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言情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好听吗?是来自女配的清脆打脸——笑美人【完结】

时间:2025-02-17 23:02:15  作者:笑美人【完结】
  周大华也缓过来,对大儿子建党道:“建党,你先回屋去。”
  盛建党摇头,“妈,我今年十八了,明天就去石油厂上班,再过一两年就成家了,不是小孩子了。”
  盛建党留了下来,但没多少发语权,都是父母和亲妹妹在交流。
  周大华问盛浅予在赵家的情况居多,盛强则是提出盛浅予以后在家的安排。
  盛强:“家里有五间房,小雨虽然被赵家认回去,但这么多年感情也不是白处的,她以后想回家发现自己房间……所以,她的房间得留着。”
  怕盛浅予多想,盛强又道:“不过你放心,既然是我们亲生女儿,不会没你的住处,明天我就让老二腾出房间,让他跟他大哥住。你住老二的房间。”
  盛建党皱眉,二弟的房间是家中最小的,别看盛浅予身材纤细,但到底是女孩子。女孩子的东西多……
  盛建党许久没吭声,听到这话,忍不住道:“爸,我那屋大,把我的房间腾出来给妹妹吧。明天我和二弟商量下,他会同意我住他房间的。”即便不同意,他也能打得对方同意。
  盛强暗骂自己考虑不周,咳嗽了两声以缓尴尬见盛浅予两手空空,皱眉道:“你没带东西来?”
  盛浅予:“小雨空手去的赵家。”
  多的话不用说,他们懂了其中意思。
  盛强连忙道:“明天我帮你妈请一天假,让她去这片的供销社帮你买点东西……你有什么喜欢和忌口的吗?我和你妈平时注意下。”
  确定盛家人不难相处后,盛浅予道:“没有特别喜欢的,饮食清淡便好。”
  “还有别的要求吗?”
  盛浅予想了下,又道:“之前我在军区那片上学,这边离那边太远,麻烦……盛爸您帮我调到附近上学。”
  盛强点头,“好,你和小雨一般大,该上六年级了吧?明天……”
  盛浅予待对方说完,才纠正:“盛爸,我今年上高一,已经征求到学校老师的同意,准备来年参加高考。”
  盛强刚握住搪瓷缸子,准备喝口水,闻言,手抖了抖。
  周大华震惊道:“你才十二岁,已经上高一了?那且不是和建军读同级?来年还尝试参加高考?”
  家中最会读书的俩孩子,和这位半路认回来的亲闺女比起来——小巫见大巫了。
  盛强打了针镇定剂,又问:“还有别的要求吗?”
  盛浅予点头,“改回姓氏。”
  这是应该的,毕竟各归各位,姓氏不改过来,和两个兄长、父亲不同姓,算个什么事儿?
  第二天。
  盛强也请了假,专门跑去军区处理盛浅予转校和改姓氏的问题。因为军区难进,他带了证明,等保卫科核实了半天,才放行。
  周大华这边倒是进展得很顺利。
  她将孩子往供销社一拎,熟人都跟周大华主动打起招呼来。
  “大华,这就是你家亲闺女吧?叫啥?”
  周大华:“浅予,盛浅予。”
  “哎哟,这小姑娘长得可真好看,专挑你和强子优点长。”
  周大华听了,心底格外熨帖。
  盛家有个肉联厂的主任,即便饮食清淡,但一家子还是微胖,除了身体不好的盛奶奶。
  唯独这个亲闺女,身材纤细不说,长相尤为出彩,若放在旧时代,那都可以进宫当娘娘的条件了。
  除了八卦孩子身份和长相,他们更多的事打听孩子成绩的问题。
  “孩子认回来,还要弄转校的问题吧?这孩子也是上六年级?成绩咋样了?”
  周大华腰板挺得更直了,炫孩子的冲动压根就停不下来,“她爸今天请了假就去弄了,上高一,来年有参加高考资格。”
  “啥?!高一?!”
  周大华脸上笑意更深了,“可不是,高一,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没靠养父那边的关系,连连跳级……”
  盛浅予原本想着买两套换洗的衣服就好,没想到周大华比秦芳还宠女,恨不得将供销社全部成衣搬空,除此之外,女孩子用品,譬如擦脸的雪花膏,擦手的蛤蜊油,牙刷牙膏必须有,还有内衣手表啥的……
  若不是手中的票子不够,周大华险些将这些年家中积蓄败光了。
  最后,在供销社工作人员震惊下,周大华满载而归。
第4章 60年代大院假千金(4)
  中午,周大华炖了鸡。
  俩兄弟一回来,尤其是老二盛建军不停往厨房凑,“妈,今天吃鸡啊?味道真香。”
  周大华笑着应:“待会儿你和你大哥先吃,我给你们爷爷奶奶送点过去。”
  盛浅予闻言,道:“盛妈,我和你一起吧,昨天太匆忙,没和爷爷奶奶打招呼。”
  周大华点头,“也好。”
  母女俩去了就近的医院。
  兄弟俩商量了下,便将大哥房间腾出来,顺带将房间内东西布置好,如果妹妹不满意,到时他们还可以调动。
  缓过病气的盛奶奶,这会儿拉着老伴儿的手询问:“小雨在那边过得好不好?肉够不够吃?要不要去个电话给她?或者等我身体好些,去那边看看。”
  盛爷爷劝阻:“那是军区大院,哪是你想进就进的?人家既然肯认小雨,还将那孩子换回来,说明是重视小雨的,别瞎操心。”
  盛奶奶似乎想起亲孙女来,又问:“那孩子应当是个好的吧?”
