
这个早朝会议持续了很久,等待一系列七七八八的事敲定,都已经是下午三点了。
萧染书筋疲力竭,起身准备下朝。
但这时,又有一名老臣站出来:“皇上!丁家三代在朝中的职位是否过多?圣上刚登基,切不可让丁家势力过于庞大啊!”
文官武将最大的官都姓丁,皇帝的贴身侍卫御前总督也姓丁。
被皇帝信任成这个样子,丁家简直要权倾朝野。
萧染书:“……”
王春毅不干了,跳起来大吼:“丁家有从龙之功,早在岭山便已辅佐圣上左右!那时候你在哪呢?你还在皇城当你的贪官吧?都说了能者居之能者居之,丁家三代个顶个的厉害,无论是北伐灭腾还是治水救灾都有大功劳,你来说说看你又干了什么?”
那老臣沉默了,被堵的一句话说不出来。
萧染书感觉自己快饿晕,话都懒得说,只是看了这大臣一眼便快步离去。
她要去吃饭!
但没人知道她是饿的,在众人的眼里,皇帝临走时的脸色不佳,那一眼分明充满了不满,带着浓浓的警告。
那老臣吓傻了,连忙跪在地上冲着萧染书的背影磕头求饶。
眼看萧染书头也不回,背影高大又威严。
他嗑的更厉害了,甚至边磕边哭的将自己做过的错事一五一十的全招。
还真贪的不小。
且是地下情报员徐成根的漏网之鱼。
于是王春毅上场,带着他的下属官员开始现场督查和执行,要去这位老臣的家中检查。
总刺史上任第一天,来活了。
第172章 重大变革
萧染书回到寝宫趴在餐桌上吃的毫无形象。
也幸亏在场没有外人。
御前总督丁云阳在门口站岗,不让任何人进来打扰,在她看来皇上龙体最重要,用膳自然是天大的事。
泉月今天不当宫女了,穿上了太监的衣服服侍在一侧。
白焰争宠依旧,要上桌吃饭。
张大娘虽当上了御厨,但不似前朝的那些御厨整天畏畏缩缩,大大方方的亲自过来端上饭菜。
规矩什么的,她觉得没有让萧染书吃上一口热饭重要。
菜一定要起锅现场吃,冷了对胃不好。
谁也别想阻碍她在宫里端着菜篮子横冲直撞。
哪怕行军打仗她也坚持这么做,谁掌厨谁说了算!
同时,她也没改用餐时间聊八卦的习惯。
一天总共就那么三顿饭的时间能见到萧染书,可把张大娘憋坏了。
“皇上啊我跟你说……”
“嗯。”
“你知道那个谁谁谁不?”
“谁?”
“就那个谁谁谁!他竟然……”
“然后呢?”
“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嗯。”
两人的相处与从前一样,并未因身份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于是萧染书边吃,边听了一大堆的后宫之事。
前朝皇亲国戚的后续安顿,宫女太监的拉扯,还说了那主殿坍塌的缘由。
最后一条最炸裂。
当初萧染书忙着打仗,只知道腾鹤帝死了,倒是没关注具体怎么死的。
竟然是被一只妖兽折磨死的?
不仅受尽屈辱还把宫殿给搞塌了。
还真是……
不得好死啊!
吃了个半饱后,萧染书终于活过来一些。
她第一时间摘了泉月腰间的太监令牌:“你正常点。”
泉月:“??”
他好委屈!
他怎么不正常了!
主上当皇帝,他作为跟班,当然不是宫女就是太监。
这不让当宫女也不让当太监,那他当什么?
很快,萧染书的安抚接了上来。
她摸了摸泉月的银发脑袋,声音温和:“小蚌精哦不对,小鲛人不用跟他们人类学,你就是你自己。”
虽说一开始买泉月回来是让他干杂役的活,但知道他不是人之后,萧染书的脑子自动将其归类为宠物。
泉月开心了,不再执着于身份,跑到偏殿开始挑漂亮衣服穿。
他暂且不想当男人也不想当女人,于是打扮的较为中性。
白焰颇为瞧不上眼的往偏殿瞥了眼,回转过头时又换了副面孔,吐着舌头冲萧染书摇尾巴。
萧染书自然懂,夹了块肉塞进白焰嘴里,还不忘拍拍她的大脑袋:“白焰乖,吃肉肉。”
家里两宠物爱争宠内斗,她的制衡术已练就的炉火纯青。
唉?
这招她刚刚在早朝也下意识用了。
……
崭新的皇朝初建第一天,萧皇登基的消息以最快速度传遍大江南北。
主要是天乞军团在掐点散播,等飞鹰传书得传到啥时候?
登基查黄道吉日,他们天乞情报部怎么可能落后。
于是早在萧染书上朝时,全华国都在讨论她的事。
现在可不是偷偷摸摸的聊什么叛军了,而是名正言顺的皇权霸主。
与霸道强悍的黑羽军不同,跟并入禁军的前朝联军也不一样,天乞军团依旧是老样子,半军半民。
数量最多的成员是街头乞丐。
千万别小看这部分人,欺负一个乞丐简单,但想欺负一群你试试看?
不知何时起,全华国的乞丐都入编了天乞军团。
收编过程极其简单,早在天灾和战乱时期就有消息在乞丐中传播,饿了去徐仁堂讨口饭吃,出来就是天乞军团的兵!
再加上街头商贩、药铺大夫、镖师……
天乞成员数量众多成分复杂,情报网覆盖整个华国。
散是满天星,聚是百万大军!
能把一个国家嚯嚯死的那种……
在天乞军团的刻意营造下,萧染书的事迹就被放大了讨论。
从岭山十二村的仙子显圣到天赐尊号,再到黑羽军认主起兵推翻前朝余孽,最后一路北伐一路砸神像。
最终天道降下天旨,拯救了整个华国的孩童。
83/164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