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鸳鸯佩——顾青姿【完结】

时间:2025-02-16 17:15:47  作者:顾青姿【完结】
  杜从宜可不惯着她。
  “你若是不想说,那给二哥的信,就直接说你的结果了。等二哥回来,你们自己处吧。你若是想说,想要什么条件尽管提,祖母这边尽可能满足你。”
  吴氏猛然坐起身,惊恐看着她。
  杜从宜这一刻突然意识到,她或许,是真心喜欢赵恒的。
  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赵恒的一丁点感情,因为赵恒一点都不喜欢她,所以她才会发疯。
  吴氏惊恐看着她,但张了张嘴,最后没出声。
  杜从宜坐在西窗下,静静看着她,然后才说:“你若是想另寻人家,祖母也同意。别人问起,就说你在城外道观修行。离了家,往后你和府里就再无瓜葛了。若是不愿意,那这件事只能你和二哥自己处。”
  吴氏:“赵恒呢?赵恒怎么说?”
  杜从宜:“二哥不知道。”
  吴氏开始疯笑,像疯了一样。
  杜从宜也不出声,只是转头看着看着窗外院子里的地砖。
  这种坏事很难做,男女之间的事情,谁能说得准,谁对谁错,不好定论。
  不论她说的多好,条件开的多优渥,在吴氏眼里,她都是恶人。
  等吴氏笑够了,哭够了,她改主意了。
  “我哪里也不去,你回去告诉老太太,我要回府,我是赵恒明媒正娶的夫人。我不好过,你们谁都别想好过。”
  杜从宜听的心里叹气。二十来岁的年纪,为什么要把一辈子埋进爱恨里呢?
  明明可以做很多很多事。
  她也不多嘴,站起身:“好,我会转达你的意思。”
  她带着麻二起身就要走,结果吴氏又叫住她:“你等等,你们都知道了对不对?你们都在怕笑我不知廉耻,是不是?很好,告诉赵恒,我死也要和他埋在一起,他找女人,我也找男人,我们扯平了。他别想甩了我,他死都被想甩了我。”
  杜从宜:“祖母年纪大了不方便来见你。你和二哥之间,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自己处,没人干涉。他纳妾也好,逛花楼也罢,谁也不能阻止,但是你也不要欺负长辈们心善,不能把你怎么样。你只要爱惜你自己就好。其他的不重要。”
  吴氏似哭非哭:“你就是这样和老五恩爱的吗?他纳妾也好,逛花楼也罢,你通通不在意吗?”
  杜从宜的本意不是这个,但是你们的破事,你牵连我干什么?
  杜从宜也不接话,她的情绪是很稳定的,是完全不受吴氏几句挑拨就有什么说辞的。
  吴氏:“你们笑话我,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真虚伪,陈氏明明看不起我,偏偏做事爱拉着我,好彰显她当大嫂的本事,她有什么好显摆的?不过是她能言善辩,哄的男人围着她团团转罢了,不下蛋的母鸡,有什么得意的?她自己觉得丢脸,偏偏做什么都拉着我,让我顶在前面,这样就没人说她了!你也是,出身还不如我呢,你不过是得了老五的一点点欢心,你有什么可得意的?一个穷酸的出身,不过因为脸蛋好看,就以为你一辈子高枕无忧了吗?邹氏一个继室,她有什么可威风的?儿子也做不了世子将来照样滚蛋,老太太冲我摆脸色,她怎么不去管管她孙子!你们都欺负我……”
  杜从宜听着她咆哮,心里很难解,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的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她听完也无话可说,推开门就走了。
  白走一趟。
  晚上回来和赵诚一一交代,赵诚居然笑说:“哟,她还挺有毅力的。”
  杜从宜:“你还笑得出来,她要是一直这么猖狂,事情没完的。不过话说回来,她她要是一辈子这么不讲,说不准这辈子还能过的舒心一些。不讲也是个活法,只要吃喝不愁,一辈子平平顺顺,也是福气。”
  结果第二天,别院的人说,吴氏要见老夫人。
  老夫人到底心软,接她回来了。
  谁也不知道她和老夫人说了什么,当天回来见完,回了自己院子里。
  第二天起来,人就没了。
  因为吴氏没了,老夫人听了消息一下子就一病不起了。
  府里乱成一块。
  杜从宜枯坐了一整日,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当日说了什么话,刺激到她了,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等赵诚回来,她第一句就问:“是不是因为我……”
