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鸳鸯佩——顾青姿【完结】

时间:2025-02-16 17:15:47  作者:顾青姿【完结】
  赵诚听的心里咯噔一下。
  “那臣该和范大人协助做什么?”
  “查一查,这些书画商,都和哪些人交往甚密。”
  赵诚领了命,退出来,还是不知道这个协办怎么办,毕竟他手里一个人没有。
  一盏茶之后,宗瑞来传旨:“官家知道你心里有气,这不是怕你年纪小,镇不住人。这不,今后让你领中军的破虏军一支,五百人。你的武艺官家是放心的,郭奉将军也是认可你的能力,今后为官家多考虑。老奴说句公道话,官家对你是真的喜爱。”
  赵诚乍一听,不是那么回事,赵策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
  他问宗瑞:“我我听人说,有一副《马球图》是假的,不知道我能不能见一见?”
  宗瑞:“这有何不可,你随我走一趟。”
  赵诚跟着他去了赵策的藏书阁,每一任皇帝,都有自己的书斋,封的大学士名头都是书房名字。
  他跟着宗瑞进去,宗瑞直接打开柜子,取了画让他自己打开看,说实话,非常陈旧,他生怕在画里看到杜从宜的影子。
  打开画,裱糊的纸是旧的,画也是旧的,至于画的怎么样,他肯定不懂。
  所以他先看的是款儿,他几乎在蛛丝马迹中,试图寻找破绽。
  可是看了一圈,都没看到,确实高明。
  想必汪伯言那样的高手都观摩过,并且评价不低,所以赵策对这幅画才这么宽容。
  毕竟赵策个人是非常喜欢收藏书画。
  他傍晚才回家,杜从宜出门去了,等回来见赵诚在她书房里翻找出来很多画,她还诧异:“你翻什么?”
  赵诚不说话,只是看着画,问:“我在官家那里看到一幅画,这画牵扯了很多条人命。”
  杜从宜不动声色问:“什么画?”
  “《马球图》”
  杜从宜木着脸,一动不敢动。
  “是吗?”
  她越这样,赵诚心里就越沉,若是画和她没关系,她肯定会问,这画怎么样?好在哪里?能不能让她看看?
  她对自己的技艺,一直都很自信的。
  可眼下局促到这个地步,人都僵硬了。
  赵诚问:“你和我说实话,这幅画,和你有关系吗?”
  杜从宜不知道怎么和他解释。
  只是静静看着他不说话,她不说话,就已经是答案了。
  赵诚看着她,也不生气,想了很久才说:“我尽快安排,你早点南下。”
  杜从宜知道他能问这画,就说明,给他惹麻烦了。
  “很麻烦吗?”
  赵诚笑了下摇头:“问题不大。”
  小姑娘的技艺不错,就是时机不对。
  杜从宜心里有一瞬间觉得,她只要离开汴京,他们之间可能就完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会这么想。
  赵诚:“这画,全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是。”
  他反而很欣赏:“手艺真不赖,你老师都看不出来底细。”
  杜从宜也不隐瞒。
  和他坦白说:“因为款儿和裱糊都是前朝的旧东西,连纸都是。他们当然想不到。”
  赵诚问:“你和谁学的?”
  “我……”
  她想说,我爷爷早年就是做书画修复工作的,但是话到了嘴边,又忍住了。
  她不说话,赵诚也不追问,见她像个做错事的小孩子,站在那里也不申辩。就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安慰她:“没事,好了,先吃饭吧。”
  晚饭的时候,惠安就说:“大姑娘早产生了个儿子,我们家夫人今日给大家带了红鸡蛋。”
  来安和她闲聊,不免羡慕说:“怎么就早产了?不过不要紧,只要养的细心些,不碍事。五哥儿小时候就是早产,这不照样长得好好的。等将来大娘子有了孩子,咱们仔细照看就是了。”
  来安的话里都是憧憬。
  杜从宜和赵诚两个人是默契地沉默,谁也不说话。
  惠安是个粗神经,根本没意识到,还乐滋滋说:“就姑娘和姑爷的长相,将来的孩子肯定比他们的都好看。”
  来安喜欢听这种话,两个人也难得聊的有来有回。
  杜从宜心里有事,一整晚都不知道怎么和赵诚解释,那一副牵扯了几百条人命的画。
  赵诚是无所谓,只要把人送走,他又把握保杜从宜。
  “大姐生了?”
  “是,今日就是去看她。母亲希望我能去,我就去了趟。”
  “二姐夫真不打算外放?”
  “应该是不准备出去,他们在汴京城里富贵惯了,随他们吧。”
  “汴京城里,机会不大。”
  “你也想出去吗?”
