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鸳鸯佩——顾青姿【完结】

时间:2025-02-16 17:15:47  作者:顾青姿【完结】
  她看着词,很久很久没反应过来。
  惠安见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很久了,问:“你今天是怎么了?不是你叫嚷着要出门的吗?”
  杜从宜呆呆地问:“你就没发现,赵诚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惠安:“姑娘,姑爷对你,真的没话说了。”
  “我不是说这个!”
  “那你要说什么?”
  “你们就没发现,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惠安直气壮:“当然发现了,他比别人聪明,也比别人……”
  “没让你夸他,再说了,他也听不见。”,杜从宜都服了。
  惠安以为她生赵诚的气,更加用心劝她:“姑娘,你可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当初出嫁的时候你就不满意,结果呢,姑爷对你百依百顺,你出门做生意,姑爷可什么都没管过你。如今姑爷更是步步高升,已经成了官家近臣,那可是泼天的富贵。咱得有良心,也要惜福,咱们杜家确实配不上人家端王府的。”
  多朴实惠安啊,富贵丝毫不能动摇她的品质。
  除了不聪明,真的没有缺点。
  杜从宜和她说的根本不是这个,但惠安已经说了事实,赵诚早就露出破绽了,只是她没当回事。
  就像这折戏,原本是《天女散花》的选段,梅先生的曲子。
  他不应该懂的。
  除非……
  他和自己一样,而且他比自己年纪大,更成熟。
  他翻开日记本第一页:小姑娘画的齐白石的画不错,近代画轻车熟路,未免过于放肆了,算了,我也不拆穿你,你开心就好……
  杜从宜阴着脸,翻到第二页:小小年纪,私自出门上街,胆大不知险。汴京城泼皮无数,《水浒传》看少了,和连颂那等小人做朋友,早晚被坑,该打……
  杜从宜这会儿已经彻底确定了,这个混蛋!!
  居然骗她!
  他居然从头到尾都骗她!
  她是真气疯了。
  “啊……!”
  给惠安吓一跳,不可思议盯着她的样子,问:“宜姐儿,你是真疯了,还是假疯了?”
  杜从宜:“赵诚,你这个混蛋!”
  惠安闭着眼就开始祷告:“天爷哟,可怎么办呀,好好的姑娘,怎么就……神仙保佑,神仙保佑……”
  她闭着眼睛只管碎碎念。
  杜从宜也不想继续看了。
  但是她太生气了,站起身恨不得让船返回去,找赵诚论。
  他必然是很早就知道,而且还看了她的日记,然后把自己的日记放进去,等着她发现,可惜她自从成婚后,再没打开过这个盒子。
  所以,她一直没发现赵诚的秘密。
  现在想来,他有那么多的不同的地方,但是他狡猾自己遮掩过去了。
  她试探过他那么多次,他次次都掩饰的很好。
  这会儿她也不难受了,浑身斗志。
  赵诚还不知道自己的秘密她已经知道了。
  她慢慢陪他玩儿。
  惠安拜完菩萨,见她心情果然好了,只管说:“第一天离开家,可不能沾上不干净的东西。今晚我和你睡。”
  杜从宜也不反驳,躺在惠安身边,特别有安全感,听着她微微鼾声,迷迷糊糊中,第一晚也就那么睡了。
  等第二天一早起来,是个艳阳天,杜从宜心情出奇的好,一点都看不出来前一天哭哭啼啼的样子。甚至问麻二:“你一直在给他跑腿吗?”
  上次在连颂的别院里她见过麻二,当时麻二的态度十分强硬。
  麻二见她好说话,就安慰说:“今日行船一天,晚间尽量停靠在城里。”
  杜从宜:“不着急,慢慢走,遇到繁华的城镇就停下来,大家都辛苦,一定要吃好。”
  麻二见她不像昨天那么伤心,他也不敢问,只知道大人再三叮嘱要保护好夫人。按照上次跟着大人打架的经历,他算是知道,这位夫人可是大人心尖尖上的人,不能有任何差池。
  “是。”
  只要夫人高兴了,一切都好说。
  她看了风景就拆行李,将颜料和纸笔拿出来,中午天气好停靠在河边镇上,一行人下船去爬山,去游玩。
  在溪水边写生,听码头的人聊天。
  她是开心了,赵诚却水深火热。
  杜从宜前脚走,后脚他就收到了襄阳侯府的请帖,请帖是送到他手里的。
  他斟酌再三,还是将帖子给了老夫人。
  老夫人看了帖子就明白了,沉默片刻问;“急着送她出京,是因为这个?”
  赵诚:“是也不是,她性格单纯,应付不了这些。后宅女人的手段,防不胜防。正好阿姐说想家了,就让她出门去看看。”
  老夫人以为他真有什么想法,听他说完,笑起来:“你也是杞人忧天,咱们端王府是不够显赫,但后宅里的事情,还轮不到其他人惦记。我知道了,帖子我替你回,安心当差就是。”
  赵诚并没有和她提起其他的。
  他走后,老夫人就和邹氏商量:“用我的名义,给襄阳侯夫人送一份礼。小五年级小,但拎得清轻重,襄阳侯这么胆大,肯定是有高皇后的影子,那位安平郡主也不是等闲之辈。官家到底要做什么?”
