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鸳鸯佩——顾青姿【完结】

时间:2025-02-16 17:15:47  作者:顾青姿【完结】
  回来专门论来了。
  本来二妹的婚事就比她好,她心里不舒服,结果这会儿老三、老四,更是节节高升。又一听老三去了老二家里,杜从薇一猜就有猫腻,立刻问:“母亲,你和我说实话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她怎么去了老二家?难不成老二要纳妾?”
  冯氏立刻喝止:“你胡说什么!”
  杜从珍这个事情,能做不能说。
  冯氏向来不言语,全凭杜从珍自己去努力。这件事若是成了,对二姐时有好处了,这件事她有私心,但最重要是三姐和梁小娘自己是愿意的。
  老爷的故交张家夫人原本确实看不上老三,张夫人上次说得分明,当时态度颇有些倨傲,说等明年儿子高中后,一切都不晚。
  冯氏虽然气恼,但也无法,平白被人羞辱一顿,也是心里有气,尽管老三不是她生的,但这样平白让人看不起她一样不舒服。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老四和端王府的亲事定了,张家又巴巴送帖子来相邀起看灯会,冯氏特意没有去。
  张家那边估计自己也心虚,暂时没了下文。
第015章 冯氏
  冯氏这这会儿也焦躁,事情若是一个处不好,杜家的名声也要跟着坏掉的。不知蕊姐儿那边是不是安排好了,若是珍姐儿争气,能入了都亭侯夫人的眼,把这个名分定下,将来对蕊姐也能分忧,蕊姐在罗家并不轻松。
  冯氏忧心想着,当娘的就是这样,一颗心分成几瓣,每一个都要操心。她又安抚大姐儿:“你二妹在府中艰难,自从上次小产后,迟迟不能有孕,再加上想家,家里就让老三去伯府陪陪她。她在府中又婆母、妯娌相难,只好仰仗老夫人宠爱,可这些远远不够的。你府中简单,一向是凭你做主,无人敢为难你。我心里也放心些。”
  杜从薇放下茶杯,嘟嘴;“我嫁了一个穷司差,有什么可放心的?还有什么好为难我的?若是能入高门,我难道不愿意吗?二妹、三妹就不说了,那老四凭什么?说句难听的话,她一个野种,母女两走投无路被爹爹收留,反而夺了咱们家的气运!真真是母鸡插上毛,成凤凰了!”
  冯氏谋算仔细,但也知道不可逆天改命,阴差阳错的事情那么多,谁能说不准呢?
  杜从宜母女的命运不济,她是知道的,也从没把那个张娘子放在眼里,即便老爷多有疼爱,那张娘子始终都是淡淡的,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人的命运,就是这样,既然人家有这等运气,就不可强夺。
  “那是你爹爹和人家定下的,当初老三已经说定了张家,家里只有老四没有亲事,不给她,难道给你?”
  杜从薇听着就来气:“母亲糊涂,张家有什么好?何不将老三送进端王府?我也未尝就不可!”
  冯氏想起那场阴差阳错就心烦,“胡吣什么疯话!你爹爹吃醉了酒,不光和人说了幼女,家中排行第四,更说了是张娘子带来的幼女,视若亲女。若不然京中那些人家对咱们家多是诋毁。就安平郡主寿辰,京中贵人们都想见见老四,且已经过了明路了。你歇了心思吧。”
  杜从薇也是趁一时口快而已,她口口声声嫌自己夫君穷,但是让她弃了她又舍不得,这两年每每回娘家的闹事,好脾气的夫婿也屡次来接,夫妻两感情其实还不错。
  她吃着瓜子,放下撇嘴:“算了,母亲自己做主便好。”
  结果晚间,杜从蕊送来消息,说伯府罗家老夫人带着她和老三去了都亭侯府。
  杜从宜对这些一概不知,她的临摹已经选好了,裱糊的手艺,至今还在练习,只剩最后裱框镶嵌,每一步都重复很多遍,不厌其烦,连惠安都学会了简单裱糊。
  但是惠安这几天十分勤劳,每日出门卖包子,偶尔得了赏钱,居然已经攒下两贯钱了。
  这是完全靠着她自己赚来的巨资,而且还方便了她每日出门聊八卦,每日在州桥夜市里和东西邻居们一起胡扯,这日回来,她居然带来一桩生意。
  “四姐儿,我今日听说,那官家被人射箭重伤,朝中相公们都大乱了……”
  来宝听的骇然,杜从宜也诧异,但是一想又知道不对,城中街上一样热闹,夜市都是一样的。可见是传闻。
  “惠安,你哪里听来的胡话?”