  赵诚见她眼神里的惶恐,抱着人说:“她大约,从开始,就没想活。我们都想错了,她不是想追求新生活,也不是想闹,她单纯就是不想活了,让二哥记她一辈子,她也没办法面对二哥。”
  杜从宜接受不了。
  吴氏出事后,只有她和老夫人见过吴氏。
  老夫人已经病了,她也不好过。
  那是活生生的人,自己想不开喝了药。府里因为这个消息,连着几日闭门谢客,大家都很难接受。
  赵诚见她这样,哄她:“我们本身不用过多介入他人的命运,她怎么活都觉得难,因为她本身就不是个很积极的人。”
  道都懂,可杜从宜还是不能接受吴氏年纪轻轻就死了。
  “我真的很不喜欢这里,虽然我生活的很舒适,但是本质上,女人就是没有活路。”
  赵诚知道她是个心思很细腻敏感的人,这种性格很容易受伤。
  “我知道。可就打算之前,每天新闻不都有轻生的新闻吗?只是你这次离轻生的人很近很近。”
  杜从宜听着他安慰自己,只是默默不语。
  这个中秋节,端王府什么庆祝活动都没有。
  赵诚和老夫人道歉:“我没做好,要是早点知道,或许……”
  老夫人心情更差,摆摆手;“和你们都没关系,这事都怪我,这门亲事是我定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她这个性格,在哪里都过不好。”
  赵诚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老夫人。只好看邹氏,邹氏给他一个眼神,让他放心。
  八月十五一过,赵策突然下令,北方青州翟坚领兵,向大名府合兵一处,由吕顺总领,陕州吴阶向东,过邙山北麓,穿太行山,提韩彦、吴阶为后军前锋和后军总管。
  赵诚的亲舅舅原本只是个五品武将,这次突然提为后军总领,这个飞跃上升的速度惊呆了很多人。
  尤其是赵策身边的赵诚,变得尤为突兀,都觉得官家在为他铺路了。
  连赵诚都皱眉,赵策这步棋,未免走的太逼真了些,他至今都没有联系过吴阶。和吴家人的联系也不过是逢年过节的年礼,他人都没去过。
  可赵策这一下,把他和吴阶都架起来了,他从不干政,不与人结交,后来见章奎都见的少了,和大宗正都不曾见过几次。
  他已经尽可能和赵策站在一起,做他的亲卫,少与人接触。
  赵策还是拿他当枪使。
  真不讲道义。
  可大宗正不这么想,他太了解赵策了。
  赵策是真的对赵诚有了爱才之心。他说不上来是失望,还是松了口气,总之,他对赵诚的观感很复杂。
  所以大朝会之后,大宗正在殿外等着赵诚,赵诚这段时间是真的事多,心烦意乱,见了大宗正,也无话可说。
  “年过大宗正。”
  赵德明问:“子恒最近怎么样?”
  赵诚想想,赵吉的表现,中肯说:“子恒勤奋,官家多有夸奖。”
  大宗正问:“那你呢?你怎么样?”
  赵诚不知道大宗正的意思,斟酌着答:“我没明白您的意思。”
  “官家这次提吴大人,对你来说,也是考验。”
  赵诚好笑:“考验?为官家效力,不敢说辛苦,想必,吴大人也是这样想。”
  大宗正见他避而不谈,再不肯说官家的闲话了,一年前,他还能侃侃而谈,如今已经谨言慎行,一句都不肯多说了。
  “若甫心里有了秘密。”
  赵诚看了眼赵德明,不明白他是担心赵吉的东宫之路不顺,还是担心太顺。
  “大宗正,官家北伐的决心谁也挡不住,当下不是论人心的时候,子恒的地位没人能动,您放心吧。”
  他算是做到承诺,给赵德明一个保证,将来赵吉入东宫,他会极力拥护。若不然他到时候也不能脱身。
  这估计也是赵策的意思。
  赵德明看着他,不明白他是个真的不知道,还是官家和他说了什么。
  “若甫有心了。”
  他也不掩饰自己的意思。
  赵吉入东宫显然是最合适的,也是朝中百官都这么认为的。大宗正不希望出现什么变故,官家雄心可以解,但赵诚若真有野心,他会先下手。
第113章 迁都
  宫中是没有秘密的,大宗正拦赵诚的事情,瞒不过赵策。
  宗瑞报了之后,赵策问:“你觉得,赵若甫对大宗正态度如何?”
  宗瑞:“赵若甫与大宗正几乎无往来,虽然是大宗正当初推荐了他,但小赵大人这个人其实也是倔强,为人颇为傲气,也只是对官家顺从,对其他人少有和颜悦色耐心的时候。”
  赵策听了好半天没说话。
  黄河北巡时,他带着赵吉,沿黄河两岸军营穿梭,他问过赵吉,若想北上,子恒觉得哪里最适合设坚城,走哪条路能击杀辽金骑兵。
  赵吉答不上来。
  他又问,若辽金南下,子恒以为如何应对。
  赵吉说的是,他们生性野蛮,少文明,只会掳掠,未必有南下的野心,请官家放心。
  他对赵子恒的回答并不满意,甚至说有几分失望。
  因为他当初问过赵若甫。
  可赵若甫当初怎么回答的?
