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情深未曾讲——漆愿【完结】

时间:2025-02-13 14:45:04  作者:漆愿【完结】
  她今天一整天就只吃了飞机餐上的一份三明治,到机场后又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现在已经下午了,一路奔波早已饥肠辘辘。
  “有的。”夏予领着祝与安往外走。宝娟婶的餐馆自从成为网红餐馆后,常常人满为患,不得不推出了住在筑云客栈的旅客优先用餐的规定,其余只能每日限量发号,以此来限制餐馆内的客流量。
  一个月过去,最开始那股热度才有所消减,但饭点排队人数依旧很多。
  即使是像现在的非饭点,餐馆内正在用餐的客人还是不少,如果不是运气好,可能还是得排上一会才能吃到饭。
  夏予领着祝与安坐下,给她推荐了几道菜品后,自己也点了份甜品。
  “这里的菜都很正宗,绝对不会踩雷,你随便点都没问题。”夏予非常自信,对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是这么说的。
  “饿死我了!”夏予身旁突然坐下了一个俊秀的陌生男子,把祝与安吓了一跳。
  “今天人太多了,不然早就拍完了。”贺霂把相机包和三脚架放在桌腿旁边。他挽起袖子,自顾自地倒了一杯水,一口气喝了下去。
  他自从用手机随手帮路过的旅客拍了一组照片,被旅客发到网上而火了之后,便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付费约拍。
  贺霂想着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重拾大学时期的专业技能,给自己找点事情干。夏予第一次知道他大学是摄影专业而不是表演专业的时候,还调侃他全能,在哪都饿不死。
  但没想到这个兼职约拍忙得和职业摄影师一样,极大程度压缩了他的休闲娱乐时间,这让他也学着宝娟婶餐馆限流的模式,只给筑云客栈的旅客提供拍照服务。
  “这是今天新来的旅客,短租的。”夏予简单向贺霂介绍祝与安身份,随后转向祝与安,对她说,“这也是住在筑云客栈的旅客,在我房间对面。”
  “你好我叫贺霂。”贺霂礼貌地进行自我介绍。
  “我叫祝与安,很高兴认识你们!”祝与安语气顿了顿,说道,“我没想到除了我之外还有别的年轻人会到这里来长居。”
  “失业了,来这换换心情。”贺霂如实说道,并指了指脚边的相机包,“不过又开辟了副业。”
  “我也...算是失业了吧,卷不动了,来这摆烂。”夏予说的也算是实话,她是主动失业,并且有摆烂的欲望。
  “我也失业了!”祝与安听完了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像是找到了盟友般激动起来,“35岁被裁,未婚未孕,找不到新工作,只能找个地方躲避一下现实。”
  祝与安大学毕业就进了一家互联网小厂当程序员,工资待遇在业内一直都不错,因此听信了上司的画饼,三十岁前拒绝了猎头的挖墙脚,老老实实打算当公司老员工升职加薪直到退休。
  但在工作的第十三个年头,被部门优化了,原因是公司担心她随时有可能结婚生子,影响项目进程。而真实原因,实际上是觉得用年轻员工便宜,老员工不划算。
  夏予听完便能感同身受,在职场里,资本家的口头承诺说变就能变,裁员的时候才不会在意一个小员工的死活。
  “不过好在我没像别的同事那样在北京买房,身上没贷款,攒够了存款,一身轻松想去哪去哪。”祝与安心态还是很乐观,程序员日常的工资都比较高,更不用说像她这样的资深程序员了,十几年的存款加上裁员赔偿金必然很可观。
  “那刚来可以在这逛逛,网红景点就不建议去了,现在是旅游小高峰,去了也只能看到人。”贺霂在这待了几个月,已经有了可以开拓导游副业的能力。
  “对,在灵泽村周边,也能看到很好的景色。”夏予立马掏出手机,给祝与安看她在备忘录里记下的值得一去的地方。
  在交谈过程中,刚才点的菜逐一被放置在桌上。还是夏予第一次被贺霂带来的那个位置,不同的是,现在是两个熟客带着新客。
  “我们这里算不算是失业者收留中心?”贺霂问道。
  “也可以这么说。”夏予笑着看向祝与安,赞同了贺霂的说法。
第8章 一个月零五天纪念日 “今天是什么特别……
  08
  云城的夜幕降临得要比北京慢一些,火烧云吞噬周边的群山,直到最后一抹蓝消失殆尽,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巷子间穿梭,当地人此时已归家,连巷口的猫狗都回去吃饭了。
  筑云客栈内的厨房鲜少有人会用,大部分来这旅游的人不会花时间去买菜做饭,选择外卖或餐馆就餐的更多,久而久之,装饰的效果比使用更大了些。
  直到贺霂和夏予入住后,这里的厨房才有了使用的痕迹,这样的烟火气,让筑云客栈不再像是一个随时来随时就走的酒店,开始有了“家”的感觉。
  现在多了祝与安,即便她是个有着丰富独居经验的都市白领,但同夏予一样,长期依靠外卖和公司食堂,四肢不清、五谷不分。