  邹氏皱眉:“要不,我去走一趟?”
  老夫人摇头:“不必,既然帖子直接给小五,就是不准他拒绝。还是让我这个老东西来处吧。”
  邹氏低声说:“母亲不必这样说,襄阳侯府也不过是个恶空架子,凭借着高皇后的缘故,才有几份体面。只是她们好快的动作,这么快就盯上了小五。”
  邹氏是一点都不怵这些。
  老夫人:“官家的枕边人,自然最能揣测官家的意思。”
  赵诚一入宫,就见赵策已经在御营军中了,赵吉领着人操练,有模有样,赵策见他来就问:“你这个统制官做的不够格,去给朕耍一套枪法看看。”
  赵诚其实并不擅长用枪,但冷兵器时代,兵器一寸长一寸强,长枪是最常用的。
  他耍枪平平无奇,还不如赵吉出彩,只是擅长弓箭和近身互搏。
  赵吉这个傻孩子还在鼓励他:“五哥箭法了的,枪法不如我练的久。”
  越说越完蛋。
  赵策果然来劲,甚至没正眼看他,就问:“是吗?那让朕看看你的箭法。”
  赵诚躬身应是,取了弓箭,他寻常用四石弓,因为练的久,耐力好。
  今日用五石弓,先射十箭,准头都好,赵策见他稳稳半扎,是自小的功夫。
  看得出来他小时候是吃了苦头的,这么滑头的小子,人聪明但是爱偷懒,下了苦功夫却藏着掖着。
  就是让他瞧着不顺眼。
  赵策不说停,他就一直射,最后连宗瑞都忍不住咳嗽一声,赵策才懒懒说:“不错。”
  赵诚最近操练的多了,不如前几天酸疼,站在一侧乖巧不说话。
  赵策对赵吉和颜悦色说:“子恒看着壮实了不少,武艺也多有进步,改日让大宗正瞧瞧。”
  赵吉:”谢官家。”
  赵诚木愣愣站在一边,赵策问:“赵若甫,范德那边怎么样了?”
  “回官家的话,范大人那边进展顺利。”
  赵策:“哦?那你细细说来。”
  赵诚:“……”
  这是和他诚心过不去了。
  见他丧里丧气的,赵策就来气,问:“老实说,怎么了?”
  赵诚肯定是不能得罪范德,只好说:“夫人离家,臣真转反侧夜不能寐,没休息好。”
  赵策大约没想到他这么不要脸,好半晌都没回过神。
  赵吉都不敢抬头,低着头偷偷地笑。
  赵诚心想,他早晚是个溜须拍马的奸臣,这都是赵策逼的。
  赵策骂了声:“出息!”
  出奇地再没有训他,反而和身边的宗瑞说起了今日的军报。
  辽金人确实北返,我军根本没追上,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敢追。赵策心绪难平,就有点想动赋税了,朝中相公们不敢轻举妄动,催着春耕尽快落实。
  总是朝中欣欣向荣,去年冬天罢免了一批人,一批人获罪,如今新年新气象,总归是不一样。
  赵策又问:“听说,年前李相公的儿子,求到你那里去了?”
  赵诚已经不意外他知道了,这人君猜忌心一点都不比其他人少。
  他老实答:“是,大概是想托臣给官家递认罪书吧。”
  “为何是大概?”