  盛爷爷:“想哪儿去了你?不是好的,能舍了那边条件,回咱们家来?你儿子能干是能干,但和人家首长家庭比,差得远了。”
  盛奶奶也不气老伴贬低亲儿子,叹气道:“你瞅瞅这叫什么事儿啊!本来家里有小雨,我能多个人热闹,解解闷,谁知是抱错的……这么戏剧化的事,居然落到我们盛家身上。”
  “行了,看开点,真要想小雨了,我豁出去老脸,提前跟那边打好招呼。没听大华说,有那边的联系方式吗?又不是断了联系,都是一个市的,想了也能经常见面。”
  直到周大华带着盛浅予来,怕亲孙女多想,二老才停止交流。
  周大华将盛浅予的情况简单阐述了下,盛爷爷和其他人一样,露出惊诧的表情,“才十二,就跟他二哥读同级?”
  说完盛爷爷笑起来满脸的褶子,“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表达自己欢愉。
  盛浅予简单与二老打了个面照,到家,见两个哥哥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但给她和周大华留了饭菜,还将她房间收拾了出来。
  盛浅予目光放柔和了不少。
  半年后。
  盛浅予参加完高考回到家,见周大华在厨房忙活,卸下考试的工具,连忙去帮忙,边和盛奶奶闲聊。
  这半年时间,变化很大。
  譬如两家往来并没有想象中密切,赵小雨在赵家扎稳了跟脚,鲜少回来。
  倒是盛奶奶去看过赵小雨一次,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回来后把自己关在房间了三天,把盛家人当时都吓坏了。
  之后盛奶奶自己走出来,两家便很少走动了。
  盛浅予作为得益的那方,除非秦芳主动,她不会自己跑去军区大院叨扰。更何况进军区大院手续麻烦,她不想给赵家添乱。
  换回来的头一个月,秦芳经常给她来电,后来越来越少,临近高考,赵家便没了联系。
  盛浅予因为原主残留的情绪,伤心难过一阵后,便和盛家友好相处起来。
  她的手艺应该是继承周大华,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赵家,吃饭点都是家中保姆做的。回到盛家,在知道周大华负责一家饭食后,盛浅予便时不时帮周大华打下手。
  盛奶奶一开始习惯小雨那热闹的主动性子,直到亲孙女回归,她才发现说话远比聆听有趣多了。
  于是,以前盛奶奶和赵小雨是她听,小雨说的模式;现在盛奶奶和盛浅予是她说,浅予听的相处。
  “浅予考得怎么样?考试场上紧不紧张?都是你那二哥不争气,跳不了级,不然早陪你一起上考场,帮你壮气了。”
  周大华就笑:“妈,即便建军上考场,和浅予一个考场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
  盛奶奶就叹气,“是建党建军不争气。一个跳不了级,一个心理素质不强。”
  周大华:“……”要不要提醒妈,浅予回来前,两个孙子的成绩一向是她的骄傲和四处炫耀的资本?
  盛浅予顿了半天,碍于奶奶在,没把赵小雨的事说出来。
  她在考场看到赵小雨了。
  还有秦芳。
  一开始她和秦芳打招呼,对方还欢喜地与她闲聊,问她最近如何,关心她的身体。但赵小雨招呼不打,提前进考场,秦芳便中止了话题。
  她见状,没说什么,也提前进了考场。
  她当时心底闪过一丝疑惑,盛家人不是说赵小雨成绩一般?那为何和她一样,破格进考场?
  不过这样的疑问,在试卷发下来后,便抛掷了脑后。
  赵小雨现在是盛家的禁忌,她提了,只怕会徒增家中伤感。
  吃过饭,盛浅予回到房间估摸成绩,思考了下以后方针,便沉沉睡了过去。
  高考后放长假,盛浅予便在家里鼓舞下,去其他城市转了转,看到落后的环境,以及报纸上一片畅谈美好,心中信念又多了几分。且脑海中汇聚成相关知识,只差进了大学一展宏图……
  回到盛家,她将爷爷奶奶和大哥二哥私下给的钱票塞了回去。
  盛奶奶见状,格外心疼,“没吃苦吧?”旋即,更心疼道:“吃了,肯定吃了,瞅瞅,都瘦了。我们给你钱,是让你好好去玩的,你看看你,替家里省着干嘛。”
  似想到那孩子,若是那孩子,家中给塞钱,不管多少,对方都能一天内花光……
  盛奶奶甩了甩脑海中的念头,又道:“钱给你了,你就拿着。本来就是我们盛家的孩子,也不晓得随了谁,跟家里省什么钱。”
  盛爷爷也笑眯眯的,“你奶奶说得对。”
  盛浅予太聪明了。
  聪明到什么地步?知晓盛奶奶身体不好,便自行买了医书看,当天便做了清淡的药膳给盛奶奶调养身体。
  原本盛家是出于对孩子孝心的维护,才放任盛浅予瞎折腾,没想到这孩子自己做的药膳真改善了盛奶奶的体质!