  杜从宜也说:“没事,不过是传闻,城中不安稳,我们晚些时候回家。”
  惠安有滋有味说:“住在外面,其实也挺好的。”
  来宝嘟囔:“不是你说,要住在大树之下,才好得庇佑吗?”
  要不然也不能一意孤行签了十年契约卖身给张娘子。
  惠安伸手吓唬来宝一下后才落寞说:“当年你屡次闯祸,官人病成那样,我只靠着做绣活儿赚不到养活你和给官人治病的钱,何况那泼皮屡次纠缠于我,当然不同了。如今攒了银钱,也可给你说亲了,等你成家了,我自然也就放心了。”
  来宝听得心酸不已:“那还是先将你嫁出去为好。你的嫁妆我攒的差不多了。”
  “你疯了不成?你姐夫当年待你亲如兄弟,你怎么说得出这种话的?”
  杜从宜听着姐弟两拌嘴,手上动作不停。
  ……
  惠安嘟囔说:“娘子挣钱何故这么不知日夜?”
  杜从宜每日睡两到三个时辰,其余时间全都在这间房间里,寸步不挪。如今已经第十三日了。
  到了最后熏烤的环节,整体做旧环节,连着两日,杜从宜没有出门。
  到第十五天她再出门,人是眼可见的疲惫,脸色都熬黄了。
  上楼倒头就睡,一直到第十七日才醒来,这天已经二月初三了。
  杜从宜醒来整个人还是很疲倦,惠安给她又是炖汤,又是滋补,也不去卖东西了,辛辛苦苦赚的两贯钱,也全都给她花了。
  二月初五,三人又搬回大相国寺,冯氏也让人来接了,惠安要回杜家了,反而舍不得,问杜从宜:“要是真赚钱了,能不能把那个院子买下来?”
  杜从宜逗她问:“你知道那个院子多贵吗?”
  惠安:“我问了来宝,他说要九千贯,我卖包子的话,不吃不喝要卖……一辈子都买不到。”,说完更沮丧了。
  杜从宜:“这边位置不好,等将来有你喜欢的房子了再买。”
  惠安听了依旧觉得欢喜。
  等两人回府,没想到端王府的礼已经送来了。
  可见,端王府是认这门亲事的。
  杜良镛十分开怀,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尽管朝中这段时间风声鹤唳,但是他一个边缘人士,依旧每日乐呵呵的。尤其是和老端王曾经喝酒,做了一次知己。
  杜从宜见房间里的大箱子,也没想到那个帅气逼人的未婚夫居然送她这么多礼物。
  她翻开箱子,里面并不像大家想的有名贵的东西,反而是一些颜料,还有笔,还有一幅画。两只金来宝,几件玉器还都是书桌上用的。
  里面没有什么明显是女子用的东西。
  这些礼物她反而比较喜欢,看了眼笔,看了眼颜料,都是稀罕的颜料。
  有一个有钱的未婚夫,确实不错。
  主要是人长得很实在是好看,她心里也觉得高兴。
  要是人长得丑,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惠安见她翻看礼物,凑过来看了眼,结果看了半天,没有一件是女儿家用度的,就嘟囔:“怎么是这些?”