  “因为他话没说话,被臣轰出去了。”
  赵策听的大笑。
第094章 贵妇
  赵策不管信不信,但对赵诚这个态度是很满意的。
  赵诚不论是不是诚心,但对赵策的话也是绝对服从,在思想层面,是绝对拥护赵策,赵策说天下人不是好人,赵诚也绝对不反驳。
  权力面前,人就是这样。
  赵诚尽可能避免,但内宅的女人们可不这么想。
  襄阳侯夫人的宴会上,杜从宜没来,原本想替高皇后调教的贵妇人,都有几分恼怒。
  尤其是端王府的老王妃给回的礼,可见赵诚根本不给她们面子。
  安平郡主看着回礼笑说:“端王府这位老王妃,也是个慈善人。对家中小辈们倒是护得紧。”
  襄阳侯夫人轻描淡写说:“国事是重事,岂容她们放肆。”
  高氏和姐姐高皇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姐姐稳住后宫,自然是要将储君掌握在手中,如今赵诚未必是官家选中的人,但官家能把他放在身边,将来必然要委以重任。
  她们不错能错过任何机会了。
  一个赵诚,一个赵吉,最有可能的两个人。
  张相公一派在太子殁后轰然倒塌,让高皇后成了无根浮萍,再无根基。
  赵诚的夫人,出身低小官之家,杜家名声不显,几个女儿倒都嫁的不错。
  这不,都亭侯府就有一个。
  都亭侯夫人马氏是个规矩十分严谨的人,为人有些刻板,但人品还算正直。
  见了几位夫人只管打招呼,安平郡主问:“夫人没把小辈们带来?咱们这把年纪,就是喜欢看年轻人热闹。”
  马氏听得意外,只是搪塞说:“她们在家热闹着呢。”
  襄阳侯夫人直奔主题:“听说你几个儿媳妇都生的聪明,我倒是没见过。改日一定要见一见。”
  马氏:“她们呀……”,她没答应也没拒绝,只管笑。
  这会儿有点反应过来了。
  能让高皇后的妹妹,这位家世显赫的侯夫人追着她打听,除了京中最近最出挑的子弟赵诚,也没别人了。
  只是她不清楚对方冲她来,是什么意思。
  说来也好笑,当年那位赵诚的夫人,差点就成了她儿媳,可见是命中注定,那位姑娘的疾言厉色她至今记得。
  真真一点亏不吃。
  “郡主娘娘气色不错。”
  安平郡主听的一梗,都知道她忙忙碌碌一场,转头空。
  女儿的亲事,因为刘家牵扯到吕大班的案子,匆匆定了,女婿才貌不出众,胜在听话乖巧。
  马氏一回府就问杜从珍:“你四妹最近怎么样了?姐妹之间还是要多走动。”
  杜从珍不敢答,婆母催促多次,让她去拜访四妹,她嘴里应声,并未真的去过。这会儿呐呐:“挺好的呀。”
  马氏:“你四妹夫如今高升,一家人总要一起庆祝一番。”
  杜从珍对这些一概不知,好奇问:“他不就是在守城门吗?”
  马氏看着人,一时心梗,她是如何蠢笨至此的?
  固然儿子不像样,可杜从珍就没有一点问题吗?
  她脑子里乱糟糟想了一通,挥挥手,让她出去了。
  杜从珍也知道不得婆母待见,乖乖出去了。她回了院子里就问碧月:“你知道四妹夫最近升迁了吗?”
  碧月诧异,年初二回家不是大家都说了吗?难道姑娘没听见?
  “听说升至官家身边了,惠安见了人就炫耀。”
  杜从珍听的立刻呆住,居然升至官家身边了。真真是一步登天……
  怪不得婆母和她生气。
  可那也不是杜从宜的功劳,她只是……命好而已。
  “明日咱们去二姐姐那边看看。”
  杜从珍终于愿意出门了。
  杜从宜出门没几天就是上元节,只是宫中一律从简,不庆祝不设宴,那日官家不见人。
  唯独召见了赵诚入宫。
  宫外各家不动声色的走动,端王府今年十分低调,老端王过了年就不见人,也不再教训儿孙了,赵诚又经常不在家,大家也看得出来他不是个能听进去教训的人。
  所以都闭口不言。再者,官职决定了话语权,毕竟他位置特殊,赵宗荣是对他闭口不言。府中能管他的人不在,他可不是就是个单身汉。
  导致赵恒这几天就赖在他院子里不回去。
  正月十五等赵诚回来,已经亥时了。一进院子里,来安就紧张兮兮冲他使眼色。
  他还诧异:“怎么了?你们大娘子来信了?到扬州了吗?”
  来安小声说:“正院那边让你回来后去一趟。”
  赵诚看了眼东面,点点头,什么话没说,进房间换衣服去了。
  等他到了正院,一屋子亲戚,那位小姑姑也来了。听来安说安顿在正院隔壁的萍园里,还有那位大堂姐,周家的亲戚。
  屋里邹氏和陈氏婆媳,还有刘氏陪着客人。
  他挑起门帘进去,一屋子的女人全都看向他,场面确实有些壮观了。
  他还在想要从哪一个开始打招呼,结果老夫人问:“才回来?吃过晚饭了吗?”
  他心里感慨,老太太是个厚道人。
  “没有,我刚进门。今日家里来客也不知道。”
  老夫人见他走到自己身边俯下身,就伸手摸摸他的手,催邬嬷嬷:“快给他煮碗面,他一整日也没歇息。”
  屋里的女人们自然听见了这话,不论想打听什么,或者是想问什么,都得等他吃完饭。
  这个过程够他了解清楚情况了。
  要么说,老夫人是个厚道人。
  邬嬷嬷让人煮了面,他就站在老夫人身边和周家的亲戚打招呼,那位是老夫人的侄媳,见赵诚对老夫人十分尊敬,笑说:“要么说姑姑家里的孩子们瞧这让人眼热,个顶个的听话。”
  赵诚吃着面,赵敬和赵恒兄弟两个也回来了。
  赵诚眼神打了个招呼,心想着应该也不是大事。
  赵敬:“五弟回来了?”
  赵诚茫然:“嗯。”
  赵敬接着就说:“今日官家谁也不见,听说就召你在身边……”
  他说到一半,才意识到,急切了。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