  赵诚笑起来:“当然,只是我出不去。”
  杜从宜:“我……”
  赵诚见她一整晚都郁郁寡欢,哄她:“画的事,与你关系不大。只是连颂肯定是不干净,你有个心准备。”
  他没有提自己以后可能会遇到连颂,范增这个人他没见过,但听名声是个做事强硬的人。
  第二日,他就去了趟刑部,但没见到范德,他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了。随后就回宫了,赵策见他来也不意外,问:“你也该去见一见你的兵,好好操练,过几日朕要检阅检阅。”
  赵诚也不知道他发什么疯。
  但没想到破虏军的队长是赵吉。
  赵吉见了他也很兴奋,直接喊:“五哥。”
  赵诚问:“看着壮实了不少,练的怎么样了?”
  赵吉性格很内敛,收着说:“还不错,不如五哥的武艺。”
  赵诚用力拍打他的肩膀:“不错,好好练。那我就把操练的任务交给你。过几日官家要来检阅,你做好准备。”
  赵吉和他不太一样,一心要报国,对官家对朝廷忠心无二。
  等赵诚折返,在宫中遇上大宗正,赵德明见他穿戴甲胄,一身英武,就问:“这是去哪里了?”
  赵诚解释了一句,大宗正神色异样,点点头。
  ”子恒性情不如你坚毅,也不如你果敢……”
  赵诚不知道他这话什么意思,赶紧打断说:“大宗正说笑了,子恒比我有恒心,也比我踏实。将来必定比我走得远,您只管放心就是。”
  赵德明知道,他这个人,实在不像是二十岁的孩子,他心里清清楚楚自己想说什么,只是赵诚越这么堵着不让他说出来,,他就越担心。
  这孩子太清醒了,他没有忠君的心。
  没有做官的念头,这样的人聪明归聪明,可不好用。
  将来子恒不一定有能力用他。
  臣强君弱,可不是好事情。
  唯有一点,是他重情义。
  “初七后,朝中事情多,官家因为北方的事情,心情不痛快,宗瑞是个忠心的人,但不够聪明,你要机敏一些。”
  赵诚心想,我机敏有什么用,我又不知道军情,也不知道相公们怎么想。
  我只要当好我的差事就好了。
  “我这边有个人,想去北方军中,不知道投在谁门下合适。”
  他也要适当求人。
  赵德明想了想:“你舅舅那里,愿不愿意去?”
  “我舅舅在陕州,若是不过太行山,是太平安稳的。他想去河北路。”
  “那就去大名府吕顺那里,我与吕顺有些私交,明日我让人把名帖给你,让他带着名帖去找吕顺。”
  “谢大宗正。”
  赵诚求人,讲究互有往来,遇上大宗正也是偶然,求他办事也是偶然。
第091章 杜从宜觉得(捉虫)
  第二日,一早晋王府的人来送东西,赵诚收了名帖,就出门了。
  康渤已经安顿好家小,见了他就说:“大人放心,生死有命,我一切听大人指示。”
  那天赵诚心情不佳,没说话,但今日还是认真和他说:“康渤,你的前程是你自己的,你的命,也是自己的,你记住了,你想出人头地,想被人看见,想见了相公们不用卑躬屈膝,想位极人臣,想建立不世功勋,都是为你自己,因为你在用你的命去拼,我帮你只是举手之劳,并不是为要你的命,你明白吗?”
  康渤起初不懂,看着他,片刻后,低下头应了声:“是。”
  雄壮的汉子,双眼赤红。
  道都懂,可真遇见知己,少之又少。
  送走康渤,赵诚回家见章奎来了一会儿了,正在看杜从宜的画,一个劲儿夸:“真不错,果真天分是天生的,我就是学不会,那年祖父带我去见先生,先生说我有几分聪明,但不多,我当时不服气,没想到,还真是。改日一定要为我画一副。”
  杜从宜心里有事,但满口答应:“没问题,师兄若是不着急,可以常来。”
  赵诚进门还好奇问:“你怎么来了?”
  章奎:“我这不是上你这里躲清闲来了。”
  赵诚听着就笑,章家几代望族,家业庞大,亲朋故旧也多,章奎要应酬的人也多,整日烦躁不堪。
  杜从宜:“你们聊吧。”
  她就坐在里间画架前开始起笔油画,赵诚和章奎就坐在旁边闲聊,章奎问:“官家,如今到底什么心思?”
  赵诚:“你是指?”