  杜从宜只管笑,也不言语。
  惠安一边收拾屋子,一边说:“这屋子实在是逼仄,天气马上就热了,你本来也没有几件东西,张娘子的东西你也不许动,这箱子里都搁不下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定亲,到时候去了端王府肯定住的宽松一些。”
  这就叫由奢入俭难,惠安一直都和她睡在一张床上,之前是习惯了,府里的人大部分都这么过。
  但是外面,两人一人一个房间,宽敞自在。
  惠安也开始有个人隐私意识了,就比如她的私房钱没地方藏了。
  杜从宜开玩笑说:“那你要忍一忍。先等我成婚了,我给你找一间大屋子。”
  惠安听了就笑,笑完后,就开始神神秘秘和她说:“大姐儿又回来了,这次是不打算回去了。听说让老爷帮忙给大姑爷升值,谋个好差事。”
  杜从宜:“父亲有这个本事?”
  惠安:“这不是……有你吗?”
  杜从宜:“……”
  我还能卖这么好的价钱?
  没过两天,都亭侯府的人居然真的请的媒人上门了,而且还将杜良镛堵在家里。
  杜从宜听着惠安像只走地鸡一样飞奔回来,和她惊恐地说着这个消息,她心里感慨,这件事终还是让杜从珍争取到了。
  杜良镛坐在堂屋里,全程只敢眨眼睛,一句话都插不进去,听着夫人和都亭侯府的媒人有来有回的商量着,他也知道要脸,直到客人走,都没说一句话。等人走了,他气急败坏问冯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三姐儿已定了张家!怎么能许两家那?这让人怎么看我?叫我如何有脸见人?”
  冯氏这会儿就镇定许多,因为事情定下了,她就不慌了,两头空着,她心里慌,这一头已经堵住了,另一头张家,反而好处了。
  她立刻屏退其他人,和杜良镛说;“我知老爷的心思,这件事说到底,是都亭侯府看上了咱们家女儿的品行。若不然按照咱们家的门第,是配不上侯府的。反而是张家,只是口头和老爷喝酒约定的亲事,这都大半年了,端王府年后才和老爷喝酒定下的亲事,人家二月不到就上门开始走动了。张家一没有换过庚帖,二没有下聘。那张夫人本就看不起咱们,我原因为三姐的亲事和她打听过,可对方实在态度倨傲,反而是自四姐和端王府的亲事定下后,张夫人又忙不迭给我下帖子,真真是让我看轻了她。只是那几日我都不在家。这结亲事,为的是两家和美,老爷只管张相公喝酒,将话说开便是。”
  杜良镛听的气闷好久,之后才深叹:“这叫首鼠两端,张夫人真真是,陷我家于不义!”
  冯氏见他态度松动,立刻说:“单说老爷为难,我思虑再三,老爷恐人言你攀附权贵,但这何尝不是命数,三姐儿若是和都亭侯府亲事成了,将来文哥儿也好有个依仗。”
  杜良镛被她算得清清楚楚,他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光耀门楣。
  冯氏拿捏他,真是易如反掌。
  当天晚上杜良镛回来喝得大醉,和冯氏说:“伯勇知道他夫人看不上我们家,婚事就此作罢。”
  冯氏这才彻底放心,都亭侯府那边也着急,亲事定的非常仓促,庚帖之后已经二月上旬了,连着几日,到中旬末,双方商量后就将日子定在了五月初。
  听说都亭侯府的小公子如今下不了地,侯府都是瞒着的,想冲冲喜。
  其实冯氏还真的没见过那位小公子,所以并不清楚他究竟伤得如何。
第016章 呆鹤
  冯氏原本态度是不反对,但听到关于冲喜的风声后反而犹豫了,杜从珍已经回来了,在都亭侯府提亲后,杜从蕊就将她送回来了。