  由此,贺霂成为了三人中的“主厨”。
  今晚贺霂向宝娟婶借了烧烤架,买了炭火,在院子里露天烧烤,同时邀请了夏予和祝与安,二人本就是管吃不管做的类型,没有任何推拒地就来了。
  “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祝与安刚来这里没几天,在北京时忙于工作,个人生活较为封闭,公司团建聚餐都只会在特殊的节日才会进行。便下意识认为今天可能是当地什么特殊的节日,比方说有的地方中秋节会烧烤之类的。
  “特别的日子?”贺霂似乎是在思考,但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下,熟练地抓起一把插满生肉的竹签,翻动着刷油,袖子被挽到了手肘上,小臂上的肌肉能够看出主人不曾疏于健身,油气蒸发,停留在了他的皮肤上,显得肌肉线条更加明显。
  片刻后,他回答道:“那就是庆祝夏予入住云栈客栈一个月零五天纪念日。”
  坐在一旁啃烤玉米正起劲的夏予闻言顿了顿,抬头望向贺霂,口齿不清地说:“你记性真好。”
  “真的啊?”祝与安扶了扶镜框,一副真的相信了的样子,左右反复打量一站一坐的二人,似乎是发现了什么新八卦。
  “听他胡扯。”夏予抓起盘子里新的烤串塞到祝与安手中,转移她的注意力,“他就是想吃烧烤了,随便找的借口。”
  小院里昏暗的暖色灯光,正巧掩盖住了夏予泛着红的饱满耳垂。
  祝与安三十五岁也不是白长的,早就看出二人的猫腻了,不过不帮她们戳破而已,故意装作被夏予糊弄过去了的样子。
  贺霂低头抿着嘴,余光停留在夏予塞满了食物鼓成仓鼠般的脸颊,轻轻勾起了唇角。
  静谧的夜晚中,烤肉中油水滴入炭火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尤为明显。
  “你们有听到什么声音吗?”祝与安打破了这异常沉默的氛围,似乎是有人在叫卖的声音,在一座旅游城市中,随处都是兜售特色品的店铺,有吆喝声很正常,不过当太阳下山时,相应的店也都早早打烊了。
  她似乎是找到了借口,对着二人说:“我去看看,马上回来。”
  “啊?那我也去看看。”夏予脑子像是缺了根筋,跟在祝与安背后跑了出去,还不忘回头对贺霂说,“别收摊,马上回来!”
  见贺霂对着自己点了点头,她才放心地出去了。
  看着她消失的背影,贺霂忍不住低头笑了笑,继续任劳任怨地摆弄着炭火和肉串。
  与筑云客栈一墙之隔的是一家售卖札染织物的店铺,临街的那一头是店铺,而里头则是店主人自己的家,院子里则是用来制作和挂晒札染织物。
  刚才祝与安听到的声响,就是店主人在售卖自己店里的札染布。不过与白天不同的是,她是在网上卖。
  在县里的建议下,这几天灵泽村很多传统工艺品店铺,都开始学着用直播来带货。
  店主人是和宝娟婶几十年的老邻居阿玲婶,正在替她直播的是她的儿子,阿玲婶见到夏予和祝与安便很热情地招呼她们到店里来坐。
  夏予来这一个多月,来来去去也打了不少次招呼,早就熟捻起来了。
  过分的热情让她们推拒无效,待她们在店里尴尬地坐下时,心里已经在想,早知道就不来了,现在还耽误人家直播,同时准备客套几句就回去继续吃烧烤。
  “您这卖东西方式很时兴啊。”现在直播带货风靡全网,几乎所有有姓名的牌子都有自己的品牌直播间,并成为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
  互动式的直播能够让观众有一种亲身在场挑选商品的感觉,效果比直接摆在商品橱窗里卖要好得多。直播带货做好了,还能留存一大把忠实顾客。
  前些年的助农直播也是利用了这一点,没有中间商挣差价,买家卖家直接沟通购买,买家也能打着帮助的名义购买自己心仪的农产品。
  夏予便下意识地认为,这边传统工艺品也和助农直播一样,有成熟的直播销售模式。
  阿玲婶的店铺装潢很有云城当地的特色,各式各样花纹的札染布或是被折叠或是被铺陈开来陈列。几步远外的院子里还挂着新做好,等待晾干的布料。
  “我们这也是刚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什么门路都没摸到呢。”阿玲婶也很无奈,她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要怎么吸引别人来买,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在直播间里重复她家的东西有什么优点,看着手机屏幕里的自己还怪不好意思的,放不开来,只能让自己儿子来代替她直播。
  这几天播下来,直播间里只有人问价,问了价格之后就消失不见,买的人更是没有。阿玲婶的儿子白天要上班,只能每天晚上来帮忙直播,忙活了这些天,一单也没做成,他们都快要放弃了。
  “现在大家都搞直播带货,您比别人慢一步,后面会好起来的。”夏予只能这样安慰她。
  直播带货的风口已经过了,最容易卖掉东西的时候也已经过去,现在所有人都在用这种形式,在价格没有优势,且商品不是必需品的情况下,直播转化效果自然而然就不会那么好。