  仅仅半年时间,以前盛奶奶受不了风,遭不了凉。现在健壮的老太太,时常去职工大院和其他老太太聊八卦。
  笑的时间竟比以前更多了。
第5章 60年代大院假千金(5)
  又隔了几日,高考成绩放出来,盛浅予是省状元,高出第二名几十分,听说作文有额外加分的因素在里面。
  至于她写了什么,又凭什么比满分高出几分,直到盛浅予的作文随着一段采访印在全国日报上,才堵住所有人质疑声。
  采访的记者是有家底和素质的,对盛浅予家庭背景和遭遇只字不提,反而询问起心德以及填写的专业。
  盛浅予:“我报了几个专业,打算在校攻克几门学术。首先是农业科,59年因为家境缘故,没受过苦,但高考完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祖国大好河山,也见识过民众消瘦的状态,我希望大家能吃饱穿暖,希望建设更多美好河山,让祖国母亲站起来,叫那些看不起我们的外国友人自证错误。”
  此番报纸一刊登,国外嘲讽不断,尤其是美利坚合众国,扬言华国活在梦里,光从59年受到的全国性灾难可以看出。格外讽刺盛浅予,年纪小口气大,等承受一次次失败,那这份日报将会成为他们嘲讽华夏的证据!
  她的话,成功挑起几国,就连采访盛浅予的记者也受到上级的苛责,“她十三岁,难道你也十三岁嘛!知不知道建国之初,多少国家盯着我们华夏?就等着找错处,借机嘲讽呢?她放大话被盯上,上面也引起重视……行了,以后重要的采访你别上了,先冷静、反思几天吧。”
  盛浅予受到影响了嘛?肯定的,毕竟那番话关系到国家未来的脸面,必然受到关注的。
  只是她没想到成绩出来后,许久没联系的赵大雄会主动给她来电。
  ……
  坐在公交上的盛浅予,想到高考前偶遇秦芳的场景,猜测那位赵小雨不太喜欢自己。对方没有明说,只有行为上的抗拒,逼着秦芳妥协。
  她也不想养母为难,才会提前进考场。
  所以这次,养父为什么主动找自己?不怕赵小雨抵触了?
  军区大院的保卫科早早得了消息,放了行。即便没有消息,他们也不会为难盛浅予,毕竟都是看着这位长大的,如今才十三岁就参加高考,还成了高考状元。
  听说赵家认回来那位也参加了高考,只考了个专科。
  没办法,一年前抱错孩子的事太惹军区大院关注了,再加上两孩子都是十三岁,同时参加高考,他们情不自禁将二者成绩作比较。
  如果没有这位赵家养女,认回来亲闺女赵小雨自然是万丈光芒,闪闪发光的。但如今有了盛浅予省状元的名头在前,赵小雨才考上专科,就有些不够看了。
  如今军区大院谁不是津津乐道啊?
  不过也没说赵大雄捡了芝麻丢西瓜的话,毕竟换做他们自己,也会疼亲闺女,换回来是对两家最好的选择。至于当年那个失误的护士,被查清后,丢了快要退休的工作,退休金都没得领,更别说让给下面子女了。
  盛浅予刚进院子,就迎来秦芳疼爱的视线,“瘦了,又瘦了。孩子,快进屋。”
  她捏了捏自己小脸,产生了自我怀疑。
  瘦了?
  她不知晓自己来历,也不记得过往,但只要想做什么,脑海就会汇成一个与之相关的完整的系统知识链。
  譬如,在无意间为盛奶奶把过脉,知晓对方身体病得很严重,找的医书是打掩护,实际很多药膳的做法汇聚脑海,才慢慢调养好盛奶奶身体,包括原主这具。
  身体一好,营养跟上了,就没以前看上去纤弱了。
  养母和盛奶奶都戴着滤镜,觉得一日不见她,她就受苦了,就瘦了。
  想清楚这点,盛浅予眸光放柔许多,跟着秦芳往里走。
  餐桌上没有赵小雨,她也没多问。
  倒是赵大雄没顾及,开口就把话敞开来说:“小雨那孩子总觉着咱们不在意她,所以最近没常给你去电话,浅予没怪我们吧?”
  盛浅予摇头。
  见她面色如常,赵大雄跟秦芳都松了口气,心底开始怪起小雨的不懂事。可一想到小雨高考失利……
  他们又忍不住对视了下,叹了口气。
  女儿都是债。
  秦芳开始为盛浅予夹菜,“小雨高考失利,在家里闷了许久,就和陈舟……他们跑出去玩了。”
  盛浅予听了,没多大表情。
  陈舟与养父母差不多,一开始还每日几通电话,之后便是隔三差五,最后就没了音讯。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