  冯氏问;“这门亲事,是咱们家高攀,你爹爹为你的事情,给好友赔罪。但这些不是重点,我眼下犹豫的是,进都亭侯府,对你来说,是不是好事。”
  杜从珍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这个态度,面色恐惧和她请求:“母亲,我知道母亲疼我,但是我这样的出身,连爹爹故交都嫌弃我的出身,更论别人?比起恩爱情义,我更想要一个前程,一个能让全家人都脸上有光的前程,求爹爹母亲成全。”
  杜良镛大怒冯氏最后叹息。
  “我应了。明日开始操办你的婚事。”
  杜从宜听着杜从珍得偿所愿,她求来的都亭侯府的门楣,至于里面的龃龉,只有她自己去处。
  没什么高低对错,只看个人选择。
  她不想一辈子节衣缩食,一辈子是秀才娘子,她不想贫穷。想要做那个贵妇人,没有对错。
  惠安回来后就说,三姐儿真真是胆大妄为,一个姑娘家怎么能擅作主张……
  杜从宜问:“为什么不能?如果讲规矩你也不能出门卖包子,我觉得你天天出门明显更开心。”
  惠安被她说住了,想起前段时间自己天天出门街上逛,怎么自在怎么说,真的很开心。
  她砸吧砸吧嘴,最后说:“也是,三姐儿也是挺勇敢的。”
  杜从宜听得笑起来,不错,学会了勇敢。不像从前那么古板了。
  端王府给她送来了礼物,作为回礼,她也要准备。
  赵诚的礼物送的很随意,来复都觉得他过于敷衍了。赵诚却说:“只管送去吧,包管她很喜欢。”
  这小娘子牙尖嘴利,厉害着呢。
  杜从宜回礼也就按照自己的喜好准备。
  吕好蒙和赵昭云的亲事在二月中旬定下,亲事也定在五月中旬,因为吕家担心吕好蒙的长寿曾祖父有个闪失。
  这位老寿星很疼爱子孙,和家里人嘱咐六月前尽可能把儿女们的亲事定下,别让自己挡住他们的路。
  所以吕家前半年就有几桩喜事,都忙疯了。
  赵诚收到杜从宜的回礼,还是那个箱子,但是箱子里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有她亲手雕刻的一方印章,刻着:若甫印信。
  还有三幅画,一副是工笔《鱼戏莲》,剩下两幅是山水条幅,赵诚为显真诚,全都挂在自己房间里,来安一直夸:“杜家娘子的字画是真的好。”
  赵诚起初没仔细研究话,直到画挂号,他才看清了字画上的题跋,一霎间愣在当场,很久都没说话。
  来安见他许久不说话:“这是怎么了?”
  赵诚看着杜从宜的字,是心底真的怀疑了,他对书画研究不多,但书法题字还是知道一些的。
  这明显带着文征明特征的小楷的字,是不该出现在这里的。
  来安以为他看着未婚妻的字,实在是满意,就说:“如果很是满意,就让早点定日子成亲。人娶回来了,随便你看。”
  赵诚只管笑,不应声,笑的来安心里发毛。
  瞪他一眼就走了。
  赵诚当晚就让人继续去送礼,这次的礼物就俗气多了,全是首饰,金银,什么俗气送什么,只要是金银就好。
  杜家上下都说,端王府的小公子是十分知礼的。并未因为杜家门第就有什么言语。
  杜从宜也觉得他殷勤的过分了,心里不禁怀疑,好看的男人都这么会谈恋爱吗?
  她看着满匣子首饰有点郁闷,惠安却很开心:“正好,你都没有多少首饰。张小娘留下的东西你又不肯碰。”
  张娘子当初带进府的东西,只有一口箱子,张娘子再没有打开过那口箱子,杜从宜也不好奇。
  “那我要回点什么礼比较好?”
  惠安又开始抱怨她:“你说你,针线不会做,除了书画,什么也不会。连个香包都不会绣。”
  杜从宜问:“那别人都送什么?”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