  祝与安站起身,弯腰看向铺陈在桌面上的布料,蓝与白的碰撞展现出了别样的美。
  她伸手轻轻抚过上面的纹案,冰润的触感与其他布料都不相同,花纹也很特别,不像机械生产的那样有规则感,于是她对阿玲婶说:“阿婶,这个怎么买?我想买一条拿去做裙子。”
  阿玲婶上前把这张布料摊开,完全展现在她面前,对她说:“这是用来做桌布的,裙子是另外的那种。”
  她从折叠过的布堆中找了一会,片刻后抽出了一条成品裙子,对她说:“我们这种都是定制的,每一条上面图案都不会完全一样,和外面那些机器做得完全不一样。你想要什么花样的,我给你量量尺码,过两天你来取就行。”
  原来是可以定制的,那其实可以走差异化营销。夏予心想。
  “阿玲婶晚上好。”贺霂已经把烧烤时候戴的白手套摘了下来,他倚在门框上先是对阿玲婶打了招呼,而后又看向夏予说,“我都要收摊了。”
  说完,他才注意到有人像是在这里面卖东西。
  “误入直播带货现场了。”夏予迈步走到贺霂身边,轻声对他说。
  “一个人怎么直播带货?”贺霂疑惑道。
  “小贺,那你教教婶,这里头有什么门路?”阿玲婶似乎是捕捉到了他们对话中的关键词。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看那些网上直播不都是一个人卖东西,另一个人在旁边上链接,其他人在镜头后面一起迎合主播吗?”夏予看出来了,贺霂是土味直播卖货的受众。
  “婶,你别听他的。您这种工艺品用这个方式卖没办法突出它们的特色,观众都爱买最不一样的东西。”夏予用手肘戳了戳瞎出主意的贺霂,给他使了个闭嘴的眼神。
  夏予见宝娟婶还是一副不明白的样子,便又补充道:“您可以像刚才和小祝介绍的样子,亲自和屏幕前的观众介绍您家卖的东西。”
  很明显能够看出,阿玲婶的儿子并不会扎染工艺,面对观众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只能车轱辘话来说,而阿玲婶又觉得自己弄不清楚网上的东西,不敢直播,只好让年轻人代替她,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夏予说得对。”贺霂附和夏予,对阿玲婶道,“您亲自去直播,买家才会更信任您买的东西。”
  “那....那我明天再开始吧,我准备准备。”阿玲婶依旧十分不好意思,对自己不太有信心。
  “那这样,明天中午,我们一起来帮您,怎么样?”夏予看出来了阿玲婶的顾虑,同时拉了贺霂这一个闲人壮丁一起来。
  “我也可以!”祝与安也自告奋勇。
  三个失业闲人,在几分钟内,就草率地凑成了一个直播带货小团队。
  他们再次回到筑云客栈的时候,炭火早被刚才去找她们的贺霂浇灭了。
  等待重新生火的过程里,祝与安再度问起刚刚她们草率答应的事:“我们明天要怎么做呢。”
  “还没想好,我晚上去查查资料,阿玲婶的东西那么好,好好经营肯定能卖成功的。”夏予回答道。
  “来这这么久,我也认识了不少当地人,实在不行,我还能拉他们来当气氛组。”贺霂依旧没有放弃他最初的土味直播想法,精准定位下沉市场。
  “像这种传统工艺,我们要精品化传播,一开始得走质不走量,这才会吸引更多人来买。”夏予反驳贺霂的建议,像是想到了什么,笑着对他说,“但我想好了你明天可以做什么,贺摄影师。”
  贺霂一副早就猜到的样子,歪了歪头,表示没有意见。
  他很听从安排,尤其是夏予的。
第9章 直播 “我房间有创口贴,等会给你拿……
  09
  入夜,夏予侧躺在床上,盯着眼前用扎染工艺制作的窗帘。蓝靛色与白色纹案交错,在室内光照下映出独特的光泽。
  宝娟婶和她说,这窗帘从第一次制作出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十年,期间清洗过无数次,但其中的颜色都没有褪去丝毫,反而越洗越有质感,比普通的窗帘要更好用,甚至有旅客离开前还问过她这种窗帘卖不卖。
  其实很多游客购买纪念品的心理都是一致的,亲眼看到、触碰到了平常见不到的东西,甚至是了解了这些东西背后的意义之后,就会想要拥有它们,来证明自己来过的痕迹。
  这让她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比起吆喝带货,不如用沉浸式的观看来代替。
  可以用慢直播。
  夏予硕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新媒体传播,同班同学里,进入传统媒体工作的不少,一个月前发现夏予在云城旅游的那位同学,现在在《人民日报》的新媒体部门工作。
  “新鲜的选题,要不要?”夏予在聊天框里敲了这句话发出。
  新闻工作者都逃不开选题,最头疼的也是选题。选题不新颖,会被领导否决,选题太过新颖,又会被批评不够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如何找到优质的,能够持续挖掘的,有深度的选题,几乎是每个新闻人的烦恼。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