  “立储。”
  赵诚都笑了。
  “我怎么可能知道。”
  章奎看着他,认真说:“你别不当回事,连我祖父都猜测,官家突然把你带在身边,是不是想亲自教导你。”
  赵诚像听见了笑话一样看着他,好半天突然意识到。
  赵策这个不当人君的东西,可能真把他当刀子用了。
  他还是斩钉截铁告诉章奎:“不可能,因为有子恒在,子恒性情单纯,需要有人护着他。”
  章奎见他笃定,但家里祖父不是这么说的。
  祖父说,大宗正只剩这一根独苗,官家必然舍不得,赵诚就是最好人选。
  话是这么说,但章奎爷不确定了。
  “你觉得不可能,可相公们不这么想。”
  赵诚苦笑:“官家大约是,觉得我好用吧。大宗正推举我,我将来必定要为子恒办事。”
  杜从宜一边听着,手里的动作没停,但心里还是考虑章奎说的。
  和赵诚后来的变化,他之前是真的每日心情很好,出门当差半天,下半晌都在家里乐呵呵的。后来话也少了,眼可见的也不乐呵了。
  她有时候喜欢听他和惠安逗乐,因为那是他为数不多的放松的时候了。
  三个人各怀心思,就那么聊了一下午,杜从宜的油画已经有了雏形,章奎晚饭后才走,因为今天吃的菜,都是他喜欢的,杜从宜又被正院那边叫去了,章奎还和赵诚说:“你能娶到我师妹,那真是三生有幸。”
  赵诚冷笑:“她怎么变成你师妹的?你这是倒反天罡了。”
  章奎却认真说:“她天分极高,你只要别耽误她,她将来成就必然比你高。”
  赵诚:“那我求之不得,我还真等着她出息了养我呢。”
  章奎真听不了这个,听的牙酸。
  “你这个人,怎么没皮没脸的?”
  赵诚一点都不怕丢脸,反而教他:“夫妻才是这辈子最亲近的人,儿女子孙,都是外人。”
  章奎见他越说越疯:“行了,知道你入宫当差受委屈了。改日遇到子恒,让他多多帮你吧。官家性情刚毅,确实不好相处。”
  赵诚:“知道就好。”
  杜从宜进了正院,听见陈氏在说:“我娘家那边来信,说是正月十五怕是没有灯会了,就想打发人来看看我,这不,我就想着,要不咱们府里让姑姑和姐妹们回来聚一聚。”
  杜从宜顺着女婢揭开的帘子进去,陈氏笑问:“你这两日在家做什么呢?我天天来祖母这里也遇不见你。”
  杜从宜:“就是东西,回了趟娘家,我娘家大姐姐生了。”
  老夫人笑着问:“是吗?母子可好?”
  “挺好的,有点早产,但母子都平安。”
  老夫人嘱咐说:“如今天气还冷,要照看仔细了,我这里有棵参,明日给你母亲送去,让她备着用。”
  杜从宜也不推辞:“那就谢谢祖母了。”
  陈氏感慨:“鬼门关一遭,也是凶险。”
  杜从宜:“是,我母亲也吓着了。”
  老夫人:“都留在这儿用晚饭吧,这边厨房新学的菜,吃着也好。”
  杜从宜:“祖母若是喜欢,只管让人来学。”
  吃饭的时候,陈氏尝到了麻辣兔丁,嚷嚷着说:“五弟妹有好吃的藏着不给我,我明日就打发厨娘去你们院里去学。”
  杜从宜:“大嫂若是喜欢,明日让这个厨娘去你院子里。”
  孕妇很好有这么好的胃口,陈氏是真的喜欢麻麻辣辣的口味,听了就说:“我就吃这个菜,其他的不用。”
  结果说的太早了,蹄花汤上来的时候,她也没忍住。
  过了前三个月,她的胃口彻底好了。
  老夫人见杜从宜吃的少,问:“不合你胃口?”
  “没有,我午睡起来吃了点心,这会儿不饿。”
  老夫人还是盼着她能早日开枝散叶。赵诚这一脉就他一个人,子孙多了当然好。但老夫人是个心里明白的人,不会出口催。
  “你们年轻,爱吃这些。我上了年纪,咬不动了。”
  杜从宜:“我口味也淡,吃的也不多。大嫂反而喜欢吃辣口的菜。”
  陈氏今晚吃的很满足,等晚饭后才和杜从宜商量:“十五的时候,我想着也不能出门了,要不咱们在家举办个小宴会,家里亲戚来聚一聚怎么样?”
  杜从宜不知道她为何有这个奇思妙想。
  “过几日的十五吗?”
  陈氏:“对,今年的花灯,眼看着也看不成了。”
  “那要和几位嫂子商量商量,二嫂是什么主意?”
  她一说完,老夫人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陈氏大约太心切,没当回事:“咱们办起来,然后让她们邀请娘家的人来。”
  老夫人刚才也没想到,杜从宜一提醒,她就反应过来了,吴氏的娘家人上不得台面,可其他人的娘家是不错的,比如刘婉月的娘家安平郡主的人来了,事情不是这么办的,太不成样子了。
  老夫人看了眼杜从宜,其实杜从宜根本没想那么多,她就是单纯不想麻烦,因为她二月就要出门了,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
  但老夫人就是觉得她聪明,和邬嬷嬷对视了一眼,邬嬷嬷笑着说:“这事不着急,毕竟宫中还忌讳着呢。不过亲戚之间的走动肯定是没问题的。”
  她也不敢把话说死。
  陈氏想想也对,附和:“也是,是我把事情想简单了。”
  杜从宜:“大嫂若是想热闹,就等祖母寿辰的时候邀请亲戚们来。”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