  他斩钉截铁答,只有亡国灭种,才能断绝北方部落蛮夷的野心,辽金只要时机成熟,必定南下,不可小觑。
  赵子恒没有雄心,北征是必须的,若是在他手里能完成,子恒守成是可以。
  终究是性格太过绵软了,少了大局观,少了眼界。
  终究不是自小培养起来的,这个年纪若是没有野心,就很难培养了。
  端王府里因为吴氏的事情,整个秋天都很沉寂。
  陈氏估计受到了惊吓,连着几日在杜从宜这里度过,和她感慨:“你说,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想不开呢。她但凡……”
  这会儿她又觉得吴氏就算外面鬼混,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了,起码人活着。
  可说什么都晚了。
  杜从宜看着陈氏,有些难过说:“她是真心爱慕喜欢二哥。所以心里才有那么多恨和不甘心。以至于最后,自己走进了绝路。”
  她的话让陈氏的感慨戛然而止。
  陈氏不可置信看着她,好半晌问;“你怎么知道?”
  杜从宜:“我见她了,若甫让我去见她,她一直问二哥知不知道她的事,我……”
  她还是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说辞有问题,或者是态度有问题……
  让吴氏不能接受。
  陈氏见她这样,拍拍她的手;“这又不能怪你,她好好的夫妻,非要闹成这样。当初成婚,她一进门就把二弟院子里的女婢女使全都发卖了,母亲不好教训她,祖母提了一句,她振振有词,说二哥玩物丧志。让祖母也无话可说。从此二弟对她近而远之,你可能不知道,不熟悉的人都觉得她话少腼腆,胆子小。
  可其实她做事和她这个人看起来完全不同,可以说心狠手辣。她院子里的女婢,哪一个没挨过打?不管是她,还是她那个嬷嬷,都不是好心人。“
  杜从宜叹气:“不说她了。”
  陈氏抱着儿子说:“也是,不说她了。你大哥说,五弟可能要北上了。”
  杜从宜皱眉:“什么时候?”
  陈氏摸着儿子的头发,突然意识到自己多嘴了。
  讪笑:“我也不清楚,你大哥就是随口一说,你也知道外面的事情,我是一窍不通。”
  杜从宜见她紧张了,笑起来。
  “应该没有危险,二哥就在北面,若甫就是去了北方,他们兄弟之间互相也有依靠,我不担心。”
  陈氏叹气:“我从前多爱热闹的一个人,怎么突然就不爱热闹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吴氏的离开对她们来说,太沉重了。
  “可能是换季了,人还不习惯吧。”
  陈氏的脾气说过去就过去了,心情低沉片刻,又兴奋提起说:“过几日,襄阳侯夫人的赏菊宴,祖母的意思是让咱们跟着母亲去。”
  杜从宜在陈氏的提醒中,已经知道,这位夫人十分青睐赵诚。她从扬州回来后,听了一些消息,老夫人和她说的。
  只是她不在家几个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最终这些人又都散去了。
  “那就去吧。不是说高皇后也会来吗?”
  陈氏低声说:“是啊,襄阳侯夫人是高皇后的亲妹妹,姐妹两感情极好,襄阳侯至今都分管着公布的差事,那可是肥差。而且听说高皇后许诺,襄阳侯夫人的小女儿,将来必是下一任皇后。”
  杜从宜听着意思,难道是官家看上了赵诚?所以这几个人女人才通过赵诚,非要见她?
  再细细想来,也不是没有道。
  赵诚是端王府的庶出子弟,宗室子弟,无父无母,而且身上的爵位也没了,光杆一个了。
  她越想越明白。
  怪不得几位夫人,对赵诚殷勤。
  “大嫂怎么什么都知道?”
  陈氏笑起来:“我娘家姐妹多,这些时日她们时不时来看我,人多了聊的自然多了。你娘家的姐妹们性格像你,都矜持,自然话少。”
  杜从宜听的好笑,她是不爱会,哪里话少了。
  陈氏零零总总什么都聊,等傍晚才回去了。
  她前脚走,赵诚后脚回来,即将入秋,暑热终于过去了,他是个爱干净的性格,每日穿戴盔甲,一整个夏天对他来说其实很辛苦。
  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入秋后,就好很多,见杜从宜坐在院子里发呆,他洗漱完出来见她依旧一动不动,他还好奇:“今日闲了?”
  杜从宜拉着人进书房说,他还调笑:“这么着急?不太好吧?”
  气的杜从宜回头踢了他一脚,他还嬉皮笑脸的。
  “你什么时候去北方?”
  赵诚眨巴眨巴眼睛:“你怎么知道的?”
  “我有没有和你说过,你再瞒我,我……”,她说到一半就说不出来了,威胁人都拿不出什么结结实实的把柄。
  赵诚顺势抱着人:“那也是开战的时候了,到时候整个中军出动,不是我一个人。”
  听他说鬼话,官家掌中军,连郭奉都不出汴京城,怎么可能他领兵出去。
  大时候要出去也是他一个人出去。
  杜从宜总能被他糊弄住。
  但赵诚也还是和她聊起赵策这个人。
  “我确信他是个有雄心的人,只是一日没有安定,我就得替子恒挡着这些风浪。储君过继的麻烦,还在头后,变数